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航天》2009,(8):20-20
欧洲咨询公司6月8日宣布.据其最新发布的《2018年前将建造和发射的卫星全球市场预测》报告估计.2009~2018年全球将建造和发射1185颗卫星.比前10年(1999~2008年)增加近50%,卫星制造和发射市场收入预计将以同样的幅度增长,达到1780亿美元。该公司空间与通信部门主任、报告编辑雷切尔.维兰称.政府和商业部门都将是市场增长的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2.
薛培元 《卫星应用》2004,12(3):32-37
在过去10年中,卫星产业经历了许多意义深远的变化:直播到户(DTH)电视市场的扩大,近地轨道通信系统的起起落落,以及能够创造需求的因特网的发展等,不胜枚举。  相似文献   

3.
欧洲咨询公司2009年11月12日发布的最新报告《2018年卫星对地观测市场前瞻》指出,2009年全球卫星对地观测业务年收入超过10亿美元,预计到2018年将达到近39亿美元,这表明商业卫星对地观测产业(以下简称“商业观测”)已确定了自己在全球经济增长中的合理地位。  相似文献   

4.
紫晓 《中国航天》2001,(8):14-17
直播卫星将风靡全球 1994年4月,美国在世界上首次推出多频道数字卫视直播业务,开创了人类直播电视的新时代。卫星直播业务一开通,就迅速得到了人们的青睐,仅4年间,美国就奇迹般地发展了800万用户。卫星直播业务在其它国家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休斯公司开拓这一市场后,日本和欧洲的许多大公司也竞相跻身这一领域,试图在21世纪初的全球通信卫星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共同瓜分卫星数字电视直播市场这块大蛋糕。风起云涌的卫星电视和声音直播业务将给生活在21世纪的人类带来极大的享受。 卫星电视直播业…  相似文献   

5.
赵舒林 《卫星应用》1999,7(2):39-47
概述了日本卫视直播业务从模拟卫星电视向数字卫星电视直播发展的历史,重点介绍了最近两年来日本两大集团公司竞争日本数字直播市场所采取的运营模式和运营体制,以及频道资源分类分析和用户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6.
高大为 《卫星应用》1999,7(3):41-44
随着DVB-S标准在世界范围内广泛采用,以及卫星制造技术朝着大功率,大容量、高寿命的方向发展,数字直播卫星(DBS)浪潮已汹涌而来。无论对于国家的相关部门还是对于广大卫视从业人员来说,新技术带来了严峻的冲击和挑战,同时也面临着无限的商机和前景。如果应对这一世纪性挑战,已成为有关主管、决策部门不可回避的问题,这一产业政策如何决策,直接关系我国卫视产业的前途和发展,更关系到民族信息产业的进步,如何开发  相似文献   

7.
薛培元 《卫星应用》2006,14(4):60-64
美国卫星产业协会(SIA)和Futron咨询公司2006年6月联合发布了《2005年全球卫星产业现状》报告。该报告对过去6年全球卫星产业的收益数字做了重大修正,但未说明原因。据我们初步比较分析,发现主要下调了卫视直播业务的年收入,其缩水幅度大约为100亿~140亿美元。因此,从本期发表的统计数据中可以发现2000-2005年全球卫星产业的总收入也相应缩水了100亿~140亿美元。尽管如此,卫星服务业的年收入占卫星产业总收入的比例仍然高于50%。[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王彦广 《卫星应用》2002,10(1):61-65
以最新的数据和动态信息介绍了美国DirecTV公司的业务成绩,反映了美国卫视直播市场的态势。  相似文献   

9.
陈杰 《中国航天》2007,(4):20-22
2006年航天产业市场总收入继续增长。2006年11月美国航天基金会发布的《全球航天活动指南》报告指出:2005年全球航天产  相似文献   

10.
《中国航天》2010,(3):46-46
由英国工业界、政府和学术界联合编写的一篇报告预测.英国航天产业将能够在全球扮演一个比现在重要得多的角色,新造就数以千计的高技能就业岗位,形成可能高达每年40亿英镑的产出,题为《航天创新与增长战略》的这篇报告指出了一些关键市场机遇.其中既包括卫星互联网服务.也包括太空旅游。  相似文献   

11.
《中国航天》2011,(10):16-17
欧洲咨询公司8月11日发表《卫星通信与广播市场调研:2020年前预测》报告,称该市场2010年再创收入新高。报告说,固定卫星行业的转发器需求和收入2010年都有所增长,其中需求增长了4.4%,而收入达到了108亿美元。但这种增长的背景是增长率正在不断下降,未来几年的业务环境将更为艰难。不过,由于电视广播和新兴市场仍在继续推动着增长,大吞吐量卫星(HTS)系统也在为增长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2.
何楠 《卫星应用》2013,(3):57-61
2012年10月,欧洲咨询公司(Euroconsult)发布了至今最新版的《天基对地观测,至2021年市场预测》战略研究报告,该报告是天基对地观测市场预测报告的第五版,被欧洲咨询公司评价为国际上唯一全面涵盖天基对地观测产业预测、商业机遇评估和完整产业链分析的综合性研究报告。在2011年第四版报告的基础上,此次报告增加了对商业数据市场盈利能力的评估,同时丰富了对相关政策、法规的分析,并在区域市场未来10年数据需求预测部分中进一步细分出东南亚、亚洲其他地区、俄罗斯与独联体  相似文献   

13.
科明 《中国航天》1996,(12):12-15
世界卫星制造业竞争激烈(上)科明在过去五年中,技术的发展使得卫星在满足全球日益增长的通信业务需求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度被认为已近饱和的商业卫星通信市场却在以10%的速度快速增长。在这种形势下,各大卫星制造厂家正在通过开发诸如直播卫星和高速数据...  相似文献   

14.
航天基金会是美国一家非营利组织,成立于1983年,主要研究航天发展态势和市场状况等,研究数据比较客观.从2006年起,航天基金会每年发表一份《航天报告》.报告对前一年全球航天产业的动态进展进行全面而清晰的综述,对政府和商界领导人、教育工作者、金融分析师、学生和航天相关企业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今年4月发表的《2013年航天报告》仍分为5篇,即航天产品与服务、航天经济、航天基础设施、劳动队伍与教育和未来展望.报告对全球航天经济进行了全面分析.报告称,包括商业收入和政府预算,全球航天经济总量2012年增长到了3043.1亿美元,比2011年的2853.3亿美元增加了6.7%.增长的很大一部分源自商业活动(含航天产品与服务和商业基础设施)的推动.从2007年到2012年,全球航天经济总量增长了37%.  相似文献   

15.
预测国际公司在其《军事卫星市场》预测报告中称,今后10年,全球国防部门将投资约306亿美元,发展约95颗卫星,美国军事卫星市场仍将占据主导地位,与欧洲市场形成鲜明对比。报告称,欧洲国家在卫星项目上的整合趋势以及民用遥感系统毯来越多地用于军事将限制该地区的卫星生产机遇,报告预测,欧洲、日本和以色列军事卫星生产数量将是27颗,占市场的约28.4%。  相似文献   

16.
靳力 《航天器工程》2009,18(1):98-98
2008年11月上旬,全球工业分析公司公布《卫星转发器:全球战略业务报告》,对全球卫星转发器市场趋势、驱动因素、问题和挑战进行了综合研究,报告配有权威的客观评论及统计数据,提出了关键性地区市场中的未来潜力和主流趋势,其分析的终端用户市场包括广播、中继、网络和备用卫星。  相似文献   

17.
《中国航天》2008,(5):44-45
美国航天基金会4月8日发表了其《2008年航天报告》。称2007年全球航天活动的经济规模超过2510亿美元,报告全面研究和分析了航天工业的状况,以2007年数据为主,包含了全球航天预算和收入信息、年度概述以及对“航天基金会指数”的分析,并首次探讨了美国的劳动力问题。2007年全球航天工业的预算和收入总额达2511.6亿美元,比上年增加11%。报告称,美国航天工业雇员数量正在增加,平均年薪(2006年为88200美元)是总体私营部门平均水平(42400美元)的两倍以上。  相似文献   

18.
《航天器工程》2012,21(2):127-127
据新华网2012年1月29日报道,英国技术战略委员会(TSB)1月4日宣布成立卫星应用技术与创新中心(Catapult Centre),它将成为英国卫星的通信、广播、定位及观测产品和服务商业化开发的重要支撑。卫星服务产业被认为是英国未来十年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该领域的全球产业规模到2030年可达4000亿英镑。该中心将依照英国《空间创新战略》和《增长战略》,计划到2030年创造10万个就业岗位,达到占世界的市场份额从目前的6%提高到10%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中国航天》2011,(9):12-17
美国卫星工业协会(SIA)6月20日发表了(2011年卫星产业状况报告》,显示全球卫星产业总体收入2010年取得了5%的增长。全球卫星产业收入2010年为1681亿美元.过去5年里年均增长率为11.2%。协会会长帕特里夏.库珀说:“尽管全球经济总体背景不佳.全球卫星产业2010年却继续展现出增长。  相似文献   

20.
预测国际公司在最近完成的《一次性运载火箭市场》预测报告中说,今后10年,全球运载火箭供应商共将生产636枚一次性运载火箭,价值480亿美元。报告称,政府仍是运载工业的最主要用户,占2007年全球总发射次数的66%,且这一趋势10年内不会改变。报告作者爱德华兹说,对地球同步和非地球同步卫星通信容量的需求预计会出现回升,政府需求量依然会很大,而这些都表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