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 毫秒
1.
姜睿 《国际太空》1995,(11):7-11
冷战的结束逐渐揭开了曾罩在两个超级大国军事空间计划上的神秘面纱。1992年9月美国终于揭露了原苏联国家情报局的秘密。本文介绍了原苏联的几个空间计划并首次公布了曾是保密的若干原苏联军事卫星的情况。“OKo”早期预警卫星从1960年2月到1966年10月美国发射了“米达斯”早期预警系统(代号为“266计划”)的几颗卫星。与公众的看法正相反,在1966年10月5日发射266计划的最后一颗卫星到1970年底期间,美国并未发射早期预警系统卫星。从1970年11月起,美国才开始启用一个被称为国防支援计划(D…  相似文献   

2.
据美国《纽约时报》报道,为了给美国火箭民用工业增强力量,克林顿政府想重新起用冷战结束后废弃的洲际弹道导弹,如“民兵”、“海神”和“三叉戟”火箭,用以援助美国造的卫星发射,现在美国大部分商用卫星依靠国外火箭发射。休斯空间通信公司董事长史蒂文·多尔夫曼说:“我们在今后两年内每个月要发射一颗卫星,因此我们对政府加强国内运载火箭工业是有兴趣的。”但是,政府这一措施对卫星制造商来说是个好消息,而对运载火箭制造商却并不一定是个好消息,轨道科学公司的戴维·汤普森就表示不满。克林顿的建议得到了大学和科学团体的支…  相似文献   

3.
美国一些国会议员正在为解除美国就所谓中国向巴基斯坦出售火箭部件所作出的制裁而奔走。1993年10月中旬,美国会公布了由众议院5名议员(3名民主党议员和2名共和党议员)签名的一封信。信中指出,美国不应阻止中国发射美制通信卫星。这封信是由美国休斯空间通信公司和马丁·玛丽埃塔公司起草的。休斯公司制造的卫星已经有3颗在中国发射,即1990年4月在中国发射的亚星1号以及1992年发射的澳星1号和2号。马丁·玛丽埃塔公司正计划在今后2年内提供2颗由中国发射的卫星,即1颗Echostar和1颗亚星2号。信中说…  相似文献   

4.
冷战结束后,各航天大国在军事空间领域强调发展“两用技术”,在民用空间领域则加快商业化的步伐。空间产品正在努力改变过去单件生产的方式,向着小批量、规模化的方式转变。随着卫星研制技术的日臻成熟,生产能力的提高,建造周期的缩短,一些大型空间制造公司的卫星生产任务已有不足之虞。在这种形势下,一些大的空间制造公司趋向于合并或联合,在技术优势互补的基础上,实现空间产品的产业化,缩短交货时间,提高市场竞争力。继1994年法国马特拉·马可尼公司收购英国航空航天公司空间系统部,今年3月美国洛克希德公司与马丁·玛丽…  相似文献   

5.
格林尼治时间1995年6月29日中午1时05分(北京时间晚上9时05分),美国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与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一次对接成功。这是自1975年7月美国“阿波罗”与前苏联联盟号两艘飞船在轨道上对接以来,差一个月整整20年后,两个空间大国第二次在空间握手言欢。20年前冷战时期,美苏两国的飞船在空间对接纯粹是为了争夺空间霸权,显示空间优势的政治需要,当时被人们讥讽为“天上握手,地下踢脚”。如今,冷战冰消,两个空间大国再度空间握手,标志着美俄两国新的合作已有良好开端,是两国联手牵头建造“阿尔法”国…  相似文献   

6.
《国际太空》1997,(8):26-27
著名的空间政策专家,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空间政策研究所所长约翰·洛格斯顿(JohnM.Logsdon),最近在日本和欧洲就这两个国家和地区的空间计划和活动的情况,进行了为期几周的考察。之后,他在5月26日~6月1日的《空间新闻》周刊上著文,阐述美国依旧在空间保持领先地位的缘由。文章开宗明义地指出:与其他空间国家相比,无论是国家级空间计划还是商业性空间活动,美国均处于良好的势态。作出这一论断的依据是:第一,美国为使其空间计划在冷战后的形势下继续保持稳定所作的努力和采取的措施正在产生积极的效果;同时,在主要的空间…  相似文献   

7.
《国际太空》1996,(2):24-25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LLV-1运载火箭于1995年8月15日进行了首次发射,但发射没有成功。在发射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两个问题之一经验证与4年前欧洲探空火箭——Maxus发射失败的原因相同。据欧洲空间官员讲,推力矢量控制系统电缆过热导致了1991年5月德...  相似文献   

8.
晓角 《国际太空》1999,(7):25-28
(1998年1月~6月)名称国别发射日期近地点/km远地点/km周期/min倾角/(°)备注“月球勘探者”美国1998-01-07环月轨道第1个飞临月球两极的探测器天网-4D英国1998-01-1035559356511426.824.19英国军事通...  相似文献   

9.
阿里安空间公司最近公布“阿里安”运载火箭1995年的发射计划如下:1.1月,发射欧空局的第二颗地球资源卫星ERS-2。2.2月,发射国际通信卫星-706。3.3月,发射美国休斯公司的第三颗直接广播卫星DBS-3。4.3月,发射法国第一颗军事侦察卫星太阳神-1。5.4月,发射日本电报电话公司(NTT)的“N-星”卫星。6.5月,发射泛美卫星公司的PAS-4卫星和以色列Spacecom卫星通信公司的Amos卫星。7.6月,发射卢森堡SES公司的Astra-1E卫星。8.8月,发射法国电信公司(Tel…  相似文献   

10.
新世纪初军用卫星技术及市场发展评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冷战时期 ,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出于争霸全球的目的 ,竞相发展军用卫星。90年代以前 ,军用卫星的年发射量一直呈上升趋势 ,1 990年全世界发射军用卫星超过 1 0 0颗 ,是发射军用卫星最多的一年。冷战结束后 ,军用卫星年发射量逐年减少 ,到 1 996年~1 997年这两年 ,降到了谷底 ,年发射仅 1 0颗左右。未来的军用卫星将如何发展 ?这是航天界十分关注的问题。研究全球军用卫星的发展动向 ,可以进一步拓展我们的思路并从中得到有益的借鉴 ,从而加快我国军用卫星的发展。1 影响军用卫星市场的两个因素冷战结束后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军事大国调整航天…  相似文献   

11.
1995年11月5日,美国的第2颗“军事星”(Milstar)卫星用大力神-4火箭发射。整个发射过程进行顺利。该火箭的末级“半人马座”的氢氧发动机经过3次点火工作,成功地将卫星送入预定的地球同步轨道。“军事星”重4500千克,由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建造...  相似文献   

12.
航天简讯     
国际日-地计划的第二颗卫星国际日-地计划的第二颗卫星“风”于1994年11月1日用德尔它-2火箭从卡纳维拉尔角发射,第一颗是日本发射的Geo-tail卫星,第三颗将是美国的“极”(Polar)卫星,它计划于1995年底发射。“风”卫星重1250千克,由马丁·玛丽埃塔/阿斯特罗空间公司制造。星上带8种科学探测仪器,其中有6种是美国仪器,法国和俄罗斯各有1种。卫星将进入一条“8”字形轨道。头两年运行在近地点29000千米、远地点160万千米的轨道上。1996年底转移到一条绕拉格朗日L-1点的圆形轨道…  相似文献   

13.
1994年2月3日美国东部标准时间7时10分(格林尼治时间12时10分),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从肯尼迪空间中心发射升空。这是美国航天飞机的第60次飞行和发现号航天飞机的第18次飞行。飞行任务代号为STS-60.这次飞行也是首次有俄罗斯航天员参加的美国航天飞机飞行,及自1975年7月17日~19日阿波罗一联盟号飞船对接飞行以来,美俄两国航天员首次共同进行的空间飞行。为了最大限度地观测俄罗斯国土和为航天飞机一和平号空间站交会对接作准备,发现号航天飞机的发射倾角由标准的28.5°改为57°。这次飞行的主…  相似文献   

14.
俄罗斯的空间站在轨已经运行了22年,而美国的自由号空间站也讨论了9年。自由号空间站之所以迟迟不能实施,主要是在研制上遇到重大技术问题和政治障碍,最大问题还是财政负担。1993年9月2日,美国副总统和俄罗斯总理签署协议,两国将在发射和空间活动、能源和导弹技术方面开展合作。在空间活动中,美国摒弃自由号空间站,改为和俄罗斯合作设计阿尔法俄罗斯空间站。美国航宇局交付白宫一份计划,让俄罗斯成为建造空间站的新的不可缺少的伙伴。1993年10月底,俄罗斯空间局局长尤里·科普切夫访问美国,和美国航宇局局长戈尔丁…  相似文献   

15.
1美日各自颁布新的航天政策由于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美国于9月19日颁布了新的航天政策(见本期报导),日本于1月24日公布了经修订的日本宇宙开发政策大纲(见本刊1996年3月号)。2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全部组装完成4月26日,俄罗斯发射的“自然”舱在轨与和平号空间站对接成功,它标志着经过IO年建造的和平号空间站全部组装完毕(见本于11996年8月号)。3美国可重复使用单级火箭运载器计划进入关键技术验证阶段7月2日,美国航宇局正式宣布,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中标,研制可重复使用单级火箭运载器(RI,V)的验证机{u(见本…  相似文献   

16.
美国国家安全空间系统在管理方面实行的改革,应当看成是全面重新评价美国的军事空间政策的机会。自从1991年以来,形势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果我们还把只适用于冷战时期的政策继续延用到大大变化了的21世纪,那么,将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制订军事空间政策的中心...  相似文献   

17.
根据1993年全球各大空间公司的空间收入情况,美国《空间新闻》周刊在1994年7月公布了前5名排名顺序。排在第1名的是马丁·玛丽埃塔公司,紧跟其后的是洛克希德公司。排在前6名都是美国公司,排队顺序是根据公司在空间业务方面的总收入而定。这些公司空间业务收人排行榜的公布未到两个月,排在第1名和第2名的两大公司就宣布合并,从而产生了一个“空间巨人”。合并后的公司命名为:洛克希德一马丁公司。他们1993年空间业务总收入达到67亿美元。合并后的公司由于其核心地位和财政资源的雄厚,从而垄断了美国军方专门支持…  相似文献   

18.
窦珍 《国际太空》1998,(6):27-27
美国军事航天能力大大提高□□1991年海湾战争以来,美国空间系统和地面相关设备的可靠性得到很大提高。1导弹预警卫星运行在地球上空35200km的“国防支援计划”(DSP)卫星可随时探测到地面的导弹发射,并马上给在科罗拉多州的第11空间警戒中队发出警报...  相似文献   

19.
1993年9月12日,美国东部夏令时间7时45分(格林尼治时间11时45分),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从肯尼迪空间中心发射升空。这是美国航天飞机的第57次飞行和发现号航天飞机的第17次飞行。飞行任务代号STS-51。主要任务是;一、施放美国先进通信技术卫星(ACTS)。卫星本体重3吨,耗资3.63亿美元,由轨道科学公司和马丁·玛丽埃塔公司制造的转移轨道级(TOS)助推器价值1亿美元。按照设计,ACTS卫星传输数据的速度比现有的通信卫星快20倍,并可试验将地面接收天线直径缩小到1.5英尺(合0.46米)…  相似文献   

20.
1994年1月3日 印度空间机构称,经过调查研究,现已查明,造成1993年9月25日印度第一枚极轨卫星运载火箭发射失败的原因是,火箭的制导系统软件出现了差错,结果导致运载火箭的第二级与第三级分离时,使火箭偏离了预定飞行轨迹,而落入印度洋中。7日 美国克林顿政府批准发放将由中国长征号运载火箭发射的3颗商业卫星的出口许可证,这3颗卫星是美休斯空间通信公司为澳大利亚制造的澳普图斯-B3通信卫星,美马丁·玛丽埃塔公司制造的“回声星”和亚洲卫星-2通信卫星(将在1995年初发射)。但美政府声称,对中国的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