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中国航天》2000,(3):19-20
1986年,长城公司开始了将长征火箭推向国际发射服务市场的商务活动,从那时至今已有十几年了.今天,中国航天的商业发射已经打开了局面,并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了一席之地.长征火箭的商业发射已经成为我国和平利用航天技术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也是二十世纪我国高科技产业走向国际市场的重要事件,并将继续成为下一世纪中国参与世界高科技领域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1986年,长城公司开始了将长征火箭推向国际发射服务市场的商务活动,从那时至今已有十几年了。今天,中国航天的商业发射已经打开了局面,并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了一席之地。长征火箭的商业发射已经成为我国和平利用航天技术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也是二十世纪我国高科技产业走向国际市场的重要事件,并将继续成为下一世纪中国参与世界高科技领域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世纪之初,重温以往发  相似文献   

3.
钟航 《中国航天》2005,(5):9-13
2005年4月12日,中国航天在国际市场开拓中写下了重要一笔。晚上20时整,我国的长征3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刺破夜空,将法国阿尔卡特空间公司制造的亚太6号通信卫星送人太空。这是中国长征火箭自1999年以来首次进行国际商业卫星发射。  相似文献   

4.
"长征火箭是世界上最优秀的运载火箭之一"、"美国对华卫星出口限制的特殊政策,不利于国际空间合作的健康发展"、"希望中国火箭越来越多发射各个卫星制造商生产的卫星"……4月8日在西昌举行的“长征”火箭用户大会上,与会众多国际用户代表纷纷发言,高度评价中国长征运载火箭的可靠性与竞争力,他们呼吁长征火箭更多投入商业发射服务市场,希望长征火箭为国际发射服务市场的健康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发展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是中国独立自主地研制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产品,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长征火箭目前已形成了包括14种型号的火箭家族,可用于发射近地轨道、太阳同步轨道和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的多种卫星及载人飞船,也可以执行深空发射任务;火箭总体技术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在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6.
在新的形势下,中国发射业如何重返国际市场,并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商业发射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呢?针对长征火箭面临的竞争环境,中国航天发射业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提高中国运载火箭在国际市场的综合竞争力,重振中国航天发射业,尽快恢复上世纪90年代初所占据的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7.
三、奋争阶段 (1996年2月~2001年9月) 1996年2月15日,长征三号乙火箭首次发射失利,在国际宇航界和保险界产生巨大影响,对长征火箭在国际市场上的声誉和我们的市场开发工作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同年8月18日,长征三号火箭发射再次失利,更进一步加重了我市场开发  相似文献   

8.
1998年3月26日凌晨,随长二丙SD火箭将两颗铱星送入预定轨道,长征系列火箭实施了第50次发射。在长征火箭50次飞行历程中,开拓国际市场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篇章。  相似文献   

9.
目前阿里安航天公司依然占有50%以上的商业航天发射市场,但它面临着美国通用动力公司宇宙神火箭族的严峻挑战。本文介绍了阿里安火箭的商业发射现状,对未来航天发射市场进行了预测,介绍了宇宙神火箭计划的实施情况及其前景,并对日本H-2火箭和中国长征火箭的崛起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长征火箭又获4项发射合同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最近又获得了4项国际商业发射服务合同。5月19日,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与香港亚太通信卫星有限公司就用长征三号发射亚大一号A通信卫星签署了合同。将于明年一季度从西昌发射的亚太一号A与去年7月用长征三号发射的亚太...  相似文献   

11.
长征火箭走向国际市场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总裁张新侠在长征火箭50次飞行的历程中,开拓国际市场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篇章。闯出国门勇拓市场1985年10月,中国政府郑重宣布长征火箭投放国际市场。但那时在外国人眼中,80年代的国际空间商业会议,中国人只能带着耳朵...  相似文献   

12.
宋健在座谈会上说航天事业已成为发展我国高科技产业的尖兵全国政协副主席宋健在4月24日举行的纪念长征火箭发射50次座谈会上评价说,航天事业和“两弹一星”成就的取得,吹响了中华民族奔向高科技时代的号角,成为我们发展高科技产业的尖兵。宋健副主席在担任国务委...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国际航天发射市场及运载火箭的应用情况,根据美国的航天发射层次、国际航天发射市场的发射价格、国外对发射市场的需求,详细地分析了我国“长征”系列中型载火箭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中国航天》2005,(7):14-14
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航天保险随着长征火箭开始承揽对外发射服务而得到发展。长征火箭早期发射的亚星1号及3颗澳星均购买了发射保险。对于可能出现的第三方责任,则通过政府换文的方式实现政府担保。1994年1月,太平洋保险公司与香港亚太通信卫星公司签署了保额达1.2亿美元的亚太1号通信卫星发射险及保额为1亿英镑的第三方责任保险合同。1996年2月15日,长征3号乙火箭发射国际通信卫星708失败,同年长征3号火箭发射中星7号卫星失败,给长征火箭的用户在国际航天保险市场上购买保险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也直接影响了我国对外发射业务的开展。在此背…  相似文献   

15.
36年前,中国的长征一号火箭把东方红一号送入太空,拉开了中国航天进军太空的帷幕。中国航天事业自1956年创建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自行研制开发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技术日趋成熟完善,目前共有12种不同型号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具备了发射近地轨道、太阳同步轨道、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和大椭圆轨道卫星的能力,近地轨道最大运载能力达到9200千克,地球同步转移轨道最大运载能力达到5100千克。长征火箭已将28颗外国制造的卫星成功地送入太空,在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中占有了一席之地。到2006年6月,长征火箭共实施了89次发射,自1996年10月以来连续47次发射成功。中国还开展了1200千牛级推力的液氧/煤油发动机和500千牛级推力的氢氧发动机的研制工作,并取得了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合作已成为世界宇航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石和战略布局中不可或缺的要素,近4年来,受全球经济下滑的影响,世界卫星工业增长速度减缓,卫星发射总量减少,加上卫星制造大国美国以各种借口禁止发放美制卫星(包括使用美国零部件的卫星)的出口许可证,使我国长征火箭承揽国际商业发射服务面临困境,面对多种因素带来的严峻挑战,只有与时俱进,以变应变,才能在国际航天市场中站稳脚跟,谋求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刘淮宇 《航天》2012,(5):9-9
3月31日傍晚,中国成功用长征三号乙增强型运载火箭把法国泰雷兹阿莱尼亚宇航公司制造的亚太七号通信卫星送入太空。作为卫星的用户方,香港亚太通信卫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亚太卫星)自1992年正式运营以来,通过多次成功合作,推动了长征火箭以自信从容的姿态走上备受瞩目的国际商业发射舞台并崭露头角。而此次发射也是长征火箭第6次为亚太卫星实施卫星发射服务。  相似文献   

18.
动态新闻     
《航天器工程》2017,(4):134-137
<正>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开拓商业航天市场新思路据中国航天报2017年8月9日报道,当下,国内外小卫星公司如雨后春笋般,迎着朝阳茁壮成长。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下半年后,我国将有4~5家成熟的民营卫星公司进入组网发射高峰。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凭借快速、灵活发射优势,自诞生起便被冠以商业化、国际化的标签。目前,长征十一号火箭主要瞄准国内低轨小卫星市场,已拿到十几亿元订单。此外,长征十一号项目组已对30多家卫星用户  相似文献   

19.
长征火箭发射服务面临的市场形势和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同玉 《中国航天》1998,(10):15-18
986年,中国政府向世界宣布把中国的运载火箭投入商业发射服务市场,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起飞后不久即发生爆炸,1990年2月22日欧洲阿里安火箭发射失败。这就使得国际卫星界把目光投向价廉物美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这时候美苏之间的冷战时...  相似文献   

20.
中国目前正在研制的长征二号E运载火箭是长征火箭家族中的新的一员,它以可靠性很高的长征二号C为基础,加大芯级,并捆绑四个液体助推器,运载能力相当于美国航天飞机的 1/4。长征二号E面向国际航天发射市场,主要将用于发射第二代商用通信卫星。这项研制计划将为我国大型新型运载火箭的研制打下基础。本文介绍了该火箭的结构、工艺、运载能力及发射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