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5 毫秒
1.
探讨了容错计算系统的调试方法和工具结构,提出采用RTscope多任务调试工具在目标机操作系统层上完成调试的途径.说明了容错计算机开发和测试对环境的要求,给出了调试器的体系结构和完成实时通信功能的驱动程序,建立了Windows实时多任务交叉调试环境.结果表明大大地降低了系数的复杂性,使之易于开发和测试周期.  相似文献   

2.
随着航天器结构和功能的复杂化,对作为系统资源管理者的操作系统的功能和可靠性等要求也日益增强.分析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在国内外航天领域的研究与应用现状,提出面向航天器应用特点的具有多任务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容错和故障管理等功能的高可靠、高性能的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方案,并展望其在未来网络化及分布式安全航天器中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机载UMS分布式容错计算机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控制管理是机载机电设备发展的趋势.针对航空机电设备综合控制管理预研项目,利用分布式容错技术、高可靠航空电子总线技术和嵌入式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应用技术,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分布式容错计算机系统.讨论了系统的工作特点、系统结构、通信网络、冗余管理和实时容错分布执行软件.   相似文献   

4.
参照欧空局的软件工程规范,研制了为星上数据管理任务服务的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RT86,它的硬件环境是两个互为冷配份的主控单元,通过1553B串行数据总线与多个远置单元联接,完成星上遥测、遥控及星上多项数据库管理任务。文章介绍了其设计要点,做到了系统设计思路简单清晰,程序易于修改维护,可靠性高,它为星上应用软件开发提供了通用设计平台。  相似文献   

5.
针对无人机(UAV)编队的协同多任务分配问题(CMTAP),考虑双机协同探测、双机协同攻击的情况,结合时间约束、时序约束、时间间隔约束、载机弹药约束、任务能力约束等约束条件,扩展了协同多任务分配模型;将差分进化(DE)算法、郭涛(GT)算法、离散粒子群优化(DPSO)算法、模拟退火(SA)算法进行融合,提出了DE-DPSO-GT-SA算法,用以求解协同多任务分配问题。通过与多种算法进行比较,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具有较好的收敛性能。   相似文献   

6.
操作系统是航天器必备的基本软件,操作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直接关系航天型号任务的成败.虽然目前已采用多种手段对操作系统进行可靠性和安全性保障,但仍存在不能完全排除缺陷的情况,因此对空间操作系统开展形式化验证研究势在必行.需求层验证是操作系统形式化验证的一部分,本文在分析操作系统需求的基础上,采用有限状态机在操作系统需求层进行形式化描述,并针对应用在某航天器上的SpaceOS2在需求层进行了建模,相应地在定理证明工具Coq中进行了描述建模;然后定义了六条操作系统应满足的全局性质并进行了形式化描述,给出了系统模型满足这些性质的机器可检查的证明.证明结果表明采用有限状态机方法对操作系统需求层进行形式化验证是可行的,为进一步全面形式化验证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基于蚁群算法的多任务导航星座载荷配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给出了多任务导航星座载荷配置的一套新算法.首先建立了多任务导航星座载荷配置的优化模型;基于任务要求定义并提出了n+1重覆盖率来评价星座对地面的覆盖性能;蚁群算法(ACA)是一种新型的模拟蚂蚁觅食行为的仿生启发式算法,将蚁群算法运用到载荷配置的优化当中,修正了启发函数及Ant-Cycle模型使它们能够与星座载荷配置的优化相结合;给出了基于该算法的多任务载荷配置优化框图.仿真结果表明蚁群算法快速有效,优化结果满足任务要求.   相似文献   

8.
现代军用飞机座舱驾驶系统信息高度密集、任务复杂多变。为探讨信息加工类型与多任务协同对飞行员脑力负荷的影响,依据ACT-R认知模块与脑力负荷决定性因素的关联性,将飞行员的脑力负荷划分为感知负荷与认知负荷,并基于四维多资源干扰理论,考虑多任务协同作用时的资源干扰对脑力负荷的影响,提出了基于认知过程的飞行员脑力负荷动态预测模型。为校验所提模型,选取16名被试完成4种模拟飞行任务的脑力负荷评价实验,结果显示:不同飞行任务在飞行绩效、NASA-TLX主观评价、平均扫视时间与扫视频率下的主效应显著(P<0.05),总脑力负荷预测值与NASA-TLX主观评价、扫视频率和心率呈显著正相关,平均脑力负荷预测值与飞行绩效、瞳孔直径和平均扫视时间呈显著正相关。所提模型对飞行员脑力负荷的动态预测与评价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利用空间机器人辅助、代替航天员完成在轨服务操作是近年的技术发展趋势。基于学习的空间机器人操作以深度神经网络为控制器载体,对非结构化太空环境适应能力强,在高轨、地外、深空等场景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目前,无论是空间机器人操作,还是地面机器人操作,多数研究只关注单一任务学习问题。立足一种多任务学习新视角,针对空间机器人操作面临的多任务适应性要求高、精细化要求高、不确定性强问题,首先分析了在轨服务的多样化任务需求。其次,全面综述了机器人操作多任务学习算法与应用相关工作,分析了开展空间机器人操作多任务学习的难点挑战,给出了关键技术发展建议。相关关键技术的突破将有助于提升空间机器人系统的自主性、鲁棒性,进而助力中国在轨服务技术向无人全自主方向推进。  相似文献   

10.
给出了一个工程型的非线性飞行动力学系统一体化实时仿真软件包。探讨了仿真建模时性的实现,介绍了一体化仿真功能,分析了实例的仿真应用,所得结果与理论解一致,表明软件包设计合理,可行实用,是一个多层次多任务高效率综合研究和检验NLFDS特性的仿真工具,应用研究结果对飞机重装空投特性之预研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一种多码率QC-LDPC码译码结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满足在一个系统中使用多码率LDPC(Low Density Parity Check)码字的需求,设计了一个7Kbit长度多码率LDPC码的译码器,分析了各种码率之间校验矩阵的相似性,提出了复合译码结构中变量节点运算单元、校验节点运算单元以及迭代存储器单元的复用方案.通过在变量节点运算单元以及校验节点运算单元输入端增加若干选通开关,就可以使这些运算单元适于多码率的处理.通过管脚的选择,此译码器支持非规则0.4码率、非规则0.6码率以及非规则0.8码率3种工作译码模式,并用Altera公司的FPGA进行了实现.综合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复合结构在不损伤单码率译码性能的前提下,仅用略多于0.8码率LDPC码单独译码的硬件资源实现了3种码率码字的译码.   相似文献   

12.
工作温度直接影响吸收式制冷系统的性能,而工作温度的选择受Gibbs相律和工质热力性质的限制。本文研究了NH3-NaSCN吸收式制冷系统的可能温度组合;有无回热器两种情况系统的热力参数和性能,如:吸收器和发生器中溶液浓度、循环倍率以及有无回热器时系统基于焓的性能系数等;分析了工作温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无回热器时工作温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是不一致的。  相似文献   

13.
模型辨识法诊断发动机故障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模型辨识法,以双轴分排涡扇发动机为例,研究当监视参数较少时,发动机故障诊断的 可行性及效果.模型辨识法基于发动机性能仿真模型,在辨识的过程中利用了发动机平衡技 术,考虑了模型的非线性.故障诊断过程中详细讨论了典型工作状态的选择对诊断结果的影 响.研究表明,模型辨识法能够准确定量诊断发动机故障,并得到状态选择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
RS纠错码技术的一种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罗兰C是一种低频导航系统,它具有通信功能,但由于信道干扰的原因,极大的抑制了它的应用。介绍一种RS纠错码技术,并详细论述了RS纠错码实现中的若干工程问题。结果表明:RS纠错码应用于低频时码发播,具有很好的纠错能力。  相似文献   

15.
“实践五号”卫星星务管理系统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中国在“实践五号” (SJ- 5)卫星上首次应用并通过考验的星务管理系统 ,是实现卫星运行管理、自主控制、信息传送以及星地大回路操作的综合自动化系统。它是由计算机网络来协调、控制星上各种功能部件的相互联系 ,完成包括信息流、动作流、能量流的动态作业所形成的一种星载柔性服务系统。它具备有如下主要技术创新点 :构成整星多级控制 ;引入内嵌式管理执行单元 ;星上现场网络技术 ;构造硬件和软件的封装技术 ;利用商用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 ;兼容型分包遥测技术 ;复合型遥控和遥操作实现技术 ;信息多路径的冗余备份和系统重构技术 ;测试床技术 ;分级整体辐射加固技术。星务系统的应用既提高了整星自治能力 ,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又分散了整星失误风险。从而 ,提高了整星级可靠性和运行功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某一高码速率光纤遥测系统中数据格式、码速率、数据容量、数据存储宽度、数据存储速率等特点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大容量电子数据存储器的微机化遥测处理系统,对存储的大容量数据阵列中的帧码识别、分路控制方法进行了讨论,并对受干扰数据处理时帧同步码检测的检测门限和同步对策参数进行了分析,最后给出了整个微机化的大容量遥测数据处理系统的软硬件设计方法,通过在6.5MbpsPCM系统下的运行实验表明,整个方  相似文献   

17.
一种数字化DS/BPSK扩频接收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一种新型数字化DS/BPSK(Direct Spread/Binary Phase Shife Keying)扩频接收机的设计.该接收机采用专用数字相关器为核心的硬件设计,并结合数字处理算法完成扩频信号的解调.技术上采用串并组合的伪码捕获、科斯特环载波跟踪、延迟锁定环伪码跟踪等方式,可通过软件算法灵活实现.该接收机具有综合性能强,及软件接口灵活的特点,可有效地应用于基于码分多址的多目标测控系统中.  相似文献   

18.
高超声速飞行器BTT非线性控制器设计与仿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高超声速飞行器的气动特性比一般的飞行器更为复杂,选用BTT(Bank-to-Turn)技术,即倾斜转弯技术可以满足其对于气动外形的要求,但随之给动力学系统带来了快时变、严重非线性及强烈耦合的特点.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倾斜转弯非线性控制器的这一特点,采用了一种更为有效的非线性系统的控制方法,即非线性动态逆技术.首先建立了高超声速飞行器的非线性数学模型,然后根据奇异摄动理论将动力学系统的受控状态变量分为快变量和慢变量2部分,应用非线性动态逆理论分别对快逆回路和慢逆回路进行设计,其中慢逆回路控制器的输出作为快逆回路控制器的输入指令,最后对于所设计的系统在高超声速下的倾斜转弯运动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倾斜转弯,并可以满足高超声速飞行器稳定飞行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针对工厂企业物流系统的结构形式和特点,探讨了如何将描述企业投入产出关系的动态随机生产函数模型应用于制定企业的物流计划.动态随机生产函数模型可以反映各生产节点物流的种类、数量、空间和时间关系,以及随机因素的影响.通过在模型中引入周期生产能力的变化,进一步改进动态随机模型.研究表明,动态随机生产函数模型能够有效地制定企业的物流计划.   相似文献   

20.
GNSS接收机因须并行接收处理大量卫星信号,使用通道数量较多,功耗大是其主要难题,降低功耗的解决方法之一是让通道工作时钟采用较低的频率。通过分析工作时钟与所需处理的伪码频率的关系,本文给出了通道时钟频率对伪码相位分辨率和相位抖动幅度的影响。选取两种频率的工作时钟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仿真条件下,选用21MHz工作时钟与选用63MHz工作时钟相比,接收机的伪码测量精度、载波测量精度均下降1倍左右,但其引入的测量误差仍小于理论估算结果,选取较低的工作时钟频率是兼顾功耗与精度的折中方法,适合作为工程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