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多机协同多目标攻击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多机协同多目标攻击系统,定义了自主优先权,提出了分组决策的方案,设计了目标分配和火力分配的原则,采用神经网络实现了决策算法,并对整个决策系统进行了仿真;阐述了导弹攻击区的计算方法,用比例导引法实现了空空导弹攻击。最后设计了多目标攻击系统,将空战决策,导弹攻击区判断,导弹攻击融为一体,并进行了仿真。结果验证了空战决策的正确性。它对第四代歼击的火力控制系统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协同多目标攻击空战决策的启发式粒子群优化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协同多目标攻击战术的特定知识,并结合粒子群算法,提出了一种用于空战决策的启发式粒子群算法。该算法利用粒子群算法对解空间探索能力强,容易跳出局部最优陷井及启发式算法局部搜索能力强的优点,快速、高效地对全局最优值进行搜索。该算法通过求解友机导弹对目标的最优分配来确定空战决策方案。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对最优空战决策方案的搜索性能明显优于普通粒子群算法及其他两种遗传算法。  相似文献   

3.
现代战机超机动攻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比较两种非线性系统设计方法——动态逆和Backstepping的基础上,设计了具有大机动飞行的,基于Lyaponov全局稳定的Backstepping飞行控制律;其次,探讨了衡量机动攻击导引性能的评价尺度,并进一步研究了如何根据载机与目标的相对运动,导引载机机动飞行,以迅速满足载机空空导弹离轴发射条件,实现超机动攻击的导引律。最后,以攻击机动和非机动目标飞行仿真,说明了所研究的机动攻击导引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应用神经网络方法研究了直升机发射空空导弹的一些问题。文中首先介绍了直升机空空导弹攻击的火控系统原理;其次,对复杂且不稳定的直升机飞行运动模型设计了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然后,用BP网络实时计算了直升机发射空空导弹的空中攻击包线;最后,设计了综合火/飞控制系统,并对所设计的整个攻击系统进行了仿真,通过仿真证明满足系统设计要求。在神经网络设计中,采用了变尺度优化算法,提高了算法的速度和精度,对空战的实时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数价值。  相似文献   

5.
首先分析战斗机反舰攻击和防空系统对抗过程的特点,然后给出了随机因素效能仿真模型与确定性模型相结合的对抗双方作战行动模拟方法,提出战斗机编队的生存概率和对舰队的指定毁伤效果等两项基本任务效能指标及算法,并通过战斗机队攻击集体防御舰艇编队的任务效能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对舰攻击效能评估方法既可以用于战斗机设计分析,也可以用于战术研究。  相似文献   

6.
针对视距1vs.1空战场景下无人战斗机(Unmanned combat aerial vehicle, UCAV)的自主机动决策,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推理的空战机动决策方法。首先,从空战场景出发,建立了角度、距离、速度及高度4种优势因子;其次,利用模糊规则对空战态势进行评估,将代表空战态势的优势因子输入模糊推理机,自适应地调整优势函数中各因子的权重;同时,利用决策机动、序列机动和惯性机动相结合的方法建立敌机位置预测模型,作为机动决策的辅助手段,最后利用试探机动进行机动决策。仿真结果表明模糊推理模型能够实现UCAV自主机动决策能力,模型的优势在于将模糊的空战态势转化为优势函数中确定的权重因子,在策略上指导UCAV做出更有针对性的机动决策。  相似文献   

7.
雷达隐身和机载电子攻击组合增强的飞机作战生存力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战生存力是新型军用飞机发展中要考虑的一个关键要素,雷达隐身和机载电子攻击是两个减缩飞机敏感性的主要技术.本文给出一个攻击任务的战术设定,研究了雷达散射截面和机载雷达干扰机对威胁雷达探测概率的影响,确定了雷达制导地空导弹和防空炮火在目标雷达散射截面减缩或/和干扰机辐射功率干扰下的制导精度,计算了飞机单发击毁概率,最后给出一架攻击机在一个假设敌对威胁环境中的出击架次生存力,说明综合使用雷达隐身和机载电子攻击技术使作战飞机的生存力得到增强,评估方法有效实用.  相似文献   

8.
以分布式系统在数据库方面应用的优势和在网络方面的漏洞及其对应措施为中心,深入探讨了分布式系统的工作原理,研究对比了分布式系统和其它系统的性能差异,同时在理论上分析了分布式系统受到攻击的危害性。通过最有代表性的DDos攻击实验验证分布式系统受到攻击的危害性。为了摆脱这一实际应用上的困境,笔者提出了通过查源IP和关闭不必要的服务,限制同时打开的Syn半连接数目,缩短Syn半连接的timeout时间,及时更新系统补丁来防止分布式系统受到攻击的思想,并证实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一种变论域模糊自适应导引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空空导弹的导引律问题,基于模糊逻辑和遗传算法.提出了一种论域自调整的进化模糊导引律。将导弹与目标的接近速度以及导弹的视线角速度作为模糊控制器的输入,指令加速度作为输出,并在传统的模糊逻辑控制基础上引入了一个非线性变论域函数,从而实现了模糊变量论域的动态改变,然后使用遗传算法对导引规则进行了寻优。以某型空空导弹模型为对象使用MATLAB对导弹攻击过程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机动过载小,拦截飞行时间短,是一种较为优越的制导方法。  相似文献   

10.
航空公司进行航班延误恢复时,各种资源之间会通过航班计划产生间接关联,此时各决策单元若独立地考虑本领域内的资源恢复问题,将难以保证恢复方案的整体可行性和全局优化性。为探究航空公司航班恢复过程中各决策部门的决策模型及其协同关系,本文提出了基于多智能体技术的航班恢复协同决策仿真方法。首先,基于航空公司实际组织架构构建了航班恢复多智能体决策系统框架;其次,对部门间协同决策的动态过程进行了分析,将延误恢复的全过程分为了预恢复、可行解协商、均衡解协商3个阶段,构建了三阶段协同决策机制;最后,根据不同资源的恢复特性建立各决策部门的核心决策模型与部门间自动协商模型,并基于多智能体系统进行仿真。仿真结果显示,基于多智能体的协同决策方法能够在3.8 s的极短时间内针对1天中包含3架飞机和12个航班的航班计划做出完整的延误恢复方案,并且能够在保障航空公司整体效益的情况下一定程度地平衡各决策主体的自身利益。  相似文献   

11.
超机动飞机的非线性控制与飞行员在环实时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空中格斗中,使用过失速机动可获得显著的战术优势,而飞机在大迎角和高角速率的情况下,其动力学具有强耦合性和非线性,本文讨论了应用非线性动态道进行超机动飞机飞行控制系统的设计。飞机的动力学可分成快慢两组变量,角速率是快变量,姿态角是慢变量,对快变量进行非线性逆控制器的设计,以此来稳定纵向短周期运动,并通过气动舵面与推力矢量的融合,来改善大迎角范围内的侧向响应。对慢变量进行非线性逆控制器的设计可使飞行员控制飞机慢动力学,即迎角、侧滑角和速度矢量滚转角。本文还讨论了一个飞行员在环实时仿真系统的设计,该系统采用了多台计算机的结构,可用于非线性动态逆控制律的飞行员在环分析。  相似文献   

12.
战斗机的体系对抗分析(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系对抗分析是武器系统作战效能研究的最高层次。本文建立了空对空作战体系对抗的物理模型 ,基于多元兰彻斯特平方律方程 ,给出了不同空战武器战术交战的数学模型 ,考虑现代战争的高技术特征 ,发展了战役优势参数概念 ,使其更加准确地反映空对空作战的实质。以数学模型和战役优势参数为核心 ,采用随机分配目标战术和战斗机对空作战能力指数 ,完成优势评估、进程预测和配置优化等体系对抗问题的计算分析。结果表明 ,具有发展特征的经典作战理论仍能在新的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某型飞机高亚声速大迎角横向静稳定性改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斌 《实验流体力学》2005,19(1):109-112
根据某型飞机存在的高亚声速大迎角横向静不稳定性问题,分析了出现该问题的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措施,最后通过风洞试验验证,以较小的代价成功地解决了飞机的高亚声速大迎角横向静不稳定性问题,保证了飞机在正常使用范围内的飞行安全。  相似文献   

14.
探讨了直升机旋翼下洗流的形成、分布和影响。首先研究了空空导弹发射后最初阶段,穿越该下洗流区域的运动特性和弹道轨迹变化;其次研究了这种变化对空中攻击精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还研究了降低这种影响、提高直升机空中攻击精度的方法。用某型直升机空中攻击的仿真证明,该方法是有效的。上述结论对直升机火控系统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Carrier-based aircraft carrier landing is a special kind of tracking control problem and not suitable for classical control methods,which may miss the desired performance or result in overdesign.Therefore,we present an optimal preview control for automatic carrier landing system(ACLS)by using state information of system,as well as future reference information,which can avoid the shortcomings of classical control methods.Since the flight performance of carrier-based aircraft is disturbed by air wake when the aircraft flies near the area of carrier stern,we design a disturbance rejection strategy to ensure that aircraft track the glide path with high precision and robustness.Further,carrier-based aircraft is a complex nonlinear system.However,the nonlinear model of carrier-based aircraft can be linearized at equilibrium landing state and decoupled into the longitudinal model and the lateral model.Therefore,an optimal preview control system is designed.The simulation results of a carrier-based aircraft show that the optimal preview control system can effectively suppress air wake.Tracking accuracy of optimal preview controller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proportional integral differential(PID)control system.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武器的攻击精度、延长可攻击时间,本文建议了IFFC系统中的空-空射击作战模态,研究了火飞耦合器的基本结构及其参数优化设计方法,提出了一种以随机射线优化方法和IFFC系统数字仿真相结合的离线寻优的参数设计策略。在寻找过程中采用了以减小脱靶量为优化准则的目标函数。数字仿真表明,优化后的IF-FC系统的可攻击时间延长了30%,攻击精度提高了约50%。本文所提出的设计准则与方法对其它非空-空射击模态的IFFC系统仍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17.
螺旋桨滑流与平尾深失速效应耦合影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采用螺旋桨飞机动力模拟风洞试验技术,研究常规布局涡桨飞机的螺旋桨滑流在大迎角条件下对飞机纵向气动特性的影响规律。中航气动院FL-9风洞中通过伺服电机驱动螺旋桨转动进行螺旋桨动力模拟风洞试验,试验迎角范围0°~50°,试验风速范围为30~50m/s。为了获得大迎角试验数据,常规迎角试验采用常规单支杆进行试验,大迎角试验采用带预弯的支杆进行试验。利用螺旋桨滑流风洞试验研究在大迎角时平尾深失速效应与滑流的耦合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螺旋桨滑流会使得试验模型升力和阻力增加,纵向静稳定性降低,并且在大迎角条件下依然满足这些规律。此外,在较大迎角时平尾进入滑流与机翼洗流的耦合影响区域后,滑流会使得平尾失速效应加剧并且平尾更难从失速状态中改出,即受平尾深失速影响的迎角范围会更大且平尾深失速效应加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