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采用丁腈增韧酚醛树脂作为变密度烧蚀材料基体,通过化学发泡法来降低材料的密度,并通过调节发泡剂用量实现对材料密度的设计,制备了变密度烧蚀材料并进行了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变密度烧蚀材料的力学性能随密度的升高而提高,隔热性能随密度的降低而提高;采用变密度烧蚀材料可使材料的烧蚀热效率提高12%左右。  相似文献   

2.
新型含能材料及其推进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文俊 《推进技术》2001,22(4):269-275
根据2000年第31届ICT国际年会的报告及交流内容,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的有关文献报道,对新型含能材料及其在推进剂中应用的研究,按照高能氧化剂、含能粘合剂、高能燃料等分别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和述评。  相似文献   

3.
高能束流(High Energy Density Beam)加工技术包含了以激光束、电 子束和等离子弧为热源对材料或构件进行特种加工的各类工艺方法.高能束流焊(或高能密度焊)是指焊接功率密度比通常的氩弧焊(TIG、MIG)或CO2气体保护焊高的一类焊接方法.严格地讲,焊接能量和焊接功率密度是2个不同的概念,但二者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高能束流加工技术包含了以激光束、电子束和等离子体为热源对材料或构件进行特种加工的各类工艺方法,如焊接、切割、制孔、喷涂、表面改性、刻蚀与精细加工等。作为先进制造技术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高能束流加工技术具有常规加工方法无可比拟的特点,并已扩展应用于新型材料的制备领域。高能束热源以其高能量密度、可精密控制的微焦点和高速扫描技术特性,实现对材料和构件的深穿透、高速加热和高速冷却的全方位加工,在高技术领域和国防科技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5.
电子束焊接是一种高能密度的焊接方法,本文介绍了转子部件鼓筒材料的焊接性、焊接接头力学性能、焊接接头形式、电子束焊接程序及焊接尺寸精度等内容。  相似文献   

6.
含CL-20的改性双基推进剂的机械感度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1引言为实现固体推进剂高能化,各国均在大力开展HEDM(高能量密度材料)的开发和应用研究[1~3]。在已合成的众多高能量密度材料中,CL-20(六硝基六氮杂异戊兹烷,又称HNIW)以较高的密度比冲、优异的燃烧性能等特征,备受青睐。因此,近些年各国对CL-20单体的合成、表征、热性能、安全  相似文献   

7.
碳陶(C/SiC)刹车材料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新型刹车材料,具有密度低、耐高温、摩擦性能高且稳定等优点,在高速列车、飞机等高能刹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刹车材料是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纤维预制体结构对材料的热物理性能、摩擦磨损性能和力学性能有很大影响。针对不同预制体类型,对C/SiC刹车材料的制备、微结构和摩擦磨损性能进行了系统介绍。同时,介绍了C/SiC刹车材料的改性方法。  相似文献   

8.
空间探索用梯度密度气凝胶的合成与应用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气凝胶是空间探索领域的关键功能材料.系统介绍了单一密度气凝胶和梯度密度气凝胶材料的分类、合成方法、复合工艺、特殊性能及其在空间探索领域的应用.其中,梯度密度气凝胶材料的合成是国际上的技术难点,笔者结合自身研究将其复合方式分为早期方法、分层粘贴法、逐层凝胶法和梯度溶胶共凝胶法,揭示了梯度气凝胶应遵循由单位深度的低差异到高...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延长硅橡胶密度烧蚀材料体系施工期的研究,发现酸酐固化剂可以将环氧改性硅橡胶低密度烧蚀材料的施工期延长到24h以上,从而可能实现真空热压罐大面积灌注密度烧蚀材料的成型工艺。通过对固化材料进行红外分析,发现加入酸酐固化剂后并未改变硅橡胶和环氧树脂各自的反应,没有新的反应特征峰出现,说明环氧和硅橡胶之间无反应,只是物理共混,从材料拉伸断面的扫描电镜观察可以证实硅橡胶和环氧树脂以海-岛结构存在。  相似文献   

10.
李存杰 《推进技术》1989,10(2):65-66
与当代的液体或固体助推系统相比,用含有新型高能化合物或反物质的推进剂来推动的火箭发动机会使载荷入轨能力提高3~9倍.最近两年的研究工作表明,在标准的火箭推进剂中加入高能-密度物质(HEDM)化合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采用化学气相反应法制备的SiC抗氧化涂层对3D整体编织C/C复合材料的密度、力学性能以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3D C/C复合材料经抗氧化处理后,其密度、开孔率以及力学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由SEM微观结构可以看出,其力学性能提高是由于气态Si渗入到材料基体内部,并与内部的C反应生成SiC,在一定程度上弥合了材料中的缺陷所致。  相似文献   

12.
钛合金材料由于密度小、比强度高、耐高温、抗氧化性能好等特点,成为飞机及发动机理想的制造材料。近年来,随着加工工艺技术的发展,钛合金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随着产品的更新换代,钛合金类零部件在各种结构件中的比重也随之增加,在航空发动机燃油控制系统中,钛合金已逐步取代耐热钢、不锈钢等成为各类连接件、紧固件等的首选材料。但钛合金材料硬度较高、切削性能较差、易产生加工硬化现象,给切  相似文献   

13.
楼瑞祥 《飞机工程》2002,(4):40-45,49
铝锂合金由于具有密度低、强度高、刚度大等优点,因而成为一种新型航空结构材料,并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本文综述了铝锂合金的发展历程,在航空结构上的应用现状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高能激光武器与防护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高技术战争中,空中目标面临的威胁不仅仅来自于传统武器,还会遭到高能激光武器的攻击。本文分析了高能激光武器对主要空中目标的毁伤机理,探讨一些目前可采用的目标抗高能激光防护技术。  相似文献   

15.
吴大方  林鹭劲  任浩源  朱芳卉 《航空学报》2019,40(4):222594-222594
高超声速飞行器在俯冲段、高机动变轨或瞬间外露定位探测设备时,快速变化的高热流密度气动热会对天线窗、天线罩等部件产生强烈的热冲击。判断脆性材料透波部件在大热流密度冲击下是否出现断裂破坏及确定断裂时间点,对于高超声速飞行器能否最终锁定并击中目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建立石英灯红外辐射式大热流冲击试验系统,最大冲击热流密度可达1.5 MW/m2,并对SiO2和Al2O32种脆性材料进行了高速热冲击试验。热流冲击模拟准确,控制结果与预设热流的相对误差小于1.0%。同时,采用数字图像相关方法实时采集热冲击过程中脆性材料表面散斑图像的动态变化,成功捕捉并获得了断裂时间点这一重要关键参数。通过对散斑图像的分析计算,得到了脆性试验件断裂前的表面应变的变化。试验结果为高超声速飞行器透波天线窗等信号探测定位部件在高速大热流热冲击下的安全可靠性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酚醛浸渍碳烧蚀体(PICA)的制备、结构及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热塑性酚醛树脂溶液浸渍碳毡,经过溶胶-凝胶反应和常压干燥后,制备出一系列不同密度的酚醛浸渍烧蚀体(PICA)(0.27~0.47 g/cm3)材料,并系统研究了不同密度的PICA碳化前后微观形貌、力学性能及隔热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PICA具有典型的碳纤维增强酚醛气凝胶复合结构。不同密度的PICA均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隔热性能,且弯曲强度为2.2~16.5 MPa,热导率为56~62 m W/(m·K)。在密度为0.40 g/cm3时,PICA弯曲强度最大,热导率最低。进一步通过1 000℃高温处理之后,相应的C-PICA材料仍然表现出轻质、高强、低热导率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采用第一性原理的平面波赝势方法和局域密度近似(LDA),计算了压力对Li1/2TiS2的形成能和光学性质的影响。研究发现,Li1/2TiS2体系在压强为3GPa时形成能最小,体系最稳定,之后体系的形成能随压力的增大而单调增大;随着压力的增大,导带向高能移动而价带向低能方向移动,体系费米能级上的态密度增大,各个态密度峰值降低且数目增多;光学参量峰值的位置与介电函数虚部的峰值位置很接近,随着压力增大,均向高能方向移动(蓝移),且峰值升高。  相似文献   

18.
硼镁高能贫氧推进剂的能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硼镁高能贫氧推进剂的能量特性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研究,并探讨了高能组分对该类贫氧推进剂能量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硼镁高能贫氧推进剂中减少镁粉含量(或增加硼粉含量),贫氧推进剂的比冲升高。在一定范围内,增加混气比有助于提高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的比冲。硼镁贫氧推进剂中采用CL-20等高能组分可以显著提高其能量。而采用叠氮类含能粘合剂取代惰性粘合剂时,对提高贫氧推进剂的能量不利。  相似文献   

19.
给出了基于纳米硬度试验的二层薄膜的硬度测算方法。首先利用有限元方法探讨了二层薄膜一基体材料系统的硬度随压痕深度变化的规律,进而推导和验证了材料系统硬度一位移曲线的拟合公式,最后给出了以压痕实验为基础的二层薄膜材料硬度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20.
高速再入飞行器通常采用烧蚀防热材料作为外表面大面积的热防护材料。本文对两种蜂窝增强低密度硅基烧蚀防热材料的力学性能、热物理性能和烧蚀性能进行了测试,并结合试验结果对烧蚀机理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材料的密度越高、拉伸强度就越高,但拉伸模量相近;两种材料的隔热性能参数都较低。两种材料在不同热流密度条件下的电弧风洞烧蚀后退速率都较低,在部分烧蚀条件下有轻微膨胀。两种材料的烧蚀背温都较低,烧蚀表面形貌良好,能满足设计指标要求,是一种适用范围较广的烧蚀防热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