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66年联大通过的《外层空间条约》规定,任何国家部不能通过占领或其它手段将太空据为己有,禁止所有国家在外太空发展军事或者从事“太空武器化”的活动。但美国还是启动了其新“星球大战”计划.建立全球性的导弹防御系统。  相似文献   

2.
1 新国家航天政策概况 □□2005年5月,美国媒体透露,布什政府要发布新的国家航天政策,对10年前由克林顿政府颁布的国家航天政策进行全面修订.当时发布的信息是,新的国家航天政策将主要涉及2个主题,一是载人开发太阳系,重返月球,载人登火星和太阳系其他行星.这一内容在2004年1月发布的太空探索新构想时就已经向全世界宣布,因此预计不会引起世界性的哗然.二是批准美国空军在太空部署进攻性武器的计划,为美国空军向太空发射防御性和进攻性武器开绿灯,大大提高美国防止敌方攻击本国卫星的能力,以保护国家太空资产的安全.特别对于后者,将引起对和平利用太空的挑战,甚至可能引起空间武器化和军事化的大讨论.因此该航天政策的公布格外引起世界的关注.然而这一新政策迟迟未予公布,因而有各种猜测和判断,特别是估计美国对发展进攻性空间武器的决策不会轻易下决心等.  相似文献   

3.
哈勃太空望远镜是由美国航空航天局负责研制的一台天文望远镜。它以美国天文学家埃德温·P.哈勃命名,以纪念他在20世纪前半期对于星系天文学和宇宙结构组成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它是迄今人类送往太空的最大的望远镜,为人类探索宇宙空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90年4月22日,“发现”号航天飞机将哈勃望远镜送入地球轨道,人类从此摆脱了大气的束缚。在离开故土的日子里,哈勃望远镜像一名忠实的侦察兵,把窥测到的太空奥秘报告给地球人,从而赢得了“太空千里眼”的美誉。一、哈勃“肌体”构造哈勃太空望远镜实质上是一颗大型天…  相似文献   

4.
文青 《国际太空》2005,(1):24-26
经过4个月调研,2004年6月16日一个由美国总统布什授权成立的委员会——美国太空探索政策实施委员会正式发布了研究报告,报告题为《激励、创新和发现的旅程》,就美国如何有效实施载人登月等新太空探索计划提出了一系列建议,要求美国航宇局(NASA)进行大规模的重组。  相似文献   

5.
□□2006年12月4-6日,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在休斯顿召开了第2届太空探索大会,公布了全球性太空探索战略和美国月球体系结构,这是美国载人重返月球新设想中的两个关键性问题.  相似文献   

6.
2004年1月,美国总统布什提出太空探索新构想,明确把载人火星航行作为未来太空探索的最终目标。载人火星航行再次被提到重要的研究日程上来。  相似文献   

7.
黄永明 《太空探索》2006,(11):36-39
太空电梯——一种从地球直达太空的电梯——现在已经不完全是科学幻想了.它正在一步步走近现实,美国有公司认为他们已经能够解决费用问题,而他们的研究人员也正在攻克技术上的难关。  相似文献   

8.
曲向芳 《国际太空》2009,(10):30-32
五角大楼的一些前任高官与工业界航天官员成立了一家新公司——位于弗吉尼亚州杜勒斯的美国太空有限责任公司(SpaceLLC),该公司将.提供一项新服务:由私人投资者建造、发射和运行仅用于军事通信的卫星,旨在满足五角大楼对卫星带宽急剧增长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1965年6月3日.新晋宇航员詹姆斯·马科迪威特和安迪-怀特从肯尼迪航天中心搭乘“双子座4”号进入太空.将按照既定轨道在太空旅行4天。  相似文献   

10.
1989年美国前总统(老)布什提出要在21世纪的前10年重返月球。2004年1月14日,美国总统(小)布什又宣布美国的新太空计划,提出要在2020年前重新登月.并在月球上建立长期载人基地。2004年1月,我国“嫦娥工程”探月计划正式立项.预计2007年发射“嫦娥一号”绕月卫星,  相似文献   

11.
《太空探索》2003,(10):3-3
选用这一主题,旨在所有参与空间周活动的国家对太空探索和太空应用这两大活动进行广泛的宣传.强调人类在这些活动巾要开展全球合作,从而达到开发太空、造福人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李焱 《国际太空》2008,(1):18-24
1引言□□太空武器是指部署在太空或以太空物体为攻击目标的武器系统。太空武器是进行空间对抗的基本手段,其攻击的主要目标有航天器、飞机、洲际导弹、地面指挥与通信设施,以及导弹基地与航天器发射设施等。美国布什政府上台后,不断强调太空优势在未来战争中的重要性,认为太空将成为未来战争的重要战场。在此期间,美国制定了一系列太空政策,明确提出太空军事化的发展战略。为夺取太空优势,布什政府支持并批准资助一系列太空武器技术研发及试验计划。这些武器在未来太空攻防对抗中将主要完成两类作战任务——太空控制和太空兵力运用。太空控…  相似文献   

13.
小光 《国际太空》2005,(8):25-25
据2005年6月16日报道,俄罗斯联邦航天局局长佩尔米诺夫称,俄罗斯和美国将在太空探索计划和发射航天器等领域进行合作。他说:“除了空间站,俄罗斯和美国已在太空探索.太阳系行星的研究,以及民用航天器的研制和发射等方面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14.
小光 《国际太空》2007,(11):16-16
在2007年9月24日的第58届国际宇航联合会大会上一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局长格里芬表示,美国准备在2037年把航天员送上火星。美国将研究如何充分发挥“国际空间站”的作用,并通过利用太阳能来减少空间诘的运营成本。格里芬指出,开发太空旅游可以冲抵一部分太空运输的成本,NASA将进一步开发太空旅游项目,而他自己则更倾向于让更多的投资机构加入火箭及卫星的发射,  相似文献   

15.
太空环境对人的生存虽然十分不利.但是人类毕竟已经进入了太空,正如前面介绍过的,人类在太空呆的时间最长的一次.达到了连续生活了438天。  相似文献   

16.
2月27日下午,美国太空探险公司与香港太空旅游有限公司在深圳正式签署合作协议,这标志着太空旅游正式登陆中国。这样,中国游客不但可以在美国或俄罗斯亲身体验航天员的训练生活,甚至可以到太空遨游,当一回“天外飞仙”。  相似文献   

17.
钱茹 《飞碟探索》2010,(1):20-22
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2009年是国际天文年。在这一年里,科学家在天文研究和太空探索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随着2009年进入尾声.美国国家地理网站盘点了年度十大太空发现,其中包括证实月球上存在水、木卫二海洋中存在类鱼生命以及大过星系的古老粒子等。  相似文献   

18.
多次延迟发射的“华卫”2号遥测卫星终于在5月21日于美国加州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场成功发射,6月4日下传第一张影像,再度为台湾太空计划立下一个里程碑。表面上,“华卫”2号升空扩大了台湾太空科学研究领域与能力,不过台面下“华卫”2号也是台湾太空计划跨入军事应用的重要一步,换言之,“华卫”2号已再度为台湾攻占一个太空新高地。  相似文献   

19.
《太空探索》2006,(5):F0004-F0004
1981年4月12日,美国研制的第一架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发射升空,完成了美国航天飞机的太空首航。  相似文献   

20.
《太空探索》2005,(8):14-15
第六节 清除太空垃圾 人类开发和利用太空只是刚刚开始,现在来谈论清除太空垃圾,防止太空污染,保护太空资源的问题,是否为时过早,甚至有点“杞人忧天”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