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敏  张梦  王远昌 《航空港》2015,(2):34-43
<正>过年过年,不同的人家有不同的方式,不的地域有不同的民俗,不同的年代有同的期盼::然而,相同的情感是祈美好;永恒的乡愁是思念团圆;农历新年俗称过年,起止远不止"三十"的新桃换旧符和一夕除旧。历史上从腊月的腊祭开始,中华民族过年的味道就有了,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起源于殷商时期的过年,其深厚的民俗民风集中体现在祭神祭祖活动上,将盛满黄酒的觚高高举过头项,祭  相似文献   

2.
年的味道     
<正>年味儿,不仅是鞭炮声声响和串亲拉家常,还有家家户户做的传统美食。"腊月二十七,把面发",春节前几天蒸花枣糕,是北方过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春节回家,远远地看到一缕炊烟从小院升起,刚迈进小院,就被花枣糕的气息和浓浓的年味"包围"了。原来家里在做花枣糕,街里邻坊都过来帮忙。做花枣糕是个细致活,从发面、和面、醒面,哪个环节都不能少,一不留神面软了,就前功尽弃。大家一  相似文献   

3.
曹铭义  蒋昳 《航空港》2014,(4):64-66
<正>中国大地上的麻辣鲜师,虽多隐于巴蜀一带,但也不乏在全国各地均有值得称道的"麻辣餐厅",这些餐厅家家户户都有"泼辣"的能手(这里"泼辣"可不是贬义词哦),著不在莱肴里撤上一些麻辣提味,浑身都不自在。烧制好的莱品多半看起来颜色特别红亮,让人食欲大增,入口更是惊奇,麻辣鲜香齐到,麻到你舌颤,辣得你飙汗,让你泪流满面的同时,还大呼过瘾。小编还亲自探访了2家的人气荚食餐厅,这里的麻辣特色莱可谓辣出了最高境界——辣而不死、辣而不燥,且有鲜味哦!  相似文献   

4.
作者李景贤、王佩蒂夫妇是我相识、相知近半个世纪的老朋友,他们与我一样,几乎一生也从事对苏、对俄工作,在这个国家生活、工作了十多年,后来去外高加索、中亚工作,但努力了解俄罗斯的兴趣一直未减。另一位作者朴扬帆虽刚入不惑之年,但可算是位"老俄罗斯"了,目前任中国外交部欧亚司俄罗斯处长一职,是中国俄罗斯界的后起之秀。我同三位作者还有一种深层次的关系,那就是我们进入外交部工作,都是从做翻译开始的。精通俄语是了解俄罗斯的重要工具,从这个意义上讲,三位作者"老与青"相组合,为我们多层次了解、认识俄罗斯,提供一些新视角和独特素材。俄罗斯是一本"大书",宽阔而厚重,要真正读懂它,绝非易事。《伏尔加风韵·俄罗斯》一书,有助于我们走近这个国家,窥视其瑰丽的风光、斑斓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艺术和独特的民俗民  相似文献   

5.
本刊导读     
<正>关于"道"、"器"之辩,《周易·系词》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在此,非物体、形而上者称之为"道",物体的、形而下者叫做 "器"。 "器"强调的是物体的形体、用提等特征,强调事务的实际效用和功能,也可理解为追求物的手段或技能。与此相对的"道",  相似文献   

6.
王若星 《航空港》2013,(4):56-58
红枣,又名大枣。自古以来就被列为"五果"(桃、李、梅、杏、枣)之一,历史悠久。大枣最突出的特点是维生素含量高。在国外的一项临床研究显示:连续吃大枣的病人,健康恢复比单纯吃维生素药剂快3倍以上。因此,大枣就有了"天然维生素丸"的美誉。  相似文献   

7.
<正>众所周知,日本军刊界盛行"架空文风",就是以演习假想的方式,将现实中日本与邻国的军事对抗关系予以"情节化",进而对双方的军事实力进行对比。不久前,日本《丸》杂志刊登著名军事专栏记者鹿内诚的一篇奇文,设想202×年日本和中国围绕"尖阁诸岛"(即中国钓鱼岛)爆发军事冲突,中国不仅出动歼20战斗机,还向日本陆上目标发射巡航导弹,因巨额国内债务导致财政破产的日本政府不得不请出被民间公司"私有化"的自卫队进行抵抗,结果上演一出日中战机PK的"好戏"。文章的主人公就是为私人防务公司服务的航空自卫官星野,她所驾驶的正  相似文献   

8.
《航空港》2011,(1):51
上海不缺水,滨江楼宇与浦江交相辉映,却只能面对同样喧嚣狭隘的城市天际线。上海缺的是"湖",特别是拥有千年文化底蕴的原生湖湾。占据绝版湖岸资源的低密度社区已然成了"低密度居住时代"最后的"遗产"、名副其实的"奢侈品",它不仅是坐地千尺、自然资源拥簇的建筑体,还是高端生活方式进化的催化剂,更可承载标记一座城市居住文明、铭刻一个家族记忆传承的闪耀徽章。  相似文献   

9.
《航空港》2012,(4):68-73
一个带翅膀的字母"B",尤如一只苍鹰划破天际,它代表的是宾利——一个让爱车者心跳加快的名字。极速的梦想、尊贵的象征……热爱宾利几乎不用什么理由,而驾驭宾利,却有不同的方式。  相似文献   

10.
<正>过去上海的本帮莱,食材一般都贴近大众,讲究火候,浓油赤酱,确是舌尖上的美味,譬如:八宝辣酱、四喜烤夫、红烧划水……去菜场买菜,常见到摊头上将鱼头、鱼尾和鱼身分开售卖,那原先不值钱的鱼头忽然变得十分地抢手,用它可做鲜辣的湘菜"剁椒蒸鱼头",也可做上海家常的"粉皮鱼头汤";那肥厚的鱼身,通常被人切成大块用来氽爆鱼;只剩下那几段鱼尾,孤零零的丢在一旁,很少有人问津。记忆之中,上海旧时有一道传统菜,称作"红烧划水",曾碰到不少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