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陈义  崔艳鹏  钟昭 《航天电子对抗》2011,27(5):10-12,60
有源拖曳式诱饵是一种对导弹武器系统行之有效的干扰措施,了解其可能施放的干扰信号样式,有助于研究导弹对抗有源拖曳式诱饵干扰。通过数字仿真分析,研究了不同干扰信号样式对PD导引头所造成的干扰效果,分析了导引头可采取的抗干扰措施,以及后续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分析多元红外导引头的目标跟踪、识别原理及典型的抗干扰措施,提出相应的干扰策略和方法。研究面源红外诱饵对多元红外导引头的干扰机理,建立了面源红外诱饵对多元红外导引头的干扰模型,进行了干扰效能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面源红外诱饵对多元红外导引头具有良好的干扰作用。  相似文献   

3.
文中给出了导引头烧穿距离在不同干扰条件下的表达式,并指出检验导引头抗干扰指标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有源诱偏技术是雷达对抗反辐射导弹的一种重要手段,可以大大降低反辐射导弹的作战效能。为提高对敌目标的精确打击能力,在分析闪烁诱饵诱偏原理的基础上,针对有源诱偏干扰下被动雷达测角精度与稳定度不高的问题,通过对有源诱偏信号的时域特征进行分析,提出一种基于脉冲前沿检测的DOA聚类分选算法,找出前沿超前的辐射源信号,实现了高性能抗有源诱偏干扰和高精度抗干扰测向。仿真结果表明,该技术可以有效对抗四点源有源诱偏干扰。  相似文献   

5.
现代战争有针对性地对干扰进行研究来提高雷达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是很必要的.本文建立了3种典型的有源压制性干扰的数学模型,并以此作为抗干扰系统模型的干扰输入进行了建模,仿真结果与实际相符,该雷达具有较强的抗有源压制性干扰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本文简要地分析了半主动寻的制导面对空导弹武器系统制导雷达对抗有源、无源杂波干扰,特别是抗有源欺骗干扰所具有的抗单项干扰的能力,并推导了一组简单计算公式;阐述了利用室内模拟试验的方法,并对抗欺骗干扰效果的可行性及实施途径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时域分析法,运用系统辨识理论中的 ARMA 模型,阐述如何利用计算机模拟的方法,实现对各种有源干扰、无源干抗及各种雷达有用信号的模拟,从而作为实验室内判断抗干扰效果好坏的工具。  相似文献   

8.
孙伟  林木 《上海航天》2016,33(5):114-118
对典型干扰样式下反舰导弹捕捉概率评估方法进行了研究。介绍了有源干扰、无源干扰和组合干扰三种典型的电子干扰样式。分析了影响反舰导弹捕捉性能的机理,据此选定有源压制干扰、无源冲淡干扰和组合干扰三种典型干扰样式,给出了三种干扰条件下导弹捕捉概率的计算方法和评估模型。设计了无干扰、冲淡干扰和组合干扰3个试验案例,计算分析了干扰场景的模拟构建和干扰效果。研究可为干扰背景下的反舰导弹武器装备的试验与鉴定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雷达抗有源干扰性能的综合指标及仿真评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有源干扰特点的分析和雷达在各种有源干扰下的特点研究 ,提出了评定雷达抗有源干扰性能的综合指标 ,建立了雷达对抗模型 ,给出了计算该指标的数学模型。基于系统测试的方法 ,在典型化处理干扰机参数和飞行航线的条件下 ,给出了仿真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10.
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抗干扰试验的数据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反舰导弹在舷外有源诱饵干扰下的命中概率,提出了一种新的反舰导弹导引头抗干扰性能试验的数据动态处理方法。该方法将导引头试验数据进行转换处理,生成导弹飞行控制数据,与弹道解算计算机进行数据交换,并模拟反舰导弹攻击目标的全过程,最终给出反舰导弹制导命中概率。  相似文献   

11.
搜索雷达抗有源噪声干扰效果定量评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有源噪声干扰对搜索雷达的影响 ,综合战术对抗、技术对抗、功率对抗三方面 ,探讨了搜索雷达干扰环境模型设计、抗干扰指标体系的建立、抗干扰效果评定标准以及抗干扰效果试验实施等问题 ,提出了一种搜索雷达抗噪声干扰效果的评估方法 ,该方法立足国内现有设备 ,可操作性、可比性强 ,可直接应用于搜索雷达的抗干扰性能试验。  相似文献   

12.
抗欺骗式干扰技术途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飞航导弹末制导雷达与探测雷达为主要研究对象,总结归纳有源欺骗干扰的类别与干扰机理,从理论上分析雷达抗欺骗干扰的基本原理和技术途径,并分析国外在有源欺骗干扰与抗干扰方面所达到的水平与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13.
根据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电子反对抗的发展实际,提出一种采用微处理器的抗干扰自动管理系统。在对末制导雷达进行的各种典型干扰试验的基础上,给出了几种常见有源干扰的雷达敏感部位,经理论分析和计算机模拟,得出几种有源干扰的判别方法。试验证明该判别方法性能良好;最后根据模糊综合判别原理,提出了多敏感部位综合识别干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拖曳式诱饵干扰关键参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拖曳式诱饵现已成为欺骗和威胁雷达导引头的最有效手段之一。介绍了机载拖曳式有源雷达诱饵对PD雷达的干扰原理和系统结构,并分析了诱饵的工作过程,重点对其关键参数进行了研究和仿真。指出必须在目标脱离雷达波束之前检测到干扰才能进行有效的干扰对抗,并给出了影响目标与诱饵频谱分离程度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泡沫作为一种新的无源干扰手段,对红外点源导引头干扰作用明显。在对影响泡沫干扰效能的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红外点源导引头遮蔽面密度和泡沫两点间面密度计算模型,通过两种面密度的比较,对泡沫的干扰效能进行分析。并利用Matlab仿真工具进行了数值仿真,结果表明:随着泡沫厚度、源强的增大,两点间面密度逐渐增大,与实验测得的值基本吻合。研究结论对泡沫干扰效能评估及泡沫干扰战术的运用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大多数雷达抗干扰技术能使大型舰船的防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困难,从而增加了舰船实施各种有源和无源欺骗干扰以及应用舰体隐身等技术来防御反舰导弹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旋转导弹抗红外诱饵弹干扰的能力,确保其在复杂干扰环境中精确命中目标,对一种基于目标和红外诱饵弹运动模式的抗干扰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红外诱饵弹的干扰原理,认为可通过目标和诱饵弹的运动模式识别目标。建立了目标和诱饵弹的运动模型,用点目标的运动模式识别目标和干扰,发现诱饵弹的运动速度和相同时间内的位移滞后于目标。当导引头判别出目标与诱饵分离后,根据坐标转换得到在导引头成像平面解算得到的目标和诱饵的失调角在目标和诱饵运动速度沿弹目连线法线方向的分量在成像平面的投影轴上的投影,其最大者即为目标。数字仿真和闭合回路飞行实验结果表明:用该法可在干扰投放后约0.15s后,导引头就能正确识别出目标,实现抗干扰。研究对提高旋转导弹抗红外诱饵弹的能力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从反辐射武器导引头瞄准误差的角度,对非相干有源诱偏抗反辐射武器的干扰效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单脉冲主动雷达导引头在自卫干扰(SSJ)和非SSJ条件下的抗干扰性能,建立了单脉冲角跟踪系统对SSJ和非SSJ压制式噪声干扰源进行跟踪的时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在SSJ条件下,角跟踪回路的抗压制式噪声干扰性能较佳,跟踪情况与目标视线角速度有关;在非SSJ条件下,当导引头接收天线处远距支援干扰(SOJ)强于目标回波信号时,SOJ会引入较大的天线指向偏差。所建模型可用于雷达导引头抗干扰性能的仿真研究。  相似文献   

20.
典型抗干扰红外导引头工作机理及抗干扰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要回顾了红外地空导弹的发展历程,结合第一代、第二代红外导引头在抗干扰方面的不足之处,重点介绍了国外典型的几种第三代抗干扰红外导引头的工作机理和抗干扰原理。对目前军用飞机采用的干扰措施和对抗干扰导引头的技术有效性进行了总结,最后对新的光电对抗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