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在中国返回式卫星上进行了一台双温区空间晶体生长炉的搭载试验,成功地实现了空间微重力条件下碲镉汞晶体的布里支曼生长,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文章介绍了这种晶体炉的设计和空间试验的过程;分析了回收样品的主要测试结果;并对空间材料加工装置的设计和一些相关工艺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VOx非致冷红外探测器的研制取得了较快发展,由于在波长14~16μm范围内有较高的响应率,使其应用于红外地球敏感器成为可能.介绍了基于VOx非致冷红外探测器的红外地球敏感器,对主流VOx探测器的MEMS微桥结构和产品性能参数进行比较,并分别讨论了使用面阵器件和线阵器件的红外地球敏感器应用.  相似文献   

3.
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正在为“静止气象卫星-4”和“地球资源卫屋-1”研制红外电荷耦合器件(CCD)。日本研制的红外 CCD,是在硅的 CCD上,采用 MBE 方式积层硅锗积层。在原理上,可证明依此法可以制造大型红外 CCD。据此,日本到1995年,将能使红外 CCD进入实用化。将由硅锗取代镉化汞碲的红外CCD。  相似文献   

4.
在回顾热探测器的工作原理、材料体系和典型应用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利用光学天线调控热探测器像元的光谱响应、实现多光谱窄带探测的技术路线。首次提出了将基于光学天线的多光谱窄带探测器用于非色散红外光谱法(NDIR)进行多种气体传感的应用场景,以摆脱对窄带滤光片的依赖;针对八种典型的危害性气体(H2S、CH4、CO2、CO、NO、CH2O、NO2、SO2)的特征吸收波长构建了多光谱窄带探测器阵列,并采用NDIR进行了单一气体检测,由实验测得的气体检测下限与商用NDIR气体传感器的检测下限相当;发展了从多个窄带探测器的输出信号组合反推混合气体中各组分浓度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NDIR多组分混合气体实验验证。结合商业案例,分析了超构材料多光谱窄带探测技术在固体、液体、气体等形态的物质成分分析中的实用价值,展望了其在国防军事、工业化工、食品安全及污染检测等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PSD器件及其在精密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PSD器件是近几年出现的一种新型位置探测器,可直接用来测量角度、高度、距离及运动,本文介绍了PSD器件的工作,给出了三种PSD器件的等电路和坐标位置电流函数表达式,并就PSD器件在位移和三维运动测量中应用方式和应用范围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通过与地球观测卫星公司(EOSAT)联系而获知,陆地卫星5-的主题测绘仪(TM),因遥感器性能需要维持原有水平,必须进行排除气体的作业,为此,从1985年12月12日开始,以三周时间,暂停发送图象,计划1986年1月的第1周恢复正常工作。在 TM 使用的7个波段里,第6波段(热红外)的遥感元件是用汞镉碲(HgCd-  相似文献   

7.
半导体探测器具有分辨率好、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等优点,是空间X/$\gamma$射线探测最常用的探测器.半导体探测系统对电子学系统的噪声水平和测量精度具有较严格的要求.针对半导体探测器对前端电子学的要求,构建了一个基于多通道电荷测量芯片VA32TA5的电荷测量系统,详细描述了该系统的设计原理和实现过程,并对其进行了初步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电荷测量系统具有噪声低和线性好的优点,适用于硅微条、碲锌镉等半导体探测器.   相似文献   

8.
随着能源需求的日益高涨,锂离子电池(LIB)在各个领域内的应用愈发广泛。为满足极端气候等特殊应用环境对储能器件的需求,LIB需拓宽其工作温度范围。从材料和电池结构角度详细总结了应用于低温条件LIB的最新研究进展。首先,分析了限制LIB低温性能的根本原因;然后,分别从电解液的研发与优化、电极材料的改性和开发、新型电池体系的开发、电池热管理系统(BTMS)设计4个方面归纳并讨论了在低温情况下改善LIB性能的途径和方法;最后,总结了低温LIB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并为新一代低温LIB的发展提出了可行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碲化铋基热电半导体是中低温区高性能热电材料,在热电致冷、电子器件精确控温领域获得了重要应用,且在更多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碲化铋基材料通常采用区熔法制备,材料的性能优值ZT约为0.8.应用要求进一步提高其ZT值.合金化和掺杂优化是提高碲化铋基材料性能的有效途径,但会使得材料的化学成分越来越复杂.重力条件下区熔的固有问题是,重力导致的浮力对流和壁附效应凸显,使区熔碲化铋基材料成分和性能波动较大.空间微重力可以消除重力导致的浮力对流和壁附效应,有望提高碲化铋基材料的成分均匀性和热电性能.本文根据碲化铋基材料空间微重力下区熔生长研究状况,对实践十号科学实验卫星和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将开展的碲化铋基材料空间微重力区熔生长研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红外探测器是卫星姿态控制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探测器.总结了国外近年来红外热敏探测器晶片电极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热敏电阻晶片电极的设计思路及其制备工艺.分析了薄膜金属电极给热敏电阻晶片组件带来的各类应力.提出在热敏电阻晶片电极设计时,应选择合适的电极结构、电极材料、膜层厚度、金属薄膜的制备工艺、热处理制度等工艺参数,并确保热敏电阻晶片焊点的应力较低,才能保证红外探测器的性能及其可靠性.实验结果表明,采用Ti/Au双层结构电极的热敏电阻可达到理想的噪声系数和良好的界面结合力.  相似文献   

11.
12.
摆动地球敏感器是地球同步通信卫星控制系统的重要部件。这种敏感器主要用于卫星的姿态测量,测量量作为控制系统的输入信号计算控制输出量。摆动地球敏感器有4个探测器,目前在轨卫星的基本使用方法均为至少使用3个探测器的测量信息进行姿态确定。本文给出了使用2个探测器测量确定卫星姿态的计算方法,并结合实际情况给出了使用策略。这种姿态确定方法大大拓宽了地球敏感器的使用范围,增加了地球敏感器的冗余性,延长了部件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3.
Arrays of detector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will enable astronomical observations to be made with shorter observing times than with discrete detectors and with good relative spatial accuracy. Systems using such arrays are being developed for astronomy in several regions of the electromagnetic spectrum. An example of an infrared system is given here consisting of a 32×32 element bismuth doped silicon charge injection device array that has been used in an astronomical camera.  相似文献   

14.
易飞 《飞控与探测》2019,2(3):10-37
在梳理超构材料的概念与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超构材料对波长、偏振态、相位等电磁波参量的调控作用。结合红外探测芯片及成像系统的发展趋势,介绍了超构材料与红外探测芯片的结合,及其在双色/多色成像、偏振成像、高光谱成像等先进成像模式中的应用,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针对摆动式扫描红外地球敏感器两个探测器工作时输出弦宽信息的特点以及现役通信卫星的一般配置,提出了使用两个探测器信息进行姿态确定及利用双份地球敏感器进行探头级备份工作的方法,该方法在工程实现上简单易行,实现精度较高,且提高了在轨卫星地球敏感器的使用可靠性及冗余度.  相似文献   

16.
一种红外多光谱相机在1.55~2.35μm的波长区域有两个波段,由于探测器位于同一焦平面基底上以及读出电路设计等的影响,两谱段间存在串扰现象.首先对图像的串扰现象进行了描述,并对产生串扰现象可能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其次,从HgCdTe探测器焦平面阵列的内部结构及探测器的关键参数入手分析了光通过在焦平面区域的多次反射来进行反射及传输是光串扰及电串扰的机理;同时读出电路不准确设计也导致了串扰现象,并对串扰现象进行数学建模.研究发现B10波段的串扰(负/正冲激)与B11波段的阶跃(上升/下降沿)相关.最后基于所创建的数学模型对串扰现象进行了校正.   相似文献   

17.
太赫兹脉冲计量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赫兹(以下简称THz)波位于微波到红外光学的过渡区域,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在民用和国防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高速器件产生或传输的超快脉冲宽度已达皮秒量级,带宽已进入太赫兹频段。传统技术和方法无法解决此类器件的校准问题,而结合光电技术的时域电光取样(EOS)技术则为太赫兹脉冲计量提供了有效的手段,本文对此类新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概述。  相似文献   

18.
利用布里奇曼法进行了InAsSb半导体合金的生长,并对其结构、光学及电学特性进行了表征.研究发现,As替位掺杂造成X射线(111)衍射峰略微右移,同时其半高宽明显展宽.基于X射线衍射数据,利用Vegard定律计算出的As组分与能谱测量得到的结果基本吻合.此外,As的掺入使得材料背景载流子浓度略有上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结果显示,As的替入使得材料带隙明显变小,拟合得到的光学带隙与通过Woolley-Warner经验公式得到的值定性一致.研究结果表明,As掺杂是减小InSb带隙,开拓其面向第二个大气窗口红外探测应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The out-of-ecliptic distribution of interplanetary dust, i.e. its number density, mainly has been subject to optical or infrared remote sensing techniques. As the population in interplanetary space is made up of orbiting particles which will cross the ecliptic plane, determination of their orbital properties there gives a possibility also to derive their out-of-ecliptic distribution. Determination of orbital elements is provided by advanced detectors capable of measuring the vector of impact velocity. In a simple model, which applies for advanced detectors in near earth orbit, the feasibility of the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out-of-ecliptic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dust has been tested.  相似文献   

20.
The CRISTA-NF instrument is the airborne version of the CRISTA satellite infrared limb sounder. It has been successfully flown on the Geophysica research airplane during a test campaign in July 2005, during the SCOUT-O3 Tropical Aircraft Campaign in November/December 2005 and during the AMMA campaign in August 2006. Radiance calibrations of the airborne instrument are more complex compared to the satellite instrument because the vacuum shell of CRISTA-NF is confined by a ZnSe (zinc–selenide) window and the detectors can thermally drift during measurement flights. By comprehensive radiance calibrations with a blackbody source the window’s emissivity and transmissivity are determined and the dependence of the instrument sensitivity on the detector temperature is characterized. Taking these effects into account, the remaining radiance error of the calibration is smaller than 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