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制并装备具有良好隐身能力的航空飞行器是未来几十年我国航空器隐身技术的总体发展目标。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需要分阶段开展大量的预先研究突破若干关键技术,并开展相关技术验证。全隐身战斗机、隐身歼击轰炸机、隐身战略轰炸机或无人机研制项目的开展,不仅会增加我军装备的高科技技术含量,而且会提高相关领域的技术水平,产生很高的军事和技术效益。  相似文献   

2.
孟新强 《上海航天》1999,16(6):38-41
雷达吸波材料(RAM) 技术是隐身技术中的重要技术之一,并且在隐身武器,尤其是隐身飞行器系统设计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首先简要阐述了雷达吸波材料吸波的基本原理,然后以隐身导弹薄型弹翼的低雷达散射截面(RCS) 设计为例,探讨了涂覆型雷达吸波材料涂覆方案的设计思想和方法,最后给出一部分隐身飞行器薄型翼面低RCS设计的样例。  相似文献   

3.
飞行器气动与隐身综合特性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了飞行器气动与隐身综合特性数值研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与分析程序。该程 序的主要 功能包括:飞行器外形参数化和计算网格的生成,气动特性计算(利用有限体积方法求解NS 方程),隐身特性计算(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方法求解Maxwell方程),飞行器气动与隐身综 合特性分析。作为应用的一个实例,对一种带翼钝锥体的气动和隐身综合特性进行了分析, 并设计出两种新的外形,新外形的气动和隐身综合特性与原形相比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飞行器的等离子体隐身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等离子体雷达隐身的机理 ,并对太空和大气层内飞行器利用等离子体进行雷达隐身的相关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对锐边高超声速再入飞行器气动隐身综合设计进行了研究。以REX-203飞行器外形为研究对象建模,分析了修正牛顿理论、活塞理论和激波膨胀波理论三种常用的高超声速气动力工程算法用于锐边高超声速再入飞行器的适用性,用最准确的修正牛顿理论讨论了不同外形的飞行器最大升阻比变化规律,用高频近似算法计算了飞行器雷达散射面积(RCS)。综合考虑最大升阻比和RCS,给出飞行器隐身气动综合优化设计为飞行器中部长度0.6~0.7m。  相似文献   

6.
飞行器散射中心的超辨力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超分辨力微波成像诊断测量是隐身飞行器设计的重要手段。本文讨论飞行器的分辨力微波成像诊断测量技术,研究了四种微波成像算法,给出了微波暗室测量条件下,利用各种算法对飞机模型成像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高速飞行器用新型轻质雷达隐身材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雷达隐身材料的种类和特点 ,介绍了一种制备新型轻质雷达隐身材料的方法 ,并验证了由这种方法制备的隐身材料的性能。用该方法制备的隐身材料具有密度小 ( <1 g/cm3)、耐高温 (耐温可达 30 0℃ )、成本低的特点 ,特别适用于飞行器尤其是高速飞行器。  相似文献   

8.
伪装、隐身技术的发展,使传统的探测、侦察手段已难以适应要求.在临近空间平台上进行多光谱、高光谱对地探测,可以在敌方一定程度的伪装、隐身条件下完成对目标区域的成像侦察,有效地识别地面的各类伪装、空中隐身飞行器等军事目标.开展了临近空间机栽短波红外多光谱成像技术探索性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果.  相似文献   

9.
鲍.  АМ  尚航仪 《上海航天》1989,(4):42-49
国外军用飞行器的一个主要发展趋势是隐身化.这就迫使对现役的防空雷达进行改进,并研制新型的反隐身雷达.为了提高雷达发现隐身飞行器的效率,提出了10种方法,并进行了较详细的讨论.这些方法是:提高雷达信号的处理质量、采用非正弦信号、运用逆综合孔径法和部署天基雷达等.  相似文献   

10.
马善钧 《宇航学报》2002,23(6):69-72,81
利用Fourier变换的方法,研究了运动飞行器与周围等离子体,在近尾区内非稳态非线性相互作用问题,得到了场和密度扰动的分布,结果显示,由于场的塌缩效应,在飞行器的近尾区,有可以被探测到的密度空洞和电磁孤波形成。通过对这种密度空间和电磁孤波的探测,可以跟踪探测隐身飞行器的轨迹。  相似文献   

11.
隐身技术是本世纪在军事装备中出现的重大突破技术之一。本文列出了当前各类飞行器的隐身水平并阐述了它们的隐身机理,介绍了可能采取的10项反隐身措施。  相似文献   

12.
未来战争中,空袭飞行器将通过低空、超低空突防、采用多变战术、施放强电磁干扰、使用反辐射导弹和空地武器等,对面空导弹武器系统构成愈益严重的威胁.因此,面空导弹应不断采用新技术、新战术来抗衡,这包括应具有对付多目标和抗电子干扰能力,解决指令制导和自主导引问题,发展红外寻的导弹,增强对付反辐射导弹和隐身目标的能力,以及大力发展超高速导弹、光纤导弹和高能激光防空武器.对面空导弹的各类防空任务亦作了详述.  相似文献   

13.
隐身技术是一门多学科、多专业的综合先进技术,采用隐身材料是隐身技术的根本实施途径.吸波材料同隐身气动外形相结合,能更明显地减少飞行器的雷达波散射截面.微波吸波材料主要有塑料、橡胶、铁氧体和陶瓷.采用反红外隐身材料是飞行器对付红外武器的重要手段.在可见光和红外范围内,反红外隐身材料主要有:反红外伪装电涂层;迷彩的泡沫塑料;无机涂料.在民用方面,隐身材料对消除电视重影、消除船舶雷达的假像等也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介绍隐身飞行器的特点、效果,以及隐身技术与飞行特性、作战性能之间的关系,并以电磁信号特征为机理,综合分析了美国F—11AA隐身战斗轰炸机、B—1B和B—2隐身轰炸机以及先进的隐身巡航导弹AGM—129和法国新一代隐身巡航导弹APTGD的外形结构布局设计及其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5.
隐身巡航导弹及其目标特性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2003年伊拉克战争中,首次使用了“风暴前兆”隐身巡航导弹,隐身巡航导弹的出现打破了现有的攻防对抗体系。隐身巡航导弹的发展,促进了雷达和红外等探测技术的发展。在远、中、近三个层次的防御体系中,对巡航导弹的防御,特别是对隐身巡航导弹的防御更加困难。探讨巡航导弹隐身机理,并分析隐身巡航导弹典型目标特性。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空间作战能力,根据敌方飞行器空间传感器CCD相机的工作特性,提出设计隐身轨迹的思想。介绍了运动伪装理论的基本原理,并将其应用到空间攻击任务场景;设定x方向控制加速度为已知常值,推导了C-W相对运动方程下的理想隐身规律。仿真结果表明,隐身轨迹设计可行;隐身有效性分析进一步得到,隐身轨迹只适合在隐身走廊内应用,超出该范围隐身失效。距离目标较近时,宜采取直接打击。  相似文献   

17.
提出一种将飞行器参数化建模、灵敏度分析与气动/隐身综合优化设计相结合的方法.该方法的流程为:(1)建立面向多学科设计的参数化模型,提取分级参数;(2)对分级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筛选设计变量;(3)基于分级优化流程,应用多目标优化算法进行飞行器气动/隐身综合优化设计.以一个四尾翼布局飞行器气动/隐身综合优化设计为例,阐述流程的实现过程,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具有如下优点:(1)多学科参数化建模为气动和隐身性能分析提供统一的参数化模型;(2)使用灵敏度分析工具对分级设计参数进行筛选,精简优化设计任务;(3)基于分级参数和灵敏度分析进行分级优化设计,优化适应值提高56.1%,耗时减少57.02%.  相似文献   

18.
介绍隐身飞行器实现途径、技术水平、战术运用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高/超分辨力微波成像诊断测量是隐身飞行器设计的重要手段。本文讨论飞行器的超分辨力微波成像诊断测量技术,研究了四种微波成像算法,给出了微波暗室测量条件下,利用各种算法对飞机模型成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现代巡航导弹具有超低空、机动飞行、精确制导和隐身性能的特点,突防能力极强,是未来战争的重要威胁。拦截巡航导弹已成为正在发展的防空导弹的重要任务。根据巡航导弹防御的需求,对巡航导弹防御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技术特点进行简要评估。探讨导弹武器系统、激光武器系统在反巡航导弹作战中的作用和影响。介绍了美国巡航导弹防御武器系统试验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