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本文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MICAPS常规观测资料、自动站资料以及气象报文资料对2016年5月12日绵阳机场一次雷暴空报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天气过程从地面到高层系统叠加较好,但是大气中水汽、能量及动力条件配合不好,导致12日雷暴天气过程出现了空报。(2)此次天气过程中大风产生的原因为冷平流较强,机场上空整层为下沉运动,动量下传,地面具有强气压梯度。(3)大风指数对大风预报具有一定指示意义。(4)影响系统移动速度判断不准是空报的另一原因。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天气形势背景、大连机场实时观测资料、黄海海雾天气特点等方面分析2016年3月3-5日大连机场一次平流海雾天气过程;并结合大连机场的地形特点,借助Micaps、卫星云图等资料研究大连机场平流海雾的水汽条件、层结条件和动力条件。地面稳定的东南风形势为海雾的平流提供了动力条件;中低层稳定的暖平流厚度和底层水汽输送为平流雾的形成提供了层结条件和水汽条件;高层稳定少动的天气形势使大雾可以维持较长时间。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高空及地面常规观测资料、NECP 1°×1°再分析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数据、闪电定位系统数据等,对2016年10月30日沈阳桃仙机场进近区域航班雷击事件,从天气形势、物理量诊断、触发机制等方面进行分析,揭示飞机遭遇雷击的原因。分析得出:30日沈阳地区上空具有产生雷暴的不稳定层结、水汽和抬升条件。结合雷达资料、闪电定位资料及飞行员报告对飞机遭遇雷击个例进行了拟合分析,为闪电定位资料在飞行安全方面有效利用提供参考,并提出了建立基于闪电定位资料的雷电预警系统方案设计。  相似文献   

4.
针对2006年5月18日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出现的强雷暴天气,利用常规天气资料、机场跑道自动观测系统(以下简称AWOS)采集的实时观测资料、卫星云图、雷达回波、大气层结演变等资料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对雷暴天气的预报和服务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航空器遭遇严重积冰天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常规天气资料、NCEP/NCAR的1°×1°再分析资料对2012年3月19日发生在北疆沿天山地区强降水过程造成航空器严重积冰的天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500 h Pa西南急流和400 h Pa以上偏西急流的存在,配合中低空冷空气的补充,为积冰天气的形成提供了适宜的条件。(2)乌鲁木齐上空高湿层随时间逐渐下降,对应的温度、温度露点差向适宜积冰的区域变化,为强积冰天气提供了有利的温湿条件。(3)强积冰区存在一个弱的、持续性的垂直上升运动,垂直运动导致液态水聚集带形成,弱上升运动区对应发生强积冰合适的温湿高度层。(4)19日14时~20日02时,石河子到乌鲁木齐区域积冰指数是一个迅速增大的过程,强积冰区由石河子经呼图壁向乌鲁木齐蔓延,积冰高度随时间下降。  相似文献   

6.
利用NCEP格点再分析资料、MICAPS资料、卫星云图资料、雷达资料以及自动站资料对2016年5月6日发生在绵阳机场的强初雷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500 hPa高空槽、700 hPa及850 hPa切变线和西南低涡产生的中尺度对流系统是雷雨产生的直接原因。(2)此次过程发生在对流不稳定、高能和高湿的大气环境中。动力、热力、水汽和能量等方面分析表明绵阳机场已具备雷雨发生的有利条件。(3)强回波有相向移动的趋势并且合并后加强。(4)通过中尺度对流云团的发生、发展及演变,同时配合雷达反射率和速度场的演变对雷雨的预报有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乌鲁木齐国际机场雷暴天气气象要素及风切变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乌鲁木齐国际机场跑道自动观测系统(简称AWOS)的实时观测资料, 分析、总结了不同天气形势下典型雷暴天气时跑道附近气象要素演变及风切交特征,希望能对雷暴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和保障服务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帮助.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多种资料对华北地区一次雷雨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并采用WRF中尺度数值模式对本次过程进行了模拟,同时对不同的起报时间、不同的嵌套方式等进行了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1)WRF模式较好地模拟出了雷雨发生的形势场、水汽条件和能量条件;(2)起报时间和嵌套方式对形势场预报影响不大;(3)三层双向嵌套和两层双向嵌套相比,对于降水偏大的情况有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9.
雷暴是危及飞行安全最危险的天气之一,也是目前航空预报的难点所在。因此,提高准确预报雷暴的能力,更好地为飞行服务,对机场气象人员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对1991~1995年5年间每日08~20点(因无夜间资料)绵阳机场的雷暴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了绵阳机场雷暴天气的一些特征,并从天气学的角度对不同雷暴过程作了初步分析,得到了一些预报思路。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分析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宁波机场AWOS自动观测资料、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和NCEP GFS高分辨率分析资料等,对2017年7月12日发生在宁波栎社国际机场附近的一次微下击暴流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研究所得主要结论如下:(1)微下击暴流发生时大气环流背景较稳定,海风锋是引起强雷雨及伴随的微下击暴流的主要天气系统。(2)AWOS自动观测资料显示风、温、压等气象要素的变化均呈现出明显的下击暴流特征。(3)微下击暴流发生时,在雷暴四周约15 km位置出现阵风锋。多普勒雷达速度RHI图像上低层出现辐散;随着反射率因子强核高度从高空的快速下降,地面将出现微下击暴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