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F10 0 -PW - 2 32发动机的前身为F10 0 -IPE92发动机 ,是F10 0 -PW - 2 2 9IPE发动机的发展型。通过在F10 0 -PW - 2 2 9发动机的机匣内将风扇的直径增大 0 .2 5 4cm ,使F10 0 -PW - 2 32发动机的总增压比由 32提高到 35 ,流量由 112 .4kg/s提高到 113.8kg/s ,涵道比由 0 .4 0降为 0 .34。这样 ,F10 0 -PW - 2 32发动机或者能够增大推力 (最大推力增大到 15 1kN ,额定推力为 14 6kN ,非加力推力为95 .2kN) ,或者通过发动机在更低的温度下工作延长发动机的寿命。增大推力后的发动机的推重比为8.3。预计 ,F10 0未来发展型发动机将…  相似文献   

2.
АЛ - 31Ф发动机的改进型АЛ - 37ФЮ发动机由 4级风扇、9级高压压气机、环形燃烧室、单级冷却的高低压涡轮、在涡轮冷却系统有空气 -空气换热器、收敛扩散推力矢量喷管和位于发动机上边的齿轮箱及附件组成。АЛ - 37ФЮ发动机将АЛ- 31Ф发动机的进口直径由 0 910m增大到0 930m ,涡轮进口温度提高到 16 6 5K ,增加了铰接的推力矢量喷管 ,加力推力达到 14 5kN ,不加力推力达 85kN ,推重比达 8 7。АЛ-31Ф发动机的改进型АЛ-37ФЮ@梁春华  相似文献   

3.
АЛ - 31ФП发动机是由АЛ - 31Ф发动机衍生而来的加力式涡扇发动机。它的性能与原型机非常接近 ,除了增加了推力矢量喷管之外 ,在结构上还有以下不同 :   1)车制的主火焰筒和焊接的燃油总管 ;2 )加强的高压涡轮盘 ;3)新的带特殊涂层的高压涡轮工作叶片 ;4 )改进的高压涡轮后支撑部件。  该推力矢量喷管在与发动机轴向对称平面呈32°的平面内偏转 (其偏转的角度范围为± 15°) ,从而得到垂直方向以及侧向的推力矢量。喷管偏转控制系统的工作介质为封闭在发动机自动燃油系统中的航空煤油。但是采用推力矢量喷管 ,使发动机质量增加 11…  相似文献   

4.
刘静 《航空发动机》2005,31(1):51-51
AЛ-31ФП发动机是由AЛ-31Ф发动机衍生而来的加力式涡扇发动机。它的性能与原型机非常接近,除了增加了推力矢量喷管之外,在结构上还有以下不同:  相似文献   

5.
F1 35发动机是为洛克希德·马丁公司F - 35飞机研制的 ,有 3种型别 ,即常规起落型F1 35 -PW - 1 0 0、舰载短距起落型F1 35 -PW - 40 0和STOVL型F1 35 -PW- 6 0 0。主合同商PW公司负责F1 35主发动机的研制和系统集成。分合同商RR公司负责轴驱动的升力风扇、三轴承偏转喷管和滚转喷管的研制。HamiltonSund strand公司、挪威的VOLVO航空公司 (VAN)、DucommunAeroStructure(DAS)公司、Unison工业公司和丹麦IFADA/S公司也参与了F1 35发动机的研制。  F1 35发动机于 2 0 0 2年 5月成功地通过了初步设计评审 ,2 0 0 3年 5月…  相似文献   

6.
采用F100-PW229的参数,对发动机增设级间燃烧室后进行了非理想循环分析,比较了不同马赫数下级间燃烧室与加力燃烧室的性能差异,分析了部件效率对带级间燃烧室发动机性能的影响,对比了主燃烧室、级间燃烧室、加力燃烧室的燃烧效率;计算结果与理想循环存在差异:亚声速下,级间燃烧室发动机推力的增加需要相近增量的耗油率,超声速下同等耗油率可增加约10%推力;其经济性、机动性介于常规发动机和带加力燃烧室发动机之间;最后对增设级间燃烧室的发动机进行了参数优化.   相似文献   

7.
公司计划1998年初为EJ200发动机试验这种喷管,其飞行试验将在2000年初进行.西班牙涡轮发动机工业公司已为轴对称推力矢量喷管制定了一项全尺寸技术验证计划.该喷管由3个同心环和4个标准的EJ200的喷管作动筒控制,并可安装在现有的安装结构内,它可提供所要求的俯仰和矢量控制以及独立  相似文献   

8.
F1 35推进系统升力风扇组件的可伸缩式D形喷管在STOVL工作状态为F - 35C飞机提供偏转推力。D形喷管由 4段构成 ,最后部分包括固定的叶片。 1 997年 4月至 7月中旬 ,AADC公司在NASALewis公司航空声学推进试验室的推进升力试验设备上完成了 1 /3缩比升力风扇排气喷管模型的台架试验。在整个喷管压比范围内 ,喷管的俯仰矢量角向前 1 5° ,向后 6 0°。试验结果表明 ,该喷管满足了JSF计划的设计要求 ,也与AADC公司的内流计算流体力学分析结果一致。这些试验结果也将用于升力风扇系统的全尺寸设计。F135发动机的升力风扇喷管@梁春华…  相似文献   

9.
AЛ-37ΦУ发动机是留里卡—土星设计局为Cy-37飞机研制的一台双轴涡扇发动机。该机是AЛ-31Φ发动机的改进型,它包括4级低压压气机、9级高压压气机、环形燃烧室、高低压涡轮、涡轮冷却系统、加力燃烧室、收敛一扩散喷管几个单元体。具体改进有: ·发动机进口直径由0.910m增大到0.932m; ·采用内冷技术,涡轮进口温度达1665K; ·采用钛合金轴对称矢量喷管,通过环形转向装置可在俯仰方向转向±15;  相似文献   

10.
矢量喷管偏转对发动机推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了轴对称矢量喷管数学模型和带这种矢量喷的发动机数学模型,研究了矢量喷管偏转时引起的发动机推力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喷管有的效矢量角与几何矢量角近似成正比;喷管偏转角较小时,喷管的流量系数及发动机的总推力几乎不同几何矢量角变化,喷管偏转角较大时,喷管的流量系数及发动机的总推力随和何矢量角的增大三小;发动机的轴向推力随着几何矢量角的增大而减小,发动机的侧向推力随着几何矢量角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1.
冷战结束后,喷气发动机技术仍在迅速发展,最突出的是推力矢量技术。其中比较典型的是F-22/F119上采用的推力矢量控制技术,后来又有F/A-18/F4O4和X31/F4O4采用这种技术,后两种专用于研究高迎角和低速下的推力矢量技术。到1996年俄罗斯在苏-37/AL-31FU上采用这种技术,并在国际航空展上做了飞行表演。在今年的巴黎航展上,美国GE和普惠公司展出了轴对称推力矢量喷管,欧洲的发动机参展商也展出了将用于EJ2OO发动机的具有俯仰和偏航能力的矢量喷管模型,俄罗斯虽未展出实物,但据资料介绍,他们至少有两种飞机/发动机采用了推力矢量控制技术,其中一种是  相似文献   

12.
基于CFD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并联式涡轮基组合循环发动机(Turbine Based Combined Cycle,TBCC)排气系统的内外流场特性,提出了在涡轮喷管下壁面处喷入高压二次流以提升排气系统性能的方式,研究了不同飞行状态下二次流喷射对排气系统性能(推力系数、推力矢量角)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表明:二次流喷射会产生弓形激波,与喷管上膨胀壁面附面层作用产生新的分离区,提升涡轮喷管和冲压喷管内的整体压力,从而改善并联式TBCC排气系统的推力及推力矢量性能,且对亚声速和跨声速飞行状态下的并联式TBCC排气系统性能改善比较明显,可使轴向推力系数最大提升7.34%,推力矢量角提升12.76°。  相似文献   

13.
结合某型发动机推力矢量喷管研制的实际工作,确定了轴对称推力矢量喷管的控制方案,建立了轴对称推力矢量喷管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对此作了数字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某型发动机推力矢量喷管控制方案是可行的,可满足发动机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4.
俄罗斯留里卡和克里莫夫设计局在第5届莫斯科航展上透露他们分别为RD-33和AL-31涡扇发动机研究的双轴推力矢量喷管.留里卡的喷管称为AL-100,在垂直平面上它的偏转角为15度,在水平面的偏转角为8度,它将使AL-31的重量增加60千克.克里莫夫设计局正在研制具有双轴推力矢量喷管的RD-33的改进型RD-133,在加力工作中,它的喷管(见图)在垂直和水平面的最大偏转  相似文献   

15.
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分别求解以SA、SSTk-ω、EASMk-ω或k-ζ湍流模型封闭的RANS方程,针对单/双缝引射的激波控制射流推力矢量喷管展开研究,在多个主喷流压比NPR(4.6,7.0,8.78,10.0)和次主流压比SPR(0.7,1.0)下,系统考察了四种不同湍流模型对射流推力矢量喷管内外流场的流场结构,性能参数及主喷管内壁面压力分布的预测能力,探讨了由激波控制产生的推力矢量随不同参数的变化规律。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四种湍流模型都能比较准确地预测出射流推力矢量喷管的性能参数和喷管流场结构,双缝引射的推力矢量效率并不一定优于单缝引射。  相似文献   

16.
F135发动机是JSF计划中X35飞机的动力装置,是一台由F119发动机衍生而来的发动机。为了节省研制费用,F135发动机采用与F119发动机基本相同的核心机;为提高推力,增加了发动机的空气流量,提高了发动机的工作温度;为了获得短距起飞和垂直着陆能力,增加了新颖的升力风扇、三轴承旋转喷管、滚转控制喷管。PW公司是主研制商,负责主要部件的设计和研制;汉密耳顿标准公司负责研究发动机的控制系统、外部构件和主齿轮箱;RR公司负责研究升力系统及将在F135  相似文献   

17.
推力矢量喷管现状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该文介绍了推力矢量喷管的现状,并从未来军用飞机和发动机的要求出发,对推力矢量喷管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和预测.  相似文献   

18.
我国新一代载人火箭液氧煤油发动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国内外载人火箭主动力的发展情况与发展趋势,介绍了我国1200 kN和180 kN两型液氧煤油发动机的研制历程、系统组成、工作原理、性能参数、关键技术和应用情况。两型发动机突破了补燃循环、自身起动、大范围工况调节、高效稳定燃烧、高压推力室冷却、反力式涡轮、大范围轴向力平衡、低温高DN值轴承、组合式涡轮泵密封、大直径低温阀、高精度调节器、推力矢量控制等关键技术。目前,两型发动机研制工作已基本完成,将成为我国新一代载人火箭的动力组合,实现我国航天主动力的更新换代。  相似文献   

19.
F119是美国普惠公司正为F-22战斗机研制的加力式涡扇发动机,推力为156千牛,它大量采用了美国近年来在航空发动机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而且还将继续采用美国国防部正在实施的综合高性能涡轮发动机技术计划的成果.F119与装F-15和F-16的F100发动机相比,它的部件数少40%,如F119和F100都采用3级风扇,但F119的风扇为整体式叶盘结构;F119的高压压气机为6级,而F100的为10级,F119的高低压涡轮各为1  相似文献   

20.
脉冲爆震涡轮发动机增推装置性能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液态汽油为燃料,通过在双管脉冲爆震涡轮发动机(PDTE)原理样机的涡轮出口加装不同喷管和引射器等增推装置,利用试验研究了不同增推装置对自吸气工作模式下(工作频率10~20 Hz)发动机工作状态及推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虽然加装3种尾喷管之后涡轮转速、压气机增压比及压气机流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发动机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推力增益;相比于工作频率20 Hz时无喷管发动机推力114.95 N,发动机加装尾喷管后最大推力可达143.3 N,实现增推24.7%,最大单位推力为749.87 N·s/kg;加装引射器后可以进一步增推,发动机最大推力达到200.67 N,实现增推39.8%,同时这种增推效果随着工作频率的升高而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