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最近,曾因提出DNA是双螺旋结构而获得1962年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的英国生物物理学家克里克在《自然》杂志上发表文章称,做梦可以消除大脑中的无用信息,使信息的传递正常、迅速、准确。并使脑力得以恢复。不论你多么用功,如果不做梦、不对信息进行筛选整理,那么大脑只是乱麻一堆。  相似文献   

2.
电离辐射广泛存在于地球和空间,会引起生物体内的DNA损伤,导致机体突变甚至死亡.生物体的DNA损伤响应对于稳定基因组的完整性至关重要.耐辐射奇球菌因其超强的DNA修复能力成为研究DNA损伤修复的模式生物之一.PprI-DdrO系统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型且高效的损伤响应途径,PprI作为响应损伤的重要开关蛋白,通过酶切DdrO调控DNA损伤响应基因的表达.本文从功能、结构、激活机制和潜在应用价值几方面描述了PprI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正>我把netharry的文章《发现DNA的意义远比在火星上发现一首写在岩石上的诗歌意义更大——再见古老的进化论猜想》转到了"学术研究"的名下。这并不是说netharry的文章有多大的学术价值,而是恰恰相反。  相似文献   

4.
李富勤 《飞碟探索》2007,(12):50-50
染色体是细胞核中的一种物贡,主要由脱氧核糖核酸(DNA)组成.基因是DNA的一个片断,可传递遗传信息.染色体端部有成串的DNA粒体,称为染色体端粒(简称端粒),使染色体不致因相碰而擦伤或粘在一起,具有保护遗传密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我们知道,DNA是携带生命遗传指令信息的分子。现在,获得美国航空航天局资助的研究人员在陨石中发现了这种遗传分子的构造元件。有证据表明,这些DNA构造元件有可能是在太空中合成的。这项研究为DNA组分的太空合成论提供了支持。该理论认为,DNA的各个部分在太空形成之后,由陨石载至地球,并在撞击作用的帮助下产生了生命,如同一个试剂盒一般。  相似文献   

6.
人类和猿在体格上和功能上都有区别,但在基因上,人类和猿,尤其是黑猩猩,极其相似。美国加州大学的医学教授维奇和一组研究人员,把人类和黑猩猩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做了比较。发现两者在细胞表面分子的结构上有些许分别。  相似文献   

7.
庹勇 《飞碟探索》2001,(1):34-34
2000年6月26日,无疑是人类历史上值得庆贺的一天,这天美、英、德、日、法、中六国科学家宣布他们发现了人类基因的结构草图。那么,什么是基因,现代遗传科学家认为,基因是DNA(脱氧核糖核酸)分子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特定核苷酸序列的总称,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段。基因不仅可以通过复制把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还可以使遗传信息得到表达。不同人种之间头发、肤色、眼睛、鼻子等不同,是基因差异所致。一般认为人类只有一个基因组,大约有5万~10万个基因,分布排列着30亿个碱基对。所谓人类基因结构草图,就是对这30亿个碱基对进…  相似文献   

8.
在为所发现的头发样本进行DNA分析的过程中,彼得&#183;克奥瑞1992年的经历中所潜在的非同寻常的东西也随之渐渐浮出水面,而就在我开始调查彼得外星人经历的同一年,又一件惊人的事情引起了我的注意。这两件事情将会给我提供一个真实性的定位点——切实的实物证据,这是我一直苦苦寻找的,它将证明外星人绑架事件的确发生过。  相似文献   

9.
媒体     
《飞碟探索》2008,(3):5-5
不要洗去化石上的DNA;聪明而健忘的古人类;巨象。  相似文献   

10.
1.1月24日,科学家通过研究认为,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的基因组中包含有一种源自伯尔纳病毒插入的DNA,这种病毒能够在细胞核内进行复制和转录。日本和美国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人类8%的遗传物质来自一种病毒,而不是来自人类的祖先。  相似文献   

11.
人工生命     
地球上的生命形式丰富多彩,但所有的生物,不论是动物、植物、细菌,它们都是由同样的分子构成的,即5种碱基组成DNA和RNA,再由20种氨基酸,合成许多种蛋白质.这些生化成分限定了它们在细胞内的反应,从而也限定了生物的功能.地球生命一直处于这种状态,已存在了近40亿年的历史.美国大企业家派得似乎要改变这一状况,他开了一家生命公司,企图把无生命的化学物质变成生命,创造一种新的生命形式.  相似文献   

12.
头发样本要经过法医学DNA工作所规定的方法进行准备,其中涉及二种需要精细操作的“化学洗涤”以确保头发的表面没有任何污染。经过洗涤步骤,没有DNA能够再恢复原样。在升高的气温中,经过一个延长的萃取步骤,头发分裂成许多小段,重复煮沸,然后再用干冰冷冻,每一小段中的DNA都与其蛋白质框架分离开来,净化后就可以准备下一个步骤——PCR扩增。PCR这个步骤旨在较短的时间内,生成大量的最早所提取的DNA,使得在更多细节上研究DNA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3.
最数字     
《飞碟探索》2014,(9):66-66
8.2% 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说,人类DNA的仅有8.2%是“起作用的”。其中,略多于1%的人类DNA与蛋白质合成有关,另外7%的人类DNA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人体部位。参与激活和抑制给蛋白质编码的基因活动。  相似文献   

14.
瑞典一个大学的科学家在一份杂志上说,他们选取了53名来自不同地区、种族、文化的试验者,对他们的全部线粒体DNA进行研究比较,据此发现现代人起源于非洲。其实,如果以能够直立行走为标志,那么古人类最初出现于500万~700万年前,并于20万年前进化成早期智人,大约10万年前进化成晚期智人,我们现代人属于晚期智人,或称为解剖学上的现代人。国际学术界对于古人类起源于非洲的问题争论不多,但近几年对于现代人起源问题却有较激烈的争论。像瑞典的科学家一样,不少学者以基因检测得出的数据为依据,认为最早的现代人大约…  相似文献   

15.
李祥 《飞碟探索》2005,(2):48-48
寻找地外生命,必须先要明确生命的概念.即什么是生命?人们通常对生命的解释为:生命是生物体所具有的活动能力。它的最基本特征是:蛋白质通过新陈代谢作用跟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随着科学发现的不断深入,人们对生命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20世纪50年代后期.蛋白质作为生命分子的地位已被承载生命密码的DNA所取代。生命的基本特征也表述为:拥有独立利用周围化学手段,  相似文献   

16.
物竞天择     
纪舟 《飞碟探索》2012,(11):19-19
生物历经天择进行演化的基础有两项,一是不同物种间DNA的差异,另一则是相同物种不同个体间的DNA差异。凡是能够适应周遭生存环境的个体,都比较容易生存下来,同时可以将优秀的基因传给更多的后代。经过数代之后,适应力较强的基因就会占大多数。物种演化的条件除了个体的生存之外,还有繁殖能力的竞赛。这种说法似乎暗示天择只挑选具备有利变异的物种,而这些变异是由DNA在复制过程中发生了错误所产生的。  相似文献   

17.
船舷 《飞碟探索》2014,(12):24-25
说到生命和进化,我们想到的一定是动物、植物,或细菌、病毒。但有谁能想到,枯燥的数字也一样具有生命,也能复制、进化呢?数字进化的发现者、美国加州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克吉斯·阿加米说,数字是没有DNA的生命,是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外的第四种生命体,别看它们是些无声又无形的家伙,可在复制进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神奇本领,实在令人瞠目结舌。  相似文献   

18.
人类来说,1953年可能是史上重要的一年,标志着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加冕、人类首度登上珠穆朗玛峰、斯大林的死亡、DNA的发现,以及最后但同样重要的一件事,那就是米勒跟尤瑞的实验,它象征着一系列生命起源研究的开端。米勒那时候还是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尤瑞实验室里面一名固执的学生。他在2007年过世,也许还带着极度的不甘,直到临终前仍为捍卫自己半世纪前大胆提出的观点而奋斗。不过,无论米勒那独特论点后来的命运如何,他真正留给后人的遗产,应该是借由那些非凡的实验开启了这个领域的一扇门,以及那些直到今天依然让人震惊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日月 《太空探索》2008,(1):56-57
哈雷彗星是第一颗被证明是太阳系成员的著名彗星,也是人们研究最多的彗星.其实它的质量并不大,只是十万亿吨(10 16千克),月球的质量还比它大几百万倍呢!但也许是因为它绕太阳运行一圈的周期平均为76年,接近于人类的平均寿命,所以让人倍感亲切,一代一代也传下了不少的佳话.  相似文献   

20.
基因作证:类人猿是人类的“近亲” 看过《猩球崛起》后,相信很多人的心里都会产生一种诡异的亲切感,因为类人猿太像人类了。的确,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人与猿之间的区别已不像以往认为的那般遥远。 2005年8月31日,来自美国、以色列、德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国家20余个科研机构的67名科学家组成的“国际黑猩猩基因测序与分析联盟”宣布:经过近4年的努力,他们初步完成了黑猩猩基因组序列与人类基因组序列的比较工作。分析显示,黑猩猩和人类基因组的DNA序列相似度达到99%,即使考虑到DNA序列的插入或删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