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书练简介]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清华大学光电工程研究所所长(1 993-2004)和清华大学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97-2008)。现任SPIE,OSA,COS会员,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理事、几何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宇航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光学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计测技术》等多个学术杂志编委,北京交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兼职教授。  相似文献   

2.
院士专访     
《航空发动机》2005,31(4):F0002-F0002
蒋洪德院士叶轮机械和动力工程专家。1942年7月出生于湖南长沙,196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动力机械系燃气轮机专业,1981年在中国科学院获得硕士学位,1987~1989年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进修。曾任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北京全三维动力工程公司副总经理、总经理,现为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燃气轮机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兼任  相似文献   

3.
<正>高效伟,1960年3月出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大连理工大学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副部长、飞行器热防护技术研究所所长;国家重大专项发动机专家组成员、中国航空学会理事、教育部高等学校航S航天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負;  相似文献   

4.
正朱利民ZHU Limin长江学者特聘教授Chang Jiang Scholar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Winner of the National Science Fund for Distinguished Young Scientists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要从事数控加工技术与装备、机器人化智能制造装备方向的研究,担任国际  相似文献   

5.
正张为民ZHANG Weimin同济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现代制造技术研究所所长Director,Institute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Tongji University中德学院制造技术基金教席主任Chair Professor for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Sino-German School for Postgraduate Studies教授,博士生导师,德国波鸿鲁尔大学和德国斯图加特大学访问学者。全国高等学校制造自动化研究会理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主要从事机械  相似文献   

6.
李伯虎航天科工集团二院科技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伯虎院士 196 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自动控制系计算机专业。 1980年 1月~ 1982年 5月 ,作为美国密执安大学及加州大学访问学者 ,研修数字仿真技术。历任北京计算机应用和仿真技术研究所所长 ,北京仿真中心主任 ,国家 86 3计划自动化领域第二、三届专家委员会委员 ,国家 86 3计划CIMS第四届专家组成员和第五届专家组组长。现任国家 86 3计划监督委员会委员 ;总装备部科技委兼职委员暨仿真专业组组长 ,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科技委员会顾问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五校兼职教授 ;中国系…  相似文献   

7.
正徐樑华XU Lianghua国家碳纤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Director of National Carbon Fibr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北京化工大学教授Professor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北京化工大学碳纤维及功能高分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研究所所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兼任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专家咨询  相似文献   

8.
正陈恳CHEN Ken清华大学首席研究员Lead Researcher of Tsinghua University机器人及自动化团队负责人Leader of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Team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机器人学科首席研究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机械学位委员会副主席,高端装备研究院专业委员会主席和机器人工程所所长,航空先进制造装备及自动化联合研究中心主任。已完成机器人与自动化相关领域国家与国防重大型号科研项目70余项,获得国家和国防发明专利8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与教材8部,获中国首届青年科技奖、中国机械工业科技一等奖,以及多项国防科技、解放军、中航工业、北京市和清华大学成果一、二、三等奖项。中国航空/宇航/自动化/标准化/等学会机器人专业委员或理事、清华机器人技术与产业协同创新联盟理事长、《机器人》杂志编委、教育部机械学科指导委员和国防学部委员。  相似文献   

9.
航空机载设备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ABE-CIMS)的示范工程──飞行控制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FCh-CIMS)工程项目于1996年12月在西安市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通过航空工业总公司鉴定.ABE-CIMS是为提高机载设备行业计算机应用水平,于l%6年正式立项,在机载局的直接领导下,由机载设各计算机协会具体组织,参加研究开发的单位有中国航空精密机械研究所、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中兴公司等.并以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飞行控制系统的研制为示范工程(FCS-CIMS)具体实施.该系统是以当前国际上先进的计算机集成制造…  相似文献   

10.
张国雄,男,1936年生。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原院长。全国模范教师、天津市劳动模范、莫斯科国家工业大学名誉博士。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荣誉理事、生产工程分会荣誉主任委员、微纳米制造分会执行副主任委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机械量测试仪器学会副主任委员、《航空精密制造技术》杂志鳊委会委员等。获教学和科研奖19项,其中国家发明三等奖1项,省市部委科技进步奖5项,在美国期间完成的一项科研获美国政府奖。有公开出版著作13本,发表论文450余篇。历任国际生产工程科学院(CIRP)精密工程专业委员会主席,全国仪器仪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  相似文献   

11.
<正>周贤宾教授、博士生导师,1961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机工艺专业,1966年北航研究生毕业,曾先后在哈尔滨工业大学、605所和625所工作,1979年公派赴法国留学,1982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教于北航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飞行器制造工程系,是我国飞机制造及金属塑性加工领域的著名专家,曾任北航学术委员会和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航空宇航制造工程学科学术带头人,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科技委委员,  相似文献   

12.
简讯     
机场跑道摩擦系数测试车通过部级技术鉴定  由我院研制的“机场跑道摩擦系数测试车”于1999年4月22日在北京通过民航总局组织的技术鉴定。机场跑道摩擦系数测试车是1997年12月31日由民航总局批准立项,天津泰康股份有限公司投资73.5万元,民航学院民航机场研究所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研制成功的。鉴定委员会由7人组成,主任委员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构学及机器人专家、中科院院士张启先教授担任,副主任委员由清华大学车辆及结构动力学专家、博士生导师管迪华教授担任。会上,鉴定委员会在听取了项目组组长、博士后王立文…  相似文献   

13.
胡壮麒院士中国著名的材料学家。男,1929年8月31日生于上海中共党员,1952年沪江大学化学系毕业;现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担任英文版《材料科学与技术》主编,《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顾问,《机械工程材料》编委会副主任,《中国有色金属学报》、《材料与冶金学报》、《材料工程》和《自然科学进展》编委;担任多所大学的名誉教授或兼职教授;历任金属所学委会主任、高温合金与特种铸造研究室主任、快速凝固非平衡合金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金属学会高温合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相似文献   

14.
正张卫红ZHANG Weihong西北工业大学副校长Vice-President of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Chang Jiang Scholar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航空宇航制造工程学科首位"长江计划"特聘教授(第二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防科技工业"511"人才工程。长期从事结构轻量化设计与高性能切削加工制造理论方法研  相似文献   

15.
周凯:博士,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数控技术、智能控制、制造系统研究工作经历:1974至1979,从事数控镗铣床、五坐标数控编程、电液脉冲直线油缸、微计算机控制提高数控转台运动精度等研究。1980至1989,从事交流调速与交流伺服系统、微机数控系统、PC数控系统、精密数控车床、FMS与CIMS动态调度智能控制系统等研究。1990至1999,从事PC数控系统、网络数控系统、智能寻位数控加工系统、并联机床控制系统、机器人化敏捷制造系统、制造系统工程等研究。2000至现在,从事先进数控装备的基础理论、制造信息学、制造控制论、无线网络数控系统、智能数控系统、高速数控机床、智能工艺装备等方面的研究。近年完成科研项目30余项;以第一作者在国际国内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以第一发明人获国家发明专利5项;所发表论文被SCI和EI收录45篇;主编和参编专著及教材5部。  相似文献   

16.
蒋志强,男,1965年生,四川安岳人,工学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2004年),河南省高校骨干教师,郑州市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专家组专家(2002年),河南省高校杰出科研人才创新工程培养对象(2006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河南省机械工程学会CAD与网络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04年),郑州市计算机学会理事。民盟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支部主任委员(2006年)。教学工作方面,主讲了“CAD/CAM原理与应用”、“CAD基础及应用”、“机械CAD技术”、“先进制造系统”等课程,辅导上机实验,指导毕业…  相似文献   

17.
正陈远龙CHEN Yuanlong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制造工程系主任Director of 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特种加工研究所所长Head of Non-Traditional Machining Institute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特种加工分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电化学加工技术委员会主任,全国特种加工机床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兵工学会特种加工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数字化电化学加工重点建设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获省级科技进步奖2项、市级科技进步奖1项。主持和参加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总装备部、国防科工委、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等)计划项目。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3项,主持制定国家及行业标准10项,主(参)编著作及教材9部。  相似文献   

18.
正刘胜LIU Sheng长江学者特聘教授Chang Jiang Scholar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院长兼工业科学研究院执行院长Dean of School of Power and Mechanical Engineering,Wuhan University and Executive Dean of the Institute of Technological Science,Wuhan University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组部首批"千人计划"入选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和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会士(IEEE FellowASME Fellow)。曾任美国Wayne州立大学机械工程系和制造研究所终身教职,电子封装实验室主任。现受聘为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先进制造技术领域主题专家组专家、十三五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总体专家组成员。在LED、MEMS和电子器件封装及可靠性方面做出杰出贡献,荣获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美国白宫总统教授奖、美国ASME青年工程师奖、国际微电子及封装学会(IMAPS)技术贡献奖、IEEE CPMT杰出技术成就奖,发表SCI论文200余篇,英文著作2部。  相似文献   

19.
院士风采     
《航空发动机》2007,33(1):F0002-F0002
刘兴洲院士冲压发动机专家:博士、研究员。1933年3月出生。曾任中国航天科工集团31所某型冲压发动机主任设计师、飞航导弹副总设计师、副总研究师、副所长、总工程师、科技委主任,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常务理事、《推进技术》杂志编委会主任等职;现任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科技委顾问和31所高级顾问,总装备部科技委兼职委员、高超声速推进技术负责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兼职教授等职。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兴洲院士长期从事冲压发动机的研制工作,是冲压发动机和超…  相似文献   

20.
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工程是国家863高科技计划的主体工程之一.它通过计算机技术综合运用现代管理技术、制造技术、信息技术、系统工程技术等现代技术,使企业生产全过程中的有关要素集成运行.1995年初西飞公司申请建设CIMS典型应用工程.1998年9月,XAC-CIMS应用示范工程开始试运行.该工程以工程设计系统、生产管理系统、车间制造系统、质量控制系统等4个应用系统为中心,以支持其运行的网络和数据库辐射出去,网络覆盖科研、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经过三个月的测试,主体工程运行较好.实施CIMS工程以来,公司在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工装设计等方面有了一定的突破,尤其是在转包生产波音737-700垂直尾翼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