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应用神经网络方法研究了直升机发射空空导弹的一些问题。文中首先介绍了直升机空空导弹攻击的火控系统原理;其次,对复杂且不稳定的直升机飞行运动模型设计了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然后,用BP网络实时计算了直升机发射空空导弹的空中攻击包线;最后,设计了综合火/飞控制系统,并对所设计的整个攻击系统进行了仿真,通过仿真证明满足系统设计要求。在神经网络设计中,采用了变尺度优化算法,提高了算法的速度和精度,对空战的实时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数价值。  相似文献   

2.
旋翼洗流影响直升机红外辐射的计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在旋翼洗流作用下,高速、高温的发动机喷流对直升机的红外辐射特性有着相当大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计算分析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自由尾流技术对旋翼下洗流场进行计算;在此基础上,将旋翼洗流视为一种横流干扰,以计算得出的洗流速度为边界条件,进行了发动机热喷流模拟;然后,计算了喷流截面的温度涡线分布,并以此确定了旋翼洗流影响下的机体温度分布;最后,计算和分析了旋翼洗流对直升机红外辐射强度的影响。对某型直升机计算分析表明,该方法稳定可靠,结果符合实际情况,适于工程分析和预估。该方法还可用于直升机机体温度场的工程求解。  相似文献   

3.
直升机着舰流场复杂多变,严重影响着旋翼的气动环境,进而影响直升机着舰安全。本文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技术建立了一个直升机动态着舰的数值模拟方法,并以此研究直升机着舰过程中的气动载荷变化。该方法以N-S方程作为控制方程,并选取k-ω湍流模型来提高对涡流场的捕捉精度,采用动量源方法模拟旋翼。应用所建立的方法,着重分析了直升机侧弦进场、垂直降落过程中的耦合流场特征和气动载荷变化。结果表明:直升机侧弦进场时旋翼会与甲板舷涡以及舰船艉部的涡回流区发生较强的涡干扰,导致拉力显著降低,在舰面效应的影响下易产生一个附加的滚转力矩,影响直升机姿态稳定;垂直降落时在上述干扰的综合作用下,旋翼拉力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特点,各气动载荷在接近甲板时会出现剧烈的波动,加大了着舰风险。  相似文献   

4.
阵风响应缓和研究对于具有强耦合和振动的直升机非常重要,阵风扰动不仅影响直升机的乘座品质和武器投放精度,而且影响直升机的疲劳载荷和强度。本提出直升机抑制阵风扰动的最优控制律设计方法。优化性能指标要求在阵风扰动下驾驶员处法向过载、飞机姿态变化以及控制信号能量损耗最小。最终所综合的系统工程实现简便,只需在直升机姿态控制系统基础上增加垂直升降速率反馈通道即可。最后使用C语言实现控制律并进行半物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控制律优化及数字化实现的效果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5.
提供了利用欧拉方法计算的某改型飞机尾旋时间历程结果,文中比较了使用和没使用洗流时差动导数数据对计算结果的影响,说明洗流时差动导数数据在这种模拟计算中是非常重要的,它使计算结果更合理。  相似文献   

6.
攻击直升机作战效能评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攻击直升机是现代战争中最具威胁的作战兵器之一,作战模拟对于武器系统作战效能分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用马尔柯夫过程建立了直升机在威胁环境中攻击一个地面目标的数学模型,导出了攻击任务成功率、目标被击毁率和直生机损失率等效能的表达式和计算方法,讨论了攻击直升机的费用-效能关系、最优战斗时间以及通过计算实例说明改装机载电子对抗设备对作战效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多传感器远距离空中目标跟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研究了非线性系统呀地面上多主动传感器的位置对远距离空中距离空中目标跟踪精度的影响。由理论证明和仿真结果得,对空中目标跟踪精度主要受目标到和传感器的水平距离及传感器和目标所成水平夹角的影响。目标离各传感器的水平距离越近,跟踪精度越高,水平夹角越大,跟踪精度越高。  相似文献   

8.
直升机周期振动及导弹发射振动随机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直升机振动周期分量的随机性及导弹发射振动的随机性进行了讨论。对周期分量的随机性,采用频域正弦、随机分离技术作统计分析,发现定常飞行状态下,周期分量为确定性量,随机波动由测量和分析噪声引起;非定常飞行状态下,由于流场的随机性及旋翼有较大的操纵量变化,周期分量为随机变量,符合正态分布。对导弹发射引起的非平稳随机振动,发现可通过数学建模及滤波分离求得该过程基本的时变数字特征,通过能谱分析可获得对减震装置减震效果的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一个基于纳维-斯托克斯(Navier-Stokes,N-S)方程的舰载直升机着舰域流场的分析方法。该方法可有效地用于分析着舰域旋翼/机身/舰船之间的相互干扰。在该方法中,空间方向上使用二阶迎风格式进行离散;求解方式采用"压力-速度耦合"方式;网格上运用自适应切割体网格进行划分;旋翼使用动量源模型;不规则海风运动以边界条件形式添加到整个着舰域流场的计算中。应用建立的方法,以孤立舰船流场和旋翼/机身组合流场分别作为算例,进行试验值与计算值的对比并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旋翼下洗流与舰船机库尾流耦合干扰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机库尾流漩涡的影响区域沿甲板长度方向约为机库高度的3倍;从空气动力学角度分析,打开机库门更有利于直升机安全着舰;直升机着舰过程中,旋翼拉力先减小后增大,机身阻力先减小而后变为负值。  相似文献   

10.
试验研究了直升机机身受旋翼气流干扰时的空气动力特性。试验结果证实机身阻力与旋翼前进比和桨盘载荷变化密切相关,机身升力和俯仰力矩的大小与旋翼桨盘载荷关系更大。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初步分析,确定机身受旋翼尾流影响的气动干扰算式结构,利用最小二乘原理建立了简单有效的直升机机身在旋翼尾流干扰下的气动力算式,该算法可直接用于直升机气动设计和实时仿真模型中。  相似文献   

11.
防空导弹武器兵力分配优化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兵力优化分配是防空作战部署中的重要问题。文中利用排队论、对策论理论和方法 ,研究了防空导弹兵力分配问题 ,建立了防空导弹兵力分配优化模型及其解法。给出了一个实例 ,并用线性规划方法得到了最优混合策略。最后讨论了实战中的情况与基本假设不符合时的解决方法。对于多通道的导弹武器部署问题可用类似的方法处理 ,此方法为防空导弹部署优化提供了一个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2.
舰载直升机在复杂流场环境中的着舰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直升机着舰过程中的下滑进场环节,从流场 环境对直升机飞行品质影响的角度出发,研究了直升机着舰策略。分析了下滑进场区域的流场分布,研究表明流场的分布与距离甲板的高度相关,高度越低,气流速度均值越大,且下洗气流主要集中在迎甲板风方向的路线区域,对直升机的飞行品质造成影响。分析了不同甲板风(Wind on deck,WOD)条件下直升机平衡状态量,分别从旋翼所需功率、操纵量和机体姿态等方面对进场方式进行了研究,表明合理的进场方式有利于着舰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直升机动力舱冷却系统冷却孔进气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某型民用直升机动力舱冷却系统冷却孔的进气性能开展优化研究,参考飞机辅助动力单元(Applicant power unit,APU)进气系统形式设计了两类收风装置。采用数值仿真手段,对比分析在多个速度的前飞状态和不同爬升率的爬升状态下3处冷却孔的进气性能。结果显示基于Scoop型设计的收风装置在直升机大速度前飞状态收风效果最好,但在小速度前飞状态进气性能没有得到改善。基于Flush型设计的收风装置同样具有改善进气性能的作用,其最显著优点是在所有飞行状态均保证较高的冷却进气量。为后续的优化设计研究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4.
现代空战单机多目标攻击火控计算与决策实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了现代空战中近距格斗与超视距攻击的策略性;介绍了多目标攻击火控系统原理,并用快速模拟法对导弹攻击区进行了计算仿真;阐述了单机多目标攻击的战术决策思想,以及层次分析法单机多目标攻击战术决策方法,并用仿真实现了典型单机多目标攻击空战的攻击决策。仿真证明,本文论述的战术决策思想和决策方法是正确的,有效的。它对现代歼击和火力控制系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讨论了空空导弹自适应飞行控制系统的定量反馈理论控制设计问题。首先,简要介绍了传统的定量反馈理论(QFT)设计方法与步骤;然后,提出了一种改进的QFT设计方法,该方法结合了变增益和QFT设计的优点,综合考虑了飞行范围、控制器复杂程度以及闭环特性要求之间的平衡,从而保证了整个飞行范围的鲁棒性能要求;最后,用该方法设计了一个使用捷联惯导的空空导弹自适应飞行控制系统,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6.
直升机机身对旋翼气动干扰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一个全耦合的机身对旋翼气动干扰的迭代计算方法。在该方法中,使用自由涡系模型代表旋翼对干扰流场的影响,使用三维面元模型替代机身的作用,并采用了一个基于“分析数值解匹配”方法的贴近涡/面干扰模型以改进机身引起尾迹畸变的计算。应用该分析方法,以Maryland大学4片桨叶的模型旋翼和机身为算例,计算了悬停和前飞状态机身对旋翼的气动干扰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机身对旋翼气动干扰在悬停和前飞时是不同的,且从悬停至前飞,机身对旋翼平面某方位的诱导速度存在一个从上洗至下洗的过渡。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给出了烦斜转弯(BTT)导弹简化的数学模型,研究了BTT导弹大攻角,强耦合和非线性的特点,分析了航向静不稳定弹体的气动特性,应用经典控制理论,提出了这类导弹飞控系统的设计方法和设计目标。在设计初期,暂不考虑交叉耦合作用,三通道独立设计,同时通过侧滑角反馈使航向静稳定。本文通过协调控制技术减小三通道的交叉耦合作用,提出了三种协调控制方法。最后,本文以某型BTT-90导弹为对象,给出了整个飞控系统的设计过程,进行了非线性数字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设计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多道防线导弹优化部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空袋一般为大规模空袋,单个防空导弹武器系统已不能满足需要,须部署多个导弹武器系统,如何优化部署是是防空作战部署中的重要问题。利用排队论理论和方法,建立了多道防线的导弹优化部署模型。对于两道防线且导弹数目较少时,可采用完全枚举方法;对于导弹数目很大且防线道数多时,可采用遗传算法。遗传算法是一种基于自然选择和遗传法则的优化方法,并给出了具体的例子,实例表明该算法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最后讨论了实战中情况与基本假设不符合时的解决方法。该研究方法为导弹部署优化提供了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