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斐 《中国航天》2011,(6):44-44
日前,全球瞩目的阿尔法磁谱仪(AMS)搭乘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进入国际空间站,开始了其探寻暗物质和反物质的太空之旅。5月25日晚,阿尔法磁谱仪项目的首席科学家、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应邀接受了记者的越洋电话采访。他表示:"没有中国航天,没有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做出的突出贡献,就没有阿尔法磁谱仪项目。"  相似文献   

2.
庞之浩 《航天员》2011,(6):65-68
苏联/俄罗斯曾先后独立建造过8座空间站,在空间站建造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和先进的技术。1993年,俄罗斯正式加入国际空间站项目,使该站采用了很多俄罗斯空间站的成熟技术,从而节省了费用、少走了弯路、降低了风险、缩短了时间。目前,俄罗斯已为国际空间站研制和发射了5个舱体,今后可能还将独立建造新的空间站。  相似文献   

3.
1989年。当迈克·苏弗里迪尼(Mike Suffredini)加入NASA的时候。国际空间站计划的前身“自由空间站”建造计划正在进行中。时隔22年后,作为国际空间站项目的经理,他将满意地看到国际空间站经过十多年的建造后圆满完成。  相似文献   

4.
刘苗 《航天员》2012,(3):54-55
近日,第28/29长期考察组成员日本航天员古川聪(Satoshi Furukawa),用图片向公众展示了自己曾在国际空间站上的“创造发明”——“乐高空间站”,这个空间站模型是古川聪模仿国际空间站的构建,用一块块乐高积木拼合而成的。国际空间站是由16个国家参与研制,花费13年时间建立起来的大型国际太空项目,而古川聪仅仅在两个小时内。就用积木建造了一座“国际空间站”。  相似文献   

5.
辛田 《航天员》2014,(2):22-24
态度明确的俄、日、加 俄罗斯和美国是国际空间站项目两大主导国,负责建造国际空间站基础设施,在获悉这一消息后俄罗斯联邦航天局主管阿列克谢·克拉斯诺夫立即公开表示,国际空间站能够安全运行至2028年,在这之前完全没有必要退役。他同时透露,俄罗斯正在制定2015-2026年航天计划,制定过程中将考虑把再次延寿的国际空间站融入其中。  相似文献   

6.
水客 《航天员》2011,(1):62-63
2010年11月,欧空局航天员保罗·内斯波利(Paolo Nespoli)在国际空间站正式启动微型太空温室计划。此次太空温室计划,是欧空局人类太空飞行理事会构思提议的。温室落户空间站太空温室用来在太空失重环境中培育花卉蔬菜等植物。科学家设计出太空温室装置,能够为植物在  相似文献   

7.
如果你将要定居在外太空,你将会是什么样子呢?目前,国际空间站是唯一可以居住的地方,你的新家就要在这里了。空间站成员包括飞行员、工程师、科学家以及少数的太空旅游者,除了有点拥挤外,这里和普通的生活空间没有什么区别。  相似文献   

8.
国际     
周生东 《航天员》2014,(2):9-13
国际空间站将建冷原子实验室 据美国工程网2月6日报道,国际空间站将在未来几年时间里建成NASA冷原子实验室(CAL),它将成为宇宙中最冷的地方。CAL实验室旨在使科学家更好地理解量子力学,它将使物质密闭在容积为冰箱大小且温度在绝对零度的00000000001度范围内的容器中。  相似文献   

9.
加拿大参加美国国际永久性空间站计划的项目分属两大类,一类是研制空间站的组装、维修和服务所需设备,另一类是发展空间站的加拿大用户,使加拿大得以充分利用空间站所具有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子力 《中国航天》1998,(5):26-26
俄十年内需在国际空间站项目上投资62亿美元据俄罗斯航天局局长科普捷夫最近称,俄今后10年花在国际空间站俄罗斯部分的建设与维护上的费用将达62亿美元,其中建设工作将花去30亿美元,其余将用于维护工作。尽管俄近期在首批国际空间站组件的资金筹集上遇到了一些...  相似文献   

11.
国际空间站集成ECLSS/TCS试验综述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空间站集成ECLSS/TCS(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热控系统)试验是一种系统级常压试验,用于单舱或多舱整体性能的鉴定和验收。文章介绍了国际空间站的环境试验标准,以及国际空间站计划中美国、欧洲及日本的集成ECLSS/TCS试验发展情况,主要包括试验项目、试验功能及试验平台组成等。根据国际空间站集成ECLSS/TCS试验的特点,提出了我国发展该项试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左永亮 《航天员》2011,(4):12-16
1998年11月20日,人类太空探索史上第一个国际化的空间站项目开始建造。2008年11月,国际空间站建造十周年之际,我刊曾以“国际空间站:十年,这样走过”为题,对其建造历程、内部结构、设施设备。空间应用、故障失误、未来发展等进行了简述、分析、总结和报道。  相似文献   

13.
宇宙间真的存在反物质和暗物质吗?这是悬在物理学家头顶上的一个巨大问号。上世纪90年代,美籍华裔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决意揭开这个谜团。他寻找到了一把神奇“钥匙”——AMS实验(Aipha Magnetic Spectrometer),又称阿尔法磁谱仪项目。按照设想,AMS将由航天飞机带到国际空间站上,对这两种物质进行探测。  相似文献   

14.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新闻网5月22日报道.俄罗斯正在制订规划.拟在国际空间站其它部分要离轨之时把本国的舱段拆走。俄工业界官员向BBC新闻网透露了该国要让该站的俄罗斯舱段在大约10年后继续飞行的计划。国际空间站各伙伴方都对该项目在现行的2015年退役期限过后仍能得到经费支持感到乐观.但绝大多数观察家们都认为国际空间站的大部分组件到2020年前后都得报废。  相似文献   

15.
对于俄罗斯宇航企业来说,国际空间站项目既是一种挑战,更是一种机遇。为了利用这种机遇,俄几家企业最近分别提出了供国际空间站使用的几种新型系统。在今年的国际宇航联大会上,赫鲁尼切夫公司和能源公司等介绍了他们这方面的设想。赫鲁尼切夫公司正在准备研  相似文献   

16.
云力 《中国航天》1996,(5):12-13
日本加速国际空间站的研制云力日本今年将加速其国际空间站项目的研制工作,计划于2月对日本实验舱(JEM)进行关键设计评审,并将成立一个专门机构来促进利用该实验舱进行科学及工程研究工作。日本至少有10家大的宇航公司参加了总价值30亿美元的空间站系统承包工...  相似文献   

17.
谢琼 《航天员》2014,(3):20-22
1998年11月20日,白国际空间站第一个部件“曙光”号功能货舱发射升空那天起,一个独特的微生物环境开始在太空密闭座舱中十肖然形成。有利的环境为微生物的繁殖提供了舒适的摇篮,那么作为这些微生物来源的摇篮又是什么呢?据科学家统计,空间站微生物的来源主要分为四类:一、飞船来源。空间站由多个舱体组成,尽管各组件(包括往返飞船)均在超净工作间组装,但仍不可避免微生物的存在。  相似文献   

18.
日本实验舱(JEM)也称作“KIBO”(日语希望的意思),它是国际空间站的一部分,是由日本国家空间发展署(NASDA)为国际空间站项目出资研制的。它有一个压力舱和一个暴露在空间的平台,因此它可为用户提供极具吸引力的实验机会。JEM  相似文献   

19.
正日美两国2015年12月22日签订了有关国际空间站项目新合作框架的协议。根据协议,日本正式决定把参与该项目的时间延长到2024年。日本在该站上设有"希望"实验室舱,并利用"H-转移飞行器"(HTV)货运飞船为该站提供货运补给服务。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在一份声明中宣称将促进对"希望"舱加以前所未有的利用。日本首相安倍晋三12月初就已表示日将同意国际空间站延寿计划。  相似文献   

20.
空天瞭望     
《中国航天》2004,(5):45-47
老板级科学家将成第三位太空游客美国新泽西州传感器无限公司老板、58岁的科学家格雷格·奥尔森将成为世界上第三位付费到国际空间站上观光的人。他将在2005年4月乘一艘俄罗斯联盟号飞船前往那里,并在观光的同时开展科学研究。据办理这项太空旅游的美国太空历险公司称,奥尔森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