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培中 《国际太空》2003,(10):11-14
□□2003年6月26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范登堡空军基地,美国轨道成像公司用美国轨道科学公司的“飞马座”(Pegasus)火箭,成功地发射了轨道观测-3(OrbView-3)卫星。该卫星原计划于2000年发射,后几次因故推迟。OrbView-3卫星轨道高度470km,比快鸟-2(QuickBird-2)450km的轨道高度略高。该卫星的全色波段地面分辨率1m,多光谱波段地面分辨率4m,比QuickBird-2略低。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已有3颗在轨的高分辨率商业卫星,均为美国公司发射。它们是由太空成像公司于1999年9月24日发射的艾科诺斯-2(IKONOS-2)、由数字全球公司于2001年10月28日发射…  相似文献   

2.
北京时间2009年2月11目00:55,美国铱星公司正常运行的铱-33(Iridium-33)卫星与俄罗斯报废的宇宙-2251(Cosmos-2251)卫星在西伯利亚上空790km处相撞,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1相撞卫星简介1.1铱-33卫星铱-33卫星属于“铱”星系统,该系统是世界上第一个低地球轨道移动通信系统。“铱”星系统由66颗卫星与11个关口站组成,卫星分布在6个极轨道面,轨道高度780km,  相似文献   

3.
张照焱 《国际太空》2001,(11):17-18
“阿蒂米斯” (Artemis)卫星是欧空局经过长达 1 0余年才研制成的重要技术试验卫星 ,原计划于 1 996年 4月发射 ,由于技术、经费和运载火箭等诸多因素 ,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推迟 ,从 1 997年~ 2 0 0 0年均未能发射 ,一直到 2 0 0 1年 7月 1 2日才由阿里安-5火箭发射。然而该卫星又运气不佳 ,由于阿里安 -5上面级发生故障 ,所以未能将它送入预定的 1 6.4°E地球静止轨道位置 ,而是将其置入了一条远地点 1 752 8km、近地点为 592 km的无用椭圆轨道上。与“阿蒂米斯”卫星同时一起发射的另一颗卫星为BSAT-2 b商用通信广播卫星 ,它是美国轨道科…  相似文献   

4.
张照炎 《国际太空》2004,(10):12-13
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关于要求卫星拥有者把废弃卫星清除出轨道的新举措已经争论了多年。在世界几家最大商业卫星经营商的一片反对声中,FCC规定:2002年3月18日以后所有持美国许可证发射的卫星在寿命终了后,都必须将它置放到比地球静止轨道高200—300km的所谓墓地轨道(graveyard orbits)上去。  相似文献   

5.
小光 《国际太空》2009,(5):35-35
据朝鲜中央通讯社2009年4月5日报道,朝鲜于当地时间5日11:20在位于咸镜北道花台郡的东海卫星发射场成功发射光明星-2试验通信卫星。报道称,该卫星由朝鲜自行研制的银河-2三级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卫星发射9min2s后进入高490km/1426km、倾角40.6°的椭圆轨道,轨道运行周期为104min12s。不过,俄罗斯和美国均表示,未发现在轨运行的朝鲜卫星。  相似文献   

6.
基于Unscented卡尔曼滤波器的近地卫星磁测自主导航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了近地卫星高精度轨道动力学模型和10×10阶地磁场模型,分别以地磁场矢量和强度幅值作为观测量,通过Unscented卡尔曼滤波实现自主导航。在采样周期10s,磁强计测量噪声100nT情况下仿真,仿真结果显示以地磁场矢量为观测量时卫星导航误差在卫星前进方向(切向)、轨道法向、卫星径向的分量分别为1km、0.9km、0.3km,而以地磁场强度幅值为观测量时误差分别为1.6km、1.3km、0.5km。  相似文献   

7.
20 0 1年 4月 18日 ,印度成功地发射了其迄今最为强大的首枚“静止卫星运载火箭” (GSL V) ,将 1颗试验通信卫星 Gsat-1送入近地点 180 km、远地点 36 0 0 0 km高的地球静止转移轨道。随后 ,Gsat- 1卫星使用其本身携带的燃料使卫星到达最终的地球静止轨道位置 (但据法新社 4月 2 4日报道 ,Gsat- 1卫星因故障到达了一条周期为 2 3h0 2 min的轨道 )。此举使印度成为世界上继美国、俄罗斯、法国、日本、中国之后第 6个能够独立发射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国家。不过 ,仅仅在 2 1天前的 3月 2 8日 ,GSL V火箭在印度 Sriharikota岛的 Shar发射…  相似文献   

8.
士元 《国际太空》2006,(11):16-18
□□北京时间2006年9月23日05:36(日本当地时间23日06:36),日本、美国和英国及欧洲其他国家联合研制的太阳-B(Solar-B)卫星,从日本鹿尔岛内之浦航天中心由M-5火箭发射升空,进入近地点约为280km、远地点约为686km、轨道倾角为98.3°的轨道.另外,同它一起上天的还有2颗微小卫星.  相似文献   

9.
航天简讯     
美国再次考虑太空发电计划据法新社华盛顿10月26日电,美国航宇局正在重新考虑向太空轨道发射太阳能发电卫星,以满足世界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其有两个卫星计划设计蓝图,20年后可付诸实施。一个名为“太阳塔”,它由一组在距赤道上空约12000km轨道上运行的卫星构成,每颗卫星发电功率为200~400MW;另一个名为“太阳圆盘”,它由一组轨道高度高得多的卫星组成,虽形状与“太阳塔”卫星相似,但成本比“太阳塔”卫星高,每颗卫星发电功率500MW。这些卫星将把能量输送回地面。加拿大、德国和法国的科学家正在研究用无线电传输能源的技术。…  相似文献   

10.
路迪 《国际太空》1999,(6):20-21
1999年4月15日,陆地卫星-7(Landsat-7)用一枚德尔他-2火箭从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升空,进入了一条高705km、倾角98.2°的太阳同步轨道。Landsat-7是美国航宇局(NASA)“地球使命计划”中的一部分,又是美国“国防气象卫星计划”(DMSP)和“泰罗斯”(Tiros)卫星的继承卫星,同时也是NASA1972年开始实施的Landsat计划中的最后一颗卫星。这颗卫星的发射,标志着一个时代——即大型、昂贵的Landsat系列地球观测卫星时代行将结束,NASA的下一步将发展较小、较便宜和研制周期较短的地球观测卫星。Landsat-7的主承制商是洛马公司。卫星总经费约需8…  相似文献   

11.
博引 《国际太空》2011,(5):31-39
2011年3月17日,经过15min的近水星制动减速,美国信使号(MESSENGER)水星探测器成功进入近水点200km、远水点15193km、周期12h的水星轨道。从而成为世界上第1颗水星探测卫星,将对水星进行为期1年的科学考察。  相似文献   

12.
2008年3月初,美国“近场红外实验”(NFIRE)卫星与德国“陆地合成孔径雷达-X”(TerraSAR-X)卫星,使用激光终端成功进行了太空宽带数据传输。这两颗相距5000km的卫星以5.5Gbit/s的数据传输速率完美地实现了双向操作。运行在低地球轨道的NFIRE卫星与Ter-raSAR-X卫星每天会相遇几次  相似文献   

13.
正美国东部时间2021年1月24日10:00,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利用猎鹰-9(Falcon-9)运载火箭从卡纳维拉尔角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以"一箭143星"的方式,实施了代号为运输者-1(Transporter-1)的小卫星拼单发射任务,将10颗"星链"(Starlink)卫星和133颗微小卫星送入轨道高度560km、倾角97.6°的极轨道,打破了印度利用极轨卫星运载火箭-XL(PSLV-XL)在2017年2月创造的"一箭104星"单箭多星世界记录。  相似文献   

14.
1996年12月20日太平洋标准时间上午10:04,一枚大力神-4运载火箭从美国加州范登堡空军基地东4号航天发射综合设施(SLC-4E)腾空而起,将国家侦察局主管的一颗高级型KH刁1光学成像侦察卫星送入了近地点25Okm、远地点I000km、倾角97.9“的太阳同步极地轨道。由洛·马公司和TRW公司联合制造的这种技术极为先进的高级型KH刁1卫星每颗价值75~Ic亿美元,大力神一4运载火箭发射费为2.5一3亿美元。这颗新发射的卫星与两颗已在轨的同型号卫星一起,组成了强大的光学成像侦察星座。在天基情报搜集活动方面,美国同俄罗斯及其他一些仅初具…  相似文献   

15.
两种J_2摄动模型下卫星编队相对位置误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一个轨道周期内卫星和卫星编队的运动规律,在J2摄动理论基础之上,采用摄动加速度分析方法,给出了J2瞬时摄动模型。以近地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和双星编队为例,与只考虑J2一阶长期项的平均摄动模型比较,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对卫星而言,一个轨道周期内,卫星半长轴相对平均半长轴漂移达到18km,偏心率相对平均偏心率漂移达到10-3量级,轨道倾角相对平均轨道倾角漂移达到0.01°,即由于J2瞬时摄动的影响,卫星运动发生了摄动;对双星编队而言,一个轨道周期内,两星相对位置的径向误差达到5km,沿迹向误差达到19km,法向误差相对较小,在10-2量级上,相对距离的误差达到了19km,随着时间的推移,误差会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6.
小夏 《国际太空》2003,(9):15-16
□□2001年7月12日,欧空局(ESA)发射“阿蒂米斯”(Artemis)数据中继技术试验卫星时,因阿里安-5火箭上面级出现故障,该卫星被送入了一条远地点为17528km、近地点为592km的椭圆轨道。卫星在此轨道上不能有效地工作,为此欧空局和卫星业界的专家组成了工作队,实施了一系列创新的控制程序来挽救这颗卫星。事实证明,整个抢救过程中的轨道机动非常成功,而且是很高效的。 在“阿蒂米斯”卫星发射后的几天内,通过使用星上的化学推进剂,该卫星被提升到了31000km高的圆形轨道。此后,又用安装在卫星上成对备份的4台离子发动机使卫星进行了长期连续不断…  相似文献   

17.
阿里安空间公司于1991年7月用“阿里安40”火箭发射欧空局(ESA)的“欧洲地球资源卫星(ERS-1)”,并附带发射美、法、德、英的4颗小型实验卫星。 ERS-1发射至倾角98.5°、高度785km的太阳同步极轨道上。由于阿里安空间公司发射至极轨的卫星频率每年还不足1次,因此,它至今还没有能独立经营的跟踪管理站,必须依靠美国的支援。将用美国家海洋大气局(NOAA)设置在阿拉斯加州费尔班克斯的遥测接收专用站,编入最初确认卫星入轨的程序中。同时发射的小型卫星分离机构安装部件由法国马特拉公司研制。称为“阿里安辅助  相似文献   

18.
空间扫描     
伽利略号木星探测器发现木卫二存在海洋的新证据 它于 1月 3日从木卫二上空 3 51 km的位置飞过时测量了木卫二的磁场 ,发现木卫二的北磁极的确存在反向现象 ,似乎是每隔大约 5.5h就发生 1次磁反向。对此 ,最好的解释是其表层下面存在着导电性液体——例如咸水。美国拟对付卫星激光干扰器 美国空间司令部司令 1月 5日说 ,国防部需要用激光进行更多瞄准在轨卫星的试射 ,以便更清楚地了解敌人在战争中可能采用干扰美国卫星的任何方法 ,我们应该了解我们的弱点。其他国家正在研制可以干扰美国卫星的激光干扰器。中国学生设计的太空实验今年将…  相似文献   

19.
□□以色列首颗雷达成像侦察卫星"技术合成孔径雷达"(TecSAR)已于2008年1月21日,由印度"极轨卫星运载火箭"(PSLV)发射升空.TecSAR卫星在升空后19min进入了近地点450km、远地点580km、倾角41°的预定初始轨道,最终机动到高约550km、倾角143.3°的太阳同步圆轨道,每天绕地球飞行15.22圈,重访周期为36天.  相似文献   

20.
钟兴 《国际太空》2006,(10):27-28
2006年9月9日,中国长征-2C火箭成功地将世界首颗育种卫星实践-8送入太空.该卫星也是我国发射的第23颗返回式科学技术实验卫星.卫星运行在倾角63°、近地点187km、远地点463km的轨道上.卫星在轨运行15天共355h后,于24日在四川遂宁回收,留轨舱则进行留轨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