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美国军事和情报机构中监视苏联航天活动的分析家们认为,苏联的航天计划正在给本已规模宏大的军事航天活动增加新的能力,并使其向纵深发展;同时,苏联仍在继续研制几种大型运载火箭,努力同15~20年前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的建树相抗衡。苏联人还可以利用这些能力在今后几年中增强其军事实力,提高其国际声望。1984年,苏联共进行了97次航天发射,至少把114个航天器送入了地球轨道或深空轨道。在同一时期,苏联航天计划的几个大型  相似文献   

2.
美国目前还不能探测到苏联在深空中某些关键区域的活动。然而,苏联已有能力用其机动洲际弹道导弹进行航天发射,而且航天飞机即将运行,这将给美国空间探测带来更大的压力。 苏联的航天飞机即将运行,这对美国的空间观察哨来说是个不祥之兆,因为航天飞机能神不知鬼不觉地把卫星从低空轨道发射到深空。 美国的陆军空间监测和跟踪系统很难探测到这种秘密发射的卫星或识别其有效载荷,这一点使美国大伤脑筋。 如果苏联航天飞机的轨道  相似文献   

3.
苏联执行的商业性航天计划远不如西方国家的多,但是苏联已越来越重视航天事业的国际合作和理顺航天计划的管理关系,以努力扩大其民用航天计划的范围。1983年,苏联提出用“质子号”火箭为国际海事卫星组织发射第二代通信卫星的建议,但是没有获得成功。苏联是设在伦敦的国际海事卫星组织的最大参加国之一,参加这一组织使苏联有了一个良好的起点,可以从这里跨出进入商业性发射领域的第一步。一位欧洲卫星制造商的经理说:“从现  相似文献   

4.
过去十年中,苏联每年都向空间发射约100颗卫星,为美国发射卫星数量的4倍多。这种大规模的航天活动提高了苏联的国际地位,并使苏联的技术能力日趋增强,有效地帮助了军事侦察、战略战术计划和军事行动。  相似文献   

5.
《中国航天》2006,(3):47-47
印度外交秘书萨兰和美国副国务卿伯恩斯最近在印举行会谈,就允许印火箭发射有美制部件的卫星一事达成共识。印度空间研究组织称.它不久就会同美国航宇局签署正式协议。此举有望推动印度的商业发射计划.协议最初将涉及印“月船”1探测器携带美国月球矿物学测绘仪(M3)和合成孔径雷达的问题。美此前曾以防扩散为由,禁止印火箭发射带有美制部件的卫星。印航天部已决定签署技术保护协议。向美方保证在发射美国卫星过程中得到的技术不会转用于印军事航天计划.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苏联发射的航天器中,约有30%属于回收型照相侦察卫星一类。有人认为,除了本文讨论的卫星以外,苏联发射的各礼炮号空间站中,也有一些是以执行军事性计划为主的,并能从轨道上进行照相侦察。除本文讨论的卫星以外,苏联的宇宙号  相似文献   

7.
原野 《中国航天》1996,(6):26-28
国外导弹预警卫星发展动向原野为了提高军事航天系统的战术运用能力,各有能力的国家都在调整或修改军事航天计划,其中尤以美国最为突出,其导弹预警卫星计划或因经费、或因政治等诸原因多次改变方案。一、美国导弹预警卫星方案1.后续预警系统(FEWS)在发展国防支...  相似文献   

8.
1989年,全世界共进行了101次航天发射,其中苏联74次,美国18次,欧洲7次,日本2次。 苏联在丘拉坦进行了29次发射,普列谢斯克45次。苏联已连续两年未在卡普斯汀亚尔发射场进行发射。 1989年苏联发射的卫星包括:  相似文献   

9.
美国防部去年九月发表了一份题为《苏联军事力量》的长篇研究报告。现将其中有关苏联军事空间计划部分的论述摘译如下: 苏联有一个雄心勃勃而又不断扩展的军事空间计划。过去十年中,苏联每年都进行75次以上的空间发射活动,这个数字相当于美国的4~5倍。更使人印象深刻的是,苏联每年送入轨道的载荷重量多达660000磅,相当于美国的10倍。当然,造成如此悬殊差别的原因决非偶然,主要是因为美国采用高精尖的超小型元器件研制成了各种长寿命卫星  相似文献   

10.
俄国的军事航天部队最近正准备发射一枚新的导弹预警、照相和电子侦察卫星,以便将俄国在关键军事领域的能力恢复到苏联解体前所保持的大致相当的作战水平。据军事分析家说,目前仍需保持先进的俄国空间能力,主要用来对抗美国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监视事态的发展和对独联体的潜在威胁。虽然俄国削减了用于航天领域的费用,在1992年俄国进行的空间飞行仍比美国多50%。  相似文献   

11.
正2017年1月20日,据美国航天新闻网站报道,美空军第三"天基红外系统"(SBIRS GEO-3)导弹预警卫星当日搭乘"宇宙神"-5 401型运载火箭从卡纳维拉尔角成功发射。这次发射原计划在1月19日进行,但由于一系列技术和发射场问题而推迟。SBIRS卫星是美空军下一代导弹预警卫星,将替代之前的"国防支援计划"(DSP)系统,计划由4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和2个大椭圆轨道探测载荷组成。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研制部署导弹预警卫星,用于探测苏联可能发射的洲际弹道导弹。在1991年"沙漠风暴行动"期间,美军尝试利用"国防支援计划"卫星探测"飞毛腿"(SCUD)小型战区导弹的发射。这些导弹的助推段时间短并且特征不明显,因此很难探测。  相似文献   

12.
孙广勃 《中国航天》2001,(7):18-21,25
目前,世界上各种航天器基 本上都由一次性使用的运载火箭来发射,只有美国航天飞机可以实现部分重复使用。由于一次性运载火箭使用成本高昂,所以迄今只有那些有足够资金支持的厂家、政府部门和军事机构有能力进行卫星发射。如何降低发射费用已成为整个航天工业界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 从长远来看,航天运载器实现可重复使用是降低航天运输成本、提高运载能力和发射频度的必由之路。基于这种考虑,各航天大国很早就开展了可复用运载器的研究论证工作,陆续实施了多项技术计划和研制计划,其中尤以美国最为活跃。美国政府不仅研制出了世界上…  相似文献   

13.
2005年航天发射市场发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杰 《中国航天》2006,(2):25-26
2005年,全球共进行了55 次航天发射活动,发射的有效载荷数量为76个。在55次航天发射中,进行了17次商业发射,将 18颗大型商业通信卫星送入地球同步轨道:进行了13次军事发射,有17颗军事卫星发射升空; 发射了7艘飞船,包括4艘货运飞船和3艘载人飞船:7月26 日,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继2003 年哥伦比亚号失事后实现成功复飞。2005年全球共有3次航天发射失败,即俄罗斯闪电M火箭发射军事通信卫星、波浪号火箭发射宇宙1太阳帆航天器和呼啸 KM火箭发射低温星。2005年5 月,美国联邦航空局对未来的航天发射市场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4.
法国国防部在7月初颁布了1992~1994年财政计划,并首次证实它正在研究一种大型雷达卫星Osiris和实用的窃听卫星Zenon。这两类卫星都不能在本世纪发射。但直至1994年,这两项计划在军事预算中的经费保持不变。这说明航天在法国军用计划中占有很高的位置。在研制这两种卫星之前,法国已拥有Helios光学间谍卫星和Syracuse军用通信卫星。第一颗Helios卫星  相似文献   

15.
白海湾危机以来,中东成了世界各国密切关注的中心,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在中东上空使用了大量卫星,以完成其“沙漠盾牌”计划。而苏联,一个没有直接参与中东战事的军事大国,同样在中东上空使用了大量的照相侦察、电子侦察、海洋监视、导弹预警及通信等军事卫星,用以掌握中东各个方面的情况。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入侵科威科,仅在这一个月内,苏联就进行了10次发射,将15颗卫星送入了轨道,其中大部分与海湾  相似文献   

16.
苏联发射了到目前为止在其空间工程中最大的一颗军用卫星。美国分析人员称,这是一颗新型收集电子情报的卫星,部署在频繁飞越英国国土的轨道上,以便截获无线电通信及数据资料。美国也确定,在今年一月份代号为51-C的航天飞机飞行中发射一颗大型的电子侦察卫星。该卫星将从苏联领土以南4800公里的赤道上空的地球同步轨道上监听苏联的无线电通信。美国分析人员认为,苏联的新型电子侦察卫星可能比美国发射的这颗无线电侦察卫星更大。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了苏联50~80年代的武器系统设计准则,即设计简单、便于生产、经济实用、循序渐进等。通过贯彻这些准则,苏联军事建设获得了成功,关键军事技术领域的水平已与美国接近,在航天计划方面已领先于美国。美国在80年代吸取苏联经验,修订了武器采购计划,在一些项目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前苏联/俄罗斯反卫星武器发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俊 《中国航天》2000,(12):38-42
自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发射第一颗卫星以来,已有20多个国家发射了自己制造的卫星。卫星和航天技术,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促进了地球资源开发,同时也导致了太空军事活动和外层空间武器的发展。军用卫星的快速发展,必然带来了空间防御问题。 冷战时期,空间军事化和军备竞赛的加剧,使外层空间成为谋求战争主动权的战略制高点。为确保前苏联控制空间的战略和苏军军事航天力量的绝对优势,反卫星武器的发展在前苏联受到了高度重视。前苏联根据国家战略导弹预警防御系统和国家太空飞行计划,建立了空间目标监视和战略C3I系统,对国家战略…  相似文献   

19.
多颗小型卫星组装发射技术由于小型卫星的研制周期短,研制成本不高,而且又能满足一般军事和民用空间科学实验和空间开发应用的要求,所以近年来出现了研制小型卫星的热潮。为适应这种新的航天发射商务形势,国外(特别是美国)许多公司都在研制专门用于发射小型卫星的小...  相似文献   

20.
美国第二颗新一代"国防气象卫星"上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士元 《中国航天》2007,(3):24-26
2006年11月4日,美国在范登堡空军基地6号航天发射综合设施(SLC-6)用德尔它4M火箭发射了“国防气象卫星”(DMSP)F17军事气象卫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