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了研究舰载导弹固体发动机冷弹射点火失败后跌落的安全性问题,采用推进剂的点火增长模型,利用ANSYS/LS-DYNA软件计算发动机垂直跌落过程。结果表明,发动机的尾部、壳体和装药的应力均很大,有产生破坏的风险,推进剂的温升较小,不会发生点火反应,但其应变较大,存在产生大变形破坏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带侵蚀效应的三维双燃速装药固体火箭发动机点火过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三维双燃速装药固体火箭发动机,采用商用CFD计算软件的用户自定义方程对点火瞬态过程中的侵蚀燃速、燃面温度、质量源项、动量源项、能量源项及点火器入口等进行了二次开发,并进行了考虑侵蚀效应的点火瞬态过程流场仿真计算,与地面点火试验内弹道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点火初期发动机头部的气流流动十分复杂,且头部压强随时间变化十分剧烈;堵盖打开会造成头部升压梯度振荡,并产生负升压梯度;仿真与试验结果符合较好,说明采用一维非定常固相传热方程计算三维燃面温度可以满足当前工程要求,计算方法正确有效。   相似文献   

3.
点火发动机点火喷流传播过程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志健  赵汝岩 《推进技术》2010,31(4):452-455,466
点火发动机点火喷流沿药柱通道传播过程是一个非常典型的非稳态流固耦合问题。采用流固耦合模拟方法对点火瞬态药柱通道内的流场以及在流场作用下药柱的结构完整性进行流固耦合分析,确定药柱通道各点压力上升产生的原因以及该过程中装药的应力应变情况。仿真结果表明在点火喷流沿药柱通道传播过程中,将出现超压较大的激波结构,造成装药通道内不同位置处出现程度不同的压力振荡;在激波向尾部传播阶段,药柱的应力传播落后于激波传播;在激波的反射阶段,药柱最大应力位于尾部翼槽底部区域。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高速旋转对内外燃管型装药固体火箭发动机凝聚相点火瞬态过程的影响规律,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流体计算软件,使用用户定义函数(UDF)编程接口建立固体火箭发动机点火模型,对旋转条件下发动机凝聚相点火过程进行模拟。将数值计算结果与地面旋转实验内弹道进行对比分析,验证数值模型的正确性。计算结果表明:①点火药燃气颗粒因旋转做离心运动,大量粒子聚集在燃烧室头部上端,部分粒子附着在发动机壁面,且停留时间较长。②点火药燃气颗粒占比从20%增加到40%,点火压力峰值降低3.93%,发动机转速的升高会造成内弹道平衡压力升高,但点火压力峰会逐渐降低,且峰值出现时间发生延迟,转速达到15 000 r/min时点火压力峰消失。③转速增大,点火颗粒与推进剂传热增大,火焰传播期减小,但燃气填充期和点火延迟增大,点火药燃气颗粒占比为20%时,转速为15 000 r/min较静止条件下点火延迟增加了23.76%。  相似文献   

5.
固体火箭发动机点火过程是一个很复杂和快速的过程,从接受到电信号到产生热能,点火器的热能又传到发动机装药表面,火焰扩散到整个表面,产生热蒸汽充满发动机燃烧室.  相似文献   

6.
一种新型的固体火箭发动机体外点火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提高固体发动机工作可靠性,增加装药质量,同时实现二级点火和级间分离,应用体外点火器是一种成功的方法。本文给出了此种点火器的设计方法,其设计特点为:点火器装于喷喉之后,喷焰长度由经验公式预估,装药设计和内弹道计算一并完成,实践证明本文提供的方法能满足工程设计需要。  相似文献   

7.
李宜敏  裴鸣 《推进技术》1988,9(5):1-7,76
本文综合现有的无喷管火箭发动机研究的成果,评述其优缺点.在此基础上,对无喷管发动机的工作特点和主要影响因素,如点火、燃烧、装药变形及两相流动等,进行了分析,以及讨论了无喷管发动机内弹道计算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点火药颗粒点火瞬态过程中流动与燃烧特性及点火喷流冲击对自由装填药柱结构的影响,以N-S方程、k-ε湍流模型为基础,采用颗粒轨道模型建立点火药颗粒点火模型,结合流固耦合方法分析点火喷流冲击对自由装填药柱结构的影响.通过与相关试验结果对比证明计算模型可靠,然后对固体火箭发动机点火药颗粒点火过程进行仿真计算,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9.
SolidWorks二次开发在燃面计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文波  刘宇  谢侃  廖慧 《航空动力学报》2008,23(8):1536-1540
以SolidWorks二次开发接口为基础,探讨了参数化设计在固体火箭发动机装药燃面计算中的应用.通过不同的药柱建模方法实现了固体药柱的装药计算,发展了一种更为简单准确的燃面计算方法.计算结果表明,理论计算和试验结果吻合得较好,能够较好地模拟固体药柱的燃烧过程,可以满足工程计算上的需要,为固体装药的燃面计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分析了含有装药缺陷的侵爆战斗部在侵彻过程中装药安定性的问题,建立了含缺陷的装药、弹体和靶板模型,利用ANSYS/LS-DYNA模拟了在侵彻靶板时缺陷在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塑性变形情况,计算了炸药的塑性应变能和热分解作用下装药的局部温升情况,从温度角度对含缺陷战斗部的装药安定性进行了分析,通过模拟不同攻角下弹体的穿甲过程,得出了攻角越大对于含缺陷的战斗部装药的安定性影响就越大的结论,证明了含缺陷装药的装药塑性应变能积累对于装药安定性的影响比较小。  相似文献   

11.
崔定军  夏祥兴  李宜敏 《推进技术》1990,11(6):23-28,18,74
针对无喷管发动机的工作特点,采用二维片型装药实验方案,对高燃速含铝丁羟复合推进剂做了相当数量的试验来研究其燃速特性.试验参数的选择应用正交设计法.在此试验的基础上,参照有关的燃烧理论,得出了适合无喷管发动机工作特点的固体推进剂的实际燃速表达式.  相似文献   

12.
一、实验装置与方法 实验发动机采用分段式,段与段之间用法蓝盘连接(见图1)。用四个压力传感器测量各截面和头部的压力时间曲线。装药形状为内孔管状并带有后扩张锥。中止燃烧机构采用向发动机喷水的方法,在需要中止燃烧时,由微机控制时间,接通点火电源,点燃喷水装置的药包,燃气压力使活塞将水推入燃烧室,当水进入装药通道时,装药燃烧立即停止。 装药尺寸测量,采用测量显微镜.装药初始尺寸见表1。  相似文献   

13.
吕振中 《推进技术》1995,16(6):1-10
由分析固体火箭发动机的高频不稳定燃烧的振幅和频率变化的复杂性开始,通过调整参数,通过调整参数,得到在燃烧前期呈现较单纯纯频的振荡燃烧。利用中止燃烧试验,得到反映前期振荡燃烧的速度幅分布的烧去肉厚分布。  相似文献   

14.
裴鸣  张中钦  张振鹏 《航空动力学报》1991,6(2):110-114,186
本文成功地用隐格式求解无喷管发动机一维非定常有加质两相跨音流场,为无喷管发动机内弹道的工程计算提供了一个通用的方法。而且,这一成果为整个固体火箭发动机领域流场的一体化计算打下了基础。文中给出了两个算例,给出了计算与实验结果对比的情况。   相似文献   

15.
交付固体火箭发动机内弹道性能的预测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交付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内弹道曲线及性能的一种预测技术。该技术采用“无因次时间”和“有效燃速”概念,并充分利用发动机研制过程中积累的统计信息,故能较准确地预测发动机内弹道曲线、性能参数及其偏差范围。飞行试验的遥测数据表明:由该技术所预测的结果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16.
The results of the comprehensive numerical analysis for dynamics of intrachamber processes that appear at nozzleless solid propellant rocket engine (SPRE) actuation are presented. A complete cycle of rocket engine operation is analyzed. We solve a conjugate problem involving the igniter actuation; heating, ignition and following combustion of a solid propellant charge; a combustion product flow in the combustion chamber; depressurization of the combustion chamber, and the subsequent motion of the rocket engine blank; variation of the combustion surface geometry at the expense of the gradual and nonuniform burnout of solid propellant web.  相似文献   

17.
固液混合火箭发动机仿真与优化设计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了固液混合火箭发动机的仿真模型和相应的单目标和多目标优化模型,编制了系统仿真程序;采用差分进化算法针对不同的优化目标对发动机的参数进行优化;针对挤压式系统建立了质量模型,在优化过程中考虑了主要部件结构质量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针对固液发动机常用的侧面燃烧药柱编制了内弹道计算程序。以药柱几何参数、氧化剂流量、燃烧室平均工作压强和喷管扩张比等参数为设计变量,对发动机平均比冲、总质量、关机时飞行速度和密度比冲等性能参数进行优化,在Pareto分析的基础上选择了氧化剂流量、燃烧室平均工作压强和喷管扩张比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作了深入研究;最后对某型固液发动机进行了优化分析。  相似文献   

18.
固液火箭发动机试验瞬时燃速分析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新田  曾鹏  田辉  蔡国飙 《推进技术》2012,33(2):211-215
介绍了一种用于固液火箭发动机试验的瞬时燃速分析方法,运用该方法对H2O2/HTPB固液火箭发动机单室双推力长时间热试车试验进行燃速分析,拟合得到该工况下的燃速公式为r=1.847×10-2G0o.7304。根据燃速公式等计算结果对一次发动机试验进行了预估,计算得到的预估内弹道性能曲线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该瞬时燃速分析方法的可行性,为发动机工作时间较长、氧化剂流率变化较大时的燃速分析提供了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19.
加速度对固体火箭发动机内弹道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片型装药火箭发动机和含铝复合推进剂,研究了加速度对固体火箭发动机内弹道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加速度70g的条件下,2010推进剂的平均效应燃速比r^-a/r^0高达1.515,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内弹道性能呈现明显的变化。该项研究对发动机设计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