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本文探讨了运用角速度陀螺仪的误差和参数之间的关系式计算角度陀螺仪的参数,并且介绍了用图解法求解参数的步骤。运用这种方法所计算出的参数既可以满足仪表精度指标的要求,又可以照顾到仪表体积限制的条件,同时可使参数的协调便于进行。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塑性变形下的应力-应变关系,提出用应变片电测法来求出塑性应力的专用材料图解法。它比国内外现有的图解法具有制图简单、图线规则、使用方便的优点。本文还讨论了根据原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和横向应变-纵向应变曲线,对于加工后屈服极限改变的构件材料,通过对它的应变进行实测,推算出测量处材料的修正应力-应变曲线的方法,使在实际构件的塑性应力实验分析中所采用的应力-应变模型,接近于真实情况,从而减少计算误差,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所介绍的是三向应力状态下求任意斜截面上应力的一种新的图解法。该图解法将斜截面真实三角形与应力莫尔圆画在同一图上,可以相当方便地求出正应力的数值,剪应力的数值和方向。文献[3]对这种图解法作了简单介绍,但是没有叙述它的原理和详细的图解步骤,也没有指出剪应力的数值如何确定。该图解法是由Derrlngton和Joh-nson在1960年提出的,但可惜本人没有读到他们的原文[4],只是根据文献[3]的简单介绍,进—步完善了图解的步骤,给出了理论证明,同时补充了确定剪应力数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在实验应力分析中,用解析法进行应变花的应力分析,既费时又费工。本文导出了不同形式应变花应力分析图解法的基本原理和作图方法。并对常用的五种应变花给出可供在钢材和铝材上使用的计算图表,以节约实验后计算人员的时间和劳动。算例结果与解析法的相比,表明本方法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半角转动的原理,提出了一种连杆位置综合的解析方法。此法概念清晰,计算比较方便。而且易于与图解法相沟通。列出了连杆五个位置综合问题的四个非线性方程。在解法上把上述问题化归为用优化方法求解。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蔡为仑教授对一般π/4层合板的论述给出了这类层合板面内刚度分析的简便图解法与解析式,并给出了一般π/4层合板工程弹性常数的变化规律与实验结果的比较。另外,对直接用混合法则计算工程弹性常数的方法作了误差分析。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了预示弹性支承轴系临界转速的子系统阻抗分析法。将弹性支承轴系分为转子子系统与支承子系统,假定在交联点处的位移阻抗值,则可由频率方程式确定转子子系统的临界转速。支承子系统的位移阻抗特性可由试验求得,或者,当能够很好地建立支承子系统的数学模型时,也可由计算确定之。按照各子系统在交联点处的阻抗一致的条件,可以用图解法求得整个弹性支承轴系的临界转速。文中列举了具有一个与两个弹性支承的单盘轴系的若干例子。计算与试验结果表明,子系统阻抗分析法,是转子动力学分析与试验研究的一种准确可靠的、经济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以中尺度分析为基础,并结合一次飞行实例探讨了晴空颠簸(CAT)在航空业务上的预报方法:天气形势法、空中风温度图的图解法和指数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斜截面上应力分量的计算式,提出了“辅助应力圆”的概念,以“辅助应力圆”和莫尔圆的组合探讨了三向应力状态下任意斜截面上应力分量的图解法,以及获得主应力和主方位角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从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2个方面介绍了国内外高超声速球头激波脱体距离研究的概况。理论研究方面,理论和工程算法能够用于激波形状和脱体距离的快速计算,数值计算则主要关注了高温非平衡流动下气体模型对数值计算结果的影响。由于计算方法都是针对特定理论或特定实验条件下推导并归纳总结得到的,在公式的适用范围方面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在实验研究方面,利用高焓设备进行非平衡流下的实验是目前的重点之一。由于实验、测量设备和实验条件各自的特点,实验数据的推广应用仍然是值得研究的,另外针对非空气环境(如 CO2)的球头激波脱体研究数据相对匮乏。通过调研,认为可对下列问题做进一步研究:以高超声速球头激波脱体距离为对象考虑真实气体效应时理论和工程计算的改进方法,不同化学反应和气体模型对数值计算结果准确性的综合影响,提高弹道靶发射能力以及发展高精度流场显示技术等。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介绍一种在美国已被普遍采用的测量不确定度的计算方法。着重介绍这种方法的分析步骤、误差的分类、随机不确定度、系统误差限和总不确定度的计算方法,同时还探讨了这种方法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最后,作为例子,给出了这种方法在风洞热流传感器校准试验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计算仿真与模型确认及在结构环境与强度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令弥 《强度与环境》2002,29(2):42-47,56
本文对计算仿真,模型确认和相关的确认试验作了综合评述,强调了其核心思想和主要方法,并通过两处武器装备研制计划实例,表明计算仿真和模型确认在大型复杂结构和复杂环境下的强度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次提出了人体空气动力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方法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高速气流吹袭对人体造成的影响,分析了人体各部分的气动特性,给出了人体上肢、小腿及头颈部的阻力系数曲线,认为人体四肢和头颈部在高速气流吹袭下产生的相对于人椅系统甩打运动,将对人体的安全弹射造成严重威胁,是飞行员安全弹射的主要障碍。本文还对目前国内外所研究的高速气流防护装置按其防护原理进行了分类,并评价了他们的防护能力。本文介绍了国内外的主要研究成果,并对其中人椅系统的速压计算问题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介绍了作用在人椅系统上的速压修正的半经验公式。此公式不仅适用于计算像人椅系统那样的大钝体,而且也适用于计算其它大钝体在任意 M 数范围内的阻力系数。最后,文中对今后的研究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以某款实车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统计能量分析(Statistical Energy Analysis,SEA)模型,通过传播特性分析对其主要传播路径进行分类,并进行简化模型近似性分析。通过对SEA模型中主要和次要子系统选取,建立了2种简化模型,对其车内噪声和传播路径的计算表明:模型子系统特性改变,能量的传播路径和大小特性随之变化、甚至子系统对外界流体脉动和声场的接受能力也发生变化,导致得到的车内噪声计算结果发生改变。简化模型的使用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火焰筒气膜冷却三维温度场数值计算”通过技术鉴定我校动力工程系常海萍副教授等完成的“火焰筒气膜冷却三维温度场数值计算”,不久前通过了由航空工业总公司组织的技术鉴定。该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是研究火焰筒气膜冷却三维温度场的数值计算方法并建立计算程序,所开发...  相似文献   

16.
多随机变量的桁架结构系统的可靠性分析及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桁架结构系统,采用随机有限元法(SFEM)计算结构系统的响应量,考虑内力重新分配,建立失效模式的安全余量方程,用验算点法计算失效模式安全余量的可靠性指标,用改进的分枝限界法,寻找主要失效模式,通过对主要失效模式方程线性化研究,计算失效模式安全余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寻找主要失效模式,通过对主要失效模式方程线性化研究,计算失效模式安全余量之间的相关系数,最后用PNET法计算出结构系统的失效概率,同时给出多随机变量的结构系统可靠度的敏度表达式,采用最佳矢量法,求解了大型桁架结构系统基于可靠性指标约束下的最小重量的优化设计问题,最后,给出了实际算例,计算结果表明;采用随机有限元法能更好地考虑结构系统的多个随机变量对系统可靠性产生的影响;所采用的可靠性分析方法和优化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低速风洞尾撑支杆干扰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气动中心FL-12风洞尾撑尾支杆干扰进行试验研究和数值计算研究.风洞试验采用张线支撑模型,测量了模型有无20°、75°预弯支杆的气动载荷,获得了全机气动特性和支架干扰量.计算状态包括:无支杆状态下全机气动载荷,20°、75°预弯支杆的干扰量,直尾杆的干扰量,直背支杆的干扰量,通过背支撑方式获得的尾支杆的干扰量.主要研究了预弯支杆的干扰特性、不同支杆的干扰量比较及尾撑支架干扰试验修正方法.  相似文献   

18.
舵面铰链力矩及其缝隙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翼型舵面铰链力矩的缝隙效应进行了低速风洞试验研究和CFD计算研究.风洞试验在1.4m×1.4m低速风洞中进行,测量模型在不同缝隙下舵偏分别为-10°、-5°、0°、5°、10°时的气动载荷,获得了缝隙对模型舵面铰链力矩的影响.采用CFD软件计算不同缝隙下各个舵偏状态时的舵面铰链力矩.主要研究舵面的铰链力矩特性受缝隙效应的影响.研究表明,舵面铰链力矩随迎角或舵偏的增大而增大;缝隙宽度对舵面的铰链力矩特性影响比较复杂,总体上影响程度不显著;CFD软件计算结果和风洞试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全机的滚转偏航力矩与偏航转动侧力动导数(即m(?)与C(?))。在分析综合现有主要参考资料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上述两个动导数的物理成因,并提出了改进的亚音速情况下全机m(?)和C(?)的计算方法。本文方法的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相比,符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20.
DSMC方法模拟微尺度流动时的特征参数选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DSM C算法对微尺度平板附面层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算法中3个主要特征参数:采样循环数、单位网格粒子数和子网格数对模拟结果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当采样循环数增加到一定程度后,计算结果趋于一致,考虑到计算机时,采样数取8左右为宜;单位网格粒子数过多或过少都会使计算机时增加,太少了还会影响计算精度,建议4~5个左右合适;子网格数对运算时间影响很大,分析认为每个网格内的子网格数为4时最为节约计算时间。最后通过微通道内流动计算进一步验证了本文参数选择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