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风云 《卫星应用》2005,13(3):32-32
2005年8月29日,俄罗斯用“第聂伯”号运载火箭将日本的“光学轨道间通信工程试验卫星”(OICETS)和“创新技术演示实验”(INDXE)卫星发射升空。  相似文献   

2.
空天瞭望     
《中国航天》2005,(11):47-49
巴拟发射遥感卫星;三位X-15试飞员络获宇航员资格;“太空船三号”将开展轨道游;国际通信卫星公司吞并泛美卫星公司;印欧签署伽利略计划协议;日本研制H-2B火箭;马要发射5颗管三代卫星;挪威公司试验混合发动机;美公司做天梯试验;德尔它2发射攻进型GPS卫星;格里芬称航天飞机和空间站却是错误;SMART成功延寿;奥尔杰成第三位太空游客;发射消息。[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中国航天》2003,(11):9-9
本刊讯北京时间11月3日15时2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2D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一颗返回式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这是我国在不到20天的时间里,连续进行的第三次航天发射。此前,我国于10月15日成功发射了神舟5号载人飞船;10月21日成功发射了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和中国创新1号小卫星。有关方面负责人指出,这样高密度的航天发射,在我国航天史上从未有过。这表明我国航天发射水平与运载火箭及航天器研制能力日益增强。这次发射升空的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18颗返回式卫星。与以往的返回式卫星相比,这颗卫星整体性能有较大改…  相似文献   

4.
6月20日晚,西昌卫星发射指挥控制中心,工作人员在进行中星10号卫星发射前的最后准备。“3、2、1,点火!”红色按钮按下,长征三号乙火箭在烈焰中腾空。约25分钟后,星箭分离,卫星进入预定轨道,整个控制中心响起一片掌声。试验队员们在心里长舒了一口气,有的女队员已经控制不住眼里的泪水。每颗卫星从研制到发射都凝聚着火箭发射队和卫星研制队伍的太多心血,这一颗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5.
卫星发射试验风险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回顾了为保证安全执行发射任务所进行的“风云3号”卫星发射试验风险控制工作:通过分解卫星发射试验流程中的主要事件并结合FMEA和FTA分析结果,辨识并确认了卫星在执行进场发射试验时可能导致任务失败的安全性关键项目,在此基础上从设计、生产、试验、工艺保证、质量控制等方面制定并落实了一系列安全性保障措施,从而确保卫星安全发射。  相似文献   

6.
台湾“中华-2号”卫星于5月21日在美国范登堡空军基地成功发射升空。台湾官方称,该卫星用于民用;但去年11月台湾卫星计划负责人也表示“中华-2号”卫星还将用于军事用途。  相似文献   

7.
《航天》2010,(2):40-41
2009年12月15日,希望一号科普小卫星伴随着遥感卫星发射升空。这是我们发射的第一颗用于科普试验的公益卫星。这颗承载着众多青少年科技梦想的科普卫星“体重”达60千克,将执行3项神圣“使命”:建立业余无线电空间通讯、进行太空摄影以及搭载青少年科学实验方案——“天圆地方”。这颗卫星运行在高度1200千米的太阳同步轨道,  相似文献   

8.
阳光 《航天》2011,(11):32-32
9月23日,日本H-2A-202型运载火箭在种子岛航天中心成功发射了“情报收集卫星-光学4号机”光学侦察卫星。卫星配备了高精度相机,可在距地球500千米高度拍到地面60厘米大小的物体。这是日本2003年以来成功发射的第7颗侦察卫星,其中包括5颗光学卫星(含一颗试验卫星)和2颗雷达卫星。该卫星由三菱电机公司建造。  相似文献   

9.
《空间电子技术》2011,(4):76-76
北京时间11月9日11时21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卫星十二号”送人太空。同时,成功搭载发射了“天巡一号”卫星。  相似文献   

10.
士元 《中国航天》2004,(2):14-16
2003年12月28日,我国“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简称“双星”计划)的第一颗卫星——探测1号卫星(又叫“赤道卫星”)发射升空。双星计划的第二颗卫星——探测2号(又叫“极轨卫星”)也将于2004年发射,并将成为我国首次飞越两极高空的空间探测卫星。这两颗  相似文献   

11.
《卫星应用》2009,(4):63-63
中新网太原12月15日电,北京时间十五日十时三十一分,中国在这里以一箭双星方式,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将“中国遥感卫星八号”成功送入太空,搭载发射的中国首颗公益小卫星“希望一号”也顺利进入预定的太阳同步轨道。  相似文献   

12.
石磊 《中国航天》2004,(2):12-12
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在1月8日召开的2004年型号工作会上透露,长征火箭今年计划发射9次,要把10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科技集团公司同时还提出了要在长征火箭连续33次发射成功的基础上,继续保持连续成功的纪录,提出了卫星在轨运行正常、及时交付用户、满足用户要求的工作目标。中国航天2004年的9次发射计划是:长二丙火箭3次发射;长四乙火箭2次发射;长二丙SM火箭、长二丁火箭、长三甲火箭和长三乙火箭的各1次发射,将把2颗返回式科学技术试验卫星,探测2号卫星,风云2号D星,亚太6号卫星等10颗卫星放飞太空。据了解,2002年,长征火箭4次发射,2艘试验飞…  相似文献   

13.
江山 《航天》2012,(4):12-12
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下设的瑞士航天中心宣布将发射称为“洁天一号”的卫星来试验地球轨道空间碎片清理技术。发射最早可在2015年进行。卫星呈长方形,长近30厘米,宽和高都是约10厘米。它的试验清理对象将是瑞士两颗已报废的皮型卫星,  相似文献   

14.
黄琦 《中国航天》2004,(12):15-15
11月18日18点45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一声巨响震破了山谷的寂静,在橘红色火焰的助推下,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护送着我国新技术演示验证卫星——试验卫星2号刺破天空.将今年航天“八箭十星”任务中的最后一颗卫星顺利送入轨道。这也是素有“金牌火箭”之称的长二丙在一年时间内连续第5次成功发射。  相似文献   

15.
台湾的“中华一号”卫星朱毅麟“中华一号”是台湾“国家空间计划局”委托美国TRW公司正在研制的一颗科学试验卫星。该卫星的任务是进行Ka频段通信、日地物理和海洋水色研究三项科学实验。卫星上的有效载荷由实验通信有效载荷、海洋水色成像仪和电离层等离子体与电动...  相似文献   

16.
《航天器工程》2011,20(6):85-85
2011年11月9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4B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遥感卫星十二号,同时,成功搭载发射了“天巡一号”卫星。遥感卫星十二号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负责研制,卫星主要用于科学试验、  相似文献   

17.
日本航天步入步履艰难时期——评通信工程试验卫星发射失败的影响王存恩在经历了三次变动后,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把发射通信工程试验卫星(COMETS)的时间定在了今年2月。这颗卫星原计划去年初发射,因工程试验卫星6发射后报废,推迟到去年7月;后又因先进对地观...  相似文献   

18.
左永亮 《航天员》2011,(5):17-20
9月29日晚,中国首个空间试验平台天宫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发射升空.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天宫一号预计在轨寿命两年,  相似文献   

19.
以实践五号为代表的小卫星,其研制计划流程有所创新,卫星研制分为方案设计、正检星研制和正样星研制三个阶段。在充分借鉴实践五号卫星研制计划流程模式的基础上,结合灾害与环境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有效载荷的不同组成特点,并对时间和经费投入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了以“并行”代替“串行”研制方式的比较合理的研制计划流程。  相似文献   

20.
于淼 《中国航天》2012,(8):14-14
我国第三颗地球同步轨道数据中继卫星——天链一号03星,于7月25日23时43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这次发射成功后,天链一号卫星将实现全球组网运行,而此举标志着我国第一代中继卫星系统正式建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