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当前是绘画艺术十分繁荣的时期.人才辈出,也出现了一批年轻的杰出女画家。辜珊就是兰前是绘画艺术十分繁荣的时期.人才辈出,也出现了年轻的杰出女画家。辜珊就是其中的一位.她给人的印象是眉目清秀、举止端庄。自古有画如其人之说.辜珊的仕女画恰似她一样清雅而美丽。  相似文献   

2.
胡亦鸣 《西南航空》2013,(5):74-76,78-81
威尼斯虽然处处繁华,却掩盖不住空气中四处弥漫的无力的沧桑。威尼斯极盛的时候,富饶强大,统治欧洲长达四百年。现在她的居民人口减少到只有6万多,而每年的游客竟然高达一千多万。极为高昂的房产价格,潮湿的居住条件,还有昂贵的维护费用,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开这个城市。有人担心再过数十年,威尼斯会变成一个巨大的活着的博物馆。  相似文献   

3.
孙克 《西南航空》2013,(10):126-131
成都女画家吴涛,钟情于花鸟画,尤其是花卉,可称全身心地投入,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透过这些作品,人们可以看到吴涛这个人,看到她的生活、她的追求、她的爱好,以至她的心灵。站到一幅画的前面,通过画面更看到、感觉到画家的身影和灵魂,这会是一种感动,这更是一个境界。经过多年的努力,吴涛达到了这个高度。60后的吴涛,曾就读于中央民族大学美术系。又于文化部中国重彩画高级研修班、成都画院研修班进修结业。  相似文献   

4.
赵烨 《西南航空》2006,104(9):42-46
元阳哈尼村寨以梯田风光独步旅游江湖,漫山之上,梯田构成的万千线条优美如诗,纵横如画。千百年来,元阳哈尼族的生存和发展的每一个足迹都以尊重环境为基本的诉求.在人类活动与自然的关系上保持高度的和谐。村寨上方茂盛的森林与下方幽深的河谷.护卫着村寨、梯田.在哀牢山区创造出哈尼人的“四度同构“的梯田化。一个个哈尼村寨便是一个个和谐的经典之作。走进哈尼村寨箐口.领略这里古老而美丽的梯田化:走近一个个蘑菇房.感受这里的哈尼风情。[编按]  相似文献   

5.
阿宏 《西南航空》2005,(2):98-99
不知从何时起就进入了一个偶像剧的年代,铺开盖地的偶像剧如飓风般席卷而来,我们的生活中也因此而出现了“哈日”、“哈韩”等新名词。日剧的唯美.韩剧的凄美,都曾经在某一时期深深打动过我们,以至于在形容一个人笑容甜美时.会说她有“莉香般的笑容”.  相似文献   

6.
在成都双流机场的国航西南分公司飞行部一块绿草茵茵的体育田径场上.时常可以看到一个女孩子独自跑步。她叫巫江.身材高挑.长相甜美。这个25岁的漂亮女孩喜欢运动.穿上制服后.她是国航西南分公司容舱服务部的一名国际航线乘务员,作为2008年奥运会航空客运合作伙伴.国航经过严格评选选拔出20名奥运火炬手.巫江成功入围成为四川唯一一名空乘火炬手。  相似文献   

7.
黄红  孟涛 《西南航空》2005,(7):80-83
初识孟涛,就被他画中的东方神韵所吸引.用油画来画心中的山水,画中国画所特有的意境.的确有其独创性。  相似文献   

8.
陈滞冬 《西南航空》2006,106(11):104-108
“吹皱一池春水,何干卿事?”南唐中主李颢这样问冯延已时候,心里一定酸溜溜的。作为一个诗人,他知道冯延已仅仅用这六个字,就写出了人们心中随着春风吹动池水所泛起的一片春愁。是啊,春风又绿江南岸,关你什么事呢?但是,诗人原本就是被派到人间来掌管这些闲事的。花鸟画家都是诗人,他们敏感着风花雪月的四时朝暮,敏感着风晴雨露中自然生命的荣枯生死,舒展凋谢,画家哪里是画的画呢?他们画的分明是胸中的丘壑和心里的逸气啊,正因为有诗人般的情感投射,画家的笔端才如此富于感情的魅力,才会让人看到画时进入到“一花一世界、一鸟一乾坤”的境界啊。而洪涛正是将这三千大千世界带给她的点点滴滴的内心感受凝结于笔端,描绘着她心里那个清风朗月的世界,难能可贵的是,她的画既有很纯的传统意味,却又不失现代表现中的几分雅然与超逸。  相似文献   

9.
翟永明  李怡 《西南航空》2004,(10):54-56
作为一种方式,荷译的画不仅仅在画廊或艺术馆、或现在最火的艺术家工作室展出.他也选择最新的画在酒吧中办个展。这样一种随心随意地处理作品的方式,是艺术家很少使用的——他们大多数更关心艺术馆的档次、级别、条件。荷译并非对自己的作品不加善待,只是这其中包含了他对艺术品的自在态度“一个小型沙龙展与在现代的展厅里展出的效果会不一样,因它没有现代展厅的那种巨大的空间而让人感到冷漠。它或许会使人与画的距离贴得更近,更自然,更亲切,更生活化,说不定会有一种特殊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我老婆刚刚获得了博士学位.也就是说.我们两口子现在一共有两顶博士帽啦!不过.这两顶博士帽都是我老婆的.我一顶都没有。她是双料博士.而我却是双料的笨蛋。她刚刚结束的是论文答辩.而我刚刚结束的则是为了甜点的答辩。“嘿.把你的手从我的冰激凌上拿开!这可是我省下来明天当早餐的!”她花整整四年时间所获得的是兽医传染病学的博士学位.而我却花了整整四年时间去学习该如何拼写“传染病学(epidemiology)”这个单词!(拜托,千万别问我这个单词是什么意思!!!我可不想再花四年时间来了解啦!)  相似文献   

11.
《西南航空》2009,(4):26-29
春暖花开.去天目湖归隐于田园山水之间,是许多都市人的选择。 天目湖有“江南明珠”之誉.位于江苏溧阳市以南八公里处.因区内坐落着沙河、大溪两座大型水库.如同一双饱盈秀色的美目亮睛,且整个水域又处在天目山余脉脚下.因此而得名。徜徉在天目湖畔,犹如置身于一幅纯天然的田园风光画之中。  相似文献   

12.
张选 《西南航空》2009,137(7):72-77
都是为了一些简单的理由 用多年的积蓄买了套新房,终于在成都这座“不想走”的城市给了自已一个不走的理由。搬家时朋友送来一幅油画,叫“扫雪”.是一个藏族女人在屋顶扫雪.另一个背小孩的藏族妇女从屋前走过.有点偏暖的灰调子,雪在飘。朋友有些神秘地对我说:“这是一个叫朱林的警察画的.他只画藏地题材.为了画画.和老婆离了.穷得一贫如洗,最值钱的电器是一台黑白电视机.他每天以白米饭拌着胡豆瓣充饥……”。  相似文献   

13.
英国歌手兼歌曲作家Birdy真名为贾斯敏范登博加尔德(Jasmine Van denBogaerde),她的艺名Birdy更为人所知。这样一个清纯涵雅的英国女孩从小接受家庭的音乐熏陶,家乡的如画美景也同样影响着她的音乐创作,她的歌听起来清幽温婉又打动人心。Birdy目前就读于该市的一所规模较小的公立学校,Priestlands School,一所专攻演奏及表演和视觉艺术的学校。  相似文献   

14.
我常常在想:“何为画艺之道?”人们说“画艺的至境是真、善、美,画艺的指归是‘见迹明心,画以载道’。”……曾经,我以为自己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具有悲壮的忧患意识和叛逆精神.于是热衷于颠覆传统以延伸艺术对精神自由的追求与渴望,对权力、政治与社会的修正与批判,又因为艰难时世、坎坷人生.铸就了执着的品性。数十年的“通灵达意”、“澄心悟道”.  相似文献   

15.
《今日民航》2004,(3):103-103
懿萌(本名马红宇.业界都知道她的英文名字Mary Ma)女士.被评为“2001年度京城十大优秀培训师”称号.近10年的跨国企业管理经验,6年顾问业管理授课经验以及不停止学习的态度也使她拥有了多个教学执照:美国LIFO行为风格授证分析师/讲师.APEC人际风格授证分析师/讲师,美国赫曼全脑优势系统(HBDI)授证分析师.美国领导管理发展中心(LMI)授证教练。在过去的几年中伴着这个荣誉称号,在这个广阔的培训市场与企业诚意合作.致力于和企业一同提升竞争力.在中国形成和完善职业经理阶层.成为现在和未来成功领导人的合作伙伴!懿萌女士.有着资深的培训经验及作为一个讲师/教练的多种角色.在每次培训过程中将复杂的知识和技巧有效的实务经验融合于生动的案例于事于现实的生活.深入浅出.热心细致.婉婉道来的讲课风格.在感动与满足学员需求的同时懿萌女士也在深深地思考.我们还能提供些什么.怎样能做到更好.怎样最大化地满足与符合客户的需求?带着好奇,作者采访了她:  相似文献   

16.
陈雨光 《西南航空》2006,102(7):66-70
没骨画溯于宋并盛于清,是中国画表现语系的一个重要分支,通常多用于表现花卉鸟虫(“没”应读为“mo”,它意指骨线隐没于形体或墨色之中。).“没骨画”给人们留下了几度变法的时空坐标,以“逸”格标称的梁楷,用简约的泼绘开“没骨”的一代先河;以“一洗时习,别开生面”为定评的恽寿平,下笔直逼徐熙,开南田画派,独创没骨花卉。以李魁正为代表的现代没骨工笔画派.走中西合璧之路,打出了“新没骨法”的彩旗。[编按]  相似文献   

17.
《西南航空》2004,(3):82-83
“桑”,这个名字家喻户晚,她始终人以“坚强”的印象,1994年美国长岛友好运动会上,她不幸因脊椎严重挫伤而造成瘫痪,1999年史人。她带着一脸阳光的微笑回来了,以顽强的生命力征服了国人的心,  相似文献   

18.
与荷共梦     
李士军画荷.搁在心里是病,遣入笔端为画。从古至今如季羡林先生《清塘荷韵》中说:中国人没有不爱荷花的.能名以荷传便是幸甚了。宋周敦颐谓荷为君子.元王冕谓之佳人。把莲与梦.荷与性情相连的人就不计其数了。为什么那么多的人爱荷.美是唯一理由。  相似文献   

19.
绵竹市地处四川盆地西北边缘,盛产竹子,其中最为著名的绵竹是造纸的上好材料——用绵竹制出来的纸张被称为“绵纸”,当地地名也因绵竹而得.绵竹木版年画技艺主要分布在绵竹市城区剑南镇和北部的拱星镇、清谨镇、新市镇、孝德镇等地.绵竹龙门山中段与成都平原北部连接,成都自唐以来便是国内雕版印剧的中心,绵竹受其影响,相传在宋代已有木版年画生产.清嘉庆年间,绵竹木版年画进入鼎盛时期,绵竹有年画从业人员九百余人,大小规模不一的作坊三百多户,年画行会也相应建立,名“伏羲会”.绵竹木版年画色彩鲜艳而不褪色,因为所用纸张都要经过复杂的工艺处理:先把纸蒸过,再薄薄地刷上一种用彭县“白泥”、胶矾、糯米调成的浆.另一个关键是颜料,画师们所用多是天然颜料,而且全靠自己调配.绵竹木版年画除了起轮廓作用的一道线版,其余全靠人工彩绘,也因此留下了巨大的绘画创作空间.同一张画版印好轮廓线后,局部着色用笔填画,不同的画工有不同的画风,脸形、神情和服饰的色彩都各有不同,这正是绵竹年画的绝妙之处.  相似文献   

20.
刊首语     
《西南航空》2009,(11):2-2
天高云淡的秋天,清旷辽远的碧空让人开始想念那”遥远的地方”,于是开始计划这个季节的远行。不觉间被飘进耳朵的歌声吸引,“跑马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的云哟,端端溜溜地照在,康定溜溜的城哟,月亮弯弯,康定溜溜的城哟……”在悠扬美妙的歌声中悸动,不禁想要踏上情歌的故乡.去看看她那奇丽的风光、旖旎的风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