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月1 5日,2011年11月8日发射的俄罗斯"火卫一-土壤"星际探测器失控进入地球大气层。据俄罗斯航空航天国防军提供的信息,该事件于莫斯科时间20时45分(格林尼治时间17时45分)发生在太平洋智利惠灵顿岛以西1250公里洋面(约西经92度、南纬49度)上空。美国战略司令部称其于格林尼治时间17时46分(±1分钟)进入大气层,坐标位置在西经87度、南纬46度。偏差未超出  相似文献   

2.
正欧空局和俄罗斯"外空火星"2016项目下的"微量气体轨道器"(TGO)和"斯基亚帕雷利"着陆器10月19日抵达火星,其中前者成功进入一条绕火星运行的大椭圆初始轨道,而后者则坠毁在火星表面上。"微量气体轨道器"的主发动机点火工作了139分钟,使轨道器成功地被火星引力俘获。"斯基亚帕雷利"着陆器于格林尼治时间14时42分(北京时间22时42分)开始进入火星大气层,但来自着陆器的信号却在预定着陆时间将至之时中断。欧空局任务运行部门主管费  相似文献   

3.
印度尼西亚位于北纬6度和南纬11度、东经95度和西经144度的亚洲和澳洲大陆之间,有17508个岛屿,国土总面积为190万平方公里.这些岛屿分布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长6400公里的海域,因此,印尼有"万岛"之国的美名.  相似文献   

4.
《中国航天》2011,(10):46-46
NASA退役的“高层大气研究卫星”(UARS)9月24日凌晨再入地球大气层.但再入的具体时间和地点3天后才宣布确定。NASA在9月2713发布的最后一次情况通报中称.根据范登堡空军基地联合空间作战中心提供的信息.这颗报废卫星于美国东部夏令时当天0时01分再人大气层.再人点为南纬14.1度、东经189.8度的太平洋上空。通报称.在结束富有成果的科学寿命6年后.UARS在再入中解体成碎片.  相似文献   

5.
发射短讯     
<正>俄罗斯发射"角色"光学成像侦察卫星据Nasaspaceflight网2013年6月7日报道,当日格林尼治时间18点37分,在俄罗斯普列谢茨克(Plesetsk)卫星发射场,联盟2-1B(Soyuz 2-1B)火箭成功发射第2颗"角色"(Persona,即宇宙-2486)光学成像侦察卫星。卫星质量6500kg,装有一台直径为1.5m、焦距20m的反射式望远镜,设计寿命7年。  相似文献   

6.
正俄罗斯联盟2-1b/"弗雷盖特"M型运载火箭2017年11月28日在东方航天发射场发射俄"流星"M2-1极轨气象卫星时失败。此次发射还搭载了18颗微小卫星,其中17颗为外星,包括加拿大电信卫星公司低轨宽带星座项目的首颗技术验证卫星。火箭于莫斯科时间8时41分46秒起飞,作为主星的"流星"M2-1原本应在9时32分分离并开始播发遥测信号,但地面却并未  相似文献   

7.
子力 《中国航天》2007,(5):18-19
一直希望到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上“淘金”的印度4月23日终于如愿以偿,在用本国火箭发射作为主有效载荷的外国卫星方面迈出了第一步。格林尼治时间当天10时(当地时间下午3时30分),“极轨卫星运载器”(PSLV)火箭从位于金奈(又译钦奈、清奈,原称马德拉斯)以北80公里的斯里  相似文献   

8.
<正>有着中国"大力神"火箭之称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于9月5日凌晨0时14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地将基于东方红四号卫星平台的鑫诺六号通信广播卫星送入太空。火箭飞行约26分钟后,星箭分离,卫星精准进入近地点高度为213公里、远地点高度为42016公里、轨道倾角为25.2度的地球  相似文献   

9.
美国“龙”飞船国际空间站对接试验简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杰 《中国航天》2012,(8):24-29
美国东部时间2012年5月31日上午11时42分,空间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龙"飞船与国际空间站分离后再入大气层,溅落在距美国加利福尼亚西海岸约900千米的海面并被成功回收。至此,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与空间探索技术公司的"龙"飞船国际空间站(ISS)对接飞行试验结束,任务获得成功。本次飞行试验  相似文献   

10.
我国自行研制生产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6月25日成功地将中国第二颗风云二号气象卫星送入太空预定轨道。这是长征三号火箭的第13次发射和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61次飞行,也是长征系列火箭自1996年10月以来连续第19次发射成功。火箭于晚上7时50分起飞,23分36秒后星箭分离,卫星准确进入近地点高度约204公里、远地点高度约36041公里、倾角27.3度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风云二号采用双向自旋稳定方式,发射质量1372公斤,设计寿命  相似文献   

11.
《中国航天》2009,(3):35-35
分属美国和俄罗斯的两颗卫星于美国东部时间2月10日11时55分(北京时间11日0时55分)在西伯利亚上空约790公里处相撞,所产生的碎片云有可能威胁到在轨航天器的安全。撞击事件是由美国国防部的“空间监视网”观测到的。“空间监视网”随后开始对两团碎片云进行跟踪。  相似文献   

12.
《中国航天》2008,(3):26-27
美国国防部2月20日宣布,从"伊利湖号"导弹巡洋舰上发射的"标准"3型舰对空导弹当天晚间命中了一颗即将坠人地球大气层的失控间谍卫星.导弹从西北太平洋上发射升空,大约是在美国东部标准时间2月20日晚10时26分(北京时间21日上午11点26分)发射的.  相似文献   

13.
《中国航天》2000,(7):6
本刊讯 我国自行研制生产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6月25日成功地将中国第二颗风云二号气象卫星送入太空预定轨道。这是长征三号火箭的第13次发射和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61次飞行,也是长征系列火箭自1996年10月以来连续第19次发射成功。火箭于晚上7时50分起飞,23分36秒后星箭分离,卫星准确进入近地点高度约204公里、远地点高度约36041公里、倾角27.3度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 凤云二号采用双向自旋稳定方式,发射质量1372公斤,设计寿命3年。该星主要用于获取东经45度至165度、南北纬60度范围内的…  相似文献   

14.
小力 《中国航天》2013,(12):29-33
印度“极轨卫星运载器”(PSLV)XL型运载火箭11月5日在斯里哈里科塔岛的萨迪什·达万航天中心成功发射了该国首个火星探测器“火星船”。火箭于当地时间下午2时38分(北京时间下午5时08分)起飞,约45分钟后将探测器送入近地点246.9公里、  相似文献   

15.
美国于东部时间7月14日进行了“国家导弹防御”(NMD)系统的第四次导弹拦截试验。当日晚10时39分(格林尼治时间15日2时19分),从加利福尼亚州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了一枚改进型“民兵”2导弹,作为试验中要拦截的“来袭”导弹。该导弹携带了装有遥感仪器和探测器的模拟弹头。为了验证拦截器  相似文献   

16.
正太空探索技术(SpaceX)公司"载人龙"飞船2020年5月30日由"猎鹰" 9-1.2型火箭从卡纳维拉尔角肯尼迪航天中心39A发射台发射升空,执行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商业载人运输计划下的一次载人验证飞行任务,任务代号"验证" 2。火箭于美国东部时间15时22分45秒(北京时间5月31日03时22分45秒)点火起飞,12min后船箭分离。飞船于美国东  相似文献   

17.
美国航空航天局 (NASA) 6月11日使用德尔它2两级火箭在卡纳维拉尔角发射了采用高技术的新型"伽马射线大区域空间望远镜"(GLAST),从而使天文学家们有机会揭示宇宙伽马射线的奥秘,并更加深入地洞察宇宙及其起源.GLAST 于火箭起飞约75分钟后进入高565公里的轨道.  相似文献   

18.
发射消息     
海射公司10月1日使用天顶3SL火箭在太平洋赤道海域发射了由泛美卫星公司和日本卫星公司共同拥有的银河13/地平线1通信卫星。该卫星装48台转发器,寿命15年,轨道位置为西经127度。其中24台C波段转发器由泛美卫星公司经营,24台Ku波段转发器则由日本公司使用。△印度10月17日在萨迪什·达万航天中心使用“极轨卫星运载器”成功发射了重1360公斤的“资源卫星”1(即“印度遥感卫星”P6)。星上携带有3台观测相机。△俄罗斯联盟号运载火箭10月18日在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了联盟TMA3载人飞船。飞船上乘有美、俄和西班牙宇航员福勒、卡列里和杜克,其…  相似文献   

19.
科明 《中国航天》2000,(5):23-24
3月12日,由美国、俄罗斯、乌克兰和挪威的4家企业合资经营的海上发射公司在太平洋上用天顶3SL型火箭进行了其第3次海上卫星发射,但却未能把所携带的ICO通信卫星送上“天顶”,而是把它送到了大海里。天顶3SL火箭是美国东部标准时间当日上午9时49分从停泊在距圣诞岛370公里的太平洋赤道海域(西经154度)的浮动式海上发射平台上起飞的。倒计时和头几分钟的飞行都很顺利,没有出现什么问题,但在第二级同第三级即将分离之时火箭的飞行状态出现了异常。不过直至射后两小时海射公司官员宣布火箭已丢失的消息时,人们才意识到了这些问题的严…  相似文献   

20.
广 《中国航天》2008,(3):26-27,31
美国国防部2月20日宣布,从“伊利湖号”导弹巡洋舰上发射的“标准”3型舰对空导弹当天晚间命中了一颗即将坠入地球大气层的失控间谍卫星。导弹从西北太平洋上发射升空,大约是在美国东部标准时间2月20日晚10时26分(北京时间21日上午11点26分)发射的。由雷达和卫星组成的一个用于美国导弹防御系统的网络证实,拦截发生在太平洋上空约247公里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