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在1987年财政年度内正酝酿建立一个半独立的“太空站综合计划中心”以参加美国太空站的制造及有关计划。该事业团为此将需要至少几百名工程师和500~600亿日元的预算。太空站综合计划中心将从事研制自由飞行器(即不载人空间实验室)与实施空间商业化。此构想的实现有赖于大幅度增加空间研究的预算(目前每年空间预算限定在1200亿日元)。  相似文献   

2.
由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研制并决定在轨道上与美国空间站对接的日本空间舱,是一个为广大用户提供各种实验用的组装式多用途实验室,广大用户将利用其微重力、高真空、高洁净环境进行材料实验、生命科学实验、地球观测、天体观测和理工实验等。它由加压舱、外部舱、气闸、机械手、后勤舱等组成。原计划JEM将于1994年发射并完成在轨组装等任务,由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以及美国空间站研制计划没能按期进行,使整个开发计划推迟,因此美国、ESA、日本等国经过协调,确定空间站的组成部件  相似文献   

3.
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制定了空间平台计划,其中共轨平台计划(ATP)已于1987财政年度开始了概念设计,大约要花费8年时间,即1995年发射入轨。这个带有大型双翼太阳电池板、大型辐射器、智能机械手、大型天线的共轨平台(见图)和当前正在加紧研制的大型技术试验卫星ETS-V、日本空间舱(JEM)的开发将对日本空间开发工作产生重大推进作用。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通过共轨平台的开发,将  相似文献   

4.
据日刊《东芝评论》1987年第8期报导,东芝公司为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研制出了日本实验舱用的长寿命、高可靠性(设计寿命为10年)的舱外机械手。这种高智能机械手将用来完成计划于1994年度分两次发射的日本实验舱的外部舱和补给舱的组装、支援加压舱内搭乘科学家完成各种科学实验、交换试验装置和试样等任务。日本东芝公司在研究该机械手的过程巾,吸收了产业机器人、智能机器人以及航天飞机机器人的开发经验,充分考虑了在微重力环境下的各种特殊要求,在具有多年机器人生产经验的小向工厂制造。  相似文献   

5.
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与美国航宇局就日本的首次空间实验室材料处理实验事宜签订了合同,实验日期始于1988年1月。届时,日本宇航员将在空间实验室中进行大约三十  相似文献   

6.
日本科技厅最近确立一项政策,为使21世纪日本有人宇宙活动的基础研究工作形成中心,并为具体实施太空站综合计划,决定在宇宙开发事业团筑波宇宙中心建立中心研究所。该研究所的总的战略目标是,集中宇宙开发事业团的总力量,网络民间企业、大学、国立试验研究机构等的人才,培养宇宙实验开发领域的技术开发和综合性人才。当前的方针是,参与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计  相似文献   

7.
经过长时间的研讨和论证,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已正式确定在它所研制的、将于1996年与美国空间站对接的日本空间舱(JEM)上采用三项专家系统,即仪器故障诊断、支援生成计划和提供实验方法通知书的专家系统。在整个的调研阶段宇宙开发事业团提供了1亿多日元的经费。现在已选定三菱电机、富士通和日本电气等公司为这三种专家系统样机的研制单位,但最后究竟由哪家公司具体负责飞行样机的研制尚没有最后定论。不过自1988年起宇宙开发事业团就会同具体试制单位对样机进行试运行实验,确认功能、性能和可靠性,完备接口,为确定飞行样机指标  相似文献   

8.
尽管对1985年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日本空间研究所、航空宇宙实验室的空间预算作过报道,但其它省厅及承担空间活动的预算,只了解前面三个空间机构仍难以知其日本空间预算概貌。现我们再把各省厅  相似文献   

9.
为了更好地开发太空资源,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等单位最近联合确定了一项新的微重力材料加工实验计划,该计划得到了日本宇宙开发委员会的批准。它包括以下内容: 1.利用MASER进行材料加工实验在1989年瑞典发射的小型火箭MASER上搭载一部实验设备,进行材料加工实验。这一实验计划由日本航空宇宙工业会负责实施。 2.IML(第一次国际微重力实验计划) 这是由美国的NASA、欧洲的ESA和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共同参加的国际合作开发计划。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具体负责这一计划的实施。 3.FMPT(第一次空间材料实验)  相似文献   

10.
日本已明确了在太空站上采用空间操作器。科技厅所属的电子所研制出了操作器需要的驱动系统。它是大型空间操作器的一个关键性组件。驱动系统安装在长10米的机器人臂上,能在真空失重环境下自如运动。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从1985年起同该系统集成装置单位初步设计了空间操作器。日立、日本电气和三菱电气公司也参加这研制工作。日立负责臂端手部分;日本电气公司生产控制计算机;三菱电气公司研制视力可  相似文献   

11.
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NASDA),根据美航宇局(NASA)提出的空间站各部分的预备设计审查(增量的PDR),明确了空间站日本舱(JEM)的概要。其增压舱内径和外部舱的一部分结构和原方案不同,过去未定的补给舱暴露区的安装位置明确定在外部舱顶  相似文献   

12.
日本为参加美国空间站的对接活动,进行了很多空间技术准备工作。现简单介绍几种。远距离操作器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正在为与美国空间站对接的日本实验舱进行初步设计工作,同时在研制实验舱用的远距离操作器。它是该舱分系统之一,用于操作日本实验舱内的实  相似文献   

13.
从空间时代开始的国际地球物理年(IGY)历经35年,迎来了1992年国际空间年(ISY),正值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500周年之际,联合国发起开展以此为中心内容的国际空间活动。欧美日本都安排了今年的空间活动,以示响应。现将日本各省厅及宇宙开发事业团为中心,积极开展国际空间年活动内容简介如下: 1.召开关于地球资源开发与环境管理空间技术联合国区域研讨会; 2.建立空间科学和技术教育区域中心; 3.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办展览会,由日本空间科学研究所和宇宙开发事业团主办; 4.征集国内空间活动为内容的文章。  相似文献   

14.
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从今年夏到秋季将试制成美国空间站中的日本空间舱结合机构及构造系统组件。在1985~1986已为此投资18亿日元。预设计的日本空间舱有35项需要预先研制,例如:1.结合机构,加压部分与暴露部分结合组件(川崎重工业);2.构造系统,加压部分缓冲器(三菱重工业)、联接器和结合环等组件(日产自动车);3.电力交换装置,直流/交流变换器、电缆等(三菱电机);  相似文献   

15.
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NASDA)和航空空间实验室(NAL)透露说,“它们计划发展自己的可复用型带翼空间飞行器”。这项计划是在向日本宇宙活动委员会(SAC)递交的一份“审查一九八六财年日本空间事业开发计划”的报告中提出的。宇宙活动委员会将同政府其它有关部门共同研究这项计划,并在今年八月做出是否把这项计划纳入一九八六财年预算申请的正式决定。  相似文献   

16.
日本空间开发活动的最高裁决机构——空间活动委员会8月8日宣布了初步制定的1988年1月日本一名有效载荷专家参加美国航天飞机飞行所要进行的空间实验项目。这些项目是由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特设的预选实验项目委员会从1979年6月就开始研究后才提请空间活动委员会批准的。  相似文献   

17.
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文部省宇宙科学研究所和通产省研制的一种重量轻,耗资低、功能齐全、不载人、可重复使用的实验、观测两用小型空间自由飞行器(SFU)将于1993年春用H-Ⅱ火箭发射。在这个自由飞行器上将进行二维展开、电推进、高压太阳电池阵、等离子体、生物和材料试验、氙冷却红外望远镜观测实验、红外天文观测卫星高精度定向、卫星回收实验、药品以及合金材料实验、日本空间舱部分外部舱模型性能鉴定实验等,这些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但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实验,即进行自主制导控制、发射、交会/回收实验,这对日本  相似文献   

18.
王存恩 《国际太空》1991,(10):23-24
为落实1990年日本新宇宙开发大纲中提出的。加速空间环境利用”和“开展载人活动”的决定,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正在推进其载人服务平台计划。它作为小型空间基地,采用日本空间舱(JEM)和各种平台研制过程中的经验,采用模块化设计,并使各模块轨道替换单元(ORU)化。就整个计划而言,分两步:第一步,建成一种以服务为主的小型空间站,可为共轨平台提供更换ORU和加注燃料等服务;第二步,建成一种以服务和空间实验为主的空间站。表内为该载人服务平台计划概要。  相似文献   

19.
1984年8月31日,日本宇宙开发委员会公布1985年日本空间活动与经费。总额为1090亿日元,与去年相比略有增加(1984年日本空间总经费为1074亿日元)。其中,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1985年经费为889亿日元,占总经费的百分之八十二左右。日本1985年空间活动与各省厅经费分配概况如下。  相似文献   

20.
[据美国《航空周刊与空间技术》1979年4月9日报道] 日本宇宙开发委员会已修订了宇宙开发事业团和东京大学制订的近期空间发射时间表,并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一些新的飞行项目。它们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