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航空模线晒相手册》是我国航空模线晒相技术的第一部汇总资料,反映了晒相技术及共有关工艺的最新科技成果。它与部标准《模线晒相》配套使用。《手册》理论与实践兼顾,具有专用性、实用性和方便性的特点。它包括三篇十六章六个附录。第一篇航空模线晒相,包括模线晒  相似文献   

2.
为了庆况航空工业创建四十周年,六三一研究所“九一”学术年会于四月底召开。会议共收到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科学与工程计算以及科研生产管理等方面的论文和学术报告八十多篇,参加撰写的科技人员达一百多人次。年会就当今世界计算机科学发展方向问题进行了研讨,特邀代表西北大学副校长郝克刚教授作了《软件0—0方法热》学术报告;著名计算机专家西北工业大学康继昌教授作了《神经网络计算机发展概况》的学术报告;六三一所所长、研究员高工周耀荣同志作了《并行处理技术》的报告。此次学术年会交流的论文既反映了我所“七五”科研成果和科技水平,  相似文献   

3.
<正>2015年10月21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召开了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会,会上发布了《2015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数据。《航空材料学报》2014年的影响因子为0.641,在航空航天科学技术类34种期刊中名列第5,其综合评价名列第5。作为"中国精品科技期刊",《航空材料学报》在过去五年发表的论文中有7篇入选"领跑者5000中国精  相似文献   

4.
1983年9月我部在广西南宁召开了贯彻新国标《公差与配合》技术座谈会。参加这次座谈会的有24个厂、所共33名代表。会上宣读了有关贯彻工作的总结性论文8篇,技术专题论文10篇。与会代表对贯彻新国标的客观条件,改  相似文献   

5.
第十四届全国直升机年会于1998年11月13日至16日在珠海市召开,到会代表来自全国34个单位,共76人。本届年会的主题是“开展直升机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有62篇论文收入论文集,大会报告5篇,分组报告35篇。这些论文有的是最新研究成果的总结,  相似文献   

6.
《江苏航空》2007,(1):24-24
为了鼓励广大会员和科技工作者踊跃向《江苏航空》投稿,丰富稿源,不断提高刊物质量,经《江苏航空》编委会部分委员、编辑部和有关专家对《江苏航空》2005年度论文进行认真评审。共评出14篇优秀论文,现将结果公布如下:高红星、彭瑛、刘伟、阮仲皋、刘启新、蔚建明、刘强、张建国  相似文献   

7.
中国航空学会第三次直升机年会于1987年11月17日至21日在广东省珠海市民航机场招待所召开。出席这次会议的有来自部队、民航、工厂、科研所、大专院校及上级领导机关等32个单位共86名代表。参加这次会议的代表有多年从事直升机研究工作的专家,教授和中年知识分子以及民航和空,海军中具有丰富的飞行实践经验的飞行人员。这次年会是全国直升机界包括使用、研究、生产和教学各方面人士的学术盛会.会上学术交流以“直升机的使用技术”为主题。会议交流论文共62篇,其中大会报告5篇,分组报告29篇,书面交流28篇。这些论文中既有理论研究成果,又有飞行、维护或使用  相似文献   

8.
《推进技术》1985,6(6):85-86
《推进技术》编辑委员会于今年六月十二日到十四日在北京航天部招待所召开了扩大会议。参加会议的共26人,因事、因病请假3人。会议由臧令千同志主持。刘兴洲同志作了报告。 十二日上午,由《推进技术》编辑部副主编邵新荣同志作80年7月至84年12月的工作小结。共分三个部分:1.概况:介绍了创刊以来《推进技术》的发展情况。由最初的油印内部资料发展为航天部第三情报网的网刊。继而发展为可以在国内公开发行的国家一类刊物。2.读  相似文献   

9.
中国航空学会第三届全国直升机年会于1987年11月16日~21日在广东珠海召开。会议代表来自空军、海军、民航及航空工业部系统所属厂、所、院校及使用部门共32个单位71人。会议收到论文61篇,大会报告5篇,分组报告29篇,会议出版了精装文集一册。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关于直升机的使用问题,会上民航广州直升机公司叶观维报告了直升机在我国民  相似文献   

10.
《航空港》2011,(7):12-17
由中国画报协会、《中华魂》杂志社主办的《战地黄花今朝分外香——纪念建党90周年革命纪念地新貌大型专题摄影展》于6月15日~21日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办。本次展览是在建党90周年之际向党献上的一份礼物。展览共分32个专题,包括415幅图片,32篇综合文字,共90块展板。整个展览给观众的突出印象是主体鲜明,主线清晰,内容丰富,风  相似文献   

11.
第七届国际断裂会议(ICF7)于1989年3月20~24日在美国休斯敦举行。来自世界30多个国家的50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我国代表14人。会上发表各类文章460多篇,其中大会报告25篇。会议论文集(初版)分五卷,共收入论文359篇。在五天的会议中组织了8场大会报告和64场分组报告。会议的内容涉及到以下14个方面:脆性断裂,韧性断裂,动态断  相似文献   

12.
1986年12月15日至21日在广州召开了第四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交流会,有275人参加,其中有高级职称的116人、香港学者2人、研究生25人、旁听20多人,来自全国91个单位。 这次会议共收到论文350篇,录用214篇,收入《第四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上、下册)的有208篇。会议分五个小组,就  相似文献   

13.
由航天工业部焊接技术交流站举办的《超高强钢焊接技术交流会》于十一月22日至25日在北京召开。北京、上海、哈尔滨、沈阳以及内地等单位共44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共宣读了十多篇技术论文。论文涉及到406、D6AC、  相似文献   

14.
中国航空学会飞行力学及飞行试验专业委员会于1987年3月29日~4月4日在浙江镇海召开了飞行力学和飞行试验研究综合学术交流会。代表来自航空工业部、航天工业部、空军、海军及国防科工委等部门的院校、工厂研究机构在28个单位共89名,收到论文89篇,会议上交流了73篇,其中大会报告3篇,分组交流59篇,书面交流11篇。内容涉  相似文献   

15.
航天部第十三情报网“6131”会议于1986年6月27日至7月1日在京召开。参加会议的单位有39个,代表63名。会议由十三情报网副网长王孟平同志致开幕词,三院三部曹柏帧主任和十三情报网网长703所杨铭本副所长为开好这次会议作了重要讲话。会议特邀703所周万盛总工程师和三部朱绪宝工程师分别作了重要的技术报告,受到与会代表的欢迎。 会议共收到二十六篇报告,九篇在大会上  相似文献   

16.
1985年12月27日中国航空学会在北京召开常务理事会议。季文美理事长主持了会议。由秘书长王南寿同志报告了1985年学会工作总结和1986年的工作计划。1985年航空学会举行了58次学术会议,交流的论文达3000篇以上;《航空学报》已由季刊改为双月刊,并且试办了两期《航空学报增刊(航空工程)》,受到读者的欢迎;科普与教  相似文献   

17.
去年,我写过一篇《直升机和“直升飞机”》(1982.5《航空知识》),谈了直升机和“直升飞机”这两个航空名词的历史和发展,还说明这两个词儿并不相等,前者是正确的,而后者是错误的。现在这篇《飞机和“直升飞机”》可以说是前一篇的姐妹篇或续篇。  相似文献   

18.
《推进技术》1983,4(3):63-64
航天工业部第三科技情报网于一九八三年四月一日至十日在昆明市云南七机局协作站召开了第四届技术情报交流会。出席这次大会的有航天部预研局的代表薛彤同志,云南七机局潘英圣局长、王世荣付局长,707情报所张典耀付所长,正、付网长单位的领导和厂、所、院校等,共56个单位,105名代表。大会共收到报告82篇,其中选取口头交流46篇,书面交流26篇。  相似文献   

19.
大概是在1980年或1981年,我写了几十篇有关航空的短文,每篇有500字左右,总名为“航空杂谈”。我把篇名目录寄给《航空知识》编辑部。他们只选用了4篇:吴有如的《名胜画集》。黑旋风飞上天,长翅膀的人及《推背图》和航空,合为一篇《航空杂谈》发表在1981年9月的《航空知识》上。 1982年春,有十多位航空史研究者和爱好者,想组织一个航空史学会并出版会刊。后来,学会组织不成,会刊自然也出不成。不过我还想自办一个航空史刊物。这个刊物就在1002教研室主任黄尧民同志的支持下,在1983年办起来了。由黄提名为  相似文献   

20.
<正>2014年12月25日,国航成都维修基地在2014年度民航四川辖区机务维修系统安全文化建设的主题活动——"空客系列飞机传感器故障工程技术交流活动"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在该基地副总经理张军的指导下,该基地在论文评选环节共选送19篇论文,其中《传感器在位静态与动态检测概念在空客飞机维护中的应用》获得一等奖,《论飞机传感器故障的高效排故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