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卫星星座应用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以低地轨道小卫星星座为研究对象,讨论了星座覆盖性能分析方法,对各种覆盖性能指标进行了分析评价;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星座设计的一般准则及优化方法,并针对某一类型任务对两轨道面和三轨道面星座进行了优化设计,阐述了星座优化设计的关键以及不同轨道面数目下星座优化的潜力和特点。  相似文献   

2.
区域观察小卫星星座重构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小红  冯书兴 《宇航学报》2003,24(2):168-172
在对地观测任务中,经过优化设计的卫星星座通常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但是,当星座中某颗卫星失效或地面需求发生变化时,就需要进行星座重构,以恢复或增强对部分地区的观察能力。提出了小卫星区域观察组网的方法,重点探讨了在应急情况下区域观察小卫星星座的重构问题,研究了节省能量的卫星轨道机动方法,特别提出了保持轨道属性和星座基本构形的预置量机动方法,分析了应急机动星座重构的几种情况,给出了每种情况的星座重构策略。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星座轨道要素的基础上,研究了用改进非劣分层遗传算法(NSGA—Ⅱ)对中轨道(MEO)卫星的区域通信卫星近地点幅角、升交点赤经和平近点角等星座参数进行优化的方法,并对有5颗椭圆中轨卫星的星座进行了优化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星座不仅能在我国领土范围内提供实时通信服务,而且具有一定的全球覆盖能力。  相似文献   

4.
形成三星星座的小推力变轨的时间最短控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研究和发展星座技术中,星座的发射是一项关键技术。本文针对形成三星星座,利用最优控制中的极小值原理,解算了用恒值、连接工作、牛顿级小推力变轨的时间最短控制问题。文中建立了最优小推力变轨的数学模型,求得了最优变轨的解析解,并通过牛顿下山法求解了三星星座变轨的小推力工作最优时间、最优方向和最优变轨轨迹。最后对星座变轨小推力最优控制工程实现的途径进行了探讨。为工程应用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阐述在中低轨道卫星星座全球通讯网络中应用的激光星间链路与在中继星间应用的激光星间链路相比,所具有的明显的优势。同时给出了应用于小卫星上的小光学用户终端的基本组成,并指出了当前在中低轨道卫星星座激光星间链路研究中所应当进行的主要研究方面。  相似文献   

6.
具有星间链路的星座相位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艳  张育林 《宇航学报》2004,25(6):669-672,689
通过分析星座空间构形的变化规律,综合考虑星座空间构形对地面覆盖特性、星间链路、空间测量精度以及工作性能的影响,利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对星座相位进行优化设计。通过对全球覆盖星座进行仿真,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玫瑰星座的优化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鹤峰  任萱 《宇航学报》1999,20(4):77-82
玫瑰星座是一种均匀分布的星座,常用于全球连续覆盖。本文对玫瑰星座的基本理论进行了论述,提出了玫瑰星座用于实现全球一重连续覆盖时的优化方法。用本文提出的方法对卫星总数多达300的玫瑰星座进行了优化计算并给出了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8.
张艳  张育林 《宇航学报》2005,26(10):30-34
随着星座逐渐向多功能、大型化方向发展,异构星座成为研究的热点。为了解决卫星数目较多,地面设备进行定位和测控难度较大的问题,研究了基于星间测量的异构星座的自主导航方法,该方法充分利用星座中卫星的相对运动规律构成的约束条件,利用有条件的参数加权平差方法,解决星间测距网的基准秩亏问题,并针对异构星座中卫星的位置分布和初始精度的不同,进行分组观测,采用分组平差方法进行定位解算。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的降低定位解算的时间,并通过合理的约束,提高定位的精度。  相似文献   

9.
星座覆盖性能数值仿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徐敏  程凤舟  陈士橹 《宇航学报》2000,21(Z1):11-17
星座对地覆盖性能要求是进行星座设计的主要依据。根据视函数法和地心法,建立了星座覆盖性能评定的数值仿真方法。以GPS为例,对其覆盖性能指标进行了仿真。给出了GPS星座的视函数图,累积出覆盖统计特性,并且评价了覆盖质量。另外对GPS星座的相位以及降级情况(一颗或几颗卫星损坏)下的覆盖质量进行了分析。最后对两种方法的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本文所建立的数值仿真方法对星座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国外卫星星座自主运行技术发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国外卫星星座自主运行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情况,重点介绍了导航星座、移动通信星座和区域覆盖星座的自主导航和自主轨道控制技术的发展现状,并对实现星座自主控制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这为我国发展星座自主控制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飞机等交通工具内的用户提供基于卫星的不间断IP连接,并在卫星星座网络内实现IP路由选择功能,是未来LEO卫星星座通信网络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提出了基于移动式网络技术的LEO卫星星座通信网络体系结构,实现了卫星星座通信网络中的IP路由选择功能,并降低了对地面网路的依赖,实现了对用户段网络随时随地的连接支持。在对卫星星座通信网络中的星地切换模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移动路由器的快速星地切换和认证方法。通过NS2仿真试验,给出了新型LEO卫星星座通信网络的传输延迟特性以及快速切换方法的仿真试验结果。仿真试验表明,提出的网络结构是满足未来卫星星座发展需求的,星地间的切换是低时延的。  相似文献   

12.
于小红 《航天控制》2003,21(1):53-58
明确了卫星综合组网和区域组网的概念 ,研究在对地观测卫星区域组网中卫星网的综合设计原则 ,提出确定区域组网中卫星轨道平面与卫星数量的一般方法 ,初步建立卫星网性能分析的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  相似文献   

13.
在卫星定位导航系统的定位算法研究过程中,导航卫星星座中各卫星的运动参数,包括位置和速度参数,是进行研究的基础。因此在这一过程中,必须根据需要生成仿真卫星运动参数。针对定位卫星星座的特点,推导了适用于进行算法研究的导航卫星运动参数的仿真公式。在此基础上,依据卫星定位用户工作的方式特点,给出了一种判断用户机可视卫星的公式。作为算例,最后给出了以GPS参数为基础的导航卫星星座运动参数的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14.
星座设计中的安全性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避免星座中卫星之间发生碰撞是星座安全性设计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给出了预测星座中卫星发生碰撞的一种方法,提出保证星座安全性需要考虑的三个问题并研究了如何避免星座中工作卫星、备份卫星和寿命终止卫星与工作卫星发生碰撞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小卫星和通信卫星星座技术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闻新  刘恒军 《上海航天》2001,18(6):9-14
介绍了小卫星的发展情况和特点 ,给出了小卫星星座的概念和星座的主要设计参数 ,指出了编队飞行和组网技术在应用方面面临的挑战。然后分析了最新发展的通信卫星星座技术和星座卫星通信系统的设计原则 ,对中、低轨道星座系统进行了综合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若干低轨道星座组网方案。最后指出了小卫星组网的若干关键技术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卫星星座的相对几何和区域覆盖重复周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力  申敬松  胡松杰 《宇航学报》2003,24(3):278-281
研究了在设计δ星座或者由几个δ星座的某些卫星构成的星座时经常需要考虑的三个问题:任意两颗卫星是否在同一条星下点轨迹上,同一条星下点轨迹上的卫星通过某一区域的相对顺序和星座对某特定区域或地点覆盖重复周期的计算。首先对δ星座中卫星之间的相对几何关系做了详细的分析,给出了第一个问题的判断准则,并进一步导出了位于同一条星下点轨迹上的卫星通过某一指定地区的相对顺序以及相应的时间间隔的计算方法。在解决前两个问题的基础上,针对由一个或几个δ星座(或子星座)构成的设计星座,给出了计算其区域覆盖重复周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一种基于球面剖分的星座性能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晓宇  戴光明  陈良  宋志明  王茂才 《宇航学报》2016,37(10):1246-1254
在卫星星座优化设计与性能分析过程中,根据球面Delaunay三角网和Voronoi图的特性,首先研究了任意状态下星座空间几何构形划分方法,定义了卫星所属覆盖区域。然后,通过分析卫星星座和地面目标区域之间的几何关系,提出了星座对任意类型地面目标的最小观测仰角和平均观测仰角的确定性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基于星座空间几何构形划分的卫星系统网络的时变特性,提出了星间通信链路快速建立方法。最后,以铱星系统为例,分析了该系统的对地覆盖能力和星间链路通信能力。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可以准确、快速的评估卫星系统应用效能,同时能够为星座优化设计人员提供必要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analyzes an example of a three-dimensional constellation of debris removal satellites and proposes an effective constellation using a delta-V analysis that discusses the advisability of rendezvousing satellites with space debris. Lambert?s Equation was used to establish a means of analysis to construct a constellation of debris removal satellites, which has a limit of delta-V injection by evaluating the amount of space debris that can be rendezvoused by a certain number of removal satellite. Consequently, we determine a constellation of up to 38 removal satellites for debris removal, where the number of space debris rendezvoused by a single removal satellite is not more than 25, removing up to 584 pieces of debris total. Even if we prepare 38 removal satellites in their respective orbits, it is impossible to remove all of the space debris. Although many removal satellites, over 100 for example, can remove most of the space debris, this method is economically disproportionate. However, we can also see the removal satellites are distributed nearly evenly. Accordingly, we propose a practical two-stage strategy. The first stage is to implement emergent debris removal with the 38 removal satellites. When we find a very high probability of collision between a working satellite and space debris, one of the removal satellites in the constellation previously constructed in orbit initiates a maneuver of emergent debris removal. The second stage is a long-term space debris removal strategy to suppress the increase of space debris derived from collisions among the pieces of space debris. The constellation analyzed in this paper, which consists of the first 38 removal satellites, can remove half of the over 1000 dangerous space debris among others, and then the constellation increases the number of the following removal satellites in steps. At any rate, an adequate orbital configuration and constellation form is very important for both space debris removal and economic efficiency. Though the size of constellation of debris removal satellites would be small originally, such a constellation of satellites should be one of the initial constellations of removal satellites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the future orbital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