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激光测量大直径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型工件内外径测量点的瞄准和定位是大直径测量中的一个关键技术,也是国内外未能很好解决的测量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激光光线瞄准大型工件内外径测量点的新方法和使用双频激光干涉仪测量大直径的原理。该方法利用激光准直仪出射的高稳定光线,经单个测量头中的五角棱镜反射后,先后瞄准吸附在被测工件直径两端点上的两个磁性定位块上的光电接收器,使用双频激光干涉仪直接测量出这两个光电接收器中心之间的距离,通过简单的几何计算得到被测直径大小。还对系统的测量误差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给出了1000mm量块和Φ500mm直径对比的实验结果。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测量系统的相对测量误差小于5×10 ̄(-6)。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经过改造后的柯氏干涉仪用于一等量块的检定。从激光干涉仪直接测量量块长度的原理出发,通过对干涉条纹的整数部分N、小数部分ε以及修正量C的确定,计算出量块长度。改造中结合激光干涉技术、图像采集判读等技术,提高了量块测量准确度,解决了一等量块长度测量问题。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小角度正弦激光干涉仪的有关特性,叙述了这种方法的测量原理,计算了几种因素对测量准确度的影响,指出提高测量准确度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4.
光在金属表面反射时的位相跃变值与入射光波波长和金属本身的光学特性有关。在用绝对光波干涉法测量量块长度时,必须解决光在量块表面反射时的位相跃变问题。对光在金属表面反射时的位相跃变问题进行了定量分析,推导出了位相跃变值的数学关系式,计算出了几种金属的实际位相跃变值,对量块等零件的光学精密测量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精密离心机半径值动态测试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精密离心机半径值动态测试系统采用量块法测量其静态半径值,与动态下利用线位移传感器组件测量其微位移量之和的方法相比较,其工作半径值测量的相对误差达3.3×10 ̄(-6)。对静态半径测量所采用的量块法及动态下采用线位移传感器组件测量补偿量的原理、方法、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进行了详细论述。此法可推广应用到其他类似的大量程动态测试系统中。  相似文献   

6.
数字和模拟正弦机是检验随动系统性能指标的专用测试设备。介绍了数字和模拟正弦机校准装置的研制过程。该装置是一套便携式校准装置,可以对数字和模拟两种原理不同的正弦机进行现场校准。  相似文献   

7.
电弧加热发动机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一种低功率电弧加热发动机系统的实验研究。该系统包括电源,点火系统,推进剂供给系统,发动机本体和一些测量设备。用氮和氩对不同的喷口喉道直径(0.6mm~1mm),不同的质量流率(20mg/s~100mg/s),不同的电源电压(80V~150V)进行了性能研究。所有试验都是在直径为1m,长为1.6m的真空室内进行的  相似文献   

8.
研究着陆器与月壤的相互作用对着陆稳定性、安全性和着陆机构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建立了具有角度的着陆器足垫冲击月壤的动态作用力学模型,并通过离散单元法分析了足垫在0°、8°、15°和22°冲击角度和1 m/s、2 m/s和4 m/s冲击速度下月壤的动态变化情况,得出了在冲击速度4 m/s、冲击角度为0°时,冲击力最大为5 080.6 N;在竖向位移相同的情况下,冲击角度越大冲击力越小。另外,足垫冲击月壤角度越大对月壤的压实作用越小,其中22°时,前后孔隙率变化为26.5%。冲击角度一定时,速度越大对月壤的压实较滞后,而压实程度较大,冲击速度为4 m/s时,前后孔隙率变化为78.1%。研究结果对着陆机构设计和着陆控制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量块计量保证方案(MAP)是美国NIST近年来推行的一种科学的量值传递方法。它打破了传统的量值传递方法,采用l检验和F检验对量值传递过程进行控制,并通过数据反馈对参加试验室进行综合考核,以确保量值传递的质量。介绍了在我国推广应用量块计量保证方案的实施情况,并进行了技术分析。  相似文献   

10.
正弦压力校准常用比较法,通过比较标准压力传感器与被校压力传感器在同一正弦压力源中的响应完成被校传感器的幅值校准。对正弦压力信号幅值的测量算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控制采样频率为标准激励信号频率整数倍的算法,可实现幅值的无差运算,理论推导和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能有效提高单频校准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1.
扩频ALOHA与时间扩展ALOHA都是新的随机多址协义,虽然应用于不同的通信系统和定位系统,但它们有良好的同一性,本文从理论上对它们的同一性问题进行了论证,得到了比较好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投影栅和相位法视觉检测系统,该系统由投射器将具有正弦分布的条纹投射到被测物体表面,利用不同方位投射条纹的相位来确定双目立体视觉中的对应匹配点。文中对该视觉检测系统进行了标定,建立了双目视觉传感器的三维测量数学模型,标定结果的平均误差为0.039 6mm,均方差为0.023 1mm,角度相对误差为0.2%。最后不仅给出了V型体表面测量的结果,角度相对误差为0.22%,同时还给出了V型体的三维重建图。  相似文献   

13.
介绍体积仅为30mm×30mm×40mm,重量仅为50g,适用于宇航系统的新型高稳定、高可靠频率源的研制情况。给出各项技术指标的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14.
在长度测量仪器中,原理误差多娄得由机构的非线性传动特性与要求的线性化刻度特性不一致而产生的。正弦机构由于其结构简单,在测量仪器中广为应用。讨论了利用最小二乘法原理确定正弦机构摆杆的工作长度,从而减小机构的原理误差。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所使用的检定100mm以下一等量块的仪器,大多是东德蔡司厂生产的柯氏干涉仪,按照JJG146—76《尺寸至100mm一等量块检定规程》的要求,使用柯氏干涉仪检定一等量块时,要读取四种光波干涉条纹相对差值的数据及温度、气压等数据,根据这些数据来查五个不同的表,进行七个公式运算,还要根据部分中间运算结果并借助一个专用计算尺得到修正量C_1,最后才能得到检定结果。鉴于这套数据处理方式繁杂,计算时间长,读数、计算错误不易查找,我们用BASIC语言编制了一套程序,借助APPLEⅡ微机来进行数据处理,从而解决了人工数据处理的种种弊端。由于柯氏干涉仪是以能够实现小数重合法原理而设计  相似文献   

16.
在激光测角干涉仪中,由于角度棱镜安置的方位不同,将导致该仪器角度测量范围的变化。分析了角度棱镜的方向和位置对角度测量范围的影响,比较了不同方案的优劣,并给出了结论。  相似文献   

17.
针对工业摄影测量基准尺在实际工程中实测值与标定值互差较大、比例缩放不准确等问题,以RRT为研究对象,推导出了基准长度误差模型。从RRT圆度、中心定位稳健性、基准尺长度标定一致性以及标准长度测量等方面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研究发现,模切覆膜型RRT圆度和中心定位稳健性远高于其它类型的RRT。模切覆膜型RRT基准尺长度标定间的重复性为1μm,优于印刷型RRT基准尺长度标定的重复性。采用模切覆膜型RRT基准尺对标准长度的测量误差较印刷型RRT基准尺小约33%。选择模切覆膜型RRT作为基准尺的基准靶点对于提高工业摄影测量系统的测量精度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现有研究主要是关于频率分集阵列(FDA)基于阵元发射窄带条件下单载频信号的假设而展开的,缺乏对线性调频(LFM)信号是否适用于FDA问题的研究。考虑到基于模糊函数的优化是雷达波形设计的重要手段,在建立FDA数据模型的基础上,建立线阵发射、单天线接收模型下的FDA负型模糊函数,系统分析其主要特性。在此基础上,仿真分析了基于矩形脉冲、线性调频信号以及采用不同非线性频控函数的FDA负型模糊函数特性,对比了采用不同非线性频控函数的FDA的目标距离-角度二维联合估计性能。仿真结果在验证FDA模糊函数建立正确性的同时,得出采用正弦频控函数的FDA性能最优的结论。从而为基于模糊函数的复杂信号FDA波形设计以及基于FDA方向图解耦技术的发射波形设计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9.
月球探测器着陆过程中着陆器足垫首先与月壤接触,因此,足垫的动力响应直接关系到探测设备的安全着陆及后续工作的实施。采用试验和离散元数值模拟的方法,以锥形物体代替实际足垫,对冲击模拟月壤过程中锥形物体的锥角和冲击速度及质量的影响进行详细研究。离散元模拟获得的结果与试验结果一致。研究结果表明,冲击速度和质量决定了锥形物体与模拟月壤颗粒之间的动量转移,对冲击过程有很大的影响;当采用不同锥角的锥形物体冲击时,由于锥形物体与颗粒介质接触面积的影响,随着锥角的增大其冲击深度和冲击时间均减小,而锥形物体受到的冲击力峰值逐渐增大。此外,对冲击过程中颗粒的速度矢量进行讨论,从细观角度对颗粒介质在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动力特性及颗粒间的相互作用进行探讨。以上结果对航天着陆器的着陆过程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且对利用特种设备在月球表面进行贯入探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基于多重相关法的微弱正弦信号检测理论,并提出了一种新的正弦信号初相检测新方法。通过对原始信号进行多重自相关运算得到信噪比高,初相为零的参考信号,对参考信号和原始信号做互相关运算和自相关运算,通过解析求解即可提取原始正弦信号的初相信息,不需要知道原始正弦信号频率及幅度,尤其适合低信噪比下未知频率的正弦信号的初相估计,算法简单,准确度可以满足工程要求,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