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6 毫秒
1.
小型对地观测卫星针对经费紧张、遥感应用迅速扩大的形势,以现代科技为基础,利用新的设计思想和新的技术手段,实现低费用、高效率、大众化的空间技术开发与应用模式,使用户能够通过简便、廉价、快速的方式利用卫星获得有关资源、环境、灾害甚至于军事活动的信息,因而受到普遍欢迎,成为目前小卫星发展中新的热点。目前小型遥感卫星发展的两个重要趋向是:()许多中小国家将发展小型遥感卫星作为起点,进而推动国家卫星遥感和应用的发展,例如韩国、南非、巴基斯坦、智利、泰国等;(2)美国等空间大国集中力量发展高性能小型遥感卫星…  相似文献   

2.
2016年8月31日,中国小卫星技术与标准化论坛在京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航天技术及应用标准化协会(筹)主办,中国航天标准化与产品保证研究院承办。本次论坛以“标准引领小卫星产业健康发展”为主题,旨在推动我国小卫星技术及应用的发展,鼓励创新思维,活跃学术气氛,加强标准化在小卫星设计、制造与应用领域的引领及带领作用,推动小卫星产业自主化、体系化、多元化和商业化发展。论坛由中国航天标准化与产品保证研究院副院长兼中国航天技术及应用标准化协会(筹)秘书长魏永刚和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副院长兼微小卫星研究中心主任金仲和共同主持。  相似文献   

3.
美欧日的小型卫星计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舒 《国际太空》1998,(12):14-17
1美国的目标是1kg重的小型卫星□□美国航宇局(NASA)正在开发一系列新技术,如自动操作、微型遥感器和结构紧凑的小推力推进系统等,其目标是使卫星实现微型化。目前,空间科学任务大多采用单颗大型卫星来完成,未来,这类任务将采用一大批互有联系的微型卫星来...  相似文献   

4.
张昊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1995,15(5):70-70,F003
工艺的成熟与稳定是卫星进入应用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1概述航天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高度综合,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航天技术发展的需求推动着现代科学技术前沿的发展,并带动传统技术的发展。航天产品的形成要通过研究、试验、设计、工艺、加工等一系列环节,...  相似文献   

5.
《太空探索》2007,(3):F0002-F0002
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2001年8月在北京成立,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及其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按现代企业制度共同投资组建的股份制现代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小卫星和微小卫星的开发研制、卫星应用工程系统设计和产品开发、相关技术成果的对外交流与合作等业务。2001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以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为项目法人单位建设“小卫星及其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004年世界一流的小卫星研制基地全面落成并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6.
2006年1月24日,日本发射了先进陆地观测卫星-1(ALOS-1)。到2011年5月12日该卫星与地面失去联系为止,卫星在轨运行5年3个月,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令设计队伍、开发人员和用户都比较满意。然而,这依然无法满足广大用户对高精度地球观测卫星日益增长的需求,同时也使决策者、设计和开发人员清楚地认识到,日本在大型对地观测卫星的总体设计水平上与美国、法国等尚存在一定差距,特别是在分辨率和广域观测等技术水平方面。为扭转这一局面,使对地观测卫星尽快进入市场,赢得更多用户,经一系列研究和调整,日本最后决定研制并计划于2014年和2015年初先后发射ALOS-2雷达卫星和ALOS-3光学卫星。  相似文献   

7.
美国航宇局宣布,他们将把一系列新的小型科学卫星提供给美国的大学和研究中心使用。现将提供的卫星分述如下: 航宇局将利用小而有效的侦察兵火箭发射小型探险者卫星,以提供较便宜的物理、天体物理学以及大气领域的研究条件。预计1992年中期将从加州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第1颗探险者卫星。这种卫星是从51项建议中挑选出来的,期望工作寿命为5~6年,重  相似文献   

8.
正近期,新美国安全中心发布《新兴太空环境下的小卫星》报告,分析了美国军用(含情报界)卫星架构和商用卫星架构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探讨了小卫星对美国军用卫星架构的影响。报告认为,小卫星的发展近期还不足以使大卫星主导的美国军用卫星架构出现重大转向,建议美军和情报界适度加强小卫星能力发展与应用。  相似文献   

9.
"增一分太长,减一分太短。"工程技术和科学、艺术一样,其发展的最终目标是追求简洁的完美。现代小卫星的出现,说明空间技术正沿着"简化性和完善性"这条规律向前发展。现代小卫星具有质量轻、成本低、体积小、性能高、机动性好、研制周期短和应用方面采用分布式系统等一系列的优点。人们预测:小卫星发展将引起空间技术和应用发生一场重大变革。  相似文献   

10.
美国教育开发院正在执行一项五年计划,以促进卫星通信业务的应用,支援基本农业发展,为医疗保健,农业改进、成人教育事业和学校教育服务。美国国际开发署将向这项计划提供资金,力图把一项低价高效通信技术转让给发展中国家。农村卫星计划包括几个全尺寸飞行卫星,每颗卫星大约提供为期两年的服务,由美国和东道国政府联合设计和投资。虽然,初期阶段为合作管理,但其目的是把卫星的管理和使用全部转交给东道国。建在东道国  相似文献   

11.
美国即插即用卫星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即插即用是美国“作战响应空间”(ORS)计划下提出的航天器设计研制概念,主要针对降低航天器研制成本、缩短研制周期越来越旺盛的需求。经过数年的研究,美国军方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找到了实现航天器即插即用的解决方案,建立相关标准,并完成了演示验证卫星的研制。这一系列进展向全球展示了即插即用航天器的广阔前景与发展潜力,将对全球航天技术的发展产生变革性影响。
  1即插即用卫星的意义
  长期以来,美国的空间体系的建设重点都是大型空间系统。这些系统具备先进技术能力,但往往动辄数十亿美元、耗时数年才能完成,成为困扰美国军方空间项目采办的突出问题。与此同时,全球部署的美军作战部队对空间系统能力支持需求快速增长,特别是面向特定用户、特定应用的战术需求快速增长,不但需要“量身定制”的空间能力、还对项目采办周期、成本等方面提出新的要求。为此,美国提出“作战响应空间”计划,重点发展具备快速响应、降低成本、面向战术特点的小卫星,成为大型空间系统的有效补充和增强。  相似文献   

12.
技术进步促进了小型卫星潜在的商业应用。美国航宇局(NASA)作为全美国民用航天活动的抓总和协调机构,近年来,竭力鼓吹发展小型、轻量、廉价卫星。作为承担航天研制任务主力军的美国工业界,特别是空间公司的领导们对于发展小卫星的看法又如何呢? 缩小卫星尺寸和降低轨道高度,不仅可以减少生产与发射成本,而且可以使星载有效载荷离地球近,从而使通信、遥感等有效载荷对电源的要求也可大大放宽。仙童空间公司轨道科学子公司项目经理B.Lyndberg如是说:“与静止卫星相比,低轨道上的小卫星具有完成任务的有利位置。双向通信的路程缩短了很多倍,从卫星  相似文献   

13.
国外卫星军事应用技术发展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适应21世纪信息化战争的需要,世界主要军事大国在积极发展军事应用卫星的同时,也在加紧卫星军事应用技术的研究,以推动航天力量军事应用的发展。卫星军事应用通常划分为卫星战场侦察监视、卫星通信和卫星导航定位。1 卫星战场侦察监视应用技术卫星战场侦察监视系统包括成像侦察、电子侦察、海洋目标监视、导弹预警与核爆炸监测、测绘、气象探测和海洋监测等。在成像侦察应用技术方面,以发展高分辨率光学侦察、合成孔径雷达(SAR)侦察和小卫星组网侦察为主导,开展目标详查和精确定位技术、多源信息融合技术、目标自动识别技术、多分辨率…  相似文献   

14.
<正>近日,泰雷兹·阿莱尼亚空间公司和美国太空飞行工业公司正式成立名为低轨明星公司(LeoStella)的合资企业。该公司位于西雅图郊外,有约930平方米的生产车间、洁净间和小卫星组装所需的其它设施,将生产一系列对地成像小卫星。完全建好后,  相似文献   

15.
各国军方对于微小卫星用于军事目的有两种不同意见 :一种是赞成 ,认为微小卫星除费用低外 ,还有军事上的分散性和生存能力强 ,紧急情况时 ,微小卫星能迅速适应战术的要求 ,是可以快速发射的卫星 ;而另一种否定的意见是 ,微小卫星能否完成现在大卫星所承担的任务 ,令人置疑 ,也就是说 ,到目前为止 ,现在的军用卫星大部分仍是大型的 ,它能搭载复杂且高难度技术的有效载荷 ,而微小卫星不能获得完成长期任务所需的充足功率。美国和前苏联都曾利用过许多小卫星来实现其军事目的。小卫星除用于通信外 ,在信号侦察、照相侦察等重大任务上也有相当的…  相似文献   

16.
晓滨 《国际太空》2001,(9):7-10
在军用领域 ,小卫星 (Small Sat)是构筑未来信息战不可缺少的角色。美军通过海湾战争初步试验了小卫星的军用潜力。战后进行的研究表明 ,小卫星具备快速反应能力和快速重建能力 ,能有效提供战术支持。19 96年 ,美国军方提出了“空军 2 0 2 5作战构想”,其中指出由小卫星组成的分布式星座系统是为战斗人员提供实时不间断信息服务的主要手段 ,同时也是对付反卫星武器的有效手段。1 军用小卫星发展历史用小卫星完成军用任务的想法并非是新鲜事。美国首批军用卫星中有许多就是小卫星。在 2 0世纪 6 0年代初 ,小卫星提供了第1个军用通信系统和…  相似文献   

17.
程晓丹 《国际太空》2011,(12):63-63
2011年11月22日,小卫星发展高端论坛在京召开。此次论坛旨在以小卫星产业化发展为主线,以现代航天技术为手段,搭建技术交流与成果共享平台,持续推动现代小卫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来自国家发改委、国防科工局、民政部、环境保护部、中国地震局、国家海洋局、国家测绘局、中科院,总装备部,中电集团、航天两大集团公司,清华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武汉大学等90多家单位的200多名领导和专家一同参加了本次论坛,共商中国小卫星事业的发展。 在该论坛上,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杨保华到会致辞。王任享院士、潘德炉院士和叶培建院士等专家分别做了专题报告,从卫星测绘、海洋监测和深空探测等多个方面对小卫星的技术和应用进行了回顾,为小卫星的后续工作和持续发展提出了指导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小卫星越来越小,发射量越来越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现代小卫星出现和兴起,至今已有30来年。小卫星在技术上快速发展,应用领域全面展开,应用效益日益增长,特别是质量在50kg以下的微小卫星。1微小卫星近十年发展概况2017年8月,美国空间市场企业公司(SEI)在第31届小卫星会议上公布了微小卫星2017-2023年的市场预测。根据预测数据,2017-2023年,正常情  相似文献   

19.
现代小卫星的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作为在新技术和新生产力水平基础上涌现出来的产物,现代小卫星采用全新的设计研制理念,使得其高新技术应用程度和功能密度产生了质的飞跃,从而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目前,国际上一般将质量小于1000kg的卫星称为小卫星。依此标准,迄今为止全球发射的现代小卫星数量已经超过2000颗,广泛应用于遥感、通信、技术试验等领域,成为空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顾现代小卫星20多年的发展历史,共经历了五次大的发展浪潮。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宇航学会将于2019年4月23—25日在湖南长沙组织召开"第二届中国航天大会"。大会将结合"4.24"中国航天日开展涵盖政府、国际、学术、教育、科普、商业、展览、文艺等多种类型的活动。其中"第五届小卫星技术国际交流会"由中国宇航学会先进小卫星技术与应用专业委员会承办,时间为4月25日。会议主题为"看见世界,看见未来"(See the world,See the future)。旨在通过国际学术交流与研讨,推动空间技术和科学发展,推动应用领域拓展,推动空间技术与交叉学科的融合,推动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和服务的建设,推动小卫星商业化和国际化发展。会议将邀请国内外航天领域领导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