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79年初,印度将发射一枚四级固体火箭SLV-3(卫星运载火箭三号),它是一枚可把600公斤有效载荷送往极地轨道的大型助推器的先驱。印度1969年开始一项罗希尼计划,对固体推进进行研究,SLV-3是这项研究的成果之一。SLV-3被认为是美国侦察兵火箭系列的同类火箭,它能把40公斤的有效载荷送往400公里的圆轨道(侦察兵的有效载荷能力略微高些,而也是一枚四级固体火箭)。第一颗试验卫星将编名为罗希尼。  相似文献   

2.
航天飞机每次飞行时用两个固体火箭助推器提供初始爬升推力,使航天飞机与它的有效载荷从发射台上升到约44公里的高度。发射前,整个航天飞机重量由两个助推器支撑。助推器由固体火箭发动机、支承桁架、推力向量控制系统、分离装置、回收系统、电器与仪表六个分系统组成,全长48.5米,直径3.7米。每个助推器的核心部份是发动机,它是迄今已飞行的最大的固体火箭发动机,而且首次设计成为重复使用的。发动机由11段焊接成四个装药段,装药段在制造厂就地浇注推进  相似文献   

3.
长征二号丙(LM-2C)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中发射次数最多、成功率最高的一种火箭,从1975年11月26日首次发射至今,已连续进行了15次成功的飞行。 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系两级液体火箭,全长32.6米,直径3.35米,起飞质量192吨,起飞推力2786千牛,有效载荷(低地轨道)2.5吨。□  相似文献   

4.
法国航天研究中心(CNES)提出研制—种从阿里安5派生的经济的多用途小型固体运载火箭。这种火箭具有多种刑号:重量为110~140吨的轻型火箭能发射1~1.7吨有效载荷;重量为390~420吨的“重型”火箭能发射3.5~5.4吨有效载荷(见图1)。CNES把这个项口暂时定名为DLA(阿里安5的派生运载火箭),一旦决定研制,便称其为阿里安6。  相似文献   

5.
序言航天飞机由可重复使用的载人轨道级、推进剂氢/氧外贮箱和两个可回收重复使用的固体火箭助推器组成。它有三台液体火箭主发动机、轨道机动系统和一个货舱。该舱长18.3米米,直径4.6米,可负载29.5吨。航天飞机发射时,两台固体火箭助推器和轨道级液体火箭发动机同时燃烧。当飞行高度到达约50公里时,固体火箭助推器与飞行器分离,以后从海洋中回收。在轨道级进入轨道以前拋下外贮箱,然后利用轨道机动系统达到所要求的轨道。轨道级及其乘员和载荷将留在轨道上执行任务,一般在轨道上停留约七天,需要时,可以延至30天。当任务完成后,轨道级  相似文献   

6.
美国火箭公司(Amroc)已经研制了一种新的混合型运载火箭,打算竞争NASA的彗星计划。该火箭高35.1米,被命名为Aurora。 按照NASA彗星研制计划的招标书,投标商不仅要设计一种运载火箭,而且还必须设计一种能将136公斤有效载荷带回地球的航天器。 除了可以回收有效载荷外,彗星航天器还必须备有一个0.028立方米容积的服务舱,该  相似文献   

7.
在1991年的国际宇航联合会会议上,原苏联一家设计局披露了他们所研究的一种新的系列空射型运载火箭——空间特快火箭(Space Clipper)。 这种四级固体空射型运载火箭从原苏联经过改进的安-124运输机的后货舱门发射。该系列运载火箭将有6种型号,可将小型有效载荷送入低地轨道、逃逸轨道。低地轨道的最大有效载荷可达800公斤。最大的一种型号可将450公斤重的有效载荷送入 逃逸轨道。 该火箭的成本没有透露,据说只是目前小型火箭成本的一小部分。 运载火箭装上飞机后飞到用户所在地的机场,在用户监督下装入火箭的整流罩内。整流罩通过强制换气、空气净化和调节来控制环境。整流罩和有效载荷一起装到飞机内的火箭上,然后对组装好的火箭进行测试。 飞机载着经过测试的火箭飞到发射空域,随后打开飞机的后  相似文献   

8.
空天瞭望     
美亚轨道火箭发射失败美阿联特技术系统公司(ATK)的"ATK运载器"(ALV)X1亚轨道火箭8月22日在NASA沃洛普斯飞行设施发射该局两个高超音速飞行试验装置时于起飞后不久因偏离飞行路线而自毁。火箭有害残骸大部分落到海上,少部分落到地面上。公司官员称,火箭起飞正常,随后偏离了路线,迫使靶场官员于起飞后27秒发出自毁指令。自毁时,火箭飞到了约3300~3600米的高度。按计划,火箭应  相似文献   

9.
由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提供的德尔它Ⅱ7925运载火箭能将1819kg多的有效载荷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这一运载能力很适合90年代商用和政府的发射要求。7925运载火箭有9台赫克力斯公司制造的石墨/环氧固体火箭发动机(GEM)助推器。本文介绍了GEM的设计和研制。  相似文献   

10.
3月29日,休斯敦空间服务公司(SSI)发射了第一枚私营民用火箭,进行空间微重力试验.SSI公司的两级固体“星火”火箭是从白沙导弹靶场发射作正轨道发射的,将有效载荷送至400km高空、下靶场距离80km,飞行时间14分11秒.有效载荷重285kg,试验项目有6项,包括微重力对电镀、分子色散、聚合物泡沫生产和聚合物分离的影响.此次试验在接近  相似文献   

11.
1990年底,美国空军在NASA的梅溪站对大力神4火箭的新有效载荷整流罩进行了分离与抛罩试验。有了这种新整流罩,美空军就可以用大力神4火箭发射像航天飞机所携带的那样大的有效载荷。 试验中所用的整流罩是大力神4火箭有效载荷整流罩系列中最大的一个,重4500公斤,长26.2米,直径5.1米。其内部有效载荷净空间的尺寸与航天飞机轨道器货舱大体相同。相比较而言,用于天空实验室发射的整流  相似文献   

12.
轨道科学公司的“探测者(Prospector)”火箭于6月18日发射后15s时偏离航线,25s时发出自毁信号.自毁时该火箭大约在1828.8m的高空. 这次飞行的目的是要显出“探测者”火箭的优点,以便把商业用户吸引到轨道科学公司的运载器上.这次飞行计划要求“探测者”火箭为有效载荷提供13min的失重科研时间.该火箭的有效载荷包括10台材料  相似文献   

13.
1979年美国在固体火箭领域中取得了下列成就:一、大型固体火箭发动机相继研制成功1.航天飞机固体火箭助推器它是用于载人空间飞行的最大固体火箭发动机,全长37.5米(125英尺),直径3.7米  相似文献   

14.
美国火箭公司(AMROC)正在为其四级火箭阿奎拉(Aquila)竞争铱(Iridium)卫星网的卫星发射业务,铱卫星网由77颗小型通信卫星组成,在本世纪末,该网可实现全球范围内人与人之间的通信。 阿奎拉是一种四级都采用固体推进剂、液体氧化剂混合发动机的运载火箭,能将700公斤的有效载荷送入550公里的极轨道,而发射费仅为其它火箭发射费用的一半。由于阿奎拉火箭采用固液混合发动机,因此火箭的发射准备快,而且可靠。  相似文献   

15.
巴西于1986年11月19日发射了第一枚探测火箭Sonda4,这是当今巴西最大的火箭。这枚固体火箭是由航天技术中心制造的,直径为1米,重7.5吨,有效载荷500公斤。在发射过程中,除无线电遥测发射机出现故障外,其它一切顺利,巴西政府认为此次发射是成功的。这枚新火箭将于1989年发射巴西的第一颗卫星(200公斤),该卫星将被送入高度为600公里的环形轨道,以保证数据的收集。  相似文献   

16.
目前美国正在开发研制下一代运载火箭用的捆绑式固液混合助推器,以提供送入低地轨道更大范围的有效载荷能力(9~22.68t)。据称,固液混合火箭发动机将能解决使用固体发动机所面临的制造、操作方面的许多安全和环境问题。液氧/HTPB混合火箭发动机的比冲(I)基本上与液体发动机的相等,但超过在相同设计条件下所有固体火箭发动机的比冲。美国火箭公司研制固液混合发动机的经验表明,与固体或液体发动机如此,混合发动机的生产成本可降低30%,研制成本降低50%。  相似文献   

17.
欧洲空间局(ESA)提高阿里安火箭性能的计划包括一次发射多个有效载荷和捆绑固体火箭发动机,这类似于美国 NASA 的德尔它火箭系列。据 ESA 官员称,已初步批准五枚火箭用于初期的研制飞行,其后的火箭则用于实用性发射任务。直到头四次以上的研制飞行成功以后(预计那要到1980年底之前),增大推力的阿里安运载火箭才会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8.
前言空间推进系统是指在100公里以上高度工作的推进装置,它可以包含一台火箭发动机,也可以由几台火箭发动机组装而成。该系统按用途分为两类:第一类用作运载器,包括由液体(或固体)发动机组成的各上面级以及由固体(或液体)发动机组成的远地点推进装置;第二类用作辅助推进器,包括  相似文献   

19.
M-3S-Ⅱ火箭是三级固体火箭,于1980年开始研制。它是用来发射大型科学卫星或行星探测器的 M-3S 火箭的改进型,能将750公斤重的卫星发射到低地轨道(250公里)。该火箭的各个组成部分概述如下:第一级第一级火箭由 M-13固体发动机(推力117吨),尾翼,尾翼安装筒,一、二级之间的连接器,推力向量控制装置,姿控发动机,仪器舱,两个 SB-735助推器(每个推力29吨)组成。M-13固体发动机的燃料箱直径1.4米,  相似文献   

20.
日本的宇宙开发事业团和宇宙航空科学研究所,就利用现有的固体火箭技术研制一种小型运载火箭取得共识,他们一致认为这不仅很容易实现,而且将是非常有益的。基于这一认识,宇宙开发事业团在宇宙航空科学研究所的协助下,开始了J—1小型运载火箭的研制。 J—1火箭的基本方案是将H—2火箭的固体助推器与M—3S2火箭的第二级和第三级及有效载荷舱组合起来,构成一枚最大直径1.8m、全长33.1m、不含有效载荷的起飞重量88.5t的火箭。第一级的推力向量控制采用摆动喷管,第二级采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