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太空行走的计划管理50.为了保证航天员安全顺利地完成太空行走,美国航宇局有什么具体规定?为了保证航天员安全和顺利地完成太空行走,美国航宇局在计划航天员的太空行走时,有严格的规定和要求,其中主要是:  相似文献   

2.
太空行走的训练方法 58.航天员太空行走如何训练? 航天员的太空行走训练有基础训练和专门训练两种.基础训练是让航天员学会在太空失重环境中如何控制自己的身体运动,当然也包括如何穿脱舱外航天服;专门训练是学习如何完成太空行走任务.  相似文献   

3.
基本概念 1.什么是太空行走? 太空行走就是出舱活动.太空行走是一种通俗的叫法,科学术语应该是"出舱活动",其定义是:航天员穿着出舱活动航天服,离开飞船、航天飞机或空间站,进入宇宙空间(包括在月面上或是在火星上),完成指派的各种任务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太空行走风险(上) 80.航天员在太空行走中可能会遇到哪些风险? (1)太空环境因素方面的风险: ①宇宙辐射 在近地空间的宇宙辐射属于电离辐射,主要有三个来源:地球辐射带、银河宇宙线和太阳粒子事件.  相似文献   

5.
太空行走的训练设备(上) 62.航天员太空行走有哪些训练设备? 航天员太空行走的训练设备有很多,归纳起来可分为四大类:1-g模拟设备、失重飞机、水下训练设备和专用训练设备,在这四大类设备中,最常用的是失重飞机和水下训练设备.水下训练设备主要是中性浮力水池,这是航天员太空行走训练的必备设备,是在地面模拟太空失重环境的比较理想的一种方法.专用训练设备包括虚拟现实技术、遥控机械臂训练模拟器、载人机动装置太空操作模拟器和出舱活动程序训练模拟器.  相似文献   

6.
太空行走的训练经验 75.国外航天员太空行走训练有何经验? 国外航天员太空行走训练的一般性经验是:  相似文献   

7.
<正>太空行走的未来(下)96.美国航宇局正在研制什么样的新型服装生保系统背包?美国航宇局对新型服装生保系统背包的设计要求是:跟上舱外航天服的发展和改进、减轻重量、减少体积、延长每次太空行走的工作时间和系统的使用寿命。目前的新型生保系统背包有三种设计方案:泡沫型方案、母板型方案和  相似文献   

8.
吴国兴 《太空探索》2009,(11):32-34
88.因为太空行走技术的发展取决于载人航天的发展,未来载人航天将如何发展? 太空行走是载人航天的一项重要技术,太空行走是随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因此要了解太空行走系统未来的发展方向,首先要了解载人航天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气闸舱是航天员太空行走时进出太空的“门户”。气闸舱的英文是Airlock,直译是气闸、气锁或气塞,是指居于两个大气压力不同的空间之间的一个舱室,舱室两边装有两扇不透气的门,目的是防止两个空间之间的气体交流。为什么要气闸舱?从载人飞船上进行太空行走一般都不需要气闸舱,虽  相似文献   

10.
舱外航天服(上)13.航天员太空行走为什么要穿舱外航天服?舱外航天服与舱内航天服有何不同?航天员在太空中行走,由于太空环境非常恶劣,不仅有高真空、缺氧、极度的温度变化和可怕的宇宙辐射,而且还有太  相似文献   

11.
53.美国航天员对太空行走总结出20条经验,这20条经验的具体内容是什么?(1)太空行走应尽量安排在白天进行,以便视觉效果好,看得清楚.  相似文献   

12.
2001年2月12日,罗伯特·科比姆执行太空行走任务,在这次航天飞机飞行中,他和同伴托马斯·琼斯进行了第3次太空行走  相似文献   

13.
1965年6月3日,美国双子星座飞船第2次载人发射,爱德华·怀特手持机动装置步入太空,实现了美国人的首次太空行走。 虽然,在此前2个月,苏联人已抢先实现了太空行走,但对美国人来说,太空行走仍足不可预知的险途。  相似文献   

14.
1月26日,国际空间站第十宇航组的两名航天员焦立中和沙里波夫完成了驻站期间的首次太空行走。1月24日,焦立中和沙里波夫进行了太空行走演练,他们穿上俄制太空行走航天服,检查了航天服的压力和数据流,然后,脱下航天服。第二天,他们对站上系统重新设置,以便他们在太空行走期间,空间站能够自动运行。美国舱段的各个舱门也关闭起来,使各舱段相互隔离。为了地面控制人员能够监视站内情况,他们还架起相机。1月26日一大早,焦立中和沙里波夫走出国际空间站。在历时5小时28分的太空行走中,他们按计划安装了一个德国制造的小型机器人实验装置、相关电…  相似文献   

15.
2月27日凌晨,国际空间站上的俄罗斯航天员亚历山大·卡列里和美国航天员迈克尔·福勒同时离开空间站进行太空行走。这是航天员首次在无人留守国际空间站的情况下出舱,危险系数很大,因此格外引人注目。为此我们就此次太空行走读者感兴趣的一些问题采访了有关专家——问:国际空间  相似文献   

16.
天宇 《国际太空》2015,(3):60-67
<正>今年3月18日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在50年前的这一天,苏联航天员列昂诺夫完成了人类第一次太空行走。此后,太空行走成为载人航天的三大基本技术之一并取得了飞速发展,为推动人类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现在,太空行走已成为载人航天常态,比如,2015年2月21日、2月25日和3月1日,"国际空间站"上的2名美国航天员先后进行了3次太空行走,他们在舱外架设了一条超过200m长的电缆,为今年晚些时候送到空间站两个"国际对接适配器"做准备,最终用于在2017年"接待"美国商业载人飞船。  相似文献   

17.
杨孝文 《飞碟探索》2008,(12):38-39
2008年9月25日,中国的神七飞船顺利升空,这次航天任务的重中之重是航天员要进行太空行走。太空行走,又叫舱外活动,因其有很大的不可预测性,所以风险很大。在地面以上300千米的轨道中以每秒7.7千米的速度飞行,同时还要一丝不苟地完成舱外活动任务,其难度呵想而知。因为舱外活动中存在的大量风险会给航天员造成很大压力,所以太空行走并未被列入例行性任务,  相似文献   

18.
文木 《太空探索》2008,(2):F0002-F0002
美国东部时间2007年12月18日上午11时46分(北京时间19日凌晨0时46分),正在国际空间站上飞行的第16宇航组美国女指令长佩吉·惠特森创造了两项纪录:她与飞行工程师丹尼尔·塔尼一起完成了建设国际空间站中第100次太空行走,并成为太空行走累计时间最长的女航天员.  相似文献   

19.
日本航天员野口宗千将在搭乘重返太空的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飞往太空,并进行三次重要的太空行走。  相似文献   

20.
俄罗斯 从宇宙飞船进入太空,观察浩瀚无边的宇宙是一件有趣的事。更有趣的是从太空看地球,会有别样的感受。——阿纳托利·索洛维约夫 “航天事业是独一无二的、很有意思的工作。我很喜欢这项工作,特别是太空行走。我总共16次太空行走,累计超过82小时,这真令人难忘。”一谈到航天事业,俄罗斯航天英雄、现年60岁的阿纳托利·索洛维约夫就打开了话匣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