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1 毫秒
1.
介绍并比较卫星通信与ATM结合的两种方式:透明式ATM和处理式ATM,简要地说明了每种方式的工作原理,对星上处理的ATM卫星需要考虑的交换机的选择、差错控制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对于卫星ATM交换系统,星上ATM交换结构的设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由于卫星通信具有带宽有限、时延受限、信道误码率高等特点,因而设计星上交换结构时必须尽可能降低交换时延,减少内部阻塞。为此,提出一种基于蚂蚁算法的星上ATM交换结构,并对此方案进行了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结构由于采用了蚂蚁算法和阻塞规避方案,有效改善了信元时延和信元丢失率等性能。  相似文献   

3.
王明忠 《上海航天》2000,17(3):54-59
简要回顾了卫星通信的发展历程,介绍了静止轨道、中轨道和低轨道三种移动通信卫星的发展概况。讨论了实现空间信息高速公路的几项关键技术(如频段资源、ATM网络及其连接单元)。最后指出,窄带的移动卫星通信和宽带的空间信息高速公路,将是卫星通信未来发展的两大热点。  相似文献   

4.
士元 《中国航天》2001,(11):28-31
就像计算机和GPS卫星一样,通信卫星的应用范围已越来越广,尤其是悄然兴起的宽带通信卫星技术。它与因特网技术、ATM(异步传输模式)等相结合后,开辟了卫星通信的新时代,并将在空间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中扮演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5.
多层卫星通信网络设计及星间链路几何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晖  顾学迈 《宇航学报》2005,26(Z1):59-64
首先比较LEO、MEO、GEO和HEO卫星构成的通信网络的优缺点,针对性地提出一种多层卫星通信网络方案,设计了一种由LEO、MEO和GEO卫星构成的多层卫星通信网络,该网络是第一个以Walker delta型星座构成的含有各种ISL的多层卫星网络,所需卫星数目最少.通过仿真模拟了卫星星座,应用几何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网络中ISL的俯仰角、方位角和路径长度三个参量的变化规律,对星上跟瞄系统的设计和转发器功率的选择有指导意义,为选用时延最短路由和满足服务质量提供依据.多层卫星网络能够综合单层卫星的优点,发挥其在覆盖范围、星间链路、传输时延等方面的巨大优势,满足各种业务的不同QoS要求.  相似文献   

6.
卫星通信,在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系统占据统治地位30年之后,即将进入低轨道卫星星座通信的时代。低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出现,可以说是在小卫星技术、卫星发射技术、地面蜂窝通信技术和电子技术等迅速发展的基础上出现的。这种系统是迈向“四海为一村”的第一步,将成为卫星通信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 低轨道卫星通信系统可称之为倒置的蜂窝状系统。在传统的地面蜂窝状通信网络中,基础设备在地面,蜂窝区是固定的,移动用户在这些区域“漫游”实现通  相似文献   

7.
随着卫星星座系统的应用,星座网络的信息安全成为星座系统的一个热门研究课题。在分析星座网络信息安全需求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了星座网络的安全协议,提出一种适合卫星节点存储资源、计算能力限制以及卫星通信特点的密钥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8.
卫星已被广泛认为是6G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卫星算力网络结合实时网络和计算资源状况,进行卫星计算节点间的任务调度,能够满足多样性业务的时延要求,实现在轨通信、处理、存储等资源的高效利用。首先,阐述卫星算力网络的概念内涵,对卫星通信网络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了总结;其次,从总体架构、硬件组成和软件架构三方面给出了卫星算力网络的设计考虑;最后,对卫星算力网络所面临的技术挑战进行总结,对卫星算力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该文介绍了VSAT卫星通信系统的特点及其在我国的发展情况以及金桥卫星网的网络结构,探讨了金桥卫星网与各专网的互联互通方案。  相似文献   

10.
1.概述自1968年利用IS-Ⅲ卫星实现卫星通信以来,到近年来电视接收站的大量发展,卫星通信技术不断提高,各国在大中型地球站卫星通信系统方面得以飞速发展。随着卫星资源的丰富,小型化卫星通信天线也已成为卫星通信的发展方向。小型化卫星通信天线适用于地质考察的车载和远行作业的船载通信等方面。卫星通信设备由天线、馈线和跟踪控制系统组成。在卫星通信中,为了确保天线设备的正常通信,要保持天线波束的最大辐射方向始终对准同步通信卫星。对星的实施机构即为“卫星通信天线控制系统”。目前,在国内外大中型地球站卫星通信系统中,对卫星的…  相似文献   

11.
在移动通信网络中,切换算法直接关系着系统的整体性能。目前区域卫星移动通信中采用的一般是地面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切换算法,虽然这些算法也可以使得区域卫星通信网络得到较好的系统性能,但是区域卫星移动通信网络有着很多自身的特点,直接采用地面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切换算法对整个系统而言不是最优的。文章从地面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切换算法出发,结合区域卫星移动通信自身的一些特点,对其中一种切换算法进行了改进,使之更加适合区域卫星移动通信网络。  相似文献   

12.
第5 代移动通信系统(5G)可支持大容量、多业务、高速率的无线通信服务,但通信网络主要局限于人口比较密集的陆地地区,基本无法覆盖海洋、空天以及陆地上的偏远地区。而卫星通信系统具有覆盖范围广,不受地理条件限制等诸多优势,但由于传输损耗大、穿透能力差以及费用高等缺点,使其无法得到大规模应用。因此,5G 网络和卫星通信系统的有机融合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满足移动互联网的全地域覆盖以及各类用户对泛在网络接入的客观需求。本文首先介绍卫星通信与5G 融合的发展现状,接着探讨卫星5G 融合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最后指出卫星5G 融合面临的挑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阿尔卡特和劳拉“互联”高速卫星通信网络劳拉公司的静地轨道赛巴星卫星(图中所示)将与阿尔卡特公司的低轨天桥系统卫星组成一个网络阿尔卡特·阿尔斯通公司和劳拉空间与通信公司在巴黎航展期间正式宣布,两家将把各自计划中的卫星网络——阿尔卡特公司的天桥和劳拉公司...  相似文献   

14.
卫星多协议标签交换(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MPLS)技术成为当前卫星通信系统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分析了卫星通信链路高误码所导致的MPLS标签差错对标签交换路径(Label Switching Path,LSP)承载TCP/IP业务能力的影响。建立了卫星交换系统内"误插入"分组产生过程的数学模型,计算了受干扰LSP上TCPReno会话所能获得的吞吐量。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分析方法能够准确地衡量卫星MPMS网络中TCP业务性能的损失。  相似文献   

15.
李献明  李兴 《卫星应用》2001,9(4):51-56
介绍日本新型的8字形卫星通信系统的设计和应用,内容包括卫星轨道设计、移动卫星通信构成、地球站构成、与同步卫星在国定卫星通信中的频率共享、基于卫星的定位系统、极区地球观测。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我国国内民用卫星通信的发展和应用,其中包括电视和广播的卫星传输,国内卫星长途通信以及VSAT技术在卫星通信中的应用等方面,适当地作了一定程度的经济技术分析。从本文可以看出我国国内卫星的发展现状和前景。  相似文献   

17.
国外卫星通信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阐述了国外卫星通信中卫星固定通信、卫星移动通信、卫星直接广播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并论述了卫星通信发展总趋势。  相似文献   

18.
随着卫星通信技术的进步、国家利益的全球拓展和国内外商业卫星移动通信需求的不断增加,L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已成为全球当前研究和发展的热点。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地面4G网络体制的LEO星座系统构架,从体制分析、隧道传输、网络协议接口映射与业务承载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通过将系统划分为接入网、承载网和核心网,并在承载网中采用隧道传输技术,解决了用户终端复杂的IP地址切换和管理问题;通过用户链路星上资源池映射和接口转换协议的设计,解决了系统的业务传输承载中用户终端识别与数据定向问题。新的低轨卫星通信系统网络架构设计,有利于降低系统设计和实现的复杂度,便于实现与地面主流移动通信网络和Internet的互连互通,可为我国现阶段低轨卫星通信系统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卫星通信与地面第5代移动通信(5G)融合能够充分结合地面移动网络高速大容量与卫星通信广域全覆盖的优势,为用户提供真正的全球无缝接入与高速传输。针对卫星通信场景的特性与地面5G技术深度融合的难点,提出了承载网融合-核心网融合-接入网融合的卫星通信与地面5G融合发展路线,分析了各阶段的融合网络架构,探讨了融合过程中面临的高速低时延承载网回传、移动性管理、统一空口接入等技术挑战,并相应提出了高通量卫星系统、核心网网元功能扩展、低峰均比多载波波形技术等突破途径。  相似文献   

20.
吕蓉  曹志刚 《宇航学报》2006,27(3):507-512
针对采用自适应前向差错控制(AFEC)的卫星异步传递模式(ATM)网络,研究了两种有效带宽估计方法。由于AFEC码率的动态特性使业务实际的传输速率具有不固定性,因此估计有效带宽时要考虑AFEC的影响。首先针对一般卫星时变信道和多码率AFEC情况下的卫星ATM,应用流体近似方法分析了有效带宽的计算,然而该方法要求的条件及计算复杂度均比较高,应用中有局限性。以此方法为基础,提出了采用修正因子的估计方法。数值结果表明采用修正因子的有效带宽估计方法比较简单可靠,适用面较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