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隐身技术和隐身武器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分析了隐身技术的研究现状,指出隐身技术应在注重雷达隐身研究的基础上,发展红外、声和视频等其它隐身技术;介绍了国外隐身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进展情况,最后指出隐身技术和隐身武器的宽频带、全方位、全天候和智能化是其隐身特性发展的总趋势。  相似文献   

2.
红外隐身技术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红外隐身原理,以斯特潘-波尔兹曼定律为基础,分析得出实现红外隐身的两种途径:控制目标发射率和控制目标表面温度,继而阐述了目前国内外在红外隐身技术及红外隐身材料方面的研究现状。最后分析了红外隐身技术发展的趋势,并指出要提高军事目标的生存能力就必须研发可实现多波段隐身的新型隐身材料及隐身技术。  相似文献   

3.
隐身与反隐身技术的现状和发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首先讨论了雷达隐身和红外隐身的技术途径,介绍了隐身技术在飞机、导弹和舰艇上的应用现状,然后讨论了雷达反隐身和红外反隐身的技术途径,概述了反隐身的应用现状,最后对隐身与反隐身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浅谈隐身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许谦 《空载雷达》2003,(4):30-34
简要分析了隐身技术的研究现状,提出了现代隐身技术要集雷达隐身、红外隐身、声和视频隐身技术等于一体,才能应付日益发展的探测技术。  相似文献   

5.
首先简要分析了隐身技术的研究现状,指出隐身技术应在注重雷达隐身研究的基础上,开始大力 红外、声和视频等其它懊好国外隐身技术的和应用进展情况,最后指出隐身技术和隐身武器的宽频带、全方位、全天侯和智能化是其隐身特性发展的总趋势。  相似文献   

6.
雷达吸波材料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王海 《上海航天》1999,(1):55-59
分析了雷达吸波材料在隐身技术中的重要地位,较详细地介绍了铁氧体吸波材料、金属微粉吸波材料、纳米吸波材料和多晶铁纤维吸波材料的研究和应用现状。最后指出,多频谱隐身材料和智能型隐身材料是雷达吸波材料中两个最主要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有源隐身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梁百川 《上海航天》1997,14(3):12-16,22
讨论了一种新的电子战技术--有源隐身技术,它可以分成遥地消和人为盲区两种。从理论上研究了有源隐身的基本原理、特点和关键技术,基于电波干扰理论建立的相干有源隐身技术是一种有希望的隐身技术,有源对消技术可使目标的雷达散射面积减缩近20display status  相似文献   

8.
红外探测器的高度发展已使用于目标表面的热红外隐身材料成为飞行器隐身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对这种材料的发展情况,以往的文献一向较少涉及。本文概括了这种材料的一般性能要求,较全面地评述了十余年来红外隐身材料研究中各主要方面的发展情况,并分析了一些重要材料品种的特点、性能水平、技术影响因素、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隐身技术和隐身武器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都分析了隐身技术的研究现状,指出隐身技术应在注意雷达身研究的基础上,开始了大力发展红外,声和视频等它隐身技术;  相似文献   

10.
雷达隐身技术概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外形设计、吸波材料、对消、干扰和微波传播指示技术五个方面对雷达隐身技术的实现方法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利用外形设计技术降低雷达散射截面积的方法和存在的缺点;吸波材料技术的发展方向是研制新机理吸波材料,并介绍了几种新型雷达吸波材料。最后对利用干扰技术、对消技术和微波传播指示技术实现雷达隐身的方法和发展情况进行了阐述。指出要有效地实现目标雷达隐身,需综合运用各种隐身方法。  相似文献   

11.
隐身技术是一门多学科、多专业的综合先进技术,采用隐身材料是隐身技术的根本实施途径.吸波材料同隐身气动外形相结合,能更明显地减少飞行器的雷达波散射截面.微波吸波材料主要有塑料、橡胶、铁氧体和陶瓷.采用反红外隐身材料是飞行器对付红外武器的重要手段.在可见光和红外范围内,反红外隐身材料主要有:反红外伪装电涂层;迷彩的泡沫塑料;无机涂料.在民用方面,隐身材料对消除电视重影、消除船舶雷达的假像等也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隐身技术与隐身飞行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身技术与隐身飞行器中国三江航天集团刘世良隐身技术是一门古老而新兴的尖端综合军事技术。它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随着无线电技术的发展和雷达探测设备的出现而发展起来的。从1936年荷兰飞利浦实验室研究并取得法国专利的第一批电磁波吸收材料算起,至今已有5...  相似文献   

13.
高速飞行器用新型轻质雷达隐身材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雷达隐身材料的种类和特点 ,介绍了一种制备新型轻质雷达隐身材料的方法 ,并验证了由这种方法制备的隐身材料的性能。用该方法制备的隐身材料具有密度小 ( <1 g/cm3)、耐高温 (耐温可达 30 0℃ )、成本低的特点 ,特别适用于飞行器尤其是高速飞行器。  相似文献   

14.
现代飞机的雷达隐身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雷达隐身技术是提高飞机生存能力、突防能力的有效手段。从各种雷达隐身技术入手 ,通过分析它们的特点 ,指出现代飞机要获得良好的雷达隐身效果 ,必须综合各种雷达隐身技术于一身、优化其分配  相似文献   

15.
国外反隐身技术的研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隐身和反隐身技术是当代军事科学技术研究的前沿。详细介绍了国外反隐身技术发展概况,并着重对雷达反隐身和红外反隐身的研究状况、措施和成果进行了综合性论述,预测了其发展动向和趋势。面对隐身技术的严峻挑战,反隐身技术必将会取得新的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16.
王自荣 《上海航天》2001,18(4):34-37
从材料的角度分析了激光隐身和雷达隐身各自需要的条件 ,对激光与雷达复合隐身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指出利用激光隐身涂料对雷达波的透明性 ,将其涂覆于具有雷达隐身的目标上 ,可以实现激光与雷达的复合隐身 ,并对激光隐身涂料与雷达吸波涂料的相容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随着隐身技术在现代武器装备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预警探测系统反隐身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基于雷达空域反隐身的基本原理,以雷达接收信噪比改善因子、雷达作用距离增大程度和雷达发现概率增大程度为指标,对雷达空域反隐身的效能进行了分析。雷达从隐身飞机的侧翼进行探测能够有效增大隐身飞机的雷达散射截面积,从而较好地实现反隐身目的。  相似文献   

18.
刘斌  张翔  周建江  廖文和 《宇航学报》2011,32(12):2628-2634
实现对雷达的隐身是卫星隐身技术的重要研究内容。有效的隐身外形对卫星雷达隐身性能的贡献可达70%,是实现卫星雷达隐身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对可实现雷达隐身的微小卫星外形设计进行探索性研究。首先在假定的卫星外形设计约束条件下,提出一种隐身结构外形设计。然后根据电磁场散射理论,以高频散射计算方法为基础,对具有该外形的卫星RCS进行理论预估。进一步制作全金属外形、全尺寸卫星模型,在微波暗室利用频域测量方法,对理论预估结果进行了验证,说明了该卫星隐身外形设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孟新强 《上海航天》1999,16(6):38-41
雷达吸波材料(RAM) 技术是隐身技术中的重要技术之一,并且在隐身武器,尤其是隐身飞行器系统设计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首先简要阐述了雷达吸波材料吸波的基本原理,然后以隐身导弹薄型弹翼的低雷达散射截面(RCS) 设计为例,探讨了涂覆型雷达吸波材料涂覆方案的设计思想和方法,最后给出一部分隐身飞行器薄型翼面低RCS设计的样例。  相似文献   

20.
飞机的光电特征抑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飞机的各种涡轮发动机具有高的功率质量比 ,对由它引起的尾焰红外辐射进行抑制是飞机红外隐身的关键之一。在不考虑飞机尾焰等因素时 ,飞机蒙皮的光电辐射就显得非常重要。细致研究了飞机尾焰的红外辐射抑制技术 ,即缩小发动机尺寸、修正工作循环、尾焰与空气相混合、喷嘴整形和遮蔽 ,分析了近距离飞机机身的光电隐身技术 ,研究了远距离飞机机身的光电隐身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