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科技成果     
《航天器工程》2012,21(1):118-119
英国BBC新闻网回顾2011年全球科技要闻 据中国科技部网站2012年1月13日报道,2012年元旦前夕,BBC新闻网州顺了2011年的全球科技要闻。其主要内容包括:1月,美国天文学会西雅图会议宣布“开普勒”空间颦远镜的最新发现——开普勒-10b(Kepler-10b),这是目前发现的最小行星。人类寻找类地行星的实践因为“开普勒”空间望远镜的应用而发生重要转变。  相似文献   

2.
《中国航天》2014,(5):54-54
借助NASA“开普勒”太空望远镜的观测,科学家已首次发现了位于母恒星宜居区内且大小与地球相仿的一颗系外行星。这项成果4月17日发表在《科学》杂志网站上。这颗距地球约490光年的行星称为开普勒186f,大小约是地球的1.1倍,以5240万公里的距离围绕红矮星开普勒186运行,理论上说处于该红矮星的宜居区内。  相似文献   

3.
2012年2月13日,据日本宇航探索局网站报道,日本多功能实验室正与东京理工大学合作,研制一颗50kg的卫星“燕子”(TSUBAME),用于观测地球和天体。  相似文献   

4.
知识资料窗     
知识资料窗轨道要素二体问题中描述天体运行的一组基本常数,用以计算天体任何时刻的位置和速度。常用的是开普勒要素。人造地球卫星椭圆轨道的开普勒要素共有6个,只要有这6个常数,就能确定卫星的运动。它们是:(1)轨道半长轴(a):它的长度是椭圆长轴的一半。根...  相似文献   

5.
国际     
《航天员》2013,(2):8-13
开普勒望远镜因故障暂停搜寻工作 据英国《新科学家》周刊网站2013年1月18日报道,由于开普勒望远镜的一个反应轮出现了运转不灵的问题。NASA暂停了其搜索宇宙类地行星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空间操作与非开普勒运动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通过总结过去五十年航天技术发展的特点,说明空间操作是未来空间活动的主流和必然。空间操作要求飞行器机动具有快速性、自主性、精确性以及大范围可达性。机动轨道不再是开普勒轨道,用于描述天体运动的开普勒理论已不能完全适用。提出了非开普勒运动的定义、内涵,对研究该问题的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特例研究法和普遍研究法,最后提出了非开普勒运动的主要研究方向建议。所提出的非开普勒运动概念有助于更加深刻理解和研究空间机动的本质,可以牵引空间机动相关理论和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为新世纪航天技术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谢懿 《航天》2009,(4):22-25
2009年3月6日,美国首颗用于搜寻类地行星的空间望远镜开普勒号在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升空。至此,在地球之外寻找外星生命的天文学家将有新工具来实现他们的目标。耗资将近6亿美元的开普勒望远镜将在四年左右的时间内,在银河系的天鹅座与天琴座区域观测类似于太阳的大约10万颗恒星系统,以寻找类地行星和生命存在的迹象。  相似文献   

8.
小力 《中国航天》2012,(4):21-24
美《航天新闻》2012年1月9日报道:正如人们早已预料到的,几大卫星运营商历史上罕见的大笔投资浪潮已开始退去。由于这一原因,全球商业静地轨道通信卫星订购数量2011年出现了急剧下滑,从2010年的26颗减少到了17颗。卢森堡  相似文献   

9.
<正>2015年7月23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音频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天文学家通过"开普勒"太空望远镜确认在宜居带发现第一颗与地球大小相似的太阳系外行星"开普勒–452b"。这颗被美国航天局称为"地球2.0"的星球是迄今最接近"另一个地球"的系外行星,但它比地球体积更大、寿命  相似文献   

10.
《航天器工程》2012,21(2):128-128
据日本宇航探索局网站2012年2月13日报道,日本多功能实验室正与东京理工大学合作,研制一颗50kg卫星(TSUBAME),用于观测地球和天体,计划于2012年12月左右发射这种超小卫星。该卫星可观测到宇宙突发性伽马射线喷射事件,并利用可见光照相机观测地球,可利用“控制力矩陀螺”(CMG)同时执行高速姿态改变和高精度方向控制。CMG系统具备一个超小型驱动器,  相似文献   

11.
据《航天新闻》等公开信息资料不完全统计,2012年国际商业通信卫星市场上共有1 7颗卫星签约:其中,美国波音公司5颗,劳拉空间系统公司4颗,轨道科学公司2颗;欧洲阿斯特里姆公司2颗,泰雷兹·阿莱尼亚空间公司1颗;以色列航空航天工业公司1颗;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2颗. 一、2012年国际商业通信卫星市场订单情况 1.波音公司 波音公司2012年共获得5颗商业通信卫星订单,一扫2011年颗粒无收的颓势,强势回归商业通信卫星市场.  相似文献   

12.
<正>2019年1月,欧空局(ESA)为"赫拉"(Hera)小行星任务选定了将要携带的2颗立方星,这2颗6U立方星将被送到戴迪莫斯双小行星系统附近进行科学探测并最终在小行星表面着陆。这是美欧合作开展小行星防御任务的一个重要进展。近地天体威胁是一种"可能性极低但后果严重"的灾害,  相似文献   

13.
庞峥 《航天》2012,(4):50-53
2012年1月27日,一颗公共汽车大小的小行星与地球擦肩而过,距离地球最近时只有6万千米。这颗名为“2012BX34”的小行星位列20颗最接近地球的小行星之首。尽管它没有对地球造成威胁,但再次向地球人敲响了警钟,要加速研究如何防止近地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方法和技术了,  相似文献   

14.
陈善广 《航天员》2009,(2):F0002-F0002,1
美国东部时间2009年3月6日,“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升空,它是世界上首个专门用于搜寻太阳系外类地行星的航天器。在迄今进入太空的所有航天器所携光度计中,“开普勒”望远镜的光度计体积最大,该装置将帮助望远镜观测行星的“凌日”现象,以搜寻太阳系外类地行星。NASA4月16日在网站上公布了“开普勒”太空望远镜拍摄的首批照片,展现了银河系的天鹅座、天琴座及其附近区域,该区域恒星众多,不久后“开普勒”望远镜将“瞄准”这一区域搜寻类地行星。公布的这批照片既有“开普勒”望远镜的视野全景图(下图),也有局部放大图。全景图上分布着数百万颗恒星,局部放大图之一(右图)显示的是距离地球约1.3万光年的一个星团,其代号为NGC6791。  相似文献   

15.
欧洲空间局最近公布了罗塞塔彗星探测任务经过修改后的技术细节。罗塞塔探测器将在2012年与一颗名叫沃塔宁的彗星交会,并将把一个着陆装置释放到该彗星的表面上。与此同时,美国航宇局因为预算原因而取消了一项类似的探测任务。彗星是人类可以探测到的最为原始的天体。彗星探测的主要目的是研究太阳  相似文献   

16.
1994年7月,科学家们亲眼目睹了一颗行星与另一个天体之间最剧烈的碰撞。木星连续6天遭到一颗名叫苏梅克·利维9号的彗星接连不断地轰炸,一颗接一颗,总共20几颗彗星碎片,以每秒60千米左右的速度疯狂地砸入木星稠密的大气层。这场狂轰滥炸产生了大量的火球,在地球上用望远镜很容易看到。  相似文献   

17.
《航天》2012,(3):F0002-F0002
1月9日11时17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我国首颗高精度民用立体测绘卫星——"资源三号"送入预定轨道,同时还搭载发射了一颗卢森堡小卫星。我国2012年航天发射取得"开门红"。  相似文献   

18.
韩厚康  韩厚健 《航天》2011,(5):52-55
1995年10月6日,瑞士天文学家首次确认太阳系外有颗行星(其主星"飞马座51"离地球51光年)。以后随着高解像度光谱学技术的进步,到2009年被发现的系外行星已超过400颗。2011年2月20日,美国航宇局项目主管威廉·波鲁克奇宣布:上天不到两年的开普勒空间望远镜,在普查银河系局部区域时,  相似文献   

19.
《航天器工程》2012,21(3):34-34
据新华网站2012年4月6日消息,日前,对“开普勒”太空望远镜、“斯皮策”红外探测太空望远镜以及ESA“普朗克”宇宙辐射探测器中的美国部分,NASA决定分别延长其任务期。NASA表示,搜寻类地行星的“开普勒”的任务期原定为3年半,2012年9月即将结束,此次将延至2016年9月30日,延长4年;“斯皮策”的任务期将延至2014年,延长2年,届时项目团队可以再度提出延长申请;“普朗克”项目美国部分的任务期将延长1年。  相似文献   

20.
正2019年1月1日凌晨,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新视野"探测器对人类迄今研究过的最远一个行星类天体进行了飞越探测。这个天体称为终极北地(Ultima Thule),是一颗小行星,编号为2014MU69,距地球有6.6×10~9km之遥。美国东部时间0时33分(北京时间13时33分),探测器以14km/s的速度从相距3500km的最近距离上飞过。这比该探测器2015年飞越矮行星冥王星时的最近距离近了3倍多。由于距离太遥远,探测器信号传回地球就要花6个多小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