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天宇来风     
《航天员》2008,(3):4-9
中国CHINA 35313号小行星命名为航天员中心星本刊记者于4月20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40周年纪念大会上获悉,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航天员中心星"。这颗小行星是中国国家天文台于1997年1月2日发现的。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中  相似文献   

2.
空天瞭望     
尼尔登陆爱神星 2月12日,美国近地小行星交会(NEAR,又称苏梅克)探测器成功地在爱神星小行星上着陆,成为第一个在小行星上登陆的探测器。这颗造价2.23亿美元的探测器是1996年发射的。1999年它在首次尝试进入围绕爱神星的轨道时因发动机故障而失败,去年的第二次入轨尝试终于成功。着陆前,它已完成了其主要任务,对爱神星进行了测绘,拍摄了16万张照片。 这次着陆属临时决定,成功几率只有1%。着陆过程中,NEAR对长33公里、形状不规整的爱神星进行了近距离拍照。着陆前它重1.1吨,轨道高度为25公里。着陆后,它仍能发射微弱的信号;若太阳能帆板继…  相似文献   

3.
正2018年12月11日,据NASA网站报道,来自NASA"奥西里斯·雷克斯"(OSIRIS-REx)任务的数据显示,在小行星"班努"的粘土中发现了水。在2018年8月中旬至12月初的任务接近阶段,探测器从地球出发,飞行了2 200 000km,于12月3日抵达距离"班努"19km的位置。在这段时间里,地球上的科学团队将探测器上的3个仪器对准了"班努",开始对这颗小行星进行首次科学观测。OSIRIS-REx是NASA首个小行星采样返回任务。  相似文献   

4.
空天瞭望     
尼尔登陆爱神星2月12日,美国近地小行星交会(NEAR,又称苏梅克)探测器成功地在爱神星小行星上着陆,成为第一个在小行星上登陆的探测器。这颗造价2.23亿美元的探测器是1996年发射的。1999年它在首次尝试进入围绕爱神星的轨道时因发动机故障而失败,去年的第二次入轨尝试终于成  相似文献   

5.
立方星是近年来微小卫星领域的研究热点,文章以太阳同步轨道(SSO)立方星任务为例,研究地球非球形引力项J2和大气阻力对立方星轨道演化的影响。分别研究了轨道高度、太阳活动指数F10.7和大气模型对SSO立方星轨道演化的影响,进行了数值仿真验证。研究表明:大气阻力摄动对SSO立方星轨道寿命影响很大,影响结果与轨道高度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太阳活动高、低年时的轨道演化差异明显,且演化量随F10.7的变化是非线性的;不同大气模型下的轨道演化情况存在差异,大多数模型所对应的轨道演化量的量级基本一致。上述影响分析对SSO立方星任务轨道的选定及轨道控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载人探测小行星的目标星选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小行星探测具有目标多样化的特点,通过对小行星的相关物理特性进行分析和归类,以及国内外研究情况,从探测任务的安全性、技术可行性和探测价值3个方面,讨论提出了适于我国开展载人探测的选星方法和原则;按照技术可行性由易至难,将候选星分为3类,分别提出了相应的约束条件和优选条件,筛选出候选星;根据部分目标星轨道设计结果,结合未来运载器的发展规划,对这3类小行星的探测任务特点进行了分析,给出了针对性建议,结果可为我国制定载人小行星探测的战略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据航天新闻网报道,2018年5月,作为二级载荷与NASA"洞察号"火星着陆器一同发射的"火星立方体一号"(MarCO)立方星,在"洞察号"着陆火星的过程中实时传回着陆信息,验证了立方星在深空探测任务中的可行性。MarCO立方星(MarCO-A和MarCO-B)最初是作为技术验证而设计的,目的是在着陆过程中提供来自"洞察号"的实时遥测中继,如果没有它,控制人员要经过几个小时才能知道探测器是否成功着陆。  相似文献   

8.
载人小行星探测的任务特点与实施途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载人小行星探测的发展现状,对目前美国基于"猎户座"飞船的载人小行星探测的概要方案进行了描述,包括探测器系统组成、运载火箭和飞行方案等内容。从速度增量、目标星引力等方面,分析了载人小行星探测的任务特点,并与载人火星探测、载人月球探测以及无人小行星探测的任务特点进行了比较。给出了载人小行星探测的实施途径建议,包括目标星选择、载人飞船系统设计等。讨论了其所涉及的推进、星际飞行安全保障、小行星表面行走等关键技术。研究结果可为我国开展载人深空探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美国行星学会2019年7月31日宣布,其1个月前发射的"光帆" 2小卫星已成功验证了利用太阳帆来改变轨道的能力。这家非营利机构称,这颗三体立方星在其32m2的聚酯薄膜帆面展开后的4天里轨道远地点升高了1.7km。卫星工程师认定,该星在这一时段内轨道升高的唯一途径就是帆面上的太阳光压  相似文献   

10.
<正>2018年2月22日协调世界时14:17,一枚"猎鹰"9运载火箭B1038.2从美国范登堡空军基地SLC-4E工位成功点火,随后将两班牙的一颗合成孔径雷达对地观测卫星送入预定轨道。与这颗由空客公司研制的军用卫星一起进入太空的是太空探索技术(SpaceX)公司第一批自主研发的卫星"微卫星" 2A (MICROSAT-2A)和2B,也就是数量达1.2万颗卫星的庞大卫星星座"星链"的2颗技术验证先导星。  相似文献   

11.
袁越 《中国航天》2000,(4):29-30
美国航宇局的近地小行星交会 ( NEAR,简称“尼尔”)探测器 2月 1 4日在茫茫太空中多游荡了一年后 ,终于进入了围绕爱神星小行星运行的轨道。这是人类制造和发射的航天器首次成功地进入围绕小行星运行的轨道。在此之前 ,人造航天器已进入过6个太阳系内天体的轨道。这 6个天体分别是地球、月球、太阳、火星、金星和木星。尼尔的成功入轨 ,使爱神星成了第 7个有人造航天器环绕其飞行的天体。首次尝试尼尔是美国航宇局在其低成本行星科学探测计划——发现计划下发射的第一颗探测器 ,重80 5公斤 ,由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学实验室设计和建…  相似文献   

12.
<正>联合发射联盟公司的宇宙神5-501型运载火箭5月20日在卡纳维拉尔角空军站发射了美国空军的X-37B无人小型航天飞机,并搭载发射了美行星学会的"光帆"A太阳帆技术试验卫星和另外9颗立方星。本次发射任务代号为"空军航天司令部"(AFSPC)5。这是X-37B第4次升空飞行,任务代号"轨道试验飞行器"(OTV)4。本次发射原定5月6日进行,后因有效载荷方面的原因而推迟了两周。X-37B由波音公司建造,共建造了两架。每架X-37B长约8.9米,高约2.9米,翼展约4.6  相似文献   

13.
<正>美国加州海沃德初创企业九霄公司(CloudIX)计划在12月份对设计用来向低地轨道发射立方星的一枚初样气球发射火箭进行首次试飞,以验证其发射能力,并证明其通信、导航和遥测分系统能正常工作。九霄公司正在自行研制推力矢量控制系统,并采购固体火箭发动机,目标是要能把16颗立方星或一颗22千克的卫星送入低地轨道。九霄公司已为其位于美国东海  相似文献   

14.
刘莹莹  周军  刘光辉  张佼龙  白博  李朋  黄河  刘睿 《宇航学报》2019,40(10):1115-1124
针对西北工业大学“翱翔”系列立方星在低成本、短周期、快响应的立方星技术方面的突破,介绍了应用于大气层外偏振导航技术试验的世界首颗12U立方星“翱翔之星”,世界首次组网开展低热层大气参数测量的QB50计划“翱翔一号”立方星等,总结了“翱翔”系列立方星的标准化结构设计、姿态控制系统、电源系统、星载计算机、通信与测控、部署器等核心系统的发展现状,介绍了自主研制的飞轮、磁力矩器、偏振敏感器载荷。并基于在轨组装,编队飞行,一箭多星等技术对“翱翔”系列立方星的应用进行了展望,对探索柔性、高精度、长寿命的立方星将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NASA官员3月25日宣布,该局已选定了其"小行星转向任务"(ARM)的一项方案,将派无人探测器从较大的一颗小行星上提取一块巨砾。这项决定是在此前一天的ARM项目任务方案评审会议上做出的。NASA副局长莱特富特在一次电话会议上对记者表示,他之所以选择所谓的B方案,主要是因为该方案能在把什么样的物体拖回到月球轨道以供宇航员探访方面带来更多  相似文献   

16.
日发射“隼鸟”2小行星探测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日本H-2A-202型运载火箭2014年12月3日在种子岛航天中心发射了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的第二个小行星采样回送探测器"隼鸟"2。发射原定11月30日进行,但因天气原因而两度推迟。这项大胆的任务为的是要在日首次小行星采样回送任务成功的基础上再进一步。首次任务的探测器称为"隼鸟",2003年5月发  相似文献   

17.
地面和空间望远镜观测,特别是最近30多年来的历次深空探测任务极大提高了我们对太阳系小天体的认识。现已知小天体表面具有复杂多样的形貌特征,这些特征与其历史上所经历过的地质演变有密切关系,亦可为理解早期太阳系的动力学环境提供重要信息。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了通过天文观测数据反演小行星形貌信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然后基于已实施的深空探测任务获取的数据资料,回顾和总结了433 Eros、25143 Itokawa、4179 Toutatis、162173 Ryugu、101955 Bennu及486958 2014 MU69这6颗小行星的表面环境和物理性质,其中着重介绍了对这几颗小行星的形状、表面碎石形态和分布、撞击坑形貌和分布、表面坡度、沟槽和山脊等线性结构以及表壤运动痕迹等的认识,以及如何根据这些信息推测各小行星的形成历史;最后简要介绍了目前认为可能影响小行星表面形貌的几种机制,以期为我国即将开展的小天体深空探测任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正>2018年1月21日13时42分,"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吉林"一号光谱01星、02星和2颗搭载星送入预定轨道。"长征"十一号火箭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主要用于太阳同步轨道和近地轨道中小型航天器的单星和多星组合发射,700km太阳同步轨道的运载能力为420kg。此次发射是"长征"十一号火箭继2018年12月使用去任务化飞  相似文献   

19.
<正>联合发射联盟公司的宇宙神5-401型运载火箭2016年11月11日在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了数字地球公司的"世界观察"4高分辨率商业遥感卫星,并搭载发射了7颗立方星。这是范登堡空军基地同年2月10日发射一颗侦察卫星后首次恢复航天发射。该基地在停用期间进行了相关设备搬迁工作,涉及靶场数据中心、遥测系统和仿真中心。此次搬迁是为了配合美军设在该基地的联合空间作战中心的  相似文献   

20.
正美国驻印大使维尔玛2月25日发表了庆祝美印航天合作不断加强的演讲,称印去年9月首次发射了美国卫星,且一发就是4颗。在那次发射中,印度"极轨卫星运载器"(PSLV)为美顶尖全球公司搭载发射了4颗"狐猿"2立方星遥感卫星。维尔玛说,PSLV火箭已为20个不同国家发射了卫星,其它美国公司也已在寻求用这种火箭发射卫星,包括定于近期发射的一颗谷歌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