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过去的十年是中国国民经济迅猛发展的十年,更是中国民航业快速迈进的十年.十年之前,中国民航开始告别计划经济的模式,走上了政企分开、企业化经营的改革之路.此举加快了我国民航事业的发展步伐.1988年中国民航运输总周转量为23.1亿吨公里,到1996年达到80.6亿吨公里,年均增长为31.1%.中国民航取得的长足进步正是由于政企分开给企业经营带来更大独立性、更大活力.中国东方航空公司作为中国民航直属三大骨干航空公司之一,在企业的开拓与发展上适时地把握住了一次  相似文献   

2.
《中国民用航空》2008,(11):13-26
2008年11月11日,《中国民用航空》杂志社在北京举办了"金融危机与中国民航"的座谈会,邀请政府有关部门、企业、科研机构和院校的领导和专家深入探讨金融危机对中国民航业的影响。在中国民航是否已经受到影响、还将受到多大影响、应当采取什么对策等问题上大家的意见很不一致,表明对形势的判断差距相当大。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民航业,飞行员短缺问题一直存在,飞行员的短缺增加了航空公司的运营成本,拉长了飞行员的工作时间,使飞行员面临疲劳驾驶的风险,飞行员的增长远远不能满足高速发展的行业需求。低空空域的开放短期内将加剧飞行员的短缺问题,长远看也会有利于降低飞行员的培养成本。民航局飞行标准司组织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与空管局电信公司对中国民航驾驶员的情况进行全方位的统计,编制出《中国民航驾驶员发展年度报告》,涵盖了从2007年至2012年的中国民航驾驶员各方面的数据,本文摘选部分数据,希望能更好地为民航业在政策制定、机组管理、招生培训等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2012年12月20~21日,中国民航工作会议暨航空安全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回顾了2012年的民航工作,明确了2013年民航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并对2013年民航行业管理重点工作提出了要求。2012年,中国民航紧紧围绕科学发展的主题和转变发展方式的主线,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航业发  相似文献   

5.
<正>本文通过选取投入与产出评价指标,建立指标体系,结合近十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定量计算,对我国民航运输业的经济效率进行较客观的描述。基于中国统计局及中国民航局公布的近10年数据,构建了2003至2012年期间中国民航运输业经济效率评价模型,分析近十年来中国民航业的经济效率,找出影响经济效率的关键因素,最终得出了中国民航运输业经济效率的综合评价结果。这些研究  相似文献   

6.
运用宏观分析法对中国入世后民航业的法制建设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作一概括性论述。为完善中国民航业的法律保障制度,推动中国民航事业的发展和繁荣,应对入世后中国民航法制建设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7.
运用宏观分析法对中国入世后民航业的法制建设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作一概括性论述.为完善中国民航业的法律保障制度,推动中国民航事业的发展和繁荣,应对入世后中国民航法制建设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8.
2012年中国航空学会航空经济专业分会学术研讨会拟于9月中下旬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中国航空学会航空经济专业分会、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交通与物流研究中心)、《中国民用航空》杂志社联合主办,会议主题为"中国民航可持续发展研究",旨在研究如何促进民航转变发展方式和结构调整,提高行业运行与管理效率,以此推动中国民航业健康  相似文献   

9.
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政治出现的新格局,世界经济发生巨大的变化,国际航空运输业的经营环境、发展方式以及政府的管理也在经历深刻的变革和调整。面对世界新的形势,研究制定适合中国民航发展的战略和方针政策,以及确定政府部门应如何更好地发挥其职能作用,都有必要对世界航空运输业的管理现状、发展趋势及其对中国民航业的影响进行认真、及时地分析和了解。  相似文献   

10.
一年一度的中国民航与国际民航十大新闻评选已于近日揭晓。在由本刊和《中国民航报》联合举办的评选中,安全、改革、发展成为2002年中国民航业的关键词;而受“9·11”余波及美国经济衰退的影响,世界民航业仍回升无力,处于惨淡经营之中,裁员、亏损、破产的阴影仍未消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