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国际空间法是指调整国家、国际组织之间开展外空探索、利用、开发活动中权利义务规则的总称。狭义的国际空间法仅指以联合国外空五大公约为核心的国际条约体系,对于缔约国是具有强制的法律约束力的;广义的国际空间法还包括联合国大会决议和联合国外空委大会文件在内的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但具有很强的政治约束力的外空国际活动规则。中国1983年加入《外空条约》,1988年加入《营救协定》、《责任公约》和《登记公约》,没有加入《月球协定》。文章分析前4个公约以及《遥感原则》、《防止在外空部署武器条约草案》、"外空透明与建立信任措施"联大决议、《外空活动长期可持续准则草案》等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件,简要分析其对中国航天活动可能产生的限制和影响,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六)建立了若干国际外空法文献中心 北京理工大学在此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已经购置了相当数量的专著、论文集以及国外的《空间法》和《航空航天法》等期刊.哈工大空间法研究所正在建立一个内容尽可能全面的外空法资料中心,文献内容包括重要的空间法专著、会议论文集、杂志、法律文件等等;同时还可利用万律、北大法宝在内的数据库等.另外,LexisNexis和Heinline等英文法律数据库上也有很多的空间法资料.  相似文献   

3.
<正>2017年7月14日,由中美专家共同主持的国际宇航科学院(IAA)课题研究成果《外空矿物资源——挑战与机遇的全球评估》继2015年在美国发行英文版后,迎来中文版首发式暨主题报告会。本次活动是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和国际业务部的指导下,由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国际宇航科学院研究中心、美国海因莱因基金会联合举办。中国宇航出版社、中国空间法学会为本次活动支持单位。  相似文献   

4.
空间碎片造成空间环境污染的国际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57年前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以来,人类利用和探索外层空间的活动与日俱增。与此同时,外层空间的环境也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污染。外空环境污染的污染源主要是人类在外空活动所留下的空间碎片。由于地球轨道法律地位的特殊性以及空间碎片产生及其损害后果的特殊性,因此,空间碎片造成空间环境污染所产生的国际责任与传统的国际责任在性质、责任构成要件及责任的实现等方面也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5.
空间碎片国际机制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通过对空间碎片国际机制(多边谈判机制)的分析,指出其发展趋势,从而为中国参加相关谈判工作提供参考。空间碎片国际机制的发展已呈现出明显的政策化、法律化和制度化的趋势。无论是从外空利益争夺、外空战略实现,还是从中国航天事业可持续发展、中国航天立法体系完善的角度来讲,积极参加空间碎片技术合作与规则制定的国际谈判都具有重要意义。从国内建设上来看,中国应尽快制定“技术—政策(战略)—法律”三位一体的解决思路和具体方案;从国际层面看,可以借鉴美国一直坚持和贯彻的“技术—政策—国内规则—国际软法—国际法”外空策略,来开展空间碎片减缓和清除等方面的技术与规则制定的合作。  相似文献   

6.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外层空间活动在世界经济变革的影响下产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为外空活动商业化、私有化以及国际合作趋势不断加深。一方面,外层空间活动不再局限于国家和国际组织的范畴,私有主体的参与程度和作用越来越显著;另一方面,世界各国对外层空间的探索和利用越来越重视,国际合作日趋密切。与此同时,外空活动主体的多样性和内容的广泛性也为外空活动争端带来更多挑战。传统国际法已经不能完全适应于外层空间活动的争端及其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7.
<正>从2010年开始,"外空活动长期可持续性"(LTS)是国际空间社会,尤其是联合国外空委框架下讨论的热点。联合国外空委科技小组委员会2010年设立LTS议题和工作组,目标是制定一套LTS准则。截至2017年10月,谈判已经接近尾声,但在政治诉求、技术理解和法律意见等问题上还存在诸多分歧。LTS谈判是外空国际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  相似文献   

8.
正一、引 言外空安全威胁是综合多元的,受到来自政治、军事和技术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外空军备发展是最现实最直接的威胁,成为影响外空安全的主要因素。面对当前外空军事化的现实及外空武器化和外空军备竞赛的趋势,现行国际外空法的不充分性、不具体性日趋明显。如《外空条约》虽然规定各国可出于和平目的利用外空,但没有明确禁止对外空物体使用或威胁使用武力;虽然禁止在外空放置核武器,但未禁止在外空部署其他种类的武  相似文献   

9.
国际空间法创立于20世纪50年代,是国际法的一个年轻分支。联合国在苏联于1957年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后不久,就在各国的努力下,迅速构建了以《外空条约》等5个条约为核心、以联大5项决议(宣言)为补充的国际外空法框架。外空法在区域层面(如欧空局、独联体等组织)和国家层面都  相似文献   

10.
2012年1月18日,美国国会部分议员给美国总统写信,反对起草外空活动国际行为准则。这封由4名国会议员签署的书信,一方面对于美国政府宣布拒绝签署《欧盟外空活动行为准则》表示欢迎,另一方面又对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宣布将以《欧盟外空活动行为准则》为基础商讨起草类似的外空活动国际行为准则表示担忧。  相似文献   

11.
国际外空立法的发展与我国的外空政策和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新民 《中国航天》2008,(2):29-33,37
近年来,外空的战略地位日益受到各国重视.外空不仅是国家战略和安全的重要空间、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宝库、高科技的聚集点,也正在日益成为外空大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许多国家已把外空作为其崛起的新机遇.当前.围绕着外空战略、安全、经济、资源利益等展开的政治和法律斗争值得重视和关注.  相似文献   

12.
世纪之交空间法的回顾与展望(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惠康 《中国航天》2000,(10):14-16
自人类进入空间肘代以来,空间法在较短的时间里很快发展起来,但是还有许多问题尚待解决,并且随着空间科技和人类空间活动的不断进展,还将在法律上不断地提出新的问题。可以预见,空间法将继续有较大的发展。1.空间法将随着人类空间活动的发展而发展20世纪50年代处于幼年期的人类航天活动,至世纪之交已进入成年期。纵观近半个世纪的外空活动史,可以看出人类的空间活动正不断向其广度和深度发展。就广度而言,首先,空间活动由最初的外空探索和科学考察发展为全方位的空间技术开发和利用,影响到世界各个地区和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在…  相似文献   

13.
《中国航天》2001,(8):35-35
中国代表团团长黄惠康最近在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外空委员会)第44届会议上发言指出,个别国家为谋求更大的军事优势而制订了控制外空的军事战略,为此,有必要尽快谈判缔结防止外空军备竞赛及外空武器化的国际协定。 黄惠康说,过去40年里,人类探测和利用外层空间的活动不断取得新的成就,新世纪的空间科技及其应用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然而,人类在和平利用外空方面面临着严峻挑战。个别拥有先进空间能力的国家为谋求更大的军事优势而制订了控制外空的军事战略,并且不顾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继续加紧研制和试验包括反弹道…  相似文献   

14.
张叶 《航天员》2013,(5):30-30
2013年9月16日,由中国载人航天办公室和联合国外空司共同主办的载人航天技术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开幕式后,举行了纪念中国首次载人航天十周年的活动,由联合国外空司空间应用专家土井隆雄(Takao DOI)主持.来自世界各国的航天员、航天机构代表分别致辞表达祝贺,不仅表达了他们对中国航天英雄杨利伟的高度赞扬。还对中国载人航天在未来太空探索中注重国际合作的做法给予了肯定。  相似文献   

15.
正卢森堡议会7月13日表决通过了空间资源法,规定各公司对从小行星等天体上开采的资源享有所有权。这意味着该法案在8月1日成为正式法律。卢副首相兼经济部长施奈德称,卢是欧洲首个采取承认空间资源可由私营公司所有之法律与监管框架的国家。他说,卢由此巩固了其作为欧洲太空资源探索与利用中枢的地位。该法赋予在卢经营厂家对所开采空间资源的所有权,与美国2015年11月生效的《商  相似文献   

16.
焦勇 《中国航天》1993,(7):8-11
当今,发射服务已成为空间活动商业化的一个重要领域。商业发射服务从根本上说是国际性的。它必然涉及一系列国际空间法律问题。 国际空间法规定的是在探索和利用外层空间活动过程中各国之间的法律关系。发射服务必须遵循空间法的各项规则才能健康地向前发展并走上规范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7.
空间活动损害责任立法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间活动造成损害的责任问题历来是困扰法学界与航天界的难题。2008年初美国摧毁卫星的坠落问题曾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特别是随着外空的国家开发与商业利用日益增长.国家间的相关竞争也在不断加剧.可能会导致诉讼的增多。  相似文献   

18.
太阳系除地球外的其他行星、矮行星及其卫星和数以亿计的小天体富含大量的水、有机质,有学者和媒体甚至推测在火星—木星轨道间的小行星带可能还存在含镍、铂、金等贵重金属的小天体。对太阳系深空资源的开发,一方面有可能为人类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为人类走向深空提供能源、材料以及维持生命所必需的水等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和前景。开展太阳系深空资源开发,除需要开展空间技术攻关外,法律方面是不可回避的首要问题。国际社会对太阳系深空资源开发的相关法律活动,主要是联合国开放签署的《外空条约》和《月球协定》,以及美国、卢森堡等国利用相关国际条约规定的模糊性,各自在其国内开展的立法活动。而在我国,虽然航天法尚未出台,但科技界已就太阳系小天体资源探测开展了相关研究。鉴于太阳系深空资源探测正在成为未来航天发展的新热点,而且涉及到国际外交和政治影响,本文建议国家应尽快出台相关法律规定,营建有利的法律环境,保障我国社会资本和企业参与太阳系资源探测与开发活动;另一方面在法律尚不完备的情况下,国家航天主管部门可以出台相关指导意见,允许商业航天以非政府的面貌积极参加开发活动,为最终我国航天在太阳系深空资源探测这一舞台取得先机奠定基础,助力航天强国、科技强国建设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尹玉海 《中国航天》2001,(10):10-15
1967年《外空条约》中规定的“外空探索和利用自由的原则”以及航天市场广阔的发展前景,使得越来越多的私营和民营企业参与航天活动,从事有关的开发和利用。据不完全统计,全球大约有350家大型公司直接或间接从事航天活动,尤其是空间商业利用和开发活动。它们的活动范围已逐渐从简单地参与航天科学研究、实验设计和星箭生产转向独立发射和经营航天器。民营和私营企业大多从事那类利润大、资本投入也多的航天商业活动,如卫星生产、发射与经营。每颗卫星的费用约为4000~7000万美元,每枚运载火箭的造价为5000万美元左…  相似文献   

20.
联合国外空委法律小组委员会从2008年起将各国的空间法能力建设列为一项新的议程,每年加以讨论,充分显示了国际社会对此问题的重视,也显示了该问题的重要性。本文以外层空间法教学和研究的新发展为核心,对我国外层空间法能力建设加以讨论,同时提出进一步推进我国外空法教学与研究工作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