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舰载舷外雷达有源诱饵是对抗现代先进反舰导弹的有效方式,引起各个国家的关注重视。舰载舷外雷达有源诱饵通过有源欺骗干扰方式模拟被掩护舰船的雷达信号特征,引诱或欺骗敌跟踪和制导雷达。根据舰载舷外雷达有源诱饵的干扰机理,研究舷外雷达有源诱饵的最佳布放高度等布放策略,对部队作战使用和部队训练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舰载雷达系统包括多种型号的雷达,在舰艇施放舷外有源诱饵对抗ARM时,不能简单地将其视为单一辐射源目标。通过分析舰载雷达辐射源工作特性,建立了舷外有源诱偏条件下ARM对舰载雷达的攻击模型。仿真结果表明,ARM散落点在舰载雷达周围分布较为密集,可以对舰载雷达系统构成了较大的威胁。  相似文献   

3.
基于扩展单脉冲比的拖曳式诱饵存在性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诱饵的存在性检测是对抗拖曳式有源雷达诱饵干扰的前提,也是决定抗干扰效果的重要因素.当导引头雷达发射多个不同频率的脉冲信号时,在一定的检测处理时长内目标回波信号幅度服从瑞利分布,而诱饵干扰信号则是幅度固定的.基于导引头雷达波束内诱饵存在导致的回波特征变化,通过提取诱饵存在/不存在两种情况下雷达接收回波信号的幅度特征差异以...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一种基于DRFM的高分辨雷达扩展目标回波信号仿真方法,该方法将舰船等复杂目标视为扩展目标,其雷达回波信号可以看作扩展目标各散射中心产生的回波信号的叠加。应用该技术产生的模拟目标回波信号和假目标干扰信号,由于携带雷达发射信号和照射目标特征信息,能顺利进入末制导雷达接收机,仿真效果优于一般常规仿真技术。  相似文献   

5.
舷外有源诱饵降落伞载荷运动仿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火箭发射降落伞悬降方式的舷外有源诱饵的载荷运动进行了分析。在此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在2个正交铅垂平面上的分解,建立了载荷运动的数学模型,描述了在2个正交铅垂平面上降落伞—载荷连线相对于铅垂线的角运动。利用Simulink进行了单个铅垂平面上的角运动的仿真和2个正交铅垂平面上的角运动的综合仿真。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拖曳式有源雷达诱饵干扰的分析,得到了平衡状态下对导引头测角值进行数据积累且取均值后,导引头将指向大功率辐射源的结论.在诱饵信号从功率上压制载机回波信号的前提下,对导引头处于平衡状态时的测量角公式进行数学推导进而求得小功率辐射源(载机)的角度.结合比例导引规律,通过飞行弹道仿真验证了雷达型空空导弹应用上述方法可获得...  相似文献   

7.
前不久,在美国AOC年会上展出了几种对抗雷达制导导弹的新型机载拖曳式诱饵及对抗红外制导导弹的一次性诱饵。拖曳式诱饵称得上是对付先进单脉雷达制导导弹十分有效的干扰手段。作为拖曳式诱饵的先驱,美Tracor宇航公司从80年代初开始研制这类产品。美海军在1987年与雷神公司签订了一份开发ALE—50拖曳式诱饵的合同,现在F/A—18E/F、B—1B及部分F—16飞机上广泛采用。与第一代拖曳式诱饵不同,新一代诱饵均设计成可发射欺骗性的信号给敌方导弹,将其引向诱饵所在位置。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研制的光纤拖曳式诱饵已开始在F一4和“阵风…  相似文献   

8.
吴森堂  姜智超  张淼 《航空学报》2003,24(6):555-558
 提出了一种实用有效的反舰导弹末制导信号的非线性校正方法。该方法可充分利用捷联惯导信息,对雷达导引头的测量信号进行有效的校正补偿, 同时又可根据系统对校正算法实时性与精度的要求, 通过合理地调整滤波算法节点数来满足系统的设计要求, 从而大大地提高反舰导弹末制导的导引精度。该方法的有效性在某型超音速反舰导弹末制导信号校正仿真中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9.
目标机动对反舰导弹目标捕捉概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捕捉目标和舰艇机动的原理,建立了目标机动条件下末制导雷达捕捉目标的计算模型,仿真结果显示,对中远程反舰导弹而言,目标机动对目标捕捉概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机载拖曳式雷达有源诱饵是一种在实战中得到检验,可有效对付防空导弹的电子战装备。针对如何对拖曳式雷达有源诱饵进行试飞考核的问题,在分析其干扰机理的基础上,设计了三个试飞剖面,分析了影响飞行试验的若干因素,有利于该设备的后续试飞。  相似文献   

11.
雷达有源干扰信号对雷达侦察装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有源干扰信号进入舰载雷达侦察机的条件;根据有源干扰信号特征,讨论了其对雷达侦察装备的影响机理;采用半实物仿真方法验证了压制干扰信号对雷达侦察装备的信号分选能力产生较为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为了减少反舰导弹受冲淡干扰的几率,要求末制导雷达在保证捕捉概率的同时尽量减小角度搜索范围。为此,提出了末制导雷达捕捉目标所需最小角度搜索范围模型,推导了最小角度搜索范围表达式及其对应的最佳开机距离表达式。在不同的探测距离下,以高亚声速反舰导弹为例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最小角度搜索范围在+30°之内,小于某些反舰导弹...  相似文献   

13.
"狼群"干扰对单、双基地雷达的干扰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狼群"干扰是美国正在研制的一种分布式干扰.文中分析了"狼群"干扰对单、双基地雷达的影响,结果表明,"狼群"干扰对单、双基地雷达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在理论分析计算的基础上,提出了抗"狼群"干扰的可能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嵌入式仿真技术及其发展,将嵌入式仿真与雷达模拟训练相结合,构成了能够嵌入到机械扫描雷达实装的模拟训练系统。描述了对嵌入式仿真训练系统的结构组成以及部分模块的功能,研究了模拟雷达视频回波数据的方法和模型,包括目标回波、地物杂波、海杂波、气象杂波、有源干扰和接收机内部噪声,利用数学模型计算回波的强度、方位、距离等特性,调制实际录取的回波数据,生成与态势设置参数相应的模拟回波数据,能够对信号处理操作和抗干扰操作做出响应。通过对视频回波进行仿真,由终端显示画面可知模拟的回波数据具有较高的逼真度,经测试模拟视频回波能够被雷达显控终端识别。  相似文献   

15.
干扰机应对自适应捷变频雷达的一种干扰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雷达干扰机与雷达抗干扰相互促进发展,现在自适应捷变频雷达具有很强的抗窄带瞄准式干扰和宽带阻塞式干扰的能力。文章中提出了现有干扰机对自适应捷变频雷达实施干扰的一种新方法及实施方案——频谱拖引。  相似文献   

16.
The performance of electronically scanned radar systems is evaluated for clear and barrage jamming environments. Radar figures of merit in jamming are derived for search and track modes and are directly related to antenna pattern relative sidelobe levels. A random sidelobe model is analyzed with various numbers of independent jammers.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s of detection probability are derived to determine detection performance versus average jamming level and number of jammers.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DRFM和数字信道化技术的宽带雷达目标干扰模拟器设计方案,详细讨论了宽带雷达信号的数字信道化接收算法和基于DRFM的扩展目标/干扰生成方法。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案可以实现1 GHz带宽的雷达导引头目标干扰信号模拟,并可推广用于宽带雷达导引头干扰机和宽带雷达导引头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相似文献   

18.
针对如何模拟海战场电子干扰环境下雷达作用距离这一问题,首先,分析了雷达检测因子与虚警概率、检测概率的关系;然后,在考虑电子干扰功率的基础上建立了综合信干比模型,利用综合信干比与检测因子之间的关系确定了雷达作用距离;最后,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9.
Two classes of coherent radar types are analyzed to ascertain whether any significant advantages exist for a given system. The classes compared are those coherent radars which transmit a phasecoherent pulse-to-pulse RF carrier as opposed to those which transmit randomly phased RF carriers but store the coherent information at the radar for Doppler extraction. Rigorous new analytical development is avoided in favor of examination of the considerable existing literature, examination of practical limitations, and synthesis of generic solutions from key concepts. Examination is made of coherent radar classes from the viewpoints of reconnaissance ance and intelligence measurement, new radar design and devlopment, and electronic countermeasures vulnerability.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classes of coherent radars examined have a priori and a posteriori equivalent performance has significant implications not published in any reference sour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