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航宇局举行了会议,讨论在航天飞机轨道器上安装防热瓦的新操作、训练及检查程序的问题。据认为,损坏的粘合剂限于那些安装在0.09英寸厚的薄毡类隔热衬垫上的防热瓦。轨道器上的大部分防热瓦是安装在0.16英寸厚的毡状衬垫上。  相似文献   

2.
简讯     
美空军用跟踪卫星的高分辨率相机检查航天飞机防热瓦是否脱落 4月12日,当航天飞机进入轨道后,航宇局发现航天飞机尾部有十几块防热瓦(每块厚2.5厘米,边长15厘米×15厘米)已脱落。腹部防热瓦虽经航天飞机上的传感器检测没有发现脱落,但航宇局有些人还是感到不放心。为确保航天飞机安全穿过大气层返航,航宇局便要求空军动用绝密级的高分辨率望远镜卫星跟踪相机来拍摄航天飞机腹部照片。这种相机一直是用来监视和跟踪苏联卫星的。据航宇局发言人雷德蒙说,美空军的高分辨率相机“能看到距地球  相似文献   

3.
2003年2月1日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造成7名航天员死亡的悲剧.事后在分析灾难的原因,并用模拟试验验证后认定,事故是由于发射时外贮箱上的一块绝缘泡沫材料掉下来击伤了机翼上的防热瓦引起的,在返回大气层时,航天飞机与大气相对摩擦,产生高温等离子气体,从防热瓦受损处注入航天飞机内部,导致金属结构熔化,使整个航天飞机结构解体.  相似文献   

4.
洛克希德公司生产了一种重量较轻的新型防热瓦,采用这种瓦可以使航天飞机减少900磅的重量。这种新型瓦命名为 FRIC-12(耐熔合成纤维防热材料,每立方英尺12磅),它将首次使用在第三架航天飞机轨道  相似文献   

5.
今年2月1日,美国的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发生机毁人亡事故后,人们从专家对事故原因的分析中认识了一种少听说的科技产品——防热瓦(隔热瓦)。其实,从投入使用的第一天起,防热瓦就已经成为航天飞机一种不可缺少的“铠甲”,20多年来,它一直在为航天飞机“保驾护航”。当年驾驶哥伦比亚号航天飞  相似文献   

6.
□□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后,俄罗斯记者于2003年2月11日采访了俄罗斯老航天员、暴风雪号航天飞机指令长塔尔波耶夫,下面是有关哥伦比亚号事故的谈话摘要。 问:请谈谈您对哥伦比亚号事故的看法。 答:按照搞技术人的看法,一般都认为它是由于航天飞机上的防热瓦损坏所致。  相似文献   

7.
美国宇航局已决定在今年夏天首次发射航天飞机。有关发射前的准备工作正在肯尼迪中心紧张进行中。左图是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载荷舱舱门打开后的内景。下图是航天飞机的头部,可看到防热瓦和反作用控制系统的喷嘴。  相似文献   

8.
美国东部标准时间2000年12月1日晚10时6分,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直上云天,开始了为期11天的空间飞行使命。此行的主要任务是为国际空间站送去巨型翅膀——太阳能帆板。 有惊无险的发射 奋进号此次发射可以说是有惊无险。发射当晚,发射场的草地突然起火,好在消防人员很快就将火扑灭了。小惊刚过,又来大险。技术人员突然发现,发射架上的一个卡箍松动了,如果不维修,航天飞机起飞时,可能会损坏左机翼防热瓦。在再入时,这些防热瓦对航天飞机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保护作用。一旦损坏,极可能引发惨剧。于是,技术人员急忙登上发  相似文献   

9.
在目前的定义中(第一形式),赫尔墨斯航天飞机总重量为22.4吨(空重15吨,推进剂和8名宇航员共4.4吨,有效载荷1吨,尚有2吨余量)。这样在低轨道上运载的有效载荷不是1吨而是8吨了。这是设想用现在研制的阿里安-5火箭发射的赫尔墨斯航天飞机,欧空局-法国国家空间中心(ESA-CNES)赫尔墨斯联合组组长米歇尔·古杜瓦这样解释说。把航天飞机在再入轨道上的安全系数考虑进去,以把陶瓷防热瓦的温升限制在1450℃,这样一来会造成600公斤的有效载荷损失。为了既能保持2吨的重量余量,又要使航天飞机的低轨道运载能力为3吨,必须把赫尔墨斯航天飞机的总重量增加到24.4吨。  相似文献   

10.
航天之窗     
这台机器人名叫“镶嵌师”,是美国梅隆大学研制的,如图所示,它能自由出入人行过道的门,在工作时还能伸长到4米,每次航天飞机归来后,它将充当检查师,自动履行复杂、繁重而又危险的防热瓦检查并修复工作。  相似文献   

11.
生产第二架航天飞机“挑战者”号(轨道器099),包括安装防热瓦的工作,正在顺利进行。这架航天飞机准备于1982年6月交付航宇局。目前“挑战者”号已完成大约80%的工作量。“挑战者”号的第一次飞行原计划安排在82年12月作为第6次飞行,但航宇局目前正考虑用它进行第5次飞行,也就是让它参加发射  相似文献   

12.
□□2007年8月8-21日,奋进号航天飞机执行STS-118任务,为“国际空间站”(ISS)运送建造构件,原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的候补航天员、女教师摩根在太空与地面上孩子们进行教学对话。虽然其主要任务进行得很顺利,但起飞时从外贮箱上掉下的一块泡沫砸伤了航天飞机的防热瓦,成为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官员忧心的事,也是新闻媒体最关注的热点。1发现问题在奋进号刚发射后约1min,从航天飞机上摄像机传回的高清晰图像显示,一块垒球大小的泡沫碎片从航天飞机外贮箱的托架上掉了下来,并从一个金属柱上反弹到航天飞机的腹部,在起落架附近切开了一个9cm×5…  相似文献   

13.
下面这张照片是苏联未来载人空间飞机的试验型。照片上的乘员舱和防热瓦都清晰可见。A为风挡和乘员舱,B为防热瓦,C为大型锥体,用来辅助回收。该照片是今年3月5日在印度洋回收时,从  相似文献   

14.
蓓蓉  徐菁 《国际太空》2007,(12):34-36
发现号是目前3架航天飞机中最老的一架,它的建造时间仅次于挑战者号和哥伦比亚号,在航天飞机编队中排行老三.挑战者号在1986年执行STS-51L发射任务时,机上7名航天员全部罹难.哥伦比亚号则在执行STS-107任务时在返回地面过程中,机身左翼防热瓦脱落,导致飞机失事,7名航天员全部罹难.  相似文献   

15.
1989年2月23日美国将用发现号航天飞机进行第28次飞行。指令长迈克尔·科茨,是一位老练的宇航员;驾驶员约翰·布莱哈;飞行任务专家吉姆·布克利、鲍勃·斯普林杰和吉姆·巴吉安。5名机组人员中只有布莱哈和布克利参加过航天飞机飞行。在1988年12月3日的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飞行中,发生主发动机破裂和防热瓦损坏。NASA发言人说,如果这是一般性问题,可能推迟发现号的飞行。据认为,主发动机破裂是由于点火时发动机内湿度引起  相似文献   

16.
《国际太空》1989,(1):5-5
发现号航天飞机几乎完美地完成了飞行任务并顺利地返回爱德华兹空军基地。着陆后检查认为,除了有些较小的防热瓦损坏外,航天飞机情况极好。虽然着陆后滑行距离比预料的短一些,但轮胎和新制动器却无异常的磨损。在检查轨道器后几乎没有发现异常。新碳棒制动器性能似乎比以前的要好一些,无异常磨损或过热情况。主起落架支柱、车轮和制动系统在航天飞机第26次飞行之前进行过修改,加固了车轴,减少了制动对轴的偏转,这是航天飞机在以前降落过程中造成制动损坏和轮胎过度磨损  相似文献   

17.
苏联第一架航天飞机暴风雪号长36米,直径5.6米,翼展24米,翼展面积250平方米;有效载荷舱长18.3米,直径4.7米;乘员舱近70米~3,可容纳2~4名宇航员和6名乘客;航天飞机重约70吨,可运载29.5吨有效载荷。整个轨道器覆盖着38000块防热陶瓷瓦。 1988年11月15日莫斯科时间上午6时整,苏联暴风雪号航天飞机由  相似文献   

18.
美国航宇局正在研究航天飞机再入时,高空中罕见的发光冰晶云对防热瓦和飞行控制造成危害的可能性。最初的模拟实验是在约翰逊航天中心进行的。实验表明,再入轨道器以高超音速通过这种云层时,会发生很大的导航误差,以及极危险的俯仰和滚动。轨道器高速再入到达气动加热最严重的高度时,这种冰晶可能会对轨道器的防热瓦产生剥蚀。美国和苏联宇航员夜间观察地球时,偶尔也看到过闪光的云层。对这种现象,人们还不是很清楚,但苏联的研究者显然比美国  相似文献   

19.
哥伦比亚号防热系统概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返回地面时在空中解体,机上7名航天员全部遇难。失事后世界航天界和媒体对失事的原因有各种各样的猜测。哥伦比亚号事故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其防热系统,为了比较深入地探讨这一看法的准确性,有必要对航天飞机防热系统的布局和结构概貌作一  相似文献   

20.
据外电报道:在1981年4月的航天飞机处女航行中,航宇局为了确保首次飞行万无一失,要求动用空军的“绝密级”高分辨力望远镜跟踪相机来拍摄航天飞机腹部防热瓦的照片。至于是否拍摄了照片,人们不得而知。但这座绝密级的跟踪站到底是一座什么样的地面跟踪系统?它有哪些性能?人们作了不少的猜测。现将有关内容摘译如下。一、系统概述如何对轨道高度达四万公里的空间物体及时发现、观测和轨道状态的判断,已经成为空间监视和空间目标鉴别的有关机构的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