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我国生产的多种型号民用飞机远销海外,交付是整个客户服务链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如何有效地提升国产民机境外交付的综合保障能力,作为一名长期参与国产民机海外交付的工作者,笔者提出了一些想法。1我国国产民机境外交付概况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国产军民机众多型号远销南美、非洲、东南亚及太平洋地区,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工业技术升级注入了生机和活力。而飞机交付是飞机国际贸易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且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  相似文献   

2.
为保障国产民机产品质量的持续改进和运营安全,本文提出了建立整合国产民机工业部门和民航运行部门资源的民机运行故障事故数据库系统的构想.并针对故障事故数据收集、故障分析、安全预警等关键技术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ARJ21和C919等国产新机型投入航线运营,其运营成本和维护费用成为航空公司的关注重点,成本控制已成为在运营中至关重要的环节。由于国产民机机队规模还较小,在保障飞机运营上,国内主制造商与国际一流主制造商也存在差距,航材共享作为行业内一种先进的支援模式,在新机型投入市场时得到了航空公司的一致认可。作为民机市场后来者,研究航材共享技术是提高航材保障效率的最有效措施之一,对提升国产民机的市场占有率也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0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航空产业的高速发展,运行支持逐步被提升到与飞机制造和航空运输同等重要的地位.在民航局等相关部委的推动下,制造商建立了标准的国产民机运行支持体系,为国产民机安全运营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保障,拉动了产业链的发展、构建了协同产业生态.国产民机秉承"做强中国制造、传播中国声音"理念,不断开拓海外市场,为一...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民航运输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民航业对民用飞机的需求量巨大。如果没有国产民机制造业的发展,民航强国建设是缺乏基础的。国家已将大力发展国产民机制造业上升为国家战略。新舟60是目前中国唯一批量进入国内、国外航线市场运营的国产民机型号,应从支持国产民机制造业的角度出发,大力支持新舟60飞机的发展。国产民用飞机制造业的发展不仅需要制造过程成功,还需要使国产民机在运输市场上市场化运营成功。《国家高端装备制造  相似文献   

6.
民机运营支持共通性体系构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机运营支持共通性是民机产品系列化的重要特征之一,能够帮助主制造商、运营商及航空MRO等相关利益方有效控制成本、优化多样性运营支持模式、降低运营风险等.为了进一步提高民机运营效率,满足航空运营人对国产民机运营支持共通性日益增长的现实需求,本文针对现阶段我国民机运营支持特点,借鉴国际先进的民机运营支持共通性理念和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基于CCAR 121部条款及咨询通告AC-121-53/54的规定,分析了适航审定试飞阶段的民机可靠性监控技术重点,建立了可靠性监控参数,进行了警戒值建模计算,运用MSG-3判断逻辑对飞机维修工作进行分析,提出了适用于试飞阶段的民机可靠性监控方法,为提升试飞维修保障效率以及为C919飞机及后续民机项目交付航线运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企业动态     
成飞民机交付第1000架 A320后登机门4月25日,一航成飞民机公司厂房内张灯结彩、喜气洋洋,成飞民机向空客成功交付第1000架 A320后登机门。空客、中国一航、四川省国防科工办、中航技、一航成飞和成飞民机领导出席了交付仪式。A320后登机门项目是一航成飞民机公司最先与空客合作的项目,也是非常成功和具有代表性的项目。双方从1996年开始合作,经过十多年的努力,逐步建立起互  相似文献   

9.
<正>国产支线飞机ARJ21在投入商业运营8年,订单已经达到775架,其中已交付112架,累计安全载客达860万人次,初步迎来了规模化运营。今年10月30日,中国商飞向杭州圆通航空和中原龙浩航空分别交付了一架ARJ21客改货飞机,这也预示着这款已经在商业运营上取得巨大进步的国产民机即将进入航空货运市场。在客机改装货机的过程中,作为项目改装实施单位,广州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GAMECO)与中国商飞深度合作,完成了超过百余项物理和文件资料方面的优化和整改意见,充分展示了这家国内领先维修企业多年来积累的丰富的工程和维修经验。  相似文献   

10.
正自"十三五"以来,我国民机事业得到了飞速发展,民机航电系统产业链雏形已基本形成。进入到"十四五"后,构建持续、稳定、健康的民机航电产业链,成为了我国民机航电产业化目标。测试保障作为民机航电产业链至关重要的一环,贯穿航空电子设备"研发-制造-运营"的全寿命周期。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民机航电测试保障技术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我国民机航电测试保障技术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