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航天》2011,(3):38-41
二○一○年2010年国际空间站的组建已近尾声,航天飞机3次造访国际空间站,为空间站增添了美国"宁静"号节点舱和"瞭望塔"号观测舱、俄罗斯"黎明"号小型实验舱;更换了已经用尽的氨冷却剂储罐和一些旧电池组;安装了通信天线等部件。  相似文献   

2.
王磊  满广龙 《航天器工程》2012,21(2):108-113
文章对国内外航天器热控涂层在轨搭载飞行试验进行了调研,综述了利用和平号空间站、"国际空间站"、美国航天飞机、"长期暴露装置"等航天器进行的相关试验工作及主要的研究成果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开展热控涂层搭载飞行试验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国际空间站”系统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范嵬娜 《航天器工程》2012,21(2):94-100
介绍了"国际空间站"的总体设计;分析了"国际空间站"系统设计的特点和不足,其中包括重视成熟技术和冗余设计,众多系统故障暴露出技术薄弱性,机器人系统自动化水平有待提高,以及许多先进技术规划未能实施;提出了发展中国空间站的启示与建议,如借鉴国外协力合作系统先进设计经验和科学评估安全性方法,权衡技术继承性与先进性,注重空间站系统设备的设计、维修、机器人开发和延寿问题。  相似文献   

4.
2010年10月8日,俄罗斯"联盟TMA-M"载人飞船于顺利飞往国际空间站。该飞船是2002年发射的"联盟TMA"飞船的最新现代化改型,俄罗斯"能源"火箭航天集团第一副总设计师、  相似文献   

5.
水客 《航天员》2010,(6):62-63
从1998年11月20日,"曙光"号功能货舱上天入轨,国际空间站诞生至今,迎来了它的12岁生日,同时航天员入驻这座太空宫殿也已9年多。这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太空宫殿,它所消耗的大量资源不可能全由地球"援助",借由人类的智慧,国际空间站拥有了自己的"绿色环保生态系统"。这里我们主要关注其中的水和空气的再生循环系统,主要包括水的再生和处理、氧气生成以及二氧化碳的清除等。  相似文献   

6.
邸乃庸 《航天》2010,(12):28-31
二○○九年 这一年,航天员为国际空间站组装了最后一组太阳电池阵组件,完成了日本"希望"号实验舱外部试验平台和俄罗斯"探索"号实验舱的组装,并更换了一些设备。  相似文献   

7.
周武 《航天》2011,(4):12-13
"亲爱的黄幸安,在我看来,你的问题最有意思……"3月3日下午,这封发自国际空间站第27宇航组的"天外来信",由俄罗斯联邦航天局驻华首席代表罗金博士送到了嘉兴阳光小学五年级  相似文献   

8.
《航天员》2010,(2):50-51
来了两批客人美国东部时间2010年4月5日6时21分(北京时间18时21分),天刚蒙蒙亮,在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一座发射台上,搭载7名航天员的"发现"号航天飞机点火升空,飞往国际空间站执行STS-131任务。这是美国航天飞机2010年的第2次太空飞行任务,这次飞行将为国际空间站运送重约8吨的各类生活和科研物资。  相似文献   

9.
刘瑞江 《航天员》2010,(6):28-31
2010年10月8日,俄罗斯"联盟"号飞船像往常一样从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这是"联盟"号飞船的第107次太空飞行。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飞往国际空间站的是"联盟"飞船家族的新成员——"联盟TMA-01M"号。  相似文献   

10.
2010年11月,国际空间站更是迎来了历史上首位机器人航天员R2,使得"航天员"一词的范畴似乎扩展到了人之外的机器人身上,但航天员到底都有什么样的职业分工呢?  相似文献   

11.
有人月球基地构建方案设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人月球基地的建设能将人类的活动区域扩展到月球,实现月球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利用,服务于人类社会发展。中国开展月球基地建设,在技术上是空间站工程和载人登月工程的有效结合,也有利于其载人航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文章针对有人月球基地的构建,将有人月球基地构建的基本途径分为刚性舱组装、柔性舱组装和月面建筑式三大类,并指出在月球基地发展的不同阶段构建途径的选择原则,再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中国在有人月球基地发展初期的构建方案,最后对有人月球基地构建中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12.
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既是文化理论知识的合成者,又是生产实践技能的指导者。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顺应职业教育目标任务和职业院校办学定位,提高办学实力和教学质量,满足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3.
By summarizing the history, human achievements in lunar exploration, the vision and prospec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a lunar base 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in lunar exploration is proposed. The idea of building a "beehive" lunar village is proposed, and the promotion of future lunar exploration along with the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the economy is analyzed in this paper.  相似文献   

14.
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新世纪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我们面临的艰巨的历史任务,高等教育如何全面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崇高目标,这是关系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命运和前途的历史性课题,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失时机地寻找合适的途径做好教书育人工作,这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责任。  相似文献   

15.
针对复杂战场中环境特性复杂以及目标机动性能提升所带来的跟踪难题,提出一种基于人类认知机制的机动目标自适应跟踪算法。算法将人类“记忆”机制引入机动模型构建,利用神经网络对目标特征参数进行离线学习并存储,指导机动模型参数实时调整,使模型对运动状态的描述更加合理。为进一步提高跟踪性能,基于人类认知“感知-行动”循环理论,将雷达接收端经数据处理后的目标状态估计信息反馈至雷达发射端,以最小感知信息熵为代价函数,从波形库中自适应选择最佳波形来匹配目标。仿真对比实验表明,该算法对环境及目标的感知更加准确,融入波形选择的自适应目标跟踪算法要明显优于传统采用固定波形的跟踪算法。  相似文献   

16.
在目前我国建筑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对于一个建筑企业而言,取得项目施工权固然重要,但合理控制并降低施工成本,在保证施工质量前提下取得相应利润回报更为关键,应从施工前、施工过程中、竣工后三个环节加以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7.
数字化工程为航天装备研制模式变革提供了全新机遇,也对装备数字化建设的推进落地提出了巨大挑战。给出了航天装备数字化建设的定义与内涵,系统分析了我国航天装备数字化建设推进中的难点问题,围绕装备数字化建设的方案规划、能力建设、应用实践及持续改进这一复杂系统工程过程,提出装备数字化建设生态治理建议,保障装备数字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
19.
土地整理和利用是新民居建设中的重要工作点,对新民居建设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通过对河北省廊坊市新民居建设中土地整理利用工作开展调查,分析当前现状及存在问题,探讨如何合理规划利用土地,切实推进新民居建设。  相似文献   

20.
Nearly six years after the launch of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element, and four years after its initial occupation, the United States and our 6 international partners have made great strides in operating this impressive Earth orbiting research facility. This past year we have done so in the face of the adversity of operating without the benefit of the Space Shuttle. In his January 14, 2004, speech announcing a new vision for America's space program, President Bush affirmed the United States' commitment to completing construc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by 2010. The President also stated that we would focus our future research aboard the Station on the long-term effects of space travel on human biology. This research will help enable human crews to venture through the vast voids of space for months at a time. In addition, ISS affords a unique opportunity to serve as an engineering test bed for hardware and operations critical to the exploration tasks. NASA looks forward to working with our partners on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research that will help open up new pathways for future exploration and discovery beyond low Earth orbit. This paper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he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Program focusing on a review of the events of the past year, as well as plans for next year and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