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5 毫秒
1.
贫困大学生信息的档案化管理与"绿色通道"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贫困大学生人数日益增加,他们的心理问题也愈益突出,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实现高校贫困大学生信息的档案化管理和建立相应的"绿色通道",可以有效地预防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从而促进他们全面、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2.
经济贫困女大学生是高校的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她们疲惫的身心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和心理压力。以沈阳航空航天大学511名贫困女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对她们的心理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探讨了通过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其身心健康水平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推进,高校贫困生问题更加突显.如何扶助贫困大学生、为其搭建成长平台,成为新时期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这不仅关系到贫困生能否健康成长、能否顺利完成学业,还直接关系到党的全面育人方针的实现.从贫困资助体系存在的不足,探讨了如何构建新型资助体系,为贫困学生切实"解贫".  相似文献   

4.
在对河南城市贫困阶层抽样调查的基础上,描述了城市贫困阶层的社会流动以及流动受阻的状况,分析了贫困阶层社会流动的阻碍因素.认为教育和就业以及阶层收入的“马太效应”都会阻碍城市贫困阶层向上的社会流动,进而提出了完善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城市贫困家庭子女的教育水平、促进城市贫困家庭子女的就业、创造公平的就业环境、保障城市贫困阶层的各项社会权利等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5.
论权利贫困的社会认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权利贫困是指由于制度因素所造成的对社会部分人群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等方面的享有不足的状态,它具有客观性与必发性以及社会性和普遍性的特点。人们对贫困的认识已从狭隘的收入(经济)视角逐步扩大到政治、文化、社会等层面。学者们从社会剥夺与社会排斥理论、能力贫困理论以及一些经典的公民权利理论得到启发,逐步形成了权利贫困的观念,这是在学术界层面形成的对权利贫困的社会认知。此外,政治家对贫困问题的关注以及媒体对贫困问题的宣传和报道,将推动权利贫困的社会认知不断加深。  相似文献   

6.
对贫困大学生资助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贫困大学生的生活状况,国家、社会和各高等学校分别采取了多种措施以缓解他们的因难,但是,任何减负的方式如离开了贫困生主体的参与和实践.就不可能取得显著的成效.笔者以为:现阶段对贫困生的费助不仅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培养他们的自助能力,增强他们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从源头上帮助其家庭摆脱困境,才是最为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农村扶贫一直是我国政府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 改革开放以来,各级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开展农村扶贫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相当一部分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走上富裕之路.但从整体上讲农村扶贫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以分析、研究和探讨.以辽宁省农村贫困状况为出发点,通过对农村贫困状况及致贫原因分析,总结过去农村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新形势下辽宁农村扶贫工作的新的举措.  相似文献   

8.
贫困不仅受到收入的影响,而且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需要从多个维度研究与解决居民贫困问题。基于主成分分析与层次分析方法,对不同维度的重要程度进行了赋权,进而构造加权多维贫困指数,用于多维贫困评价。运用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调查(CHNS)数据,对中国城乡居民多维贫困进行了测度与分解。实证结果表明: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中国居民总体贫困程度有所减轻,而医疗、卫生、收入、教育对多维贫困指数贡献较大;多维贫困呈现出不均衡性,农村居民多维贫困比城市居民严重,西部地区多维贫困比中、东部地区严重,这为中国居民脱贫路径的选择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
运用社会学冲突学派的观点,首先探讨了权力的特性及权力在组织中的分配,进而联系贫困问题进行分析,从权力的角度阐释了贫困的来源及对策.  相似文献   

10.
以两所西部地方师范大学为样本,从自我效能感和自尊水平分析贫困大学生非认知能力发展,以及领导力、社会服务和个人兴趣对贫困大学生非认知能力发展的影响。数据分析结果显示:贫困大学生非认知能力发展与非贫困生相比有更大提升,并表现出显著年级差异,没有发现师范与非师范显著的专业差异;其自尊感存在显著的性别和年级差异;个人兴趣、社会服务对于贫困大学生的非认知能力发展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