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用高分辨电子显微成像和几何相位分析,研究不同溅射气压下制备的铌薄膜/硅基体的界面微观结构和应变状态。结果表明:铌薄膜表面由花瓣状层片组织构成,层片组织随机分布,没有明显的特征取向;随着溅射气压的增大,层片尺寸随之增大,致密度减小,出现大量孔隙,铌薄膜和硅基体之间存在铌、硅元素的混合层;当溅射气压为0.65 Pa,0.85 Pa和1 Pa时,硅基体中应变ε_(xx)分别是–0.16%,–0.30%和0.42%,ε_(yy)分别是–1.23%,–0.31%和0.26%,溅射气压对硅基体的应变状态具有很大影响;硅基体的应变主要来自于界面混合层和铌薄膜的作用,混合层中铌原子和硅原子相互混杂,存在大量结构缺陷,产生本征应力,从而导致硅基体中产生应变。  相似文献   

2.
3种气动弹性状态空间建模方法的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气动弹性状态空间建模的3种常用方法:最小二乘(LS)法、最小状态(MS)法和拟合状态空间(MA)法.用2个算例从颤振和频响特性角度分析和总结了它们的建模特点.在气动力有理函数拟合建模方法(LS法、MS法)研究中,着重分析滞后根的影响;在MA法的研究中,讨论了建模的特点.最后,系统对比了3种建模方法的建模效果及使用原则,为这些方法的工程应用提供参考.仿真计算结果表明,MS法建立的模型阶数低、精度适中且使用方便,是比较好的方法,而MA法建立的模型频响特性与参考结果最为接近.  相似文献   

3.
连续波雷达测速精度设计中,发射源的频率短稳是影响测速精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雷达设计中,对频率稳定度有时域和频域两种表征方法。本文分析了频率源短稳时域和频域表征的区别与联系,得出了雷达测速精度设计中发射频率短稳用时域表征更具有优越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对改进型Jeffcott转子/定子系统,考虑其参数随机分布特性的影响,将稳定性分析与可靠性分析相结合,推导了碰摩转子的可靠度计算公式并使用FORM(1阶可能性方法)和CMC(Crude-Monte-Carlo)法计算其可靠度进而确定了可靠度要求为0.95时的碰摩问题边界.在分析各参数对转子稳态响应、安全域边界以及参数灵敏度影响的基础上,就一般的转子/定子系统碰摩问题给出了在摩擦因数、转速和间隙三参数下的解空间,即求出工程中对应可靠度要求的安全域与失效域.  相似文献   

5.
马宁  南希  林峰 《推进技术》2018,39(5):1014-1023
为了降低机匣处理设计过程中的海量试验和计算成本与周期,从实际角度出发,采用了一种可快速判断不同机匣处理扩稳能力的钟形曲线法。其优势在于:不需要对机匣处理方案进行整条特性线计算,只通过比较其在光壁机匣近失速点的对应流量下动叶端区累加轴向动量,即"钟形曲线",就可以快速判断出不同机匣处理的扩稳能力。以缝式机匣处理为示例,在低速大尺寸压气机上设计了三种不同的轴向缝方案,利用钟形曲线对其扩稳能力进行了预估,并完成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钟形曲线法预测扩稳能力与实验结果趋势一致,大幅缩减了轴向缝扩稳效果的评估周期,体现了该方法在机匣处理设计方面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多级轴流压气机变几何扩稳优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虎  孙娜 《航空动力学报》2009,24(11):2558-2563
选择了一套恰当的跨声速总压损失和落后角模型,将其与逐排基元叶片模型相结合,发展出了准一维多级轴流压气机性能预测方法,该方法进一步与复形调优法相结合,建立了一种新的多级轴流压气机多叶排调节扩稳工程方法,应用该方法对某8级轴流压气机实施了扩稳优化模拟,取得了明显扩稳效果,计算结果进一步表明,复形调优法中的反射系数对最终优化结果影响明显,选反射系数为1.15能够获得较优的优化结果.   相似文献   

7.
根据人-机系统闭环控制理论,运用时域响应法,对某型飞机的纵向驾驶员诱发振荡(PIO)问题进行了研究,并讨论了控制增稳系统对PIO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深刻理解和把握应用于工程实际的飞行控制系统已成为当前急需关注的问题。系统性论述了飞行控制系统(flight control system,FCS)自简单机械操纵系统开始,历经助力操纵系统、增稳与控制增稳系统、电传操纵系统和综合飞控系统,到目前正在研发的光传操纵系统的整个发展历程,分析了电传飞控系统和综合飞控系统的应用现状以及光传飞控系统的研究状况,基于未来军用飞机的控制需求,探讨了飞控系统的主要发展方向,可为后续飞控系统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瞿福存 《飞行试验》1997,13(2):6-10
本文介绍了飞控系统从阻尼器,增稳系统、控制增稳系统到电传操纵系统的发展过程,并分别介绍了这四种飞控系统形式的典型控制律及主要功能,最后总结了它们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根据驾驶员位置处法向加速度反应近似为零的条件,选择了算例飞机的纵向增稳器返馈系数。按文献[1]的结果,估算了乘座品质的改善情况,且分析了飞机和增稳器组合的动态特性。结果表明,当飞机和增稳器组合的操纵期望参数(CAP)接近9.81/1_x,则可满足乘座品质要求。同时,增稳器的工作范围在平尾总偏角的10%以内。但必须注意返馈系数和舵机、助力器的时间常数之间的匹配关系,以防止对数幅频特性曲线中斜率为-20分贝/+倍频程段的频带过窄。如果平尾的面积相对机翼面积较大,例如(?)≥0.2,则在分析飞机和增稳器组合的动态特性时,必须考虑升降舵偏转引起的升力项。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飞机加装增稳系统后飞行品质的计算和检查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加装增稳系统后飞机短周期动态特性不能用一个二阶系统来描述,按二阶系统推出的解析公式已不再适用,需要考虑新的计算和检查方法。在本文中,列出了不同规范对纵向短周期特性的要求,分析了它们的物理意义和应用于加装自动器的飞机时所出现的问题。通过一架战斗机纵向动态特性的计算,论证了该机加装增稳系统的必要性,分析比较了三种增稳系统方案对改善短周期品质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重点分析了采用控制——增稳方案后,提出了重新设计控制——增稳方案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先介绍了两种测量风洞稳速压控制系统风速反馈值的常用方式-单点风速测量法和多点静压落差法,并对其特点和应用场合进行了分析;然后对多点静压落差法进行数学建模,给出了静压落差与风洞试验段中心点风速的关系;最后用一个工程实例说明此方法在实际风洞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唯一的一架变稳飞机IFSTA仅具有三自由度变稳功能,模拟能力不能满足对航迹角以及直接升力特性等的任务需要。根据国外变稳飞机研制和应用的结果,考虑工程上的实现容易性,采用俯仰、滚转、偏航、直接升力和自动油门的多自由度变稳控制是提升变稳能力的较为可行的方法。为此,应用现代控制理论中的自适应控制技术,开展了多自由度变稳控制技术研究,并在MATLAB和半物理试验台上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自适应控制技术可以显著提高空中飞行模拟的模拟精度和控制律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是用“参数平面法”设计飞机纵向控制增稳系统。所谓“参数平面法”;实质上是将根平面中希望的特征根域转变到反馈增益参数平面中对应的区域中。这就是说在某种飞行状态下得到的可选择参数是一个区域。区域中任何一组参数均可满足品质要求。对于不同的飞行状态,重复各步计算,便可得到与各状态相对应的各参数域。它们的交集便是具有增稳性能的设计域。本文对两个机种的四个边缘状态进行了计算,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翼型的气动最优化设计方法和反设计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将数值优化方法同计算流体动力学(CFD)相结合,形成两种跨声速翼型的气动设计方法,即:最优化方法和反设计方法.采用求解Euler方程的有限体积法计算流场,通过结合优化算法,从正反两个方向对跨声速翼型进行气动优化设计.实例证明它们是翼型气动设计的有效方法,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论文分析了不同机构差分码偏差(DCB)产品的天稳性.选取了2个外接氢原子钟的测站进行实验,以国际GNSS服务组织(IGS)发布的接收机钟差为参考值,分析了不同机构DCB产品对2个测站PPP授时精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不同机构DCB产品的天稳性差异不大,中国科学院天稳性略优于德国宇航中心;2)2个测站使用不同机构的DCB产品估计钟差的均方差(RMS)和时间偏差(Bias)均优于0.4ns,其中中国科学院产品精度最高,RMS和Bias均优于0.2ns;德国宇航中心和欧洲定轨中心精度略差,但也能够达到亚纳秒级,可为下一步推广PPP授时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肖明杰 《推进技术》1997,18(1):79-83
在考虑了实际试车过程中已出现过或可能出现的故障的基础上,建立了恒庆挤压式双组元姿态控制发动机系统的稳志故障模型,并利用梯度法对该模型进行了求解。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几种典型故障的仿真,分析了它们所产生的效应,识别出这些故障的模式。最后给出了用于分离和监测故障的关键参数。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广义应变能损伤函数(GSEDF)法进行分析,用非弹性应变能表征低周疲劳(LCF)损伤,提出了一种高温低周疲劳-蠕变(LCF-C)寿命预测的改进型GSEDF模型,修正了GSEDF法中的能量参数,使其与工程实际更吻合.所提出的模型具有模型参数少、适用性广和试验数据利用率高等优点,且能综合反映加载方式、保载时间和平均应...  相似文献   

19.
多级轴流压气机在中,低转速下扩稳装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某型高压压气机在中、低转速下的扩稳装置进行了设计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该转速范围内,数种扩稳装置均获得不同程度的良好效果。其中机匣处理和中间级放气居于榜首,进口导叶可调稍次,出口级转子叶排开大角度名列其后。就工程实际应用而言,机匣处理应首选。  相似文献   

20.
侯伟  王正 《成飞情报》1996,(1):9-12
本文介绍了工程结构中定量测定较小疲劳裂纹扩展率的标识载荷法,总结了四种目前常用的方法,比较了它们的优缺点及其结较小疲劳裂纹扩展的影响,给出了相应的宏观和微观断口分析方法,最后推荐了两种工程上较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