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比尔·凯恩:是洛克达因公司的前雇员,该公司制造了用于"土星5"号火箭的发动机.凯恩并不是技术人员,他在洛克达因公司担任图书管理员.  相似文献   

2.
正航空喷气发动机洛克达因公司的AR-1液氧/煤油发动机已完成关键设计评审,为后续研制工作扫清了道路。AR-1拟用于替代联合发射联盟公司宇宙神5火箭所用的俄制RD-180发动机。该发动机计划2017年试车,2019年投入飞行。本次评审涉及发动机的18个分系统和组件。为结束国防部对俄RD-180发动机的依赖,美国国会已要求空军  相似文献   

3.
<正>发动机完成"大脑"测试8月30日美国宇航局的工程师完成RS-25发动机飞行控制器的热点火测试。该发动机将为新的太空发射系统提供动力,以实现最终的火星任务。据最新消息,美国宇航局的太空发射系统(SLS)首发猎户座"勘探任务-1"(EM-1)的日期确定为不早于2019年12月15日,"勘探任务-2"将不早于2022年6月1日。根据目前的安排,四个RS-25发动机将被整合到"太空发射系统"的核心部件,在2018年5月15日前交付米秋德装配厂安装。  相似文献   

4.
正托举起了"土星"5号火箭和人类登月梦想的F-1火箭发动机至今仍然是世界上推力最大的单燃烧室发动机,而且有关复活F-1火箭发动机的呼声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到现在,是始终存在的。F-1火箭发动机是美国洛克达因公司设计制造的一款液氧煤油发动机。它的经历,堪称一段传奇。发动机的诞生F-1火箭发动机的设计海平面推力约为680.39吨。这样大的推力  相似文献   

5.
[美国《航空周刊与空间技术》1978年9月25日报道] 航天飞机主发动机的长时间试验获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发动机的设计问题看来已经得到解决,航天飞机将能于1979年9月28日进行首次发射。本周,航宇局将向国会重点汇报洛克达因公司研制的主发动机的试验情况。自从8月12日航天飞机主发动机继续试验以来,两个主发动机的点火试验已经进行了7,400秒以上。在国家空间技术研究实验所进行的0005号发动机的试验情况如下: 1.为纠正以前出现的问题而进行了修改的0005号发动机,进行  相似文献   

6.
最近,一直在研究国家空天飞机(NASP)的美国五家大航宇公司——通用动力公司、麦道公司、洛克韦尔国际公司、洛克达因公司以及联合技术公司普莱特·惠特尼分部——宣布,将组成一个国家承包商集团联合研制NASP。集团将由洛克韦尔国际公司领导。目前已提交了一份临时组织协议,如获批准,将成立一个“国家计划办公室”,负责领导NASP的研制与试飞。  相似文献   

7.
美国航宇局(NASA)通过选择国际空间站的四项研制合同,准备在“天空实验室”坠毁20年之后重返空间。赢得合同的公司有: 1.波音宇航公司;2.麦·道公司与RCA/通用电气公司;3.通用电气/RCA与TRW公司;4.洛克达因公司。马丁·马里埃塔公司却遭受了重大打击,它受挫于波音公司,甚至连分承包合同也未拿到,可见打击之深。洛克韦尔公司也败于麦·道公司。空间站第一阶段(基本结构)的合同金  相似文献   

8.
李云 《国际太空》1991,(3):18-18,27
在1990年财政年度里,美国在国家空天飞机计划(NASP)的一些重要技术领域,如推进系统、材料、气动力学、模拟等取得了重大进展,获得了不小的成就。一、推进系统火箭达因公司试验了1/4尺寸的NASP发动机,速度模拟到马赫7。普·惠公司则完成了1/6尺寸的超音速冲压发动机的试验,共试验了170次,累计时间90多分钟。火箭达因公司的发动机模型,无论是以冲压方式运行,还是以超音速冲压方式运行,其性能都与预测的接近。普·惠公司的试验证明,在马赫4~7的速度时,发动机的性能与流  相似文献   

9.
正4月30日,美国宇航局宣布选出3家公司开展载人登月着陆器设计论证工作,并希望其中一家能够在2024年底前实现载人登月。该局向由"蓝色起源""达因技术"和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牵头的3支团队签发了为期10个月、总合同额为9.67亿美元的"载人着陆系统"(HLS)项目设计论证合同。3支中标团队将开始同美国宇航局一道对所提方案  相似文献   

10.
<正>航天技术诞生后,人类先后40多次发射火星探测器,虽然有近半数失败,但是那些成功的探测器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在这些成功的探测器中,有4辆可以在火星上行驶的火星车,它们都是由美国宇航局(NASA)研制并发射的,迄今为止在火星上已经行驶共计超  相似文献   

11.
一、马格2远地点发动机马格2远地点发动机是由法国空间研究中心和欧空局委托欧洲动力装置公司(SEP)和意大利的斯尼亚公司以及西德的奥古机械厂在1980~1982年期间研制的。欧洲动力装置公司是主承包商,负责研制喷管和点火系统;斯尼亚公司负责研制内绝热层和装药;奥古机械厂负责研制燃烧室壳体。  相似文献   

12.
正与载人龙飞船顺利进行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形成鲜明对照,被美国宇航局寄予厚望的另一种商业载人飞船——波音公司的星际线飞船,研制进程可谓举步维艰。波音公司是世界航空航天业的龙头企业,虽然在美国宇航局的新一代深空载人飞船竞争中输给了洛·马公司,但在商业载人飞船竞争中中脱颖而出,凭借星际线飞船(CST-100)占据了一席之地。然而,近些年来星际线飞船的研制试验坎坷不断。  相似文献   

13.
□□据8月8日报道,马歇尔航天飞行中心正在研制可重复使用火箭发动机。该发动机可以降低火箭成本,提高航天飞行的安全性。 可重复使用火箭发动机是在RS-84发动机的基础上开发的,用于可重复使用火箭和消耗型火箭。如果研制成功,那么该发动机将成为继航天飞机主发动机之后,美国第  相似文献   

14.
美国特里达因·布朗工程公司最近论证了一种从空中发射航天飞机的方案。这种可重复使用的航天飞机将用现有的推进系统来建造,能把几吨重的有效载荷送入近地轨道并返回地面。在巴黎航空博览会上,展出了这种航天飞机和波音747运载飞机的缩比模型。航天飞机将被驮在波音747飞机的背部,飞到预定高度时,4台RL-10发动机(普拉特·惠特尼公司制造)点火,其推力达到200kN(45000  相似文献   

15.
中国 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正式向新闻界宣布,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先进、性能可靠的航空发动机一一“昆仑“发动机,已经通过了国家设计定型审查,具备了装备中国空军的条件。在此间诞生的这项科研成果,使中国航空发动机设计研制终于跨入了自主发展的历史阶段,标志着中国已成为继美、俄、英、法之后世界上第五个能够独立研制航空发动机的国家。  相似文献   

16.
<正>2014年乌克兰危机,对美国航天工业也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美国在参议院麦凯恩推动下,要求研制国产的大推力碳氢燃料发动机取代俄罗斯进口的RD-180发动机,以摆脱现有"宇宙神"5火箭对俄罗斯发动机的依赖。经过几个月的讨论,加上联合发射联盟(ULA)面对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 X)越来越强的竞争压力,最终产生了"宇宙神"5火箭的换代型号,2014年9月ULA非正式公开了新一代模块化火箭NGLS的消息。  相似文献   

17.
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研制的技术试验卫星Ⅵ(ETS—Ⅵ)是一颗设计寿命为10年、有效载荷比高达17.6%、姿态控制精度(滚动/俯仰:±0.05°;偏航:±0.15°)和轨道控制精度(东西、南北均为±0.1°)都非常高的三轴控制卫星,其主要特点是以氙电子轰击型离子发动机进行南北轨道控制,这也是世界上第一颗正式以电推力器作南北轨道控制的卫星,它将于1992年发射。宇宙开发事业团和三菱电机公司自1983年开始用了3年时间对这种直径为12cm、推力为25mN的以氙为推进剂的电子轰击式离子发动机进  相似文献   

18.
法国欧洲推进公司同美国罗克韦尔国际公司的罗克达因公司达成了关于在液体推进方面长期合作的协议,并于6月5日签订了有关合同。合同将使合作的双方在液体推进器、尤其在未来火箭的低温级和发射卫星的过渡级等方面都能得到好处。今后将宣布此合同,但不含技术转让。欧洲推进公司同美国罗克达因公司的合作主要是在大型液体推进器方  相似文献   

19.
<正>日本宇宙开发局(JAXA)正在为其下一代H-3火箭研制LE-9主发动机。这是日本20年来首次研制主火箭发动机。4月底JAXA在种子岛启动了LE-9发动机的首轮点火试车,计划在6月份之前进行总共11次地面试车。在2018财年完成又一轮点火试车后,研制人员将建造要用来装到H-3火箭上的发动机。H-3火箭可能会在2020财  相似文献   

20.
最新消息     
美国研发下一代航天发动机  2 0 0 1年底 ,美国航宇局马歇尔航天飞行中心与波音公司、空气喷气公司和普惠公司组成的工业联盟 ,签署了一项发动机研制合同 ,其内容是在 2 0 0 6年之前研制出下一代高超音速航天器用吸气式火箭发动机的地面试验样机。新研制的发动机系统将能使自推进航天器加速至 6倍的音速。该合同价值 16 6 0万美元 ,它包括两个阶段 ,第 1阶段是在 2 0 0 2年11月之前完成系统的概念设计和子系统测试 ;第 2阶段是在 2 0 0 6年开始进行发动机系统的地面试验。俄罗斯签署卫星发射合同 为了扩展在全国范围的卫星市场份额 ,2 0 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