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中国航天     
<正>天舟一号飞行任务圆满成功4月27日19点07分,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完成首次推进剂在轨补加试验,标志着天舟一号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是进行推进剂在轨补加,俗称"太空加油"。它为长期驻留的空间站输送"养料",是我国空间站建设必须突破的最为关键的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2.
<正>9月22日,"天舟一号"在完成空间实验室阶段任务及后续拓展试验后,进入大气层烧毁。至此,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飞行任务胜利结束。此前10天,天舟一号货运飞船顺利完成了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自主快速交会对接试验,此次对接成功表明中国在太空能力建设上又跨出一步。空间交会对接成功对于国人早已不是稀奇事了,我国于2011年-2016年分别实现了神舟八号、九号、十号与天宫一号,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  相似文献   

3.
<正>北京时间7月19日晚21点06分,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受控离轨并再入大气层。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宣布,少量残骸落入南太平洋预定安全海域,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阶段全部任务圆满完成。而这圆满结局的最后一笔,正是"天宫二号"再入大气层剧烈燃烧、最终落入茫茫大海的那道绚烂流光……  相似文献   

4.
<正>4月20日19时41分,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以下简称"长七火箭")从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准时点火,伴随着巨大的轰鸣声,长七火箭带着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奔向浩渺的太空,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任务的收官之战,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胜利完成"三步走"战略中的"第二步",也是长七火箭与天舟货运飞船组成的空间货物运输系统的首次应用,为下一步空间站建设和长期运营奠定坚  相似文献   

5.
<正>立项于2011年的天舟系列货运飞船,作为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担负着为空间站(空间实验室)运输货物和推进剂等物资的重任,被外界亲切地称为太空"快递小哥"。攒了6年的力气,4月20日晚,我国首位太空"快递小哥"天舟一号顾不得夜路漫漫,由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踏上其太空送货之旅。一路上,天舟一号怀揣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设计师们赋予它的诸多"绝技",奔向等待它多时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出色应对着"快递"首单中的种种挑战。  相似文献   

6.
<正>今年4月中下旬,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将实施飞行任务,开展货物运输补给、推进剂在轨补加、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等多项关键技术试验。截至本刊发稿,天舟一号飞行任务各项准备工作正按计划紧张进行。其中,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及长征七号火箭正在发射场区开展相关测试工作;各类空间试验载荷,已完成产品生产和测试工作;天宫二号在轨运行状态良好。按计划,天舟一号发射入轨后,将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二号先后进行3次交会对接、3次推进剂补加,以及空间应用和航天技  相似文献   

7.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步入空间站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18年9月15日,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圆满完成2年在轨飞行和各项试验任务。为进一步发挥空间应用效益,9月20日,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运营管理委员会会议研究决定,天宫二号在轨飞行至2019年7月,之后将受控离轨。早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就确立了"三步走"发展战略。工程实施20多年来,先后将11名航天员14人次送入太空,全面突破和掌握了载人天地往返、空间出舱和空间交会对接等载人航天基本技术,验证了货物运输和推进剂在轨补加、航天员中期驻留等关键技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步入空间  相似文献   

8.
正2017年4月20日19:41,我国首艘货运飞船天舟-1由长征-7遥二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从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顺利发射升空,并于4月22日完成自动交会对接,开始进行首次推进剂在轨补加试验。发射天舟-1货运飞船的主要目的是验证我国货运飞船及其交会对接技术;给已在太空运行的天宫-2空间实验室自动补加推进剂,突破和掌握推进剂补加等空间站关键技术;开展一些空间科学实验,验证再生式生保关键技术试验等,完成我国载人航天第二步第二阶段最后一项任务。  相似文献   

9.
<正>下方是人类栖居的水蓝色星球,上方是漫无边际的墨色星空,中间两个钢铁巨物紧紧"相拥",源源不断地进行着"养分"输送。4月27日19点07分,天舟一号货运飞船顺利完成推进剂在轨补加,将数百千克燃料输送到天空二号空间实验室体内。"酒足饭饱"后,天宫二号将抖擞精神,继续遨游天际。这个距地面393千米高度的场景,颇具仪式感:中国人在为千万里之外的航天器做着延续生命的尝试,人类的航天梦想也愈加恒久绵长。  相似文献   

10.
东方 《国际太空》2016,(10):14-25
2016年,我国载人航天活动又进入了高峰期。9月15日,天宫-2空间实验室顺利升空,10月17日又成功发射了神舟-11载人飞船。2017年4月,还将发射我国首艘货运飞船天舟-1,实现与天宫-2对接,验证在轨加注技术,从而完成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第二阶段任务,为第三步建造空间站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正我国将于今年第三季度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待其升空在近地轨道上运行后,将分别与今年第四季度发射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2017年上半年发射的新研制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进行空间交会对接,并开展多项科学实验,为在2022年前后完成中国空间站的建造工作和运用管理积累重要经验。载人航天计划"三步走"  相似文献   

12.
<正>全国人大代表、军委装备发展部副部长张育林"两会"期间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透露,我国空间站研制建设任务进展顺利。"我们将以长征五号技术为基础,研制长征五号B,专门用来发射空间站,按计划将于2019年首飞。"2017年4月,天舟—号货运飞船将首试"太空加油",开展在轨维修和推进剂在轨补加等技术验证。这也是我国建设空间站之前在太空进行的最后一次大规模试验。以前的飞船起飞质量只有8吨左右,  相似文献   

13.
新闻左右看     
《飞碟探索》2011,(4):5-5
“发现”号完美谢幕 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在完成了最后一次空间任务后,于2011年3月9日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的肯尼迪航天中心安全降落。1984年首度升天的“发现”号在其不到27年的飞行生涯中,创造了执行39次太空任务、飞行237亿千米、绕地球轨道5830圈、在太空停留365天的最高纪录,  相似文献   

14.
正2021年4月29日,"天和"核心舱成功发射入轨,取得了空间站在轨建造任务的"开门红"。2010年9月25日,中央批准载人空间站工程立项,分为空间实验室任务和空间站任务两个阶段实施。2016年6月-2017年4月,成功实施了空间实验室阶段4次飞行任务。总目标是:在2022年前后,完成我国空间站在轨建造,突破和掌握近地空间站组合体建造和运营技术、近地空间长期载人飞行技术,具备开展较大规模的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的能力,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之后,发射巡天空间望远镜,与空间站共轨飞行,开展空间天文巡天与精细观测。  相似文献   

15.
<正>北京时间2024年1月17日22时27分,天舟七号货运飞船搭乘长征七号遥八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发射取得圆满成功。18日01时46分,天舟七号货运飞船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交会对接完成后,天舟七号将转入组合体飞行段。  相似文献   

16.
韩淋 《空间科学学报》2021,41(5):694-695
2021年4月29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发射,这不仅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成功迈出第三步,开始建造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站,更宣告中国开启了空间站任务的新时代.按照任务规划,2021和2022两年中国将接续实施11次飞行任务,包括3次空间站舱段发射和4次货运飞船及4次载人飞船发射,于2022年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 近期,空间站任务相继取得重大进展,天舟二号货运飞船成功发射并与天和核心舱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并与天和核心舱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三名航天员顺利进驻天和核心舱,圆满完成空间站阶段首次出舱活动全部既定任务.  相似文献   

17.
天舟-1空间科学与应用任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17年4月20日,我国第一艘货运飞船—天舟-1成功发射。天舟-1主要在轨完成两大任务:一是考核货运飞船的功能,并开展在轨推进剂补加关键技术验证,为未来的载人空间站建造奠定基础;二是开展空间生命科学实验和空间应用关键技术验证试验,主要包括4项应用任务,包括微重力对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研究、两相系统实验平台关键技术研究、非牛顿引力实验检验的关键技术验证和主动隔振关键技术验证。  相似文献   

18.
正时隔32天,长征二号F火箭两次出征太空。32天前,长征二号F火箭运送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进入预定轨道,32天后长征二号F火箭托举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成功上天。两次任务中相同的是,凭借着可靠性高、安全性好,被称为"神箭"的长征二号F火箭次次不辱使命。有所不同的是,长征二号F火箭的类型——运送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是  相似文献   

19.
<正>2014年11月21日14点37分08秒,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快舟"小型固体运载火箭成功将快舟二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此次飞行试验意义重大,是对快舟快速响应能力的实战检验。诚如航天科工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高红卫所言:"快舟任务的战略意义不言而喻"。快舟二号主要用于各类灾害应急监测和抢险救灾信息支持。作为世界上首个星箭一体的先进运载系统,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研制生产的"快  相似文献   

20.
2008年9月25日21点10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托举着神舟七号飞船飞向太空,579秒后飞船准确入轨。这次任务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第二步第一阶段的首次飞行。9月27日16点35分,航天员翟志刚身穿中国自己研制的"飞天"航天服进入太空,实施空间出舱活动。9月28日17时37分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四子王旗地区平安着陆,航天员凯旋而归,第三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