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要介绍了面向对象开发方法的单元测试面临的特殊性问题并进行分析,探讨了面向对象单元测试采取的策略和测试用例的设计方法,最后对面向对象单元测试的充分性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简要介绍了面向对象开发方法的单元测试面临的特殊性问题并进行分析,探讨了面向对象单元测试采取的策略和测试用例的设计方法,最后对面向对象单元测试的充分性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董西国 《航天控制》2003,21(3):66-69
近年来 ,面向对象技术在构造可复用与可重构软件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文章中介绍了面向对象技术在测试软件设计中的应用 ,由于类和对象的封装性、继承性的特点 ,使得面向对象的测试软件可以在类的层次上进行重构和复用 ,从而可以更有效地适应变化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统一建模语言UML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UML是面向对象的统一建模语言,是面向对象领域的重要成果。它的内容包括UML语义和UML表示法两个部分。本文简要介绍了UML语义,表示法的内容,并总结了它在某些重要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针对固体导弹虚拟原型进行可视化研究。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在充分调研基础上,提出了固体导弹虚拟原型可视化研究框架,关键技术及其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6.
快速控制原型仿真技术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快速控制原型技术在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快速控制原型技术改变了传统设计方法,提高了系统开发效率,降低了系统开发费用.采用基于PC构造的快速原型系统,造价低、硬件开放性好.本文介绍了基于xPC的快速控制原型开发方法,构造了采用xPC的分布式仿真构架.最后,通过一个具体的实例,说明快速控制原型技术在产品研制过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UML是面向对象的统一建模语言,是面向对象领域的重要成果.它的内容包括UML语义和UML表示法两个部分.本文简要介绍了UML语义,表示法的内容,并总结了它在某些重要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应用UML建模航天测试数据库需求的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地将面向对象方法及相应建模技术在航天软件应用中工程化,本文通过航天测试数据库开发实例,阐述了运用UML对面向对象软件进行需求定义和需求分析的过程。以该需求展开的设计及实现在型号试验中得到较好的验证,同时此过程方法对其他面向对象软件的需求开发也起到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综合运载器健康管理健康评估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健康评估是综合运载器健康管理的关键技术之一.针对健康评估的需求,提出适合于健康评估功能要求的五要素建模理论,研究了基于面向对象的贝叶斯网络(OOBN,Object-Oriented Bayesian Networks)的健康评估实现技术,提出了五要素结构化OOBN健康评估推理模型的建模方法,鉴于贝叶斯网络(BN,Bayesian Networks)要推理计算属于NP-hard难题,难于工程化应用,提出了适用于结构化BN模型的,以变化证据信息为导向的,基于贝叶斯球和交叉熵测度的变模型快速推理算法,Monte-Carlo仿真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最后以变速箱健康评估为例,说明本文所提健康评估理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文章主要介绍了回收系统工作过程仿真软件系统。通过运用基元模型和分层建模的思想以及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ARLSSS(Aerocraft Recovery and Landing Simulation Software System)构建了一个开放的回收系统仿真平台。在此基础上,分别构建了神舟(SZ)飞船和某型号卫星回收过程两套仿真系统,较好地实现了用户界面前后处理关系和逼真的可视化模块。ARLSSS已经在几个回收系统的仿真中得到了成功地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为适应高速数据传输和宽带信道化滤波需求,设计大子带数的余弦调制滤波器组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为了进一步改善子带频谱特性,减小滤波器组重建误差,依据余弦调制滤波器组时域完全重建条件,提出一种基于频响掩蔽滤波技术的原型滤波器优化设计方法。分析原先关于原型滤波器时域完全重建约束条件及其阻带能量的直接表达形式,理论推导其关于FRM模型滤波器与掩蔽滤波器的间接形式,并设计一种基于SOCP的迭代优化算法。计算机仿真实验结果和分析表明,算法可在较低复杂度下设计通带平坦且具有锐截止频率特性的原型滤波器,在余弦调制滤波器组子带数目超过1000时仍然适用。  相似文献   

12.
企业为了适应信息时代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和用户的需求,应该更多采用快速响应变型设计来帮助企业提升经营水平和实力.介绍了信息时代的产品快速响应设计实现的策略,快速响应变型设计的概念、设计过程和设计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现有自动测试系统通用性较差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三层架构的行波管放大器测试软件。软件采用表示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访问层的三层架构模型。表示层用来输入产品信息和测试的数据展示,利用Matplotlib第三方依赖库实现测试数据的可视化分析;逻辑业务层实现测试项目的具体实现过程;数据访问层完成对所有仪器的控制和访问。系统的三层架构体现了“高内聚、低耦合”特性,结构清晰,可扩展性强,容易适应需求变化,方便快捷的扩展新的测试项目和新的测试仪器,提高了测试系统开发效率;软件已完成多个卫星型号的200余台行波管放大器测试,节省了30%测试时间,显著提高测试效率。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一种计算机扫描法确定发动机燃烧时间的方法,它适用于有明显拐点的发动机压强-时间曲线数据处理,使数据处理程序化、自动化、与人工切线法相比较,计算机扫描法简便、快捷,且误差减小,适合于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阐述了遥感卫星任务数据可视化的主要内容和技术方法,建立了与任务对应的数据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数据可视化系统和不同需求维度的人机交互界面,主要功能包括轨道态势、载荷计划、健康状态等信息的数据可视化,可以为碰撞规避、任务筹划、组织决策等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6.
测试流程可视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属于火箭测发控系统软件领域,对流程可视化技术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提出一种基于面向对象的分析和设计,将编译技术、MVC设计模式和UML理论结合起来应用的图形可视化技术,旨在降低测试流程定制和管理的复杂度、提高用户工作效率、降低测试成本.图形化界面设计支持对图元的移动、复制粘贴、图元属性值的设定和对控制结构的表达.利用该技术实现测试流程可视化系统,为用户提供直观的交互途径,解决了其他图形化技术无法解决的问题,满足了航天领域的高可靠性要求.  相似文献   

17.
航天器回收着陆仿真软件系统(ARLSSS)简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主要介绍了回收系统工作过程仿真软件系统。通过运用基元模型和分层建模的思想以及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 ,ARLSSS(AerocraftRecoveryandLandingSimulationSoftwareSystem)构建了一个开放的回收系统仿真平台。在此基础上 ,分别构建了神舟 (SZ)飞船和某型号卫星回收过程两套仿真系统 ,较好地实现了用户界面前后处理关系和逼真的可视化模块。ARLSSS已经在几个回收系统的仿真中得到了成功地应用。  相似文献   

18.
针对航天器真空热试验测控数据处理现状和需求,通过引入三维数据可视化技术,设计了一种数据可视化系统。该系统运用Java 3D技术,通过虚拟场景设定,将真空热试验试件三维设计模型与热模型结合,实现温度数据—颜色映射,以云图形式显示测控数据,并实现与现有测控软件数据交互。典型试验结果表明:该可视化系统可以实时、真实、直观地显示试件在真空热试验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情况,为试验过程中的实时温度监视和工况判读提供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9.
“高分二号”卫星数据面向对象的海岸线提取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分二号"(GF-2)卫星的成功发射是中国遥感事业发展的重大突破,标志着中国遥感卫星进入亚米级时代。由于兼具高辐射精度、高定位精度和快速机动能力等特点,GF-2卫星数据应用于海岸线提取将极大提高提取的精度和速度。现有的遥感解译海岸线方法主要有阈值分割法、边缘检测法、区域生长提取法、神经网络法和面向对象法等,其中面向对象法是一种新兴的遥感图像解译方法,该方法通过对影像的分割,使同质像元组成大小不同的对象,从而实现较高层次的遥感图像分类和目标地物提取。文章以深圳大鹏半岛GF-2卫星数据为例,通过对影像进行正射校正、配准、融合和裁剪等预处理,再采用面向对象方法对海岸线进行了提取,并对入海河流河口处的海陆分界线划分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将海岸线提取结果与GF-2卫星遥感影像叠加进行验证,结果可靠,且所耗时间短,效率高。  相似文献   

20.
为适应现代战争装备保障需求,提高装备供应效率,对装备供应网运行过程进行了研究。利用计算机网络、通信网络和GPS等战场可视化技术手段,对装备供应网供应过程中装备物资的位置、数量、状态等情况进行实时监控。通过分析可视化装备供应网运行过程中初始计划和修订计划的执行情况,对计划响应时间、偏差感应时间、计划决策时间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从人的因素、网络结构及运行、保障环境等不同的侧面,提出了提高装备供应网运行效率的基本途径。通过对可视化装备供应网运行过程的研究探讨,大大缩短了计划修订时间,提高了装备供应效率,基本上可以解决装备供应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