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促进航空气象低能见度和数值预报技术的应用,提高航空气象人员的素质,2008年1月7-10日,西北空管局举办了航空气象低能见度和数值预报技术培训班。培训班邀请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的教授进行授课,培训对西安咸阳机场低能见度预报系统、人工神经网络制作大雾预报技术原理、  相似文献   

2.
引言 0716号台风“罗莎”于2007年10月5—7曰先后三次在台湾和浙江登陆,是建国以来登陆浙江最迟的台风。“罗莎”移动路径复杂多变.虽然整体上为抛物线转向路径,但是移动过程中出现了打转和几次明显的900转向现象。给台风预报带来了很大的难度。通过对天气图、卫星云图、气象自动站和数值预报等资料的分析。初步揭示了“罗莎”路径异常的原因.为今后台风预报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MM5对贵阳机场的一次辐射雾天气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并在成功模拟的基础上,进行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MM5中尺度非静力模式对此次大雾的生消演变过程具有较好的数值模拟能力;高分辨率的模拟结果能够得到精确的地形分布,加密输出结果后,能准确预报出雾发生的地点、时间及雾的消散时间。  相似文献   

4.
引言在日常业务预报实践中,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数值预报产品(简称EC)的参考价值正被越来越多的气象业务预报员所认识,一般EC产品是通过MICAPS系统显示的,在使用中发现有许多不方便的地方,本文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1套解决办法,使预报员在日常预报业务中能够简单、快捷、正确地浏览该预报产品。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机场的天气受各种不同尺度天气现象的综合影响。全球数值预报模式已经成功地应用于航空领域,特别是中小尺度的分析,对于机场飞行器的飞行安全尤为重要。同时,多普勒天气雷达可以探测到降水内和晴空大气中水平风场和铅直风场、降水滴谱和大气湍流,可以探测冰雹、下击暴流等。  相似文献   

6.
2004年,新疆空管局气象中心预报室适应新形势,准确定位,为用户提供了及时、准确、优质的预报服务。在天气比往年复杂的情况下,重要天气预报准确率达到84.7%,超过了2004年全年安全工作指标75%和“空管安全管理年”活动的目标要求,圆满地完成了全年的预报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7.
《空中交通管理》2006,(B12):1-1
“十年.未发生严重差错以上的问题。”这一句看似简简单单话,在以下一组数据面前。又显得如此的不简单:“保障各类飞行221万架次;保证设备正常运行2288万小时;承转电报2.3亿份;发布航路、本场气象实况预报11.5万份,平均预报准确率85.3%;发布航行情报55.15万份,未发生一起差错以上的问题。”而且还有一个前提:时间——十年。  相似文献   

8.
《航天器工程》2009,18(3):20-20
2009年3月30日,据人民网报道,国防科工局在京举行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A、B星在轨交付仪式,两颗卫星正式交付给民政部和环境保护部投入使用。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A、B星是我国继气象、海洋、国土资源卫星之后又一个全新的民用卫星。卫星投入使用后,将实现灾害的快速监测和预报,填补我国在环境减灾方面自主数据信息的空白。此前,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A、B星于2008年9月6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据国防科工局负责人透露,即将挂牌的联合国天基减灾系统北京办事处,将向全球提供卫星减灾数据,A、B星在国际减灾服务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据悉,A、B星在轨测试期间已向亚太空间合作组织成员国提供了部分图像,并为澳大利亚扑灭森林火灾提供了及时的服务,反响较好。目前已有多个国家提出了建站接收数据的申请。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A、B星将成为继美国“陆地卫星”、法国“斯波特”卫星之后,又一个具有广泛影响的陆地观测卫星。  相似文献   

9.
引言2009年民航局空管局开展航空气象服务年活动,并制定趋势预报发布率统计办法,统一评比2009年各月的趋势预报发布率。本文收集了2009年3~11月汕头外砂机场趋势预报发布资料,在分析研究2009年3~11月汕头机场趋势  相似文献   

10.
一、目的意义和国内现状 对每一个预报员来说,预报的准确率在很大程度上来自长期积累的预报经验。某一重要天气过程的成功预报,无论对其本人或对其他预报员来说,都是非常有价值的经验财富。仔细研究过去某些成功或不成功的预报过程,都会让人们学到很多经验,让预报员的预报准确率得到提高,而这些都离不开气象资料。长期以来,全国各机场气象台气象资料的保存方式通常都很古老。观测站一般用记录本、月或年报表来保存资料;预报室则对天气图以图纸方式来保存;天气雷达则采用描图或照片方式;卫星云图因层次较多只能采用照片方式保存。由于这些资料因保存方式古老,分析起来不方便,因此实际上并没有被很好地利用起来。  相似文献   

11.
为适用《民用航空气象服务管理办法》的要求,提高航空气象综合综合服务水平。经过5年的建设.1999年7月民航气象数据库和卫星传真广播系统正式投入业务运行。整个系统采用SYBASE商业数据库,以客户机/服务器(C/S)模式对外提供服务。整个系统为一个广域网络,由北京、上海、广州、沈阳、西安、成都、乌鲁木齐七大地区气象中心的数据库系统和51个航站机场的气象卫星广播系统组成,  相似文献   

12.
近日,西南空管局气象中心克服春季天气系统移动速度较快,难以准确预报的困难,成功预报了2007年初雷,并提前向运管中心、管制部门、航空公司、机场指挥中心等重要部门发布了机场大风、  相似文献   

13.
为了丰富天气预警服务方式,提高气象服务水平,西南空管局气象中心在加强管制部门和航空用户的天气预警服务以及做好奥运运输任务的保障准备的同时,决定加快改善双流机场雷暴预警服务步伐。2008年1月10日,西南空管局气象中心与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研讨了基于实现双流机场雷暴预警服务方案。经过三个d、时讨论,基本确定针对不同用户如塔台、进近、航空公司签派和预报人员提供不同的探测产品和预警服务产品。  相似文献   

14.
日升日落,朝阳西斜,这在许多人眼里是很平常的事。然而,对于守候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的西北空管局气象中心预报室来说,每天都是不同的:有阳光明媚的日子;有斜风细雨的日子;有云雾迷蒙的日子……不管怎么改变,他们却能将变化无常的天气掌控于手掌之中,以优质的服务、准确的预报,与咸阳机场风雨同舟地迎接着每一天的朝阳。  相似文献   

15.
大椭圆星载轨道预报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大椭圆星载轨道预报对模型精度的要求,对大椭圆轨道动力学模型进行了合理的简化,比较了多个单步数值迭代算法的优劣,选择了适合大椭圆星载轨道预报要求的单步迭代算法,建立了大椭圆星载轨道预报系统.仿真结果验证了该预报系统的可用性与高效性.  相似文献   

16.
多普勒天气雷达在大气探测中所具有的独特功能,使它在气象预报业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在短期和临近预报中,更是预报员的得力助手。高质量的雷达气象产品和雷达气象服务,必须要以良好、可靠的硬件结构来支持。发射机脉冲调制器作为雷达主要部件之一,由于设计结构的不同,会直接影响用户的探测方式不同,甚至  相似文献   

17.
卫星钟差预报的Kalman算法及其性能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钟差预报是卫星导航系统应用中的一项关键技术。Kalman算法作为一种最优预测算法,在原子钟时间尺度、GPS钟差预报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但是,GPS钟差预报的Kalman模型中通常只考虑了钟差的确定性部分,将随机性部分简单作为白噪声处理。对随机性部分采用幂律谱模型,分析了Kalman算法用于卫星导航系统钟差预报的性能和适用条件。论文首次详细讨论了钟差变化中的确定性部分和随机性部分对钟差预报误差的影响;文中还完善了前人文献中利用阿伦方差计算Kalman预报噪声方差阵的推导;最后利用IGS数据,比较和分析了四种情况下Kalman预报、递推最小二乘和灰色系统GM(1,1)预报精度。结果表明在数据充足的情况下,对于一天内的短期预报,Kalman算法精度最高,预报结果与IGS事后精密钟差的标准差小于10ps。
  相似文献   

18.
气象海洋卫星地面遥感站主要是用于接收各类气象、海洋、环境卫星的遥感原始数据,并实现数据存储及相关数据处理,从中提取可用的空间环境资料。5.2m天线根据轨道预报捕获并跟踪目标,接收L/S/X三频段射频信号,将信号放大变频后送解调器,解调器从中频信号中恢复出原始遥感数据帧,由记录器对数据进行存储,快视设备实时对原始数据进行去格式处理后显示遥感图像,通过网络传输给各个用户。  相似文献   

19.
引言 雷雨大风是强对流天气之一,对飞行安全影响极大。而每年从6月开始,随着副热带高压的加强西伸北抬,广州处于副高边缘,易形成不稳定层结,当有低槽、切变线等天气系统影响或副高自身的进退引起不稳定能量的释放,午后易出现短时雷雨大风天气,但雷雨大风天气持续时间特别短,局地性强,发生概率小,历史个例少,用常规天气图表和现有的数值预报产品难以有很好的预报效果,  相似文献   

20.
星载主动式气象遥感载荷是一种新型气象遥感仪器,与被动光学微波气象遥感载荷相比,其拥有距离向分辨能力,且不受地表背景辐射影响,可实现云、雨等气象要素的高精度三维立体探测,对提高数值天气预报精度、增强灾害性天气的预警预报能力等有着重要意义。未来星载主动式气象遥感载荷将与现有的极轨、高轨被动气象遥感载荷组成完整的气象观测体系,实现对地高频次、高时效、大范围的气象观测,能够大幅提高我国气象观测水平。简要介绍国内外星载主动式微波气象遥感技术的发展现状,总结提炼其中的关键技术,给出星载主动式气象遥感载荷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相关专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