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德国FraunhoferInstituteforMaterialandBeamTechnology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已成功开发出一种利m激光对经热处理的钢进行焊接的新技术—激光感应焊接技术.虽然激光光束能产生焊接所需要的能量,但由于材料冷却速度过快,焊接时会出现裂纹,因此,过去无法用激光对经热处理的钢进行焊接.经热处理的钢在自动化丁件生产中通常m于制造驱动轴等遭受极大应力的零部件.这种焊接新技术的原理如下:焊接时,有电流流经线圈产生电磁场,从而在钢件上产生电流.电阻使被焊钢件的温度升高.对钢件表面进行预热。然后,利用激光对经预热的材料表面进行…  相似文献   

2.
D6AC钢奥氏体湾分级淬火优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D6AC钢奥氏体湾分级淬火优化工艺对力学性能。断裂韧性、显微组织、尺寸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奥氏体湾分级淬火工艺为900℃/30min→530℃/30min油冷,530℃回火2h。此工艺可保证材料常规力学性能,提高断裂韧,降低淬火应力,减少了壳体变形,解决了D6AC钢用常规淬火变形超差的难题。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经270℃等温+不同温度回火后的40CrNi2Si2MoVA钢中残余奥氏体(AR)及其在拉伸条件下的连续变化。研究表明:热处理不同,AR形态及分布均有所不同,各自的稳定性也不同。经油淬和等温热处理加300℃回火的40CrNi2Si2MoVA钢中的AR稳定性好,对性能有益;机械不稳定AR的存在使钢性能变坏。在拉伸变形后,板条间的AR转变为未回火板条马氏体,而板条内AR可转变为孪晶马氏体。  相似文献   

4.
在温热挤压中,选择温度是个很重要的因素,温度低,挤压力大;温度高,挤压力低,但氧化脱碳严重,挤压件的精度、光洁度显著降低。如何克服高温下的氧化脱碳,是温热挤压工艺急待解决的问题。国内外关于钢件加热防止氧化脱碳的方  相似文献   

5.
异形油冷管弯曲夹具西安远东公司赵甫斌FixtureforBendingUnusualTypeOil-Coolingpipe大型电冰箱压缩机异形油冷管(图1),弯曲十一个弯,其中R9二处,R10六处,小于一般最小失稳弯曲半径经验值R15。原设计一套积木...  相似文献   

6.
宝马·罗一罗公司的BR710MK101发动机作为“猎迷”MRA4皇家年军海上巡逻机的动力装置,已成功完成取证试验。1200小时的加速腐蚀试验是发动机取证前最后一项地面试验。预计该发动机在2000年年中取得适航合格证。这项试验是将发动机放在盐层、高温和潮湿的环境中以验证该发动机采用了新材料和涂层后的机械完整性和耐久性。这一试验于今年7月开始,试验中发动机不断吸人盐份,在发动机处于静态时也仍受到潮湿的侵蚀,外部温度达43C,有时降到10oC。目前该发动机已返回达勒维兹总装基地并由发动机取证部门进行分…  相似文献   

7.
我厂Q11-1.2×100型剪床所用的整体长剪刀片(见图1),材料为T8钢。经锻造、正火、刨、钳加工后,转热处理淬火。要求硬度HRC55~60,全长挠曲度不大于0.25毫米。此刀片采用水淬油冷,即水油分级淬火方法达到要求硬度值。但淬火后变形较大。像这样厚而硬的刀片校正至要求变形量是很困难的。我厂无井式中温电炉和盐浴炉。就利用一般的箱型电炉,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使刀片  相似文献   

8.
UCON系列水溶性淬火剂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生产的UCON系列A、E和HT型水溶性淬火剂是铝合金和钢件淬火的理想淬火剂.UCONA为快速淬火剂,是美国军标MIL—H一6088和MIL—A—21180中规定用于铝合金淬火的介质,也是美国航空材料标准中规定...  相似文献   

9.
问:启动时提示“未安装WORD6.0中文版”信息,而系统中明明已经安装了WORD,是什么原因?当同一机器中安装了多个版本的WORD时,如何指定运行国军标编辑器的WORD?答:这是因为在WIN.INI中的[Extensions]段没有说明WORD安装路...  相似文献   

10.
航空航天用铝锂合金挤压工艺的改进在世界专利No.9424329中,国际Alcan有限公司介绍了一种改进的航空航天用铝睡合金挤压工艺。该铝理合金成分按重量百分数计至少含有0.1%铜,至少1.5%的理。先将合金放在适当的温度下进行均匀化处理,然后在一定温...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滑油系统工作特点和滑油考核基本要求得出试验的关键是保证润滑的考核温度,研究了控制滑油温度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某型涡扇发动机润滑油适应性整机试验方案。  相似文献   

12.
发动机构件测量温度修正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德金 《飞行试验》1996,12(1):14-18
本文是根据多年对大气温度分布资料分析研究,指出CCAR25部规定“热天”是一条理想大气温度曲线,凡是外界大气温度偏离该条件下所进行的试验,都必须修正到该条件,作者根据WJX发动机适航考核试验数据,按照CCAR25规定“热天”以及WJX发动机规定可以使用大气进行修正量计算,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该修正量不容忽视,从各种风险率大气极值与CCAR25部的“热天”相比较可以看出,与其说是对测量温度的修正计算  相似文献   

13.
钢件热处理时的变形是热处理过程最常见的缺陷之一,也是无法避免的一种缺陷。钢件的热处理变形主要是由于组织应力和热应力造成的。当然钢件的结构特点,钢材质量,加工状态以及装炉和操作的不慎均会引起变形,因此变形一直是热处理生产中的关键问题。针对各种零件变形的具体情况,采取各不相同的校正工艺操作也是补救热处理零件变形超差的一项重要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碳/碳复合材料吸油和去油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航空十号液压油(YH-10)为介质研究了碳/碳复合材料的吸油和去油特性,提出了其吸油机理,确定了吸油和去油过程中试环内油含量与时间关系的拟合方程。通过实验表明,在室温下碳/碳复合材料在浸油开始阶段随着时间的延长吸油率迅速上升,随后增加缓慢,最后趋于饱和并不再变化,饱和吸油率为4%左右。在去油过程中,碳/碳复合材料残油率受温度、时间和加热方式控制,而温度和加热方式是主导因素。在一定温度下,材料残油率随时间基本呈线性降低。当温度由100℃提高到150℃,残油率减小不大,而在200℃时残油率大幅度降低。200℃以上的温度是去除其油液的合适温度。微波炉加热较烘箱保温具有更好的去油效果。采用偏光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分析了碳/碳复合材料浸油和去油后的微观组织。  相似文献   

15.
张云飞  张考 《飞机设计》1999,(4):1-5,14
通过试验对常规外挂物以及低RCS战斗机挂装常规外挂物的散射特性者了研究,指出如果外挂物不采取隐身措施,它在持装到低RCS战斗机或隐身战斗机上以后,可使后者的RCS差不多恢复到常规战斗机的的水平,从而完全失去隐身设计的意义,研究了常规外挂如导弹、炸弹、副油的散射特性,分析了产生RCS的散射源,对常规外挂物以降低其镜面RCS,在弹身上涂敷环状吸波材料以减小行波回波的各种RCS减缩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6.
银虎技术高效切削材质Tiger·tec~ Silver WPP05S是瓦尔特钢件粗加工的新专家。它所使用的氧化铝涂层与传统涂层相比厚度增加了150%,使带有新切削材质的可转位刀片在较高的切削温度下仍具有良好的耐磨损性,使用寿命相应更长。在实际试验中,42Cr Mo4锻件  相似文献   

17.
主要分析了FAR25.571对重量控制的影响,特别是对FAR25.571的修改以及这些修改对重量控制提出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18.
保加利亚公布了No.39903号专利说明书,批准一项循环热处理工艺获得专利权。 钢件以5~15℃/s的速度预加热到800~900℃,再冷却到300~600℃,反复进行1~3次。最后加热至960~980℃,油淬,随后在300~425℃回火。该工艺可明显提高钢的机械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超高强度钢氮基气氛保护热处理氢脆问题。测定了40CrMnSiMoVA钢经氮基气氛保护加热后淬火、回火和自然停放情况下的氢含量及缓慢扩伸、延迟破坏等性能。试验表明:氮基保护气氛中氢含量约6%,保护加热叶,氢由钢件中向气氛中扩散,钢不会渗氢.40CrMnSiMoVA钢经氮基气氛保护加热后淬火或225℃等温淬火时,钢中氢含量降低,但仍有氮脆危险,回火后可以消除氢脆;室温自然停放时氢扩散逸出较慢.故超高强度钢经氮基气氛保护加热、淬火后及时回火可避免氢脆.  相似文献   

20.
针对航空发动机舱内附件面临的热问题,提出了以隔热、通油冷却、通风冷却等为热防护措施的综合热管理方案,通过实验研究了隔热、通油冷却、通风冷却对附件温度的影响,获得了机匣温度、初始燃油温度及燃油流量等对附件表面温度及进出口燃油温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隔热能够显著降低附件表面温度增长速率,在100 min工作时间内能够有效控制附件表面温度保持在200 ℃以下;附件表面温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初始燃油温度、加热功率、燃油流量,其中初始燃油温度决定附件进口温度,加热功率、燃油流量决定附件进出口温差,三者共同决定附件表面温度;通风冷却对未采取通油冷却的附件有一定的冷却效果,对采取通油冷却的附件没有明显的冷却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