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4年3月22-23日,《空气动力学学报》第五届编委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邓小刚主编主持,张涵信院士、俞鸿儒院士以及来自空气动力学会、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航天气动院、航空气动院、中科院力学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20个单位的70多名编委和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2.
中国空气动力学会在名誉理事长庄逢甘院士和理事长张涵信院士的领导下 ,按照张涵信理事长在中国空气动力学会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上提出的“学术创新、服务经济、培养人才、科技普及”的学会宗旨 ,努力提高我会的“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凝聚力和自治力”的建议 ,中国空气动力学会通过会员单位的领导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开拓创新 ,努力拼搏 ,在 2 0 0 2年度使我国空气动力学在理论分析研究、实验研究、计算流体力学研究、实验模拟设备研制和空气动力学的工程应用研究等诸多领域取得了一批新的重要研究成果 ,呈现出我国空气动力学蒸蒸日上的…  相似文献   

3.
2000年6月7日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建校八十周年纪念日,学校将举行隆重热烈的庆祝活动.届时热忱欢迎关心、支持我校发展建设的各级领导、各界人士和海内外校友拨冗莅临,同欢同庆,共度华诞.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常规风洞雷诺数模拟不足的问题,采用低温风洞已被证明是一条可行的途径。目前世界上几乎所有运转的低温风洞都是采用液氮气化吸热方法来降低和保持试验气体的温度。对于大型低温风洞,这种制冷方案存在着运转费用高昂和环境污染的缺点。为克服上述缺点,俞鸿儒院士提出了一种用空气作试验气体,藉热分离器制冷并回收排气冷量的新型低温风洞的概念。此原理性风洞的研制就是要从其基本原理、设计特点及实验结果等方面来验证和探  相似文献   

5.
气动数值系统(ANSS)通过部级鉴定1996年5月5日,由航空工业总公司科技局在北京主持召开了“气动数值模拟系统”科技成果鉴定会。鉴定委员会由以庄逢甘院士、张涵信院士等11位空气动力学专家组成。该项目由631所主管,科工委、29基地、601所、611...  相似文献   

6.
在新世纪即将到来和中国空气动力学会成立 2 0周年之际 ,经中国科协批准 ,中国空气动力学会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于 2 0 0 0年 6月 1 2至1 5日在四川省绵阳市召开。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空气动力学会第三届理事长庄逢甘院士自始至终参加了会议。参加这次大会的代表有中科院、航天科技集团、航天机电集团、航空工业第一集团、航空工业第二集团、船舶工业集团、核工业集团、兵器工业集团、总装备部、空军、海军、总参工程兵、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等部门和单位 ,以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北京…  相似文献   

7.
由主编庄逢甘院士、副主编张涵信院士推荐 ,经中国空气动力学会、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同意 ,邓小刚博士 2 0 0 2年新增选为《空气动力学学报》副主编。在此 ,我们表示热烈祝贺。  邓小刚博士 1960年生于四川省绵阳市 ,1983年~ 1989年在西北工业大学攻读本科学历和研究生学位 ,1992年获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博士学位 ,1992年~ 1994年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做博士后研究工作。 1995年~ 1996年在日本东京电气通信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现任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总工程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中国航空学会空气动力学专业…  相似文献   

8.
1996年5月5日由航空工业总公司科技局在北京主持召开了“气动数值模拟系统”科技成果鉴定会。鉴定委员会由以庄逢甘院士、张涵信院士等11位空气动力学专家组成。该项目是六三一所主管,科工委29基地、六○一所、六一一所、南航、北航等  相似文献   

9.
爆轰驱动激波管缝合激波马赫数计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数值求解的方法得出了氢氧爆轰驱动激波管的缝合状态参数.以空气为试验气体时,缝合激波马赫数随着H2摩尔浓度的增加而增加,H2摩尔浓度达到90%左右时达到最大.当缝合马赫数较高时,需要考虑高温真实气体效应的影响,缝合激波马赫数较理想气体的高.以氢空气混合气为试验气体时,缝合激波马赫数较以空气为试验气体的小.通过调整驱动气体与被驱动气体的初始参数,可以得到即能恰好消除Taylor波又能缝合的运行状态.  相似文献   

10.
正流动分离与旋涡是流体流动的"肌腱",普遍存在于飞行器内外流动之中,影响飞行器的性能。控制流动分离与旋涡运动是高性能飞行器设计的不懈追求,三角翼与分离涡流型是空气动力学领域高效利用旋涡的卓越代表。近十余年来,主动流动控制技术由于"四两拨千斤"的前景,日益成为当前流体力学和航空航天研究的前沿和热点。2009年美国航空航天学会将主动流动控制列为21世纪十项航空航天前沿技术的第5项;我国空气动力学专家庄逢甘院士也曾指出,21世纪的空气动力学将首先在流动控制领域取  相似文献   

11.
环控试验会排出大量的高温气体,高温气体可通过喷水冷却到合适的温度后排出室外,高温气体喷水冷却过程不仅包含了气、液两相耦合流动,而且存在水的蒸发相变.以国内某环控试验室高温气体喷水冷却系统为例,提出了一种基于欧拉-拉格朗日多相流模型的高温气体喷水冷却过程数值仿真方法,并在STAR-CCM+上进行了数值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方法对于高温气体喷水冷却过程数值仿真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某大型客机环境控制系统的配平子系统的基础上,基于有限元软件Patran和Nastran建立了配平系统的空气导管有限元分析模型,选用Lanczos算法,对管系进行动力学模态分析,获得了系统前五阶的频率和振型.同时,考察了气体热力学参数和球形接头作动力学参数对空气导管动力学模态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从频率上看,配平系统Part1在45Hz以下谐振模态分布密集.从振型上看,球形接头和滑动接头处的振型变化幅度较大;从动力学特性的影响因素来看,配平系统空气导管管系的固有频率随管内温度的增加而递减,随管内压力的增加而增加;球形接头起动力矩和刚度增大会增加各阶的固有频率.研究工作对于我国大型客机空气导管系统的可靠性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Φ3 m高温风洞是新建成的3米量级暂冲型、自由射流式高温风洞,采用空气/液氧/异丁烷三组元燃烧加热产生高压高温高速气体和真空抽吸联合运行。为评估该高温风洞流场性能,开展了风洞调试和流场校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风洞可模拟马赫数4~7、高度17~30 km飞行条件下的马赫数、动压、总焓、氧组分、时间等参数,最高总温2 335 K;风洞流场品质好、均匀区尺寸大,喷管出口均匀区尺寸达到喷管出口直径的80%以上,均匀区内马赫数和总温偏差均优于2%;流向马赫数菱形均匀区大于理论预测值,流向总温均匀区呈直筒形分布;风洞长时间运行时流场参数波动小,马赫数和总温波动均优于2%。风洞具备了开展高速飞行器空气动力学、推进、材料与结构等试验研究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1990年9月,中苏航空科技交流在中断了30年后又重新开始。在苏联中央流体空气动力学研究院副院长比施根斯院士的倡议下,1991年4月,第一次"中苏空气动力学学术会"在新西伯利亚航空研究院举行。会上,双方各自介绍了过去30年在空气动力学领域的研究工作,苏联方面着重介绍了过失速非定常气动力的研究,而中国方面着重介绍了用激光片光源探测流场的技术。虽然当时苏联经济正面临极大的困难,但是新西伯利亚航空研究院院长谢廖日诺夫教授还是尽了极大的努力为大家创造了适宜的学术研讨环境。  相似文献   

15.
征稿简则     
1.《空气动力学学报》是中国空气动力学会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载空气动力学领域具有创造性的理论、实验和应用研究论文,综述性的专题论文以及研究领域简报、学术讨论等,以促进该学科的发展。主要对象为航空航天及其它工业部门从事空气动力学研究、设计、实验和教学的有关人员。  相似文献   

16.
<正>《空气动力学学报》是中国空气动力学会主办、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主管的国家一级刊物,是全国科技期刊数家重要检索系统收录的核心期刊。本刊为双月刊,彩色铜版纸印刷,国内外公开发行。《空气动力学学报》主要刊载空气动力学领域:A.具有创新贡献的理论、实验研究论文;B.在新应用上有重  相似文献   

17.
刘小勇  贾云涛  张波  郭金鑫 《推进技术》2021,42(8):1770-1775
为了计算高马赫数条件下气体动力学参数,引入无量纲的温度平均比热系数m和对数温度平均比热系数n,从气体动力学和热力学基本概念出发,推导建立了能够反映“变比热效应”的广义气体动力学函数和理论动压表达式。广义气体动力学函数在马赫数小于3条件下的简化形式与传统气体动力学函数一致,在马赫数大于3条件下能够有效修正“变比热效应”所导致的传统气体动力学函数计算偏差,通过无量纲系数m、n可以便捷得到总静参数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18.
《气动实验与测量控制》2010,(5):F0004-F0004
1.《实验流体力学》(原名:《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季刊),是中国空气动力学会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兼技术刊物。主要传递实验流体力学以及空气动力学相关领域的新信息,新成果和新动态。主要的读者对象是:从事实验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及其相关学科的实验技术、实验研究、测试技术与设计、制造、使用、教学等领域的广大科技人员、管理人员和院校师生。  相似文献   

19.
征稿简则     
1.《空气动力学学报》是中国空气动力学会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载空气动力学领域具有创造性的理论、实验和应用研究论文,综述性的专题论文以及研究领域简报、学术讨论等,以促进该学科的发展。主要对象为航空航天及其它工业部门从事空气动力学研究、设计、实验和  相似文献   

20.
<正>《空气动力学学报》是中国空气动力学会主办、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主管的国家一级刊物,是全国科技期刊数家重要检索系统收录的核心期刊。本刊为双月刊,彩色铜版纸印刷,国内外公开发行。《空气动力学学报》主要刊载空气动力学领域:A.具有创新贡献的理论、实验研究论文;B.在新应用上有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