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研究UFO之谜,当然不能离开时空。因为有一种观点就是,飞碟来自过去或者未来的地球,而飞碟的评价之所以可以“姿意妄为”,是因为它们拥有或者借助了“时间机器”。  相似文献   

2.
飞碟验证的主要思路1.飞碟需要一种极特殊的能源,这种能源事实上必须是永动机.2.正统科学界彻底否定飞碟的结症是对能量守恒的盲目信仰,因此在飞碟的能源和反重力问题上陷入了空前的绝境.磁能装置能否造出来是飞碟验证的关键和核心.  相似文献   

3.
走近飞碟     
飞碟研究者普遍认为,20世纪四血十年代是现代飞碟研究兴起的传统时期,这个时期记录下了大量其本质尚需进行科学研究的不明飞行物的目击报告,但无论如何不要奇怪,在美国目击UFO的最高潮的时间远比飞碟研究的兴起早得多!  相似文献   

4.
子骥 《飞碟探索》2006,(5):10-11
蔡章献先生是台北市天文协会的理事长,台北市立圆山天文台的创始人、前台长。同时,他还是台湾中华飞碟学研究会名誉理事长,现在台湾飞碟学会的顾问。他对UFO的研究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在台湾学术界有着极大的影响。2005年,他应《飞碟探索》之约,对广大的UFO爱好者发?表了一些自己对不明飞行物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作为宇宙之谜的飞碟,来无影,去无踪.有时目击者还描述说飞碟具有一种“隐身”的神奇能力,它能在你的视野中突然出现和消失.形容它正可用唐朝诗人李白的诗句:“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对于飞碟之谜,大多数人从分析的角度所迷惑的主要之处是不知它从何处来,不知它到何处去.于是更无从下手去分析它是何物,它的组成、结构等等问题.飞碟之谜已经困扰了我们50年了.人类的思维在飞碟现象面前略显得苍白无力.对于飞碟出现了种种推想和猜测.但在没有确凿证据之前,这仍是一场没有结局的竞猜.  相似文献   

6.
UFO信箱     
云南田振志:我是在1996年结识《飞碟探索》的。近来读王中纲先生《UFO可能是地球人所为》(《飞碟探索》2001年第4期)一文,对于王先生能有幸在黄河岸上一睹“没有光亮,没有声响,个头有轿车那么大,速度和轿车差不多”的飞碟,我是羡慕不已。但是,对于王先生文中称UFO“倒像是地球人驾驶的一种新型飞行器”的观点和其下的几点理由,我却不敢苟同。在此不揣浅陋,谈谈我对飞碟及王先生文章的看法,希望能抛砖引玉,与更多有识的朋友来一起探讨关于飞碟的问题。关于飞碟是否客观存在、在地球上频繁出没的众多的UFO其实质是…  相似文献   

7.
王芝苗 《飞碟探索》2007,(10):44-46
乍一听,飞碟与经济发展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码事,然而熟悉飞碟的人都明白,飞碟与经济发展不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且研究飞碟还能大大促进经济的发展.那么,这之间有什么联系呢?为了共同探讨这个问题,笔者谈点拙见与各位商榷.  相似文献   

8.
在并不遥远的以前,著名飞碟学者、反常现象专家希拉利·艾瓦斯谈到了一个问题.40多年来,不明飞行物研究学作为科学的存在,以及14万多个精选出的事实材料,无论是要用有力的证据来证明“不明飞行物”的存在,还是想以无可非议的材料来表明球外文明来访的事实,学者们都还感到无能为力.与这一题目相关的90%的消息,都具有完全科学的解释——对此,即使是最入迷的飞碟专家也予以承认.很多结果让人觉得疑点重重,神秘不堪,而军人们,不管是东方的还是西方的,都严守这个话题的秘密,不发表任何东西.尽管后者用各种监测方法来记录地面及宇宙飞行的反映,但他们却执拗地对自己的研究保持沉默.这样,在我们今天形成了几种观点.  相似文献   

9.
故事四:飞碟 故事: 在1947年6月24日,当肯尼思·阿诺德看到有9个在华盛顿雷尼尔山附近高速移动的"飞碟"时.现代UFO时代便就此拉开了帷幕.不久有人便开始报道说看到了相似的UFO群,这引起了一场"骚动".  相似文献   

10.
UFO信箱     
西南工学院佚名:《飞碟探索》1998年第5期中刊登的《人得到过外星人的拯救吗?》一文中有几处不妥。首先,必须说明传统观点是认为尼安德特人是现代人的始祖,但近期的发掘对传统观点发出挑战。1980年,耶路撒冷黑伯鲁大学考古学家切尔诺夫的发掘表明,在现代人...  相似文献   

11.
飞碟光束在众多飞碟现象中是最富有神奇性、最引人注目、最光怪陆离的,它使人类现有的物理光学知识黯然失色,对飞碟光束的研究将为人类物理学开辟一个新的天地.这里我们来看看飞碟光束使人致瘫这种现象,或许我们能有一点突破!让我们先来看几则飞碟光致瘫的案例:1972年,芬兰普尔金市两名20岁出头的姑娘看到一个带有发光圆盖的飞碟.突然,飞碟射出一道光束击中了这两位姑娘.她俩顿时就从头到脚失去活动能力,好像被焊在原地似的既不能呼吸,也听不见声音,更无法呼救.然而她们的头脑却很清醒,有逃离的念头.  相似文献   

12.
前不久,著名飞碟学家普莱斯顿在《命运》杂志上撰文,他对人类和外星人的血缘关系提出了令科学界震惊的全新观点。来莱斯顿先生确认,越来越多遭受飞碟劫持的亲历者们确信,我们地球人和外星人是同一祖先,抑或这样说,今天的外星人似乎是我们未来后代的楷模。永恒的谜题为什么外星人具有这么多人类的特点?真正的外星人同我们相比,看上去是否应该完全是另外一个模样?外星人可能在孕育着什么计划?我们地球人和外星人的混血儿看起来什么样?对诸如此类的未解之谜,飞碟研究者很早就已着手研究,其中一个不可调和的争议及最大之谜就是,关于“飞碟究竟来…  相似文献   

13.
飞碟研究冷热析孙凤武飞碟问题在中国公开引发,从1978年开始至今已18年,其间冷冷热热、热热冷冷。什么是飞碟研究的“冷热”?就是社会公众对飞碟现象的关注程度、飞碟研究的兴旺程度、新闻媒介报道飞碟的频数等等的综合情况。目前可以说是处于一个飞碟“冷”的时...  相似文献   

14.
陈育和 《飞碟探索》2009,(12):24-25
多年来关于飞碟的报道屡见不鲜,但是对于这些年不明飞行物的构造和推进动力源,一直是科学家和飞碟爱好者猜想和研究的重点之一。关于飞碟动力来源的猜想之一就是电磁能说。那么这些电磁能来源于何处?是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飞碟造访地球如何补给能源?有一些秘鲁和意大利的学者在几十年前曾经有过一种研究推断。  相似文献   

15.
许多不明飞行物研究者和组织认为美国人在这一领域的研究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和组织,但美国人还在竭力保守这一秘密。美国人为什么要保守秘密,而且这种“保守”已远远超出了“保守”所应有的界限。   有一种观点认为美国人“公布这些秘密将导致人类的恐慌”,这已间接地说明飞碟不只是“大气物理现象”,还是一种能导致人类恐慌的可怕东西。   有证据表明早在 20世纪 40年代初期甚至更早,美国人就与飞碟“乘员”有了接触,至少美国人已经掌握了飞碟存在的证据。   举证一: 1989年在亚利桑那州的费尼克斯召开不明飞行物研究会。一个…  相似文献   

16.
飞碟与人类     
飞碟或许是人类所面对的最大的、最难解开的谜。据说在当今的世界上,至少有一半人相信或相信过飞碟是真实的。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飞碟纯属无稽之谈,是某种未知的自然现象,或是某些狂热分子头脑中的一种幻觉。飞碟研究中的主要流派认为,飞碟来自遥远的外太空和外星球,而飞碟上的乘客和驾驶员则是神秘的外星人。其中主要的一类,据说是个头只有1.5米左右的小矮人,俗称小绿人,或许是因其皮肤呈现绿色的缘故。1967年,剑桥的一位研究生约瑟琳·贝尔,在太空中发现了一种可以有规律发射脉冲电波的物体。起初,贝尔和她的导…  相似文献   

17.
编者按:本文作者何显荣先生是我国台湾省中华飞碟研究会监事长,从事飞碟研究多年,对许多问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我们刊出下面这篇文章,意在使广大读者对台湾的飞碟研究有一个大体的了解。一、飞碟学的涵义飞碟学是在研究与飞碟有关的各种知识,涵盖天文学、物理学、宇...  相似文献   

18.
宇宙中或太阳系内到底有没有外星人,是20世纪40年代出现全球飞碟热以来,人们为解答飞碟来源问题连带提出来的问题.对此,作为一种理性认识,很多人持有相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1993年6月,德国飞碟学协会在莱因河畔法兰克福市举行成立大会并首次进行正式登记.德国飞碟学协会是一个从事与不明飞行物,即UFO有关的所有异常现象研究的机构.该协会下设  相似文献   

20.
来自另一空间的飞碟,奇异的飞行技艺使人类兴叹,百思下解.看到自己的科学水平与飞碟世界的巨人差距,使人类感到困惑.飞碟能够骤然出现和消失、极大加速、直角转弯、跳跃飞行,能突然骤停和倒退、悬停;在大气中飞行没有声音.能穿壁而出入,能够使汽车和墙壁变得透明.这是由于飞碟乘员掌握了控制物质的方法,能随心所欲地分离和组合物质,使基本粒子按照自己的需要进行排列,以产生所需要的年力场和引力场.飞碟在大气中飞行,是把前面的物质调制成引力场,后边的物质调制成斥力场.飞碟在行进中避免了与空气摩擦,因而无声无息.飞碟射出来的光,与气功外气的作用相似,是经过调制后发射出来的物质流,这种光可以灼伤人体,可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